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7)
2023(4834)
2022(4014)
2021(3955)
2020(3337)
2019(7694)
2018(7482)
2017(13533)
2016(7580)
2015(8816)
2014(8571)
2013(8685)
2012(8317)
2011(7902)
2010(7703)
2009(7041)
2008(6957)
2007(5940)
2006(5227)
2005(4827)
作者
(22971)
(19199)
(19165)
(18222)
(12237)
(9139)
(8560)
(7641)
(7503)
(6833)
(6748)
(6512)
(6443)
(6342)
(6116)
(5918)
(5689)
(5571)
(5562)
(5232)
(4899)
(4772)
(4690)
(4319)
(4305)
(4224)
(4191)
(4111)
(4046)
(3951)
学科
(32911)
经济(32876)
管理(16901)
(14606)
方法(14430)
数学(13380)
数学方法(13331)
中国(13022)
(10141)
企业(10141)
(9286)
贸易(9281)
(9178)
(8514)
(7047)
(6308)
(6176)
(6107)
银行(6089)
(5959)
(5607)
金融(5607)
(5481)
关系(5466)
环境(5412)
(5310)
业经(5148)
农业(4991)
(4573)
(4426)
机构
大学(111967)
学院(108877)
(53376)
经济(52567)
研究(47966)
中国(37852)
管理(36969)
理学(31250)
理学院(30855)
管理学(30430)
管理学院(30246)
科学(28318)
(26423)
(25425)
研究所(23500)
(22609)
(22132)
中心(20124)
农业(18386)
经济学(18183)
财经(17880)
北京(17378)
业大(17350)
(17124)
(16631)
经济学院(16374)
科学院(16128)
(14606)
(13690)
师范(13541)
基金
项目(73925)
科学(57562)
基金(55332)
研究(52199)
(50794)
国家(50455)
科学基金(40904)
社会(34396)
社会科(32722)
社会科学(32717)
基金项目(27939)
自然(25479)
(25262)
自然科(24926)
自然科学(24914)
自然科学基金(24504)
资助(23824)
教育(23375)
(23211)
编号(18960)
中国(18347)
(18045)
重点(17417)
(16158)
成果(15987)
国家社会(15946)
(15024)
教育部(15020)
创新(14355)
课题(14208)
期刊
(54585)
经济(54585)
研究(35340)
中国(25232)
学报(21114)
(20575)
科学(18902)
(15697)
大学(15292)
农业(15022)
学学(14401)
管理(13852)
教育(10363)
经济研究(10302)
(10084)
金融(10084)
(9632)
财经(9335)
(9243)
世界(8896)
国际(8696)
技术(8369)
(8243)
问题(7740)
资源(6189)
业经(6112)
业大(5406)
统计(5329)
技术经济(5291)
(5080)
共检索到170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季海峰  赵书广  金铮  刘彦  高辉  王雍  
中国瘦 肉猪母 本新品系( D V I) 系 ,是利用 国内外优 秀猪种 资源: 太湖 猪、长 白猪 和施 格猪杂交 育成的 ,经过6 个世代 的选育 ,其经产猪 的平均 窝产仔数13 头 以上,平 均日增重665 g ,胴体瘦肉率 5932 % , D V I 系经产 母猪与大 白猪、杜 洛克和 皮特兰杂 交,其窝 产瘦肉量 分别是462 kg ,470kg ,和49 2 kg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春国  高有吉  颜元喜  
根据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Ⅳ系群猪的研究资料,我们逐头计算了个体近交系数,然后按近交系数(%)高低依次分为0~0.78,0.79~1.56,1.57~3.12,3.13~6.24,6.25~12.4,12.5~25等6个组,对各项繁殖性状、肥育性状、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进行了分组统计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当近交系数在6.24%~12.4%范围内时,后备猪生长发育和同胞测定猪的肥育性能表现最佳,当近交系数大于12.5%时,主要经济性状出现下降趋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季海峰  高翚  刘彦  莫余忠  张春英  
用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 (DFREML)估计了DⅥ系猪经济性状的直接遗传效应和母体遗传效应。产仔数的直接遗传力和母体遗传力分别是 0 12和 0 10 ,而活仔数的两种遗传力分别是0 15和 0 16 ,活仔数的遗传力高于产仔数的遗传力 ;生长性状、体型性状和胴体性状的直接遗传力范围是 0 2 6~ 0 4 9,母体遗传力范围是 0 2 1~ 0 4 1,其直接遗传力高于母体遗传力。产仔数、活仔数的直接和母体效应间遗传相关为负值 ,而日增重、体长、体高、胸围、臀围、背膘厚、屠宰率、瘦肉率等经济性状两种效应间的遗传相关为正值 ,说明母体遗传效应对繁殖性状的选择有负影响 ,而对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仁华  苏顺德  肖晖  许鲁平  李林源  林文龙  张子文  孟庆银  
为选择优良杂交母本,调查分析27年生杉木优树多父本杂交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性质,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立木材积在参试组合间差异极显著;胸径受遗传控制相对较强,家系遗传力0.325;木材基本密度在组合间差异显著;红心率、偏心率、树皮率差异不显著;木材基本密度的家系遗传力为0.202。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利用胸径和木材基本密度构建选择指数方程筛选出‘F三明74-5’、‘F桃3’、‘F桃2’等11个速生优质杂交母本,家系的胸径、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增益分别为3.19%和1.21%。对比分析12年生时和27年生时对胸径的选择结果,表明中期生长性状选择的入选率为19%时具有最高的选择效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国奇  陈小密  陈志斌  王景升  
采用种胚酯酶电泳指纹法和田间种植法分别对掺混了母本自交粒的玉米杂交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酯酶电泳指纹法和田间种植的成熟期鉴定结果基本与实际掺混水平接近;苗期和花期的田间鉴定结果与实际掺混水平相差较大。准确度比较表明:种胚酯酶电泳指纹法和田间成熟期鉴定的准确度相同,分别是苗期和花期鉴定结果的5倍和8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简运华  龙良启  邓昌彦  熊远著  
以人源小卫星探针 33.15和 33.6分析了瘦肉型猪抗应激品系DNA指纹。结果表明在2 .0~ 2 3.0kb区间内图带数分别为 13.4 2± 2 .75和 11.0 0± 1.61,相似系数为 0 .558± 0 .0 97和0 .653± 0 .0 96,33.15探针检测其特征带为 2 .1kb和 10 .0kb。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登帅  熊三亚  郑浩  李龙云  余乃标  黄智勇  肖石军  郭源梅  
【目的】比较3种达100 kg体重日龄(D_(100kg))的校正系数CF的校正效果,为种猪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D_(100kg)校正系数CF提供参考。【方法】以里岔黑猪群体及其与巴克夏杂交1代(巴里1代)和2代(巴里2代)共1 344头猪只为研究对象,利用其生长肥育期体重和日龄的数据,以始测体重≥25 kg、终测体重在80—125 kg、过始测点和终测点直线的斜率在群体平均斜率±2个标准差之内等标准进行质控,然后按照下面描述的三种方法估计里岔黑猪、巴里1代、巴里2代以及它们混合群体达100 kg校正系数CF,并评估它们的校正效果。一是回归校正系数(CF_(reg)):利用测定期间个体i的体重和日龄数据,拟合体重对日龄的一元回归方程,把其斜率记b_(1i);然后利用它终测点和原点(日龄和体重均为0)作一条直线,把其斜率记为b_(2i);b_(1i)/b_(2i)的平均数就是CF_(reg)。二是两点校正系数(CF_(2point)):利用个体i初测点和终测点作一条直线,得到斜率b_(1i),斜率b_(2i)及CF_(2point)计算方法与CF_(reg)计算方法相同。三是单点校正系数(CF_(1point)):拟合所有个体的终测体重对终测日龄的一元回归方程,得到斜率b_1;第二条直线斜率与CF_(reg)相同;b_1/b_(2i)的平均数就是CF_(1point)。分别将CF_(reg)、CF_(2point)和CF_(1point)代入校正公式,计算出相应的D_(100kg.CF.reg)、D_(100kg.2point)和D_(100kg.1point)。根据前面拟合的日龄对体重的一元回归,计算个体达100kg的回归日龄(D_(100kg.reg)),并计算它与其他D_(100kg)的相关系数和离差。根据相关系数和离差的大小,评估3种方法的优劣。为比较3种校正系数的群体适用性,用某个群体的CF去校正其他3个群体的D_(100kg),并根据其校正日龄与该群体D_(100kg.reg)相关系数的高低来评估其群体适用性的优劣。通过分析终测体重和校正误差之间的关系,探究终测体重对D_(100kg)的影响。考虑单点校正误差与终测体重之间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利用终测体重对D_(100kg.1point)进行二次校正,以提高单点校正的准确性。【结果】质控后共1 181头母猪用于后续分析。在同一群体中,CF_(reg)和CF_(2point)的值相近,它们极显著大于CF_(1point)。D_(100kg.CF.reg)和D_(100kg.2point)与D_(100kg.reg)很接近,相关系数均大于0.98,说明这两种方法的校正效果很好。D_(100kg.1point)与D_(100kg.reg)的差异较大,相关系数仅为0.89,校正效果较差。CF_(reg)和CF_(2point)的群体适应性很好,均可用于其他群体D_(100kg)的校正。CF_(1point)的群体适应性较差,不宜用于其他群体D_(100kg)的校正。4个群体中,终测体重离目标体重(100 kg)越远,D_(100kg.CF.reg)校正误差越大,D_(100kg.2point)校正误差没有明显的变化。D_(100kg.1point)的误差与终测体重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r分别为-0.9812、-0.9627、-0.9786和-0.9352。经过二次校正后,CF_(1point)校正效果有显著提升,但与CF_(reg)校正效果仍有较大差距,优先选择CF_(reg)。【结论】CF_(reg)和CF_(2point)的校正效果和群体适应性都很好,可用于生产实践。单点校正系数(CF_(1point))的校正效果不理想,不宜用于生产实践。在校正D_(100kg)时,可以根据猪只的数据量,采用合适的方法,以提高估计准确性,降低估计误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欣  成仿云  肖佳佳  王越岚  张栋  王莹  钟原  
对药用和油用牡丹品种‘凤丹白’自交亲和性进行验证的同时,对其育性以及育种潜力进行研究。分别于2008年、2009年、2011年以‘凤丹白’为母本与中原牡丹、日本牡丹以及紫斑牡丹进行了大量杂交,共设置57个杂交组合,授粉2023朵花,获得43508粒杂交种子。结果表明:1)‘凤丹白’自然授粉结实率高(19.13粒/朵),且明显高于自花授粉结实率(0.4粒/朵),属于异花授粉植物,且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2)‘凤丹白’与中原牡丹、日本牡丹、紫斑牡丹杂交结实率(18.44、23.84、26.62粒/朵)均较高,表明‘凤丹白’的杂交亲和性较强;3)结实率受父本花型影响,皇冠型最低(10.42粒/朵)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峰  张垂明  吉家乐  吴其卫  黄忠兴  常海龙  陈俊吕  金玉峰  王勤南  胡后祥  符成  刘少谋  
为探明温水去雄处理对甘蔗杂交后代杂种真实性的影响效应,本研究在进行甘蔗有性杂交前利用50℃温水对甘蔗母本粤糖91-976及桂糖92-66的花穗浸泡5 min后,将其分别与父本粤糖93-159及粤糖91-976的花穗进行杂交,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其杂交后代的杂种真实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温水去雄可有效减少甘蔗杂交制种过程中的自交过程,提高杂种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宵燕  经荣斌  宋成义  袁书林  杨元青  张金存  陈华才  
 以姜曲海猪瘦肉型品系零世代为试验素材,选择仔猪24头,分别于初生和15,30,45,60,75日龄早晨空腹采血,离心取血清以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的含量。结果表明,初生仔猪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总蛋白(TP)和尿素氮(UN)显著高于其他日龄,而淀粉酶(Amy)、白蛋白(A)则随日龄增长显著上升,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峰值出现在30日龄。仔猪出生时三碘甲状原氨酸(T3)含量较高,随后有下降趋势。T3含量与某些血液生化指标显著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旭  韩国辉  向素琼  汪卫星  李晓林  梁国鲁  
为获得以多胚优良品种为母本的杂种后代及以四倍体为亲本进行三倍体培育,本文以"红江橙"为母本,分别与沙田柚和柠檬(4x)进行了杂交,并对未成熟幼胚进行了离体培养。结果表明:两个杂交组合的适宜培养时期不同,红江橙×沙田柚幼胚适宜离体培养时期为授粉后80 d,红江橙×柠檬(4x)幼胚适宜离体培养时期为授粉后85 d。而两组合的幼胚适宜培养基为MS+GA31.0 mg.L-1+6-BA 0.4 mg.L-1+7%蔗糖。通过幼胚离体培养两杂交组合共获得植株277株。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施征  任军  肖文发  张维诚  侯振宏  曾立雄  
北京地处华北暖温带地区,其寒冷的冬季限制了常绿阔叶植物的正常生长,因而在漫长的冬季城市景观萧条,缺乏生机勃勃的绿色。目前,北京园林中已经引种的常绿阔叶植物有20多种,得到较普遍应用的则为数甚少。由于北京特殊的气候条件,限制植物越冬的环境因子比较复杂,导致引种工作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明显  
提高猪胴体瘦肉率技术,是辽宁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等5个协作单位于1982—1985年,在遗传、营养、饲养、肉质、养猪环境及防疫保健理论指导下,研究成功的获奖科研成果。 一、技术原理及推广条件 瘦肉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遗传力高,属中间遗传,杂种猪的瘦肉率一般为亲本的中间值,无优势。因此,提高杂种猪瘦肉率的根本措施是提高亲本猪的胴体瘦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明亮  赵红  浦秋红  崔永祯  李宏生  顾坚  田玉仙  杨木军  李绍祥  
【目的】给硬粒小麦资源引入普通小麦,进而为选育小麦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2个利用玉米×小麦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技术选育的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远缘杂交获得的小麦新品系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结果】12个远缘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的综合评价位次由高到低依次为14Y_2-919、14Y_2-873、14Y_2-939、14Y_2-838、14Y_2-931、14Y_2-1052、14Y_2-874、14Y_2-918、14Y_2-988、14Y_2-987、14Y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业国  汤晓艳  高峰  周光宏  
为在生猪屠宰线上较快地预测胴体瘦肉率,实现按瘦肉率大小对猪胴体进行等级划分,构建优质优价的收购体系,研究测定了325头5~8月龄不同类型阉割商品猪的热胴体重和背膘厚,并根据实际分割肉块重对瘦肉率进行了计算,以瘦肉率为因变量,热胴体重和背膘厚为自变量,采用SA S 8.2软件建立了商品猪胴体瘦肉率预测方程,并对其中的最优回归方程进行了诊断和准确性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能较好的拟合商品猪的胴体瘦肉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