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80)
- 2023(18086)
- 2022(15613)
- 2021(14855)
- 2020(12249)
- 2019(28889)
- 2018(28193)
- 2017(53069)
- 2016(28858)
- 2015(32660)
- 2014(32265)
- 2013(31265)
- 2012(28611)
- 2011(25718)
- 2010(25554)
- 2009(23048)
- 2008(22184)
- 2007(18972)
- 2006(16492)
- 2005(14442)
- 学科
- 济(112791)
- 经济(112657)
- 管理(76433)
- 业(73772)
- 企(58912)
- 企业(58912)
- 方法(54107)
- 数学(48045)
- 数学方法(47400)
- 中国(36486)
- 农(31659)
- 财(27920)
- 学(24127)
- 教育(23629)
- 业经(23321)
- 贸(21714)
- 贸易(21703)
- 农业(21619)
- 地方(21145)
- 易(21118)
- 理论(20158)
- 制(18622)
- 技术(17641)
- 环境(17124)
- 务(16832)
- 财务(16754)
- 财务管理(16719)
- 和(16668)
- 融(15938)
- 金融(15936)
- 机构
- 大学(400922)
- 学院(393372)
- 济(159969)
- 经济(156754)
- 管理(153548)
- 研究(136040)
- 理学(134217)
- 理学院(132688)
- 管理学(130224)
- 管理学院(129498)
- 中国(97425)
- 京(85892)
- 科学(80855)
- 财(71552)
- 所(66306)
- 研究所(60712)
- 中心(60689)
- 范(59472)
- 师范(59028)
- 财经(58277)
- 农(57562)
- 业大(55374)
- 江(55093)
- 北京(55006)
- 经(53448)
- 院(49428)
- 经济学(49382)
- 师范大学(48557)
- 农业(44756)
- 经济学院(44672)
- 基金
- 项目(273721)
- 科学(218128)
- 研究(205312)
- 基金(199966)
- 家(173639)
- 国家(171965)
- 科学基金(148105)
- 社会(130532)
- 社会科(123614)
- 社会科学(123582)
- 基金项目(104654)
- 省(104152)
- 教育(99662)
- 自然(94405)
- 自然科(92248)
- 自然科学(92225)
- 自然科学基金(90569)
- 划(89840)
- 编号(83835)
- 资助(82628)
- 成果(69530)
- 部(62785)
- 重点(62052)
- 课题(59455)
- 发(58496)
- 创(56781)
- 教育部(55011)
- 国家社会(54128)
- 创新(52813)
- 大学(52796)
- 期刊
- 济(164043)
- 经济(164043)
- 研究(123530)
- 中国(79283)
- 教育(66754)
- 学报(59018)
- 科学(56081)
- 管理(55112)
- 财(52921)
- 农(51734)
- 大学(46881)
- 学学(42781)
- 技术(37037)
- 农业(36493)
- 融(29872)
- 金融(29872)
- 财经(28091)
- 经济研究(27679)
- 业经(25343)
- 经(24056)
- 问题(21265)
- 图书(20096)
- 业(19668)
- 贸(18357)
- 统计(18007)
- 技术经济(17962)
- 版(17633)
- 科技(17612)
- 理论(17328)
- 世界(17117)
共检索到575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谷媛媛 邱斌
减贫是全球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的重要挑战。以"一带一路"沿线46个国家为样本,把"一带一路"来华留学人才培养与缓解生源国贫困相联系,分析中国留学教育影响生源国贫困的内在逻辑机制。研究发现,发展中国留学教育可以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吸引外商投资以及技术溢出等渠道对生源国产生显著的减贫效应,来华留学生规模每增加1%,贫困人口比例将降低0.02,贫困差距将降低0.005;而且这种减贫效应在中低收入国家和贫富差距较小国家更为显著。有鉴于此,中国政府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时,应更好地发挥"中国政府奖学金"等留学生优惠政策的精准性,推动中国留学教育合作项目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优化中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制定合理的留学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关键词:
中国留学教育 生源国 减贫 一带一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谷媛媛 邱斌
本文以2003-2014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44个东道国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重点考察了来华留学教育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来华留学教育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但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这种促进作用会随着来华留学教育规模的大小和国家间地理距离的远近而发生变化;中国的直接投资资金更多流向了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水平较低的国家;通过奖学金等相关优惠政策带动来华留学规模的增加则会导致来华留学教育对OFDI的促进效应失灵。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应重视来华留学教育在中国对外投资中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国际人才战略和投资政策,同时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相关移民政策,此外高校也应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保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谷媛媛 邱斌
本文以2003-2014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44个东道国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重点考察了来华留学教育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来华留学教育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但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这种促进作用会随着来华留学教育规模的大小和国家间地理距离的远近而发生变化;中国的直接投资资金更多流向了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水平较低的国家;通过奖学金等相关优惠政策带动来华留学规模的增加则会导致来华留学教育对OFDI的促进效应失灵。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应重视来华留学教育在中国对外投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晓颖 王小林 陈爱丽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面临较为严峻的减贫挑战。基于“消除一切形式贫困”和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经验,构建多维贫困分析框架,从贫、困两方面分析沿线国家的极端贫困、中度贫困和多维贫困状况,并从政局稳定、经济和社会制度角度解析贫困治理面临的挑战。研究发现,沿线国家消除极端贫困取得明显成效,但极端贫困问题依然严峻;中度贫困发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度贫困人口数量占全球贫困人口总数比重趋于上升;沿线国家农村面临严峻的多维贫困挑战;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贫困人口最多,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次之。建议针对“一带一路”沿线重点贫困国家和经济走廊,与中国合作建立利贫性经济增长、包容性社会发展和多维度精准扶贫的减贫机制,共建“减贫之路”和“增长之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筱 雷继红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留学生教育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国家39个,多为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处于发展中期的国家4个,多为经济水平较高国家;处于发展中后期的国家3个,均为资源型或高经济水平国家。总体来看,93%的国家还处于留学生教育中期以前发展阶段。按照学生输入规模和增长率变化情况,可将沿线国家留学生输入模式归纳为持续增长型、快速增长型、波动式和持续减缓式四种类型。按照学生输出规模和增长率变化情况,可将沿线国家留学生输出模式归纳为高速发展型、快速发展型、低速发展型和缩减型四种类型。未来,中国在与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合作中可深入推进留学教育互联互通,促进"一带一路"区域留学生教育一体化;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精准对接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和区域发展战略;构建留学生教育合作生态系统,增强留学生教育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沿线国家 留学生教育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小平 陆靖 李江
本文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研究背景,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2003~2012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T)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签订BIT能够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并且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要比发达国家更加显著且效应更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国经济总量对OFDI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而东道国市场规模、距离成本和税负水平呈现出显著负向效应。最后,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协天紫光 张亚斌 赵景峰
本文以200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68个代表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从政府稳定性、投资环境、腐败控制、法治环境等维度研究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投资者保护强度和双边投资协定在防范与化解投资风险、保护中国OFDI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中国OFDI整体以政治风险规避型为主,不太关心东道国的腐败控制,更关心其政府稳定性和投资环境,并倾向于避开法律体系严格的国家;投资者保护也是中国OFDI的决定性因素,并在不同条件下与政治风险异质性产生不同强度的交互作用。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荣明
"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留学生教育提供机遇。来华留学生教育推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来华留学生教育有利于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友人。"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大量专业建设人才,更需要沿线国家民心相通,这就要求高校按照战略要求履行使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增进青年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全面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一带一路"倡议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博川 唐幸 刘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急剧增加。文章使用2003—2015年6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投资动机。结果显示:中国在这些国家的主要投资目的是培育国际市场、拓展资源配置空间和基础设施援助建设。门槛回归结果显示,东道国市场规模对中国OFDI的正向影响作用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大,中国在一些人力成本较高的国家不存在效率追求动机;同样,在那些自然资源匮乏的地区也不存在资源寻求动机;出于市场容量与经济成本的考虑,中国将基建水平中等发达的国家作为基建援助的重点。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直接投资 门槛面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理娟 张晓青 姜涵 刘畅
面对世界经济形势新变化,"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将有望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实现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等战略,同时改变沿线各国产业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文章主要通过沿线各国经济基础及区位条件的分析,以及通过产业转移及引进外资的基本国别分析,结合引力模型、结构相似系数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对于沿线产业转移区位选择,最后结合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的分析结果,对中国沿线产业转移提出推动沿线产业转移需要兼顾两个方向,即国内产业应积极寻求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沿线产业转移应积极顺应新的国家产业转移趋势等优化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荣珍 魏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得到进一步深化,双向投资与贸易规模不断提升,经贸合作领域日益拓宽。与此同时,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迅猛,成为即亚洲地区外又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区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在迎来对外投资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东道国的投资风险。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考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而为我国企业更有效的"走出去",开展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直接投资规则 SWOT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汪天倩 朱小梅
文章基于修正的二阶段Frankel-Wei模型,在其第二阶段回归分析中构建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对人民币及其他主要世界货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币锚效应进行样本期的分段动态检验、对比分析。根据检验结果,从中国自身和中国同沿线国家关系两个层面遴选指标变量,并构建二阶段Heckman模型研究人民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及“一带”沿线和“一路”沿线两个区域货币锚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对沿线国家的货币锚效应已超过英镑,和日元基本相当,但和美元、欧元之间尚有较大的差距;目前,人民币对“一路”沿线的锚效应整体高于“一带”沿线国家;虽然人民币对沿线国家的锚效应水平不高且并不稳定,但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实施以来,其产生显著锚效应的沿线国家数量有较多的增加;且在沿线国家中,产生显著锚效应的区域也已逐渐形成。人民币对“一带一路”沿线货币锚效应影响因素的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一带一路”沿线整体还是“一带”沿线及“一路”沿线两个区域,在是否选择锚定人民币及已锚定人民币的国家中,人民币锚效应大小的影响因素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据此,文章进一步探讨未来该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对沿线国家的货币锚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澎 李佳熠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借助2004—2014年间的国别数据,实证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和母国双边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1)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可以将我国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者生产环节分离出去,为高附加值行业的发展腾出一定的空间,并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2)我国的先进技术会溢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在提高东道国技术水平的同时也促使其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也会强化现有的生产模式,使东道国的价值链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3)相比于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价值链地位影响更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丽 伊莉曼·艾孜买提
来华留学教育是为顺利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国际化人才和智力资源的主要路径。在2005~2014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球来华留学教育规模增速的主体支撑,但却存在以非学历教育为主体、学历层次较低、奖学金总量偏少、区域发展不平衡、学历来华留学教育内源性牵引力不足等结构性失调问题。要切实发挥来华留学教育对战略实施的支撑功能,应当确立来华留学教育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基础性地位,坚持经济取向的"集群化"发展策略,创设具有倾斜性与导向性的外部制度空间和政策环境,强化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建设,不断增强来华留学教育自身的吸引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