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7)
- 2023(9657)
- 2022(8277)
- 2021(7793)
- 2020(6824)
- 2019(15990)
- 2018(15797)
- 2017(30745)
- 2016(16222)
- 2015(19089)
- 2014(19290)
- 2013(19442)
- 2012(18398)
- 2011(16902)
- 2010(16828)
- 2009(15970)
- 2008(16013)
- 2007(14409)
- 2006(12603)
- 2005(11466)
- 学科
- 济(79423)
- 经济(79363)
- 管理(46575)
- 业(45870)
- 企(37067)
- 企业(37067)
- 方法(36939)
- 数学(32305)
- 数学方法(32078)
- 中国(21860)
- 农(20199)
- 财(18168)
- 贸(18002)
- 贸易(17995)
- 易(17588)
- 业经(17001)
- 学(15227)
- 地方(14520)
- 制(14158)
- 农业(13055)
- 产业(11989)
- 和(11980)
- 银(11858)
- 银行(11835)
- 行(11328)
- 务(11272)
- 财务(11242)
- 财务管理(11211)
- 技术(11006)
- 融(10945)
- 机构
- 大学(252935)
- 学院(249618)
- 济(112875)
- 经济(110887)
- 管理(97357)
- 研究(88189)
- 理学(83224)
- 理学院(82325)
- 管理学(81175)
- 管理学院(80696)
- 中国(68169)
- 京(54445)
- 科学(52082)
- 财(48811)
- 所(44746)
- 研究所(40796)
- 中心(40693)
- 农(40544)
- 财经(39570)
- 经济学(36137)
- 经(35951)
- 江(35869)
- 业大(35431)
- 北京(35036)
- 经济学院(32806)
- 农业(32158)
- 范(31389)
- 师范(31089)
- 院(30928)
- 财经大学(29280)
- 基金
- 项目(162782)
- 科学(128300)
- 基金(120061)
- 研究(118923)
- 家(104564)
- 国家(103815)
- 科学基金(88336)
- 社会(76969)
- 社会科(73225)
- 社会科学(73207)
- 基金项目(63057)
- 省(60609)
- 自然(55507)
- 自然科(54215)
- 自然科学(54196)
- 自然科学基金(53306)
- 教育(53122)
- 划(51894)
- 资助(50034)
- 编号(47659)
- 成果(39440)
- 部(37233)
- 重点(36677)
- 发(36037)
- 创(33362)
- 国家社会(33003)
- 教育部(31990)
- 课题(31718)
- 创新(31331)
- 中国(31200)
- 期刊
- 济(120414)
- 经济(120414)
- 研究(72802)
- 中国(46018)
- 学报(38491)
- 财(37819)
- 农(35956)
- 科学(35484)
- 管理(34240)
- 大学(28449)
- 学学(26403)
- 农业(24700)
- 技术(21934)
- 融(21230)
- 金融(21230)
- 经济研究(20943)
- 财经(20148)
- 教育(19795)
- 业经(18616)
- 经(17550)
- 问题(16713)
- 图书(16193)
- 贸(15585)
- 业(14521)
- 技术经济(13979)
- 世界(13487)
- 国际(13387)
- 理论(12795)
- 统计(12775)
- 商业(11771)
共检索到370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春奎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快速发展,规模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一些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年产值占世界电子产品产值的比重只有4.56%,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何在WTO的制度约束下优化政府行为,以持续的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基本建立自主创新、结构合理、规模效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科研生产体系是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面临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产业 竞争力 系统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董云庭
20 0 1年 ,在复杂多变、外困内紧的国际国内环境下 ,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本文综合论述了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系统分析了电子信息产业整体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 ,分类评述了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主要产品的竞争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龚艳萍 周亚杰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技术标准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文章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用相关分析和格兰杰检验分析了技术标准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技术标准与产业国际竞争力高度相关,并且构成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因,这说明了技术标准是产业国际竞争力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芳 郭朝先
本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等,对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变化进行了多维度比较分析。基本情况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现在比美、日、德三国之和还要高;中国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不断增强,全面超越了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国贸易竞争力已超越美国和德国,但仍落后于日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价格和质量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的中低端环节。中国已经是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大国和贸易大国,但要完成从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尚需时日、任重而道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东祥 陈静 吴秀玲 颜大伟
应对全球变化和促进低碳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议题。低碳型发展的目标,一是促进社会发展,二是降低碳排放,因此关键科学问题是提高区域低碳竞争力。作为碳排放量日益增长同时又要提高13亿人社会福利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需要对区域低碳竞争力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文章从区域层面,辨析了区域低碳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关键问题、系统组成及数学表征。基于导向性原则、数据可获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等基本原则,构建区域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区域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引入灰熵评价模型,为区域低碳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红梅
针对如何识别城市核心竞争力这一复杂的系统问题,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经济学和战略管理角度对城市核心竞争力要素进行界定,可以看出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整合性和独特性的特点。所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ELECTRE I决策方法进行改进,就可以建立识别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系统分析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廖家财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主力军,所占比例超过三分之一,成为提升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基础性产业。因此,电子信息产业是中外企业进行国际竞争力较量的主战场。跨国公司是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们将专利战略作为遏制中国出口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不断强化对我国企业的专利遏制,将技术优势转化成出口竞争优势。中国要采取多种对应措施,才能化解外国专利遏制战略的负面影响,全面提升我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出口竞争力 专利遏制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左丽容 车明诚
电子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全面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水平,本文主要在因子分析评价方法下以我国26个省份2014年的相关截面数据,以市场规模、生产成本、技术创新等指标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评价模型。根据评价结果发现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存在三个层次,综合分析这些省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及制约因素,并为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左丽容 车明诚
电子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全面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水平,本文主要在因子分析评价方法下以我国26个省份2014年的相关截面数据,以市场规模、生产成本、技术创新等指标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评价模型。根据评价结果发现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存在三个层次,综合分析这些省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及制约因素,并为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贾舒
本文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归纳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4个重要因素,运用TOPSIS法估算和比较2010-2014年中国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结论表明,广东、江苏较强,湖北、山西、贵州、广西、陕西、重庆、内蒙古较弱;总体上,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较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论文探讨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贾舒
本文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归纳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4个重要因素,运用TOPSIS法估算和比较2010-2014年中国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结论表明,广东、江苏较强,湖北、山西、贵州、广西、陕西、重庆、内蒙古较弱;总体上,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较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论文探讨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烈宏 陈治亚
为了研究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本文原创性地设计了一套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研究框架。基于该研究框架,利用结构方程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的概念模型,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得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因素及其相关作用关系:电子信息产业链投入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和产业链的发展基础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产出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具有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竞争力没有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投入和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的产出不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烈宏 陈治亚
为了研究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本文原创性地设计了一套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研究框架。基于该研究框架,利用结构方程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的概念模型,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得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因素及其相关作用关系:电子信息产业链投入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和产业链的发展基础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产出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具有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竞争力没有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投入和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的产出不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税伟 陈烈
自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Michael E.Porter)提出国家竞争力的钻石系统模型以来,我国的大部分产业集群研究者使用了波特的钻石系统模型,但存在简化套用和缺乏对波特的钻石系统分析框架的全面总结。为此,本文首先将国外学者对波特的钻石理论的批评和讨论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建议将"区域文化"和"外来投资"两大要素纳入钻石系统模型,提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钻石系统假设模型,并指出"政府"和"外来投资"两个要素需要在实证检验中对其角色定位,进而全面总结了波特的钻石系统分析方法,并建议补充基于钻石系统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最后构建了地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钻石系统...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竞争力 钻石模型 分析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红梅 方淑芬
本文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经济学和战略管理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要素进行界定,指出核心竞争力具有整合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ELECTREI决策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识别核心竞争力的系统分析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