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6)
2023(4891)
2022(3895)
2021(3648)
2020(2847)
2019(6738)
2018(6600)
2017(12333)
2016(6519)
2015(7619)
2014(7391)
2013(7655)
2012(7391)
2011(6880)
2010(6508)
2009(5663)
2008(5465)
2007(4473)
2006(3966)
2005(3645)
作者
(17526)
(14679)
(14554)
(14122)
(9360)
(6888)
(6516)
(5833)
(5705)
(5247)
(4994)
(4920)
(4889)
(4696)
(4632)
(4582)
(4513)
(4314)
(4152)
(3896)
(3723)
(3529)
(3484)
(3352)
(3328)
(3270)
(3183)
(2988)
(2980)
(2945)
学科
(34912)
经济(34884)
管理(19041)
方法(16497)
(13802)
数学(13736)
数学方法(13707)
中国(12486)
(11624)
企业(11624)
环境(10910)
(9128)
贸易(9120)
(9037)
(7106)
业经(6965)
(6655)
(6634)
银行(6631)
(6444)
(6427)
(6405)
(6014)
(5916)
(5755)
金融(5755)
关系(5536)
(5436)
(5043)
规划(4542)
机构
大学(97174)
学院(93560)
(52855)
经济(52370)
研究(38643)
管理(35225)
中国(32304)
理学(30268)
理学院(29959)
管理学(29771)
管理学院(29600)
(21721)
(21242)
科学(19687)
(18749)
经济学(18540)
财经(17863)
研究所(17130)
经济学院(16791)
(16692)
中心(16362)
北京(14220)
(13898)
财经大学(13570)
(12357)
科学院(12226)
研究中心(11501)
(11299)
社会(10837)
(10726)
基金
项目(63319)
科学(51511)
基金(50483)
研究(46911)
(44403)
国家(44171)
科学基金(37585)
社会(34015)
社会科(32343)
社会科学(32339)
基金项目(25851)
自然(22359)
自然科(21856)
自然科学(21851)
自然科学基金(21515)
资助(21009)
教育(20325)
(19771)
(18363)
中国(17442)
(16441)
国家社会(15963)
编号(15767)
教育部(14556)
重点(14548)
(14288)
人文(13247)
(12897)
成果(12674)
(12628)
期刊
(52221)
经济(52221)
研究(32014)
中国(19165)
(15645)
科学(13712)
管理(13455)
学报(12478)
(10659)
金融(10659)
(10653)
经济研究(10130)
大学(10107)
学学(9567)
财经(9497)
(9000)
国际(8413)
(8369)
世界(8254)
农业(7694)
问题(7277)
技术(6478)
(5664)
教育(5603)
业经(5568)
技术经济(4985)
资源(4588)
统计(4505)
经济问题(4215)
(4131)
共检索到144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文会  李阮  李鑫明  付强  牛玺童  
作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电力行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第一阶段的参与主体,显然,电力行业碳排放责任分摊已经成为当前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基于共担责任分摊原则给出电力生产端和消费端分别应分摊的碳指标核算公式,以2011年我国六大区域间交换电量数据为基础给出了各区域电力行业碳排放责任分摊方案,并利用SE-DEA模型从投入产出效率的角度对该方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判;鉴于碳排放总量不变的前提,进一步运用ZSG-DEA模型对碳排放责任分摊方案做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ZSG-DEA分配后,各区域的效率值均位于D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传胜  董达鹏  贾晓希  陈英杰  
阐述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预测了2015年、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的允许排放量,测定出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并将其分解到不同容量等级的发电机组中;基于排放绩效方法,对2015年、2020年不同火电厂的碳排放配额进行了分配;最后给出在我国推广排放绩效机制所需的政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排放绩效机制能有效分配碳排放配额,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电力行业实施碳减排的一种有效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侯建朝  史丹  
电力行业CO_2排放占中国总CO_2排放的比重很大,从电力行业角度研究CO_2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CO_2减排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不仅考虑电力生产活动对电力行业CO_2排放变化的影响,而且考虑电力输配、国际贸易和终端消费活动的影响,利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把电力行业CO_2排放变化分解为10种驱动因素,并对典型时期和每一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2年,中国电力行业CO_2排放量增长了27.66亿吨,对电力行业CO_2排放增长起促进作用的因素为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总量、输配电损失量、燃料结构、居民生活电耗强度和电力净出口量,其贡献度分别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瑞生  
加入WTO后 ,意味着中国企业不出国门就面临着来自国际同行的竞争 ,中国电力行业也必将受到一定的冲击。本文分析了WTO对中国电力行业的影响以及带来的机遇 ,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电力行业应该采取的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强  田川  郑晓奇  陈怡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成果显著。随着碳排放目标约束的增强,中国政府将会针对电力行业出台更多政策和措施,科学合理地评价这些政策和措施意义重大。本文基于Vensim技术平台构建能源政策模拟模型,对电力行业碳减排设置了三种情景:即参考、低碳和强化低碳情景,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估了电力行业关键指标变化、不同政策的减排贡献及减排成本。研究发现,对电力行业来说,有多项政策可控制碳排放,如果政策组合得当,能推动电力行业碳排放早日达峰,并将碳排放水平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研究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诗乐  陈敏鹏  王克  邹骥  
电力行业是中国最主要的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产业之一,电力行业的低碳政策对中国的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中国电力行业的5类(命令控制、政府直接提供、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利用市场以及创造市场)低碳政策,分析了其实施效果、减碳效果和经济社会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电力行业低碳政策发展,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但由于缺乏实施细则和配套标准,低碳政策执行力较低。另外,中国电力行业的低碳政策对缓解电力贫困、改善人类健康、创造就业产生了有利影响,但是对低收入人群及部分能源行业从业人员产生了不利影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继钢  万正东  吴良峥  刘禹初  刘成伟  
碳市场作为推动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愈受关注,发电行业发展尚不成熟。因此,评估碳交易对我国发电行业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需要。以相关文献和某区域电力公司机组数据为依据,分析碳交易对企业发电量决策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在引入碳交易时,发电成本较低的发电企业会选择增加发电量,发电成本高的企业会选择减少发电量,从而实现了高能效发电机组对低能效发电机组的替代,促进整个区域发电效率的提高,碳排放也随之减少,实现对区域碳排放的有效控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石良平  刘小倩  
2002年国务院批准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确定了电力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据此,国家采取了诸多规制手段,目的是通过合理规制自然垄断环节,促进相对有效竞争,提高经济效率。4年过去了,中国电力改革的效果究竟如何呢?文章从价格水平、价格结构、行业利润和经济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检验我国电力行业的规制效果,结果显示:规制制定了合理的价格水平和价格结构,改进了电力行业效率,但在规制垄断利润和制止A-J效应方面仍未成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良春  赵西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志龙  张泳  Taieb Hafsi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曲伟  
在对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和相关研究进行概括的基础上,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库,对中国电力行业的专利进行全面检索,获取1985-2010年我国电力行业的专利信息。从发展态势、专利类型、年度分布、申请人等方面,对中国电力行业专利信息进行分析,了解电力行业技术研发的发展情况和趋势,掌握竞争对手的研发动向和专利布局,从而为中国电力行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本文利用宏观经济学的方法提出一个长期电力需求模型以分析影响中国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如预期的一样 ,当各种因素受市场力量的进一步约束时 ,影响需求的各项变量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经济改革以后更加稳定也更为显著。一个误差修正模型为预测中国电力总需求的短期波动提供了适合的框架。 1 978年经济改革以后 ,需求的GDP弹性估计为 0 .8左右 ,低于改革前 (1 978年以前 )。结果表明 ,虽然GDP仍是影响电力需求的最重要因素 ,但电力需求与中国的结构变化及效率改进是负相关的。这意味着对于一个快速增长的经济来说 ,GDP的高速增长并不总是伴随着高的电力需求 ,并解释了为什么 1 998年经济增长率为 ...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良春  牛帅  
本文对中国电力行业行政性垄断的存在进行了判定,并对其在三个层面上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包括:电力行业行政性垄断所造成的微观效率损失,行政性垄断的宏观经济影响,以及地区电力市场分割对经济运行成本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郁义鸿  吕东伟  
利用2003—2015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估计电力需求函数模拟碳税的政策效果,为电力行业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电价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减弱,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对电力需求和电力消费结构产生一定影响;由于电力需求对电价变动不敏感,因此碳税的减排效果有限;为实现减排目标,政府需要征收高额碳税,但这在现有的电价水平下较难实施;从减排效果和实施难度两个方面来看,当前暂不开征碳税的减排政策具有一定合理性;与碳税相比,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火力发电比重,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减排目标;现阶段政府应将调整电源结构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郁义鸿  吕东伟  
利用2003—2015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估计电力需求函数模拟碳税的政策效果,为电力行业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电价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减弱,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对电力需求和电力消费结构产生一定影响;由于电力需求对电价变动不敏感,因此碳税的减排效果有限;为实现减排目标,政府需要征收高额碳税,但这在现有的电价水平下较难实施;从减排效果和实施难度两个方面来看,当前暂不开征碳税的减排政策具有一定合理性;与碳税相比,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火力发电比重,能够更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