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6)
- 2023(10622)
- 2022(8903)
- 2021(8297)
- 2020(6532)
- 2019(15135)
- 2018(14768)
- 2017(27784)
- 2016(14826)
- 2015(16672)
- 2014(16474)
- 2013(16405)
- 2012(15861)
- 2011(14884)
- 2010(15169)
- 2009(13991)
- 2008(13892)
- 2007(12351)
- 2006(11474)
- 2005(10747)
- 学科
- 济(72038)
- 经济(71971)
- 管理(39063)
- 业(37872)
- 企(27350)
- 企业(27350)
- 中国(26696)
- 方法(23254)
- 农(21405)
- 数学(20811)
- 数学方法(20623)
- 地方(20096)
- 贸(18049)
- 贸易(18034)
- 易(17613)
- 业经(15269)
- 财(14470)
- 农业(14134)
- 制(13745)
- 银(13715)
- 银行(13707)
- 行(13475)
- 融(13148)
- 金融(13148)
- 发(12605)
- 策(11901)
- 环境(11637)
- 地方经济(11244)
- 学(11032)
- 及其(9741)
- 机构
- 学院(215117)
- 大学(213585)
- 济(103739)
- 经济(101882)
- 研究(85117)
- 管理(78574)
- 中国(67765)
- 理学(65535)
- 理学院(64746)
- 管理学(63981)
- 管理学院(63546)
- 京(47258)
- 财(46781)
- 科学(46338)
- 所(42851)
- 研究所(38320)
- 中心(37452)
- 财经(35612)
- 江(33260)
- 经济学(32992)
- 农(32908)
- 经(32508)
- 北京(31482)
- 院(30564)
- 范(29945)
- 师范(29721)
- 经济学院(29588)
- 州(26527)
- 财经大学(26133)
- 业大(25792)
- 基金
- 项目(132967)
- 科学(106259)
- 研究(102930)
- 基金(97117)
- 家(83530)
- 国家(82820)
- 科学基金(70502)
- 社会(67932)
- 社会科(64587)
- 社会科学(64578)
- 省(49401)
- 基金项目(49032)
- 教育(46176)
- 划(42289)
- 自然(41396)
- 编号(41038)
- 资助(40906)
- 自然科(40419)
- 自然科学(40409)
- 自然科学基金(39712)
- 发(35228)
- 成果(34747)
- 部(30983)
- 重点(30239)
- 课题(29977)
- 发展(29625)
- 展(29137)
- 国家社会(28977)
- 中国(27902)
- 创(27455)
- 期刊
- 济(124242)
- 经济(124242)
- 研究(76686)
- 中国(50317)
- 财(32963)
- 农(32356)
- 管理(32270)
- 科学(28264)
- 融(28246)
- 金融(28246)
- 学报(26933)
- 教育(26262)
- 农业(22486)
- 经济研究(21712)
- 大学(21511)
- 业经(20100)
- 学学(19939)
- 技术(18629)
- 财经(18206)
- 贸(16654)
- 问题(16423)
- 经(15938)
- 国际(15836)
- 世界(14388)
- 业(12425)
- 技术经济(11047)
- 坛(10364)
- 论坛(10364)
- 经济问题(10147)
- 现代(9988)
共检索到356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邵世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工业蓬勃发展,装机容量、发电量逐年增长,正处于空前的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电力发展及对外资办电的政策》一文,对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现有水平,发展中的问题作了详细介绍,并对电力工业的发展趋向、影响因素以及利用外资办电的投向、办法和政策等都作了分析说明。望投资者抓住机遇,涉足进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中国在过去20年中,经济增长和生产过程的现代化使之对电力愈加倚重。2002年以来,电力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和政治问题,电力短缺的直接后果是电价提高和限电。本文从提高电价和限电两方面讨论了研究电力短缺的影响的方法,分析了提高电价对不同工业行业和不同地区造成的影响,并使用调查数据就限电对工业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主要结论是,电力短缺对工业的直接影响远大于电力供给成本。在工业化水平较高、较为发达的省份,电力短缺的影响并不一定更大,因为决定影响程度的因素包括工业构成、对电力的依赖性和可用的替代品。
关键词:
电价 限电 环境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希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近6年来,中国每年新增大中型机组的装机容量均在1200万千瓦以上;至199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99亿千瓦;1994年全年完成发电量9200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四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良春 赵西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玫
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重大转折点。70年来,中国电力工业经历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落后变先进的发展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成就:第一,发电能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世界落后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发电量和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上千倍,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价格可承受的电力供应;第二,电力供应从难以保障进入高可靠性水平阶段,电网规模稳步发展,电压等级不断提升,建成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能源资源配置能力最为强大、运行水平最高的电网;第三,电源结构从一煤独大到多种能源发电并举,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不断扩大,电源结构持续优化;第四,电力工业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大幅提升,特高压输电技术、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核电技术和发电设备生产能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第五,电力国际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电力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电力工业发展为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伯强
本文简单回顾了电力体制改革及近期的电力市场改革。文章分析了电力市场改革应先考虑几个重要宏观问题和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改革,详细地讨论了中国电价机制经历的一系列变革,目前改革的长期目标和中短期改革重点,说明了国有企业的高度集中是电力行业许多基本问题的根源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文章还对“煤电联动”、煤价改革,以保证煤电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文章进一步讨论了中国能源问题,提出能源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硬约束”,节能、环保和能源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和机构保证,以及开展充分的能源经济研究是能源战略规划的必需条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玫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面回顾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历程、总结发展经验,意义重大。本文依据重大历史节点和电力工业发展特点,可将新中国电力工业70年发展历程划分为:艰苦卓绝的创业阶段(1949-1977年)、电力工业投资与电价管制松动阶段(1978-1996年)、第一轮电力工业体制市场化改革阶段(1997-2011年)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电力市场化改革阶段(2012年至今)等4个阶段。重点回顾了"集资办电、电价管制松动""、政企分开""、厂网分离"和"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新中国电力工业70年发展经验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是中国电力工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遵循市场规律、尊重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和不断创新,中国电力工业才能走向赶超世界、领先世界的成功发展之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玫
经过70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发展,中国电力工业进入了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是体现"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的发展,需要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加以实现。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效率,改革、开放和创新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中国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炭清洁化利用、能源转型、多能互补、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一带一路"倡议及电动汽车电采暖等电能替代政策,都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但也面临大规模清洁转型压力、电力系统效率还不够高,电力成本还不低,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因此,我们要抓住能源转型的历史机遇,建立高质量的绿色电力体系;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完善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科学化解当前电力工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强 田川 郑晓奇 陈怡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成果显著。随着碳排放目标约束的增强,中国政府将会针对电力行业出台更多政策和措施,科学合理地评价这些政策和措施意义重大。本文基于Vensim技术平台构建能源政策模拟模型,对电力行业碳减排设置了三种情景:即参考、低碳和强化低碳情景,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估了电力行业关键指标变化、不同政策的减排贡献及减排成本。研究发现,对电力行业来说,有多项政策可控制碳排放,如果政策组合得当,能推动电力行业碳排放早日达峰,并将碳排放水平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研究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俊豪 高伟娜
中国电力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和电力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改变了传统普遍服务的基础,交叉补贴机制逐渐失效,从而使中国电力产业面临着如何有效地提供电力普遍服务的新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电力产业加强普遍服务的客观需求、电力产业普遍服务的基本实现形式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着重探讨了运用普遍服务基金解决电力产业普遍服务的若干管制政策问题。
关键词:
电力普遍服务 交叉补贴 普遍服务基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诗乐 陈敏鹏 王克 邹骥
电力行业是中国最主要的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产业之一,电力行业的低碳政策对中国的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中国电力行业的5类(命令控制、政府直接提供、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利用市场以及创造市场)低碳政策,分析了其实施效果、减碳效果和经济社会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电力行业低碳政策发展,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但由于缺乏实施细则和配套标准,低碳政策执行力较低。另外,中国电力行业的低碳政策对缓解电力贫困、改善人类健康、创造就业产生了有利影响,但是对低收入人群及部分能源行业从业人员产生了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里 魏大超
以2007—2013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为样本,在测算了样本地区工商业对居民的电价交叉补贴额的同时,从经济、资源和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了反映地区社会总福利水平指标体系且对其进行测度,进而设计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全国和分地区两个层面实证评估了电价交叉补贴政策的社会福利效应。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电价交叉补贴政策能显著改善经济福利和生态福利,但不影响社会总福利及其资源福利;进一步地,从分地区样本来看,东部地区电价交叉补贴政策能显著改善该地区生态福利,而中西部地区电价交叉补贴政策能显著改善该地区社会总福利及其资源福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谭忠富 刘文彦 刘平阔
首先,在描述和分析可交易绿色证书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来解释两种制度的作用机理。然后,研究两种制度作用于中国电力市场的机理,并对其政策作用效果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可交易绿色证书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不仅可影响中国电力市场的上网电价,而且可通过设定合理的规划目标组合来促进中国发电产业的发展;在可交易绿色证书机制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协同作用下,中国电力市场可形成相对合理的上网电价;科学的规划目标不仅有利于增强监管规划期内电价的合理性,而且可以有效调整发电产业的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里 魏大超
以2007—2013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为样本,在测算了样本地区工商业对居民的电价交叉补贴额的同时,从经济、资源和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了反映地区社会总福利水平指标体系且对其进行测度,进而设计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全国和分地区两个层面实证评估了电价交叉补贴政策的社会福利效应。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电价交叉补贴政策能显著改善经济福利和生态福利,但不影响社会总福利及其资源福利;进一步地,从分地区样本来看,东部地区电价交叉补贴政策能显著改善该地区生态福利,而中西部地区电价交叉补贴政策能显著改善该地区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郁义鸿 吕东伟
利用2003—2015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估计电力需求函数模拟碳税的政策效果,为电力行业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电价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减弱,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对电力需求和电力消费结构产生一定影响;由于电力需求对电价变动不敏感,因此碳税的减排效果有限;为实现减排目标,政府需要征收高额碳税,但这在现有的电价水平下较难实施;从减排效果和实施难度两个方面来看,当前暂不开征碳税的减排政策具有一定合理性;与碳税相比,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火力发电比重,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减排目标;现阶段政府应将调整电源结构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电力行业 减排政策 电力需求函数 碳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