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87)
- 2023(17331)
- 2022(14750)
- 2021(13741)
- 2020(11444)
- 2019(26192)
- 2018(25652)
- 2017(49057)
- 2016(26355)
- 2015(29364)
- 2014(28911)
- 2013(29117)
- 2012(26806)
- 2011(24508)
- 2010(24251)
- 2009(22376)
- 2008(21487)
- 2007(18647)
- 2006(16525)
- 2005(14692)
- 学科
- 济(123843)
- 经济(123723)
- 管理(72942)
- 业(68514)
- 企(54163)
- 企业(54163)
- 方法(51696)
- 数学(45713)
- 数学方法(45343)
- 中国(31600)
- 农(29866)
- 财(26757)
- 学(25831)
- 地方(25509)
- 贸(25054)
- 贸易(25043)
- 易(24338)
- 业经(24216)
- 农业(20571)
- 制(19213)
- 环境(18411)
- 和(17106)
- 银(16329)
- 融(16279)
- 金融(16277)
- 银行(16262)
- 技术(15948)
- 行(15619)
- 理论(15427)
- 地方经济(15311)
- 机构
- 大学(386443)
- 学院(382199)
- 济(167890)
- 经济(164847)
- 管理(148203)
- 研究(137449)
- 理学(129131)
- 理学院(127644)
- 管理学(125571)
- 管理学院(124908)
- 中国(101380)
- 科学(84432)
- 京(82245)
- 财(72178)
- 所(69701)
- 农(66717)
- 研究所(64016)
- 中心(59959)
- 业大(59581)
- 财经(58820)
- 经(53747)
- 江(53254)
- 经济学(52712)
- 农业(52623)
- 北京(52057)
- 院(49535)
- 范(48479)
- 师范(47948)
- 经济学院(47501)
- 财经大学(43863)
- 基金
- 项目(264893)
- 科学(208082)
- 基金(195463)
- 研究(187092)
- 家(173325)
- 国家(171983)
- 科学基金(146260)
- 社会(121992)
- 社会科(115874)
- 社会科学(115844)
- 基金项目(103755)
- 省(100160)
- 自然(95613)
- 自然科(93408)
- 自然科学(93380)
- 自然科学基金(91735)
- 划(85331)
- 教育(83802)
- 资助(80354)
- 编号(72591)
- 重点(59435)
- 部(58947)
- 成果(57533)
- 发(56904)
- 创(54578)
- 国家社会(51773)
- 创新(51101)
- 科研(50841)
- 教育部(50313)
- 课题(49732)
- 期刊
- 济(182043)
- 经济(182043)
- 研究(115871)
- 中国(67818)
- 学报(66255)
- 农(59845)
- 科学(59366)
- 管理(53639)
- 财(52341)
- 大学(49196)
- 学学(46815)
- 农业(41359)
- 教育(32329)
- 经济研究(31689)
- 融(31070)
- 金融(31070)
- 技术(29730)
- 财经(29376)
- 业经(27079)
- 经(25321)
- 问题(23902)
- 业(22016)
- 贸(21155)
- 技术经济(19710)
- 科技(18514)
- 世界(18478)
- 国际(18310)
- 版(17512)
- 理论(17253)
- 商业(17189)
共检索到558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庆华 肖宏伟
本文运用集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于一体的空间杜宾模型,就电力消费及资本、劳动力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2006—2015年时段总体来看,考虑电力消费约束后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示范带动效应,电力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相邻省域有负的空间溢出效应,劳动力数量下降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挑战,省域之间存在争抢投资项目和劳动力资源的现象。分"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时段来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从相互竞争逐步向示范带动转型,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减弱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东晓 嵇灵 劳咏昶 路妍
文章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的边限协整检验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1980~2009年之间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因果关系研究。边限协整检验比传统的协整检验更具稳健性,适合小样本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首先将电力消费与GDP时间序列进行HP滤波分解为趋势部分和波动部分,分别进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从电力消费到经济发展的显著单向长期因果关系,两者的波动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短期因果关系。此结论进一步说明了电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加快我国电力建设来保证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渌洋 鲁邦克 陈琦
文章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机会获得和经济成果共享三个维度构建了测度经济包容性增长指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1—2021年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水平进行了度量,进一步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包容性增长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但空间分布不均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邻近地区会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从短期和长期效应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都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促进效应。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包容性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曲德巍 孙琳
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不仅维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稳定,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学术界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昕 朱亚星 李晓博
电力是一个资源消耗巨大的产业。在电力短缺、能源资源稀缺和新的电力市场条件下,把握电力的发展与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关系,做好科学的发展战略以避免电力总是在短缺与过剩不断轮回的怪圈之中已成为实现电力系统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电力工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深入研究,为国民经济管理部门和电力管理部门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强 王洪川 胡鞍钢
本研究基于中国199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由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组成的多元分析框架,检验了中国东西部的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作者根据新古典主义的生产函数,选择资本和劳动力变量来处理因遗漏变量造成的回归误差。研究发现,东西部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既存在差异,又总体趋同:在充分考虑了资本和劳动力的影响后,从全国看,东西部均存在从经济增长到电力消费的短期因果关系;长期因果关系上,东西部存在差异,东部存在从电力消费到经济增长的长期因果,西部存在二者间的双向长期因果;长期来看,资本、劳动力和电力消费之间在影响经济增长方面具有彼此替代的作用。本文的发现表明,适度放缓经济增长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田田 吴文钧 胡芬
首先对现有的文献研究进行了梳理,以2010—2019年我国60个重点旅游城市作为为研究样本,先构建城市生态旅游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再采用熵权法测度各个城市的生态旅游发展水平,最后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态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根据空间自相关性检验结果,我国60个重点旅游城市的生态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并不是随机分布的;同时发现生态旅游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还会对周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田田 吴文钧 胡芬
首先对现有的文献研究进行了梳理,以2010—2019年我国60个重点旅游城市作为为研究样本,先构建城市生态旅游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再采用熵权法测度各个城市的生态旅游发展水平,最后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态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根据空间自相关性检验结果,我国60个重点旅游城市的生态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并不是随机分布的;同时发现生态旅游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还会对周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文余源
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和极大似然估计技术,以1991~2012年大长三角25个城市和大珠三角21个城市面板数据,对比分析FDI对城市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FDI对本地城市增长效应显著为正并呈增强趋势,其空间溢出显著但在二地区行为相反;城市生产率增长的空间依赖效应随时间增强,但在二地区方向相异;FDI提高二地区城市增长的条件收敛速度;空间溢出在二地区的核心和外围都存在但表现各异并有不同演变。
关键词:
FDI 溢出效应 大长三角 大珠三角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伯强 张立 伍亚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和加权平均值法,从国内需求、技术进步和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将中国产业以及金属、电力、建材和化工产业的电力消费增量分解为10种影响因素的加权平均和。结果表明:导致1997~2007年电力消费增长190%的正向影响因素为国内最终需求的成长、出口的成长、原料需求的成长、能源需求的替代和成长,其加权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45.9%、104.3%、23.6%、15.7%和5.3%;负向影响因素为技术进步、原料需求的替代、进口替代、国内最终需求的结构和出口的结构调整,其加权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7.6%、-15.1%、-10.5%、-7.2%和-4.3%。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文卿
本文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研究了1988-2009年间中国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结果显示:一方面,存在着全域范围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大;另一方面,局域相关也显示出中国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越来越明显。以一个表征市场潜能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础,本文通过计量分析进一步考察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经验分析表明,空间溢出效应是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场潜能每增长1%,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将提高0.47%,超过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弹性值。当然,实证分析也发现这种空间溢出效应会随着地区间距离间隔的增加而减...
关键词:
区域关联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杨 张艳芸 李静晶
基于修正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1987-2015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高校数量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省域间的高校分布均存在显著且逐年增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我国省域高校数量规模对邻近省域和国内其他省域经济增长均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高校数量规模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显著的差异,东部区域内的省域高校数量对其他省域经济增长呈现"负溢出"效应;高校数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地区间呈现"单向溢出"的特点。提出高校数量规模的区域发展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域战略相适应,合理扩大高校数量规模
关键词:
高校数量规模 空间溢出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娟 张菲菲 杨雪怡
利用我国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不同类型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创业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结果发现: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机会型创业质量提高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会促进该区域内部及创业水平相近区域的经济增长,但可能抑制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需求型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可能抑制该区域内部经济增长,但会促进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在控制变量中,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溢出效应最大。
关键词:
区域创业 空间溢出 经济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少甫 陈哲
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以Barro和Sala-i-Martin建立的人口迁移模型为基础,分析中国及其中部、东部、西部地区省际间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研究显示:2004-2015年全国和三大地区的经济增长是收敛的,全国和中部地区的收敛速度较慢,东西部地区的收敛速度较快;人口流动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均呈现负效应;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但东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结构以及技术发展水平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东部地区开始出现劳动力过剩和技术溢出趋于饱和的现象;而中西部地区又因人才严重流失导致经济增长受到阻碍。因此,需制定相关的发展政策,有利于人口流动合理科学的进行,使人口的空间分布与地区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悦 马树才
基于2001—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空间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就中国劳动力"极化"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高技能劳动力比重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低技能劳动力比重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抑制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