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7)
- 2023(13030)
- 2022(11190)
- 2021(10848)
- 2020(8887)
- 2019(21110)
- 2018(20711)
- 2017(39507)
- 2016(21251)
- 2015(24089)
- 2014(24186)
- 2013(24077)
- 2012(22099)
- 2011(20113)
- 2010(19767)
- 2009(18075)
- 2008(17799)
- 2007(15674)
- 2006(13642)
- 2005(11774)
- 学科
- 济(87504)
- 经济(87414)
- 管理(59750)
- 业(54878)
- 企(44582)
- 企业(44582)
- 方法(40430)
- 数学(35405)
- 数学方法(35083)
- 中国(26596)
- 农(23436)
- 财(20293)
- 业经(18456)
- 贸(17841)
- 贸易(17827)
- 学(17570)
- 易(17382)
- 地方(16712)
- 制(15775)
- 农业(15271)
- 和(14097)
- 银(13836)
- 银行(13804)
- 环境(13782)
- 融(13625)
- 金融(13624)
- 理论(13543)
- 行(13231)
- 技术(12750)
- 务(12390)
- 机构
- 大学(303433)
- 学院(299012)
- 济(125907)
- 经济(123334)
- 管理(120288)
- 研究(104529)
- 理学(103651)
- 理学院(102534)
- 管理学(100999)
- 管理学院(100464)
- 中国(80528)
- 京(66063)
- 科学(61814)
- 财(56325)
- 所(51514)
- 中心(46938)
- 研究所(46858)
- 财经(45352)
- 农(44565)
- 北京(42807)
- 业大(42275)
- 江(41735)
- 经(41529)
- 范(39448)
- 师范(39137)
- 经济学(38487)
- 院(38079)
- 农业(34746)
- 经济学院(34673)
- 州(34090)
- 基金
- 项目(204158)
- 科学(160743)
- 研究(152332)
- 基金(149241)
- 家(129618)
- 国家(128576)
- 科学基金(110246)
- 社会(96129)
- 社会科(91073)
- 社会科学(91048)
- 基金项目(78954)
- 省(75995)
- 自然(70656)
- 教育(69497)
- 自然科(69014)
- 自然科学(68999)
- 自然科学基金(67781)
- 划(65112)
- 资助(61906)
- 编号(61750)
- 成果(50656)
- 部(46549)
- 重点(45369)
- 发(43201)
- 课题(42469)
- 创(42050)
- 教育部(40272)
- 国家社会(39827)
- 创新(39286)
- 大学(38928)
- 期刊
- 济(136462)
- 经济(136462)
- 研究(93219)
- 中国(59076)
- 学报(44876)
- 管理(44619)
- 科学(42749)
- 财(41295)
- 农(40364)
- 教育(35039)
- 大学(34454)
- 学学(31861)
- 农业(28680)
- 融(27221)
- 金融(27221)
- 技术(26132)
- 财经(22416)
- 经济研究(22260)
- 业经(20595)
- 经(19166)
- 图书(18094)
- 问题(17842)
- 理论(15604)
- 业(15469)
- 贸(15274)
- 技术经济(14702)
- 世界(14117)
- 实践(14040)
- 践(14040)
- 科技(13846)
共检索到446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俊国 石雪
文章在充分研究国内外电力市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借助美国SMD的基本思想,总结并提出我国标准电力市场建设的基本要素,并对这六个基本要素的定义和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提出更加清晰、完整的标准化电力市场设计的框架。同时针对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的现状,为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起步模式提出政策建议,为今后电力市场的发展以及标准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宇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溯战
民间资本准入是中国电力法律制度效率价值的实现条件,而国有资本垄断阻碍了电力领域的民间资本投资。虽然中国电力领域的国有资本垄断形式上可区分为发电领域的准入限制、输电和配电领域的准入限制、售电领域的准入限制,但实质上,中国电力领域的国有资本垄断是行政垄断主导下的经济垄断与自然垄断。政府理念转型是电力领域民间资本准入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法律制度变革则是电力领域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公平竞争的保障。
关键词:
电力 民间资本 准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继钢 万正东 吴良峥 刘禹初 刘成伟
碳市场作为推动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愈受关注,发电行业发展尚不成熟。因此,评估碳交易对我国发电行业低碳转型的推动作用,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需要。以相关文献和某区域电力公司机组数据为依据,分析碳交易对企业发电量决策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在引入碳交易时,发电成本较低的发电企业会选择增加发电量,发电成本高的企业会选择减少发电量,从而实现了高能效发电机组对低能效发电机组的替代,促进整个区域发电效率的提高,碳排放也随之减少,实现对区域碳排放的有效控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素梅 何凌云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进程中,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合理划分经常成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所必须应对的问题。鉴于中国电力体制问题长期存在且日益突出,本文以电力行业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一个凯恩斯宏观闭合的静态CGE模型,在此框架下模拟解除发电侧管制对宏观经济的政策效应。结论发现,解除发电侧管制不仅拉动实际GDP增加97.43亿元,而且会有效抑制通货膨胀、促进就业和增进居民福利58.53亿元。因此,在中国国情下,建立真正的发电侧自由竞争市场,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是一条必然之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良春 杜琼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对电力均衡机制提出了挑战;决策权的分散化与“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产业组织形式为实现电力均衡奠定了微观基础,实现电力市场的长期均衡还必须建立电力期货市场和科学的进入退出机制;针对市场主体、要素市场、电力需求方的特殊性以及政府监管的不完善造成的中国电力均衡的体制性障碍,应进一步调整市场结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在电力均衡中的作用。
关键词:
电力产业 市场均衡 政府监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虹
基于对电力监管目的、监管内容、集中监管、独立监管、政监分离等电力监管理论的分析,在考虑中国电力工业监管体制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了现行中国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政监不分、监管职能分散、监管低效、监管立法滞后以及监管机构人员构成不合理等问题。随后,结合电力监管理论分析,本文给出了中国电力监管体制要实行集中监管、独立监管、政监分离和加强对监管机构的监管的改革政策建议。
关键词:
监管体制 独立监管 集中监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肖兴志 孙阳
本文利用1978—2005年相关数据对中国电力规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实证检验。计量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明确的规制框架、独立规制机构和不断成熟的规制对象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地提高了电力产业总量和效率,降低了价格水平和垄断利润,但在改善服务质量方面尚未发挥有效作用。总体看,中国电力产业规制效果是明显的,良好的规制设计不仅在理论上有利于电力产业提高绩效,在实践中也是电力产业绩效改善的推动力。
关键词:
电力规制 规制效果 规制治理 电力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拓
文章在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和阶段性特征,研判得出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的结论;总结分析国际能源电力企业、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和中央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能源企业发展现状,提出对我国电力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跨国企业 国际化经营 能源企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金超 向思徽
随着“30·60”目标的提出,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要求,电力行业碳排放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在区域间碳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重新计算电力行业碳排放,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2002—2019年中国电力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以及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空间面板分析和内生性检验结果表明:人口数量、人均用电量和产业结构均对电力碳排放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发展存在“以邻为壑”现象,电力碳排放的空间聚集效应正在减弱。因此,控制电力碳排放,应考虑周边省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加强区域联防联控,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忠富 刘严 杨力俊 方惠
结合世界各国电力产业的改革成果,对我国当前电力产业价值链优化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研究终端电价对用户用电行为的经济引导,提出以电价为纽带进行电力产业价值链的优化研究;从研究的内容、重点和方案上分别就发电、输电、配电和用户等环节对电力产业价值链进行研究,以期为促进中国电力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力产业 价值链 优化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东晓 嵇灵 劳咏昶 路妍
文章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的边限协整检验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1980~2009年之间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因果关系研究。边限协整检验比传统的协整检验更具稳健性,适合小样本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首先将电力消费与GDP时间序列进行HP滤波分解为趋势部分和波动部分,分别进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从电力消费到经济发展的显著单向长期因果关系,两者的波动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短期因果关系。此结论进一步说明了电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加快我国电力建设来保证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侯建朝 史丹
电力行业CO_2排放占中国总CO_2排放的比重很大,从电力行业角度研究CO_2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CO_2减排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不仅考虑电力生产活动对电力行业CO_2排放变化的影响,而且考虑电力输配、国际贸易和终端消费活动的影响,利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把电力行业CO_2排放变化分解为10种驱动因素,并对典型时期和每一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2年,中国电力行业CO_2排放量增长了27.66亿吨,对电力行业CO_2排放增长起促进作用的因素为人均GDP、产业结构、人口总量、输配电损失量、燃料结构、居民生活电耗强度和电力净出口量,其贡献度分别为...
关键词:
电力行业 CO_2排放 分解分析 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金超 向思徽
随着“30·60”目标的提出,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要求,电力行业碳排放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在区域间碳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重新计算电力行业碳排放,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2002—2019年中国电力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以及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空间面板分析和内生性检验结果表明:人口数量、人均用电量和产业结构均对电力碳排放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发展存在“以邻为壑”现象,电力碳排放的空间聚集效应正在减弱。因此,控制电力碳排放,应考虑周边省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加强区域联防联控,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淑云 于良春
本文采用中国电力产业1996-2003年间省际的面板数据,用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电力产业在市场化改革期间的效率和生产率变动,研究结果发现:各省电力企业纯技术效率相差较小,其效率差别主要表现在规模效率上的差别;电力产业存在规模经济性,企业的规模与规模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规模无效率的企业实际规模过小;在考察期间中国电力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2.1%的速度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而效率总体上并没有提高,表现为X无效率。这表明我国电力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并未提高企业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