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11)
2023(8726)
2022(7332)
2021(7073)
2020(5696)
2019(13171)
2018(12667)
2017(24582)
2016(13156)
2015(14754)
2014(14409)
2013(14339)
2012(13538)
2011(12516)
2010(12401)
2009(11581)
2008(11465)
2007(10294)
2006(9412)
2005(8408)
作者
(35410)
(29560)
(29522)
(28512)
(18959)
(14022)
(13361)
(11436)
(11353)
(10606)
(10206)
(9691)
(9577)
(9448)
(9445)
(9104)
(8764)
(8695)
(8560)
(8219)
(7462)
(7036)
(7007)
(6825)
(6779)
(6729)
(6466)
(6271)
(5923)
(5904)
学科
(60005)
经济(59835)
管理(37098)
(33898)
方法(27159)
(26947)
企业(26947)
数学(23378)
数学方法(23162)
中国(19971)
(17986)
(15179)
(14559)
贸易(14553)
(14327)
业经(12442)
(11537)
(10848)
农业(10366)
(9679)
银行(9677)
(9424)
(9307)
(9156)
环境(9150)
(8893)
金融(8892)
地方(8667)
及其(8493)
(8384)
机构
大学(189868)
学院(187473)
(94183)
经济(92686)
管理(73408)
研究(70048)
理学(63233)
理学院(62575)
管理学(61698)
管理学院(61326)
中国(55692)
(43299)
(39893)
科学(36813)
财经(34285)
(33989)
(31526)
中心(31485)
经济学(31054)
研究所(30588)
经济学院(28083)
(26755)
北京(26174)
(26015)
财经大学(25682)
(25250)
(23984)
师范(23847)
业大(22114)
研究中心(20409)
基金
项目(122129)
科学(99490)
基金(93982)
研究(92692)
(80937)
国家(80328)
科学基金(69516)
社会(64999)
社会科(60896)
社会科学(60883)
基金项目(47506)
(42203)
教育(42130)
自然(41934)
自然科(41032)
自然科学(41023)
自然科学基金(40380)
资助(40029)
(37227)
编号(35638)
(30271)
成果(29765)
国家社会(28288)
重点(27216)
教育部(26767)
中国(26576)
(26426)
人文(25306)
(24873)
课题(24633)
期刊
(100245)
经济(100245)
研究(63747)
中国(36829)
(30888)
管理(27623)
科学(24729)
(23440)
学报(22913)
(20573)
金融(20573)
大学(18710)
教育(18321)
经济研究(18281)
财经(17680)
学学(17446)
农业(16326)
(15357)
技术(14362)
(14091)
业经(13994)
问题(13340)
国际(12396)
世界(12276)
理论(10714)
统计(10667)
技术经济(9848)
实践(9340)
(9340)
(9282)
共检索到291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里  魏大超  
以2007—2013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为样本,在测算了样本地区工商业对居民的电价交叉补贴额的同时,从经济、资源和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了反映地区社会总福利水平指标体系且对其进行测度,进而设计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全国和分地区两个层面实证评估了电价交叉补贴政策的社会福利效应。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电价交叉补贴政策能显著改善经济福利和生态福利,但不影响社会总福利及其资源福利;进一步地,从分地区样本来看,东部地区电价交叉补贴政策能显著改善该地区生态福利,而中西部地区电价交叉补贴政策能显著改善该地区社会总福利及其资源福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里  魏大超  
以2007—2013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为样本,在测算了样本地区工商业对居民的电价交叉补贴额的同时,从经济、资源和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了反映地区社会总福利水平指标体系且对其进行测度,进而设计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全国和分地区两个层面实证评估了电价交叉补贴政策的社会福利效应。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电价交叉补贴政策能显著改善经济福利和生态福利,但不影响社会总福利及其资源福利;进一步地,从分地区样本来看,东部地区电价交叉补贴政策能显著改善该地区生态福利,而中西部地区电价交叉补贴政策能显著改善该地区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瑜敏  蒋艳  董长贵  
能源改革是中国能源中长期战略任务,也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路径。能源价格是能源改革的关键,而其中的电力交叉补贴更是一直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重点关注。然而,前人的研究并没有仔细测算电力交叉补贴的社会无谓损失,也没有针对不同定价机制开展严谨的社会福利分析。本文使用AIDS模型和Log-Log模型分别估计了中国居民、工业用电需求弹性,再采用价差法测算出电力交叉补贴规模的下限,并通过反事实模拟分析,得到现有电价、边际成本定价、拉姆齐定价等不同定价方式下的社会总福利水平。本文发现中国电力行业存在交叉补贴,2015年的补贴量至少为1588亿。现有电价制度下中国电力市场总社会福利水平为1321亿,边际成本定价下的福利水平为1503亿,高出现有总福利水平14%;如果采用拉姆齐定价法,则社会总福利水平是1987亿,比现有总福利水平高约50%。此外,本文也模拟了政府推行的工业电价降低10%政策下的福利水平,发现工业部门福利会增加35%。本文通过测算福利水平的变化量,为电价改革提供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即中国应该逐步转向其他更有效的定价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忠  郑晓芳  吴琳  袁丹  
社会企业是社会创业的重要载体,是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兼具社会和经济属性的创新组织,在服务于欠缺支付能力的弱势群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与商业企业的比较,以区别于商业企业定价目标的社会使命收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借鉴三级价格歧视理论,研究社会企业的交叉补贴定价策略及福利效应,并以印度ArAvind眼科医院为例分析,发现社会企业采取的交叉补贴定价是可行的,且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自敏  邓明艳  杨丹  马源  
价格扭曲下交叉补贴对能源效率与社会福利影响的理论分析与现实测度,是评估当前降低企业能源成本政策的核心问题。基于对交叉补贴的识别,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交叉补贴如何引致能源效率损失并降低社会福利;然后利用中国100个样本城市的电力消费价量数据,在碳排放约束下测度了城市层面的绿色能源效率,估计出能源效率的交叉补贴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已实施的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政策对效率与福利的影响,进一步对工业电力降费的政策潜力与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绿色能源效率值总体偏低,电价中存在的交叉补贴显著地降低了能源效率;工业电力降费政策减少了交叉补贴,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和社会福利;从降低用能成本与提升社会福利的角度,全国一般工商业降价10%的实际执行效果已经超过了政策计划预期;工业电力降费仍具有较大政策潜力,但各地应采取差异化的降价策略,结合可能的典型场景,采取配套措施配合实施工业降费政策。本文为分析交叉补贴引致的效率与福利损失提供了量化证据,为政府建立降低工业用能成本长效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少安  郭冬梅  吴江  
基于实地考察和理论分析,对中国实施多年的种粮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是:政策目标符合经济发展需要;政策实施依据——"农民种粮不合算、赔钱、比较利益低"——并不客观可靠;政策实施初期,起到了刺激农民扩大种粮面积从而增加粮食产量的作用,但是这一作用很快递减甚至消失。种粮直接补贴政策对增加小规模种粮农民的收入基本没有作用;种粮大户种粮的利润本来就多、总收入也多,在没有种粮直接补贴时,他们的种粮积极性仍然很高。基于对评估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完善种粮直接补贴政策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诗乐  陈敏鹏  王克  邹骥  
电力行业是中国最主要的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产业之一,电力行业的低碳政策对中国的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中国电力行业的5类(命令控制、政府直接提供、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利用市场以及创造市场)低碳政策,分析了其实施效果、减碳效果和经济社会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电力行业低碳政策发展,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但由于缺乏实施细则和配套标准,低碳政策执行力较低。另外,中国电力行业的低碳政策对缓解电力贫困、改善人类健康、创造就业产生了有利影响,但是对低收入人群及部分能源行业从业人员产生了不利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邵世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工业蓬勃发展,装机容量、发电量逐年增长,正处于空前的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电力发展及对外资办电的政策》一文,对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现有水平,发展中的问题作了详细介绍,并对电力工业的发展趋向、影响因素以及利用外资办电的投向、办法和政策等都作了分析说明。望投资者抓住机遇,涉足进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强  田川  郑晓奇  陈怡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成果显著。随着碳排放目标约束的增强,中国政府将会针对电力行业出台更多政策和措施,科学合理地评价这些政策和措施意义重大。本文基于Vensim技术平台构建能源政策模拟模型,对电力行业碳减排设置了三种情景:即参考、低碳和强化低碳情景,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估了电力行业关键指标变化、不同政策的减排贡献及减排成本。研究发现,对电力行业来说,有多项政策可控制碳排放,如果政策组合得当,能推动电力行业碳排放早日达峰,并将碳排放水平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研究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俊豪  高伟娜  
中国电力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和电力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改变了传统普遍服务的基础,交叉补贴机制逐渐失效,从而使中国电力产业面临着如何有效地提供电力普遍服务的新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电力产业加强普遍服务的客观需求、电力产业普遍服务的基本实现形式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着重探讨了运用普遍服务基金解决电力产业普遍服务的若干管制政策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光熙  
在再制造供应链中,受限于回收能力以及高昂的投资成本,废旧产品的回收前景并不乐观。文章基于Stackelberg博弈方法,建立了政府分别补贴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三种不同模型下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并从回收率、市场价格以及企业利润等角度分析了在三种不同模型下政府实施补贴对闭环供应链各成员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只要政府实施补贴,闭环供应链各方的收益均与政府补贴成正比;而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补贴给零售商能达到最高的回收率、最低的市场价格、最大的企业总利润,即补贴零售商时的效率最高;因此以政府补贴零售商为例,对政府不同决策目标下的最优补贴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当政府追求的目标由经济效益扩展到社会福利再到社会效益时,其所支出的最优补贴越来越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光熙  
在再制造供应链中,受限于回收能力以及高昂的投资成本,废旧产品的回收前景并不乐观。文章基于Stackelberg博弈方法,建立了政府分别补贴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三种不同模型下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并从回收率、市场价格以及企业利润等角度分析了在三种不同模型下政府实施补贴对闭环供应链各成员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只要政府实施补贴,闭环供应链各方的收益均与政府补贴成正比;而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补贴给零售商能达到最高的回收率、最低的市场价格、最大的企业总利润,即补贴零售商时的效率最高;因此以政府补贴零售商为例,对政府不同决策目标下的最优补贴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当政府追求的目标由经济效益扩展到社会福利再到社会效益时,其所支出的最优补贴越来越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柳杨  赵敏娟  徐涛  
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既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又是资源管理政策制定的依据。本文以张掖市甘州区的耕地保护规划为契机,基于选择实验详述了非市场价值评估中指标选取过程和实验设计方法,使用Mixed Logit模型和经验仿真方法分析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者剩余的变动。结果表明,耕地保护政策实施后,甘州区城镇居民的平均补偿剩余为3445.79元/户,农村居民的平均补偿剩余为3263.19元/户,社会福利整体增加5.09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组内对价值评估指标的偏好存在显著的随机性,组间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柳杨  赵敏娟  徐涛  
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既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又是资源管理政策制定的依据。本文以张掖市甘州区的耕地保护规划为契机,基于选择实验详述了非市场价值评估中指标选取过程和实验设计方法,使用Mixed Logit模型和经验仿真方法分析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者剩余的变动。结果表明,耕地保护政策实施后,甘州区城镇居民的平均补偿剩余为3445.79元/户,农村居民的平均补偿剩余为3263.19元/户,社会福利整体增加5.09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组内对价值评估指标的偏好存在显著的随机性,组间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良春  刘延波  
本文借鉴"制度—结构—行为—绩效"(ISCP)分析范式分析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并研究电力竞争政策的运行机制。同时,运用福利经济学工具,从电力竞争政策制定及施行的角度评估其对消费者剩余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2003—2014年,电力竞争政策总体上使消费者剩余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