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5)
- 2023(14934)
- 2022(12933)
- 2021(11962)
- 2020(10029)
- 2019(23412)
- 2018(22826)
- 2017(44165)
- 2016(23792)
- 2015(26844)
- 2014(26258)
- 2013(26509)
- 2012(24502)
- 2011(22368)
- 2010(21973)
- 2009(20179)
- 2008(19612)
- 2007(16910)
- 2006(14791)
- 2005(13112)
- 学科
- 济(105326)
- 经济(105212)
- 管理(66231)
- 业(64142)
- 企(51670)
- 企业(51670)
- 方法(50179)
- 数学(44449)
- 数学方法(44070)
- 中国(28089)
- 农(27064)
- 财(23851)
- 业经(22469)
- 学(21385)
- 贸(20124)
- 贸易(20115)
- 地方(19895)
- 易(19559)
- 农业(18078)
- 制(17370)
- 技术(15762)
- 环境(15622)
- 和(15190)
- 融(14566)
- 理论(14565)
- 金融(14565)
- 务(14458)
- 银(14450)
- 财务(14398)
- 银行(14397)
- 机构
- 大学(346927)
- 学院(342032)
- 济(147717)
- 经济(145056)
- 管理(136032)
- 研究(121449)
- 理学(118717)
- 理学院(117458)
- 管理学(115623)
- 管理学院(115052)
- 中国(89999)
- 京(74574)
- 科学(74242)
- 财(63463)
- 所(61029)
- 农(58130)
- 研究所(56114)
- 中心(53518)
- 业大(52602)
- 财经(52174)
- 经(47807)
- 北京(47538)
- 江(47203)
- 经济学(46216)
- 农业(46048)
- 院(44022)
- 范(43189)
- 师范(42720)
- 经济学院(41858)
- 财经大学(39217)
- 基金
- 项目(239824)
- 科学(189207)
- 基金(177029)
- 研究(172455)
- 家(156036)
- 国家(154868)
- 科学基金(132196)
- 社会(111155)
- 社会科(105617)
- 社会科学(105589)
- 基金项目(93099)
- 省(90490)
- 自然(86024)
- 自然科(84047)
- 自然科学(84023)
- 自然科学基金(82589)
- 教育(77391)
- 划(77369)
- 资助(74233)
- 编号(67334)
- 部(54010)
- 成果(53978)
- 重点(53872)
- 发(51804)
- 创(49780)
- 国家社会(46981)
- 创新(46584)
- 课题(46426)
- 教育部(46196)
- 科研(46009)
- 期刊
- 济(153490)
- 经济(153490)
- 研究(102674)
- 中国(61499)
- 学报(56687)
- 科学(52477)
- 农(51761)
- 管理(49558)
- 财(45021)
- 大学(42821)
- 学学(40428)
- 农业(36678)
- 教育(32581)
- 技术(28096)
- 融(27670)
- 金融(27670)
- 经济研究(26435)
- 财经(25658)
- 业经(23414)
- 经(22074)
- 问题(20348)
- 业(20086)
- 技术经济(17585)
- 贸(17152)
- 科技(16561)
- 理论(16505)
- 图书(16422)
- 世界(16161)
- 统计(15406)
- 版(15122)
共检索到49362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淑云 于良春
本文采用中国电力产业1996-2003年间省际的面板数据,用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电力产业在市场化改革期间的效率和生产率变动,研究结果发现:各省电力企业纯技术效率相差较小,其效率差别主要表现在规模效率上的差别;电力产业存在规模经济性,企业的规模与规模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规模无效率的企业实际规模过小;在考察期间中国电力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2.1%的速度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而效率总体上并没有提高,表现为X无效率。这表明我国电力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并未提高企业的效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范玉仙 袁晓玲
基于电力系统生产供应的内在机制和NSBM-ML模型,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考察1995-2011年中国电力行业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中国电力行业经济技术效率明显高于环境和社会技术效率,发电环节效率普遍高于电网环节,反映了我国电力行业"重经济轻环境,重发电轻输配"的总体格局;电力集中输出的地区社会技术效率很低,体现了地区层面的"资源诅咒"现象;技术进步是电力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根据研究结论,从新能源发电、电网建设、电力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四项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甜
在运用索洛余值法对1987-2007年间中国电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基础上,建立包括电力产业民营化进程、政府定价、电源结构、资本深化等TFP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随着电力产业民营化进程的深入(即国有经济所占比重下降),电力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得到提高。同时,实证分析还表明政府价格规制对电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显著,电源结构不合理则明显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转型经济 民营化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肖兴志 孙阳
本文利用1978—2005年相关数据对中国电力规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实证检验。计量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明确的规制框架、独立规制机构和不断成熟的规制对象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地提高了电力产业总量和效率,降低了价格水平和垄断利润,但在改善服务质量方面尚未发挥有效作用。总体看,中国电力产业规制效果是明显的,良好的规制设计不仅在理论上有利于电力产业提高绩效,在实践中也是电力产业绩效改善的推动力。
关键词:
电力规制 规制效果 规制治理 电力绩效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徐云鹏
通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中国电力生产业从1998年到2007年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估算,并从效率比较以及生产率变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电力管制政策的效果。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电力产业的技术效率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过程,地理区位、企业类型、企业性质、电力管制改革等因素对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TFP在10年间经历了缓慢的增长,技术效率的提高解释了TFP的所有变化。从管制政策的效果来看,从1997年开始的电力管制改革对电力生产企业的技术效率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促进了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但是,电力管制改革对TFP的影响并不明显,特别是在促进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良春 杨淑云 于华阳
中国电力产业以“厂网分开”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对上市发电公司样本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厂网分开”后企业的资产利润率显著下降,资产负债率显著上升;对整个发电行业数据样本的研究表明:火电的发电量增长率、容量的投资增长率以及现有容量利用率显著提高,水电容量的投资增长率有显著提高,发电量增长率有所提高但并不显著,现有容量利用率有所下降。但是以“厂网分开”为主要内容的规制改革并不能完全解释实证分析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同样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电力产业 厂网分开 规制绩效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东晓 嵇灵 劳咏昶 路妍
文章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的边限协整检验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1980~2009年之间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因果关系研究。边限协整检验比传统的协整检验更具稳健性,适合小样本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首先将电力消费与GDP时间序列进行HP滤波分解为趋势部分和波动部分,分别进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从电力消费到经济发展的显著单向长期因果关系,两者的波动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短期因果关系。此结论进一步说明了电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加快我国电力建设来保证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干春晖 吴一平
产业组织理论中关于规制合谋的研究分为芝加哥学派和图卢兹学派,研究结果均表明,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之间的合谋行为降低了规制效率,降低了社会福利水平。文章主要研究中国当前规制分权化背景下的地方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之间的合谋问题,并且用计量方法对规制的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规制分权化没有显著的正面效应,即规制低效率。因此,规制分权化产生的合谋导致了规制低效率,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机制设计。
关键词:
规制分权化 合谋 制度效率 电力行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林威 刘帮成
基于2008~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和合成控制法评估电力市场化改革对试点省份能源效率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电力市场化改革显著提升了全要素能源效率;作用路径上,强制型政策工具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混合型政策工具通过驱动技术创新,自愿型政策工具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来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拓展性分析显示:中国短期和长期能源回弹效应均属于部分回弹,其中售电侧改革试点省份的能源回弹效应明显高于非试点省份,在地区分布上呈自东向西递减趋势。鉴于此,应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完善市场电价机制,构建电力交易低碳化跨域协同发展机制,从而更好地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建设,实现减排目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兴磊 张宗益
将资源作为一种投入要素纳入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1999~2010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电力产业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资本、劳动、资源投入产出弹性分别为0.56、-0.06、0.45,说明电力产业的增长是资源消耗和资本投入驱动型;电力产业技术效率总体均值较高,但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技术效率水平分布没有明显的东、中、西地理特征;资本产出比对技术效率影响最大,如果资本产出比降低1%,技术效率将提高近2.5个百分点。以省为主体的行政区域垄断是各省市技术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发电和电源结构的优化是导致中国电力产业技术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资源投入 技术效率 电力产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文君 邹树梁 陈甲华
文章基于Metafrontier生产函数模型,采用中国31个省市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电力产业区域技术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利用托宾模型分析了电力产业区域技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电力产业区域技术效率具有40%左右的改进空间,且东、中、西地区的电力产业技术效率呈收敛趋势。相比而言,东部和西部地区电力产业技术效率高于中部。此外,工业比重、技术进步、开放程度等因素对电力产业区域技术效率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而经济规模对电力产业区域技术效率具有负面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守军 任玉珑 俞集辉
本文采用LM单位根检验对中国电力消费总量的时间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978~2009年间中国电力消费总量为带有两次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电力消费总量序列对随机冲击具有"短记忆"性质。这对相关能源政策、经济发展战略与措施的有效性论证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虹
如何对电力工业实行有效监管,是关系到提高电力行业整体效率和效益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相对电价、实际电价和备用三个指标为出发点,将中国实际情况同国际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中国电力工业的监管绩效低于国际水平,中国的电力监管部门尚无法实现对电力工业的有效监管的结论。
关键词:
电力监管 监管绩效 国际比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石良平 刘小倩
2002年国务院批准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确定了电力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据此,国家采取了诸多规制手段,目的是通过合理规制自然垄断环节,促进相对有效竞争,提高经济效率。4年过去了,中国电力改革的效果究竟如何呢?文章从价格水平、价格结构、行业利润和经济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检验我国电力行业的规制效果,结果显示:规制制定了合理的价格水平和价格结构,改进了电力行业效率,但在规制垄断利润和制止A-J效应方面仍未成功。
关键词:
电力行业 经济规制 经济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忠富 刘严 杨力俊 方惠
结合世界各国电力产业的改革成果,对我国当前电力产业价值链优化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研究终端电价对用户用电行为的经济引导,提出以电价为纽带进行电力产业价值链的优化研究;从研究的内容、重点和方案上分别就发电、输电、配电和用户等环节对电力产业价值链进行研究,以期为促进中国电力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力产业 价值链 优化模型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