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6)
- 2023(8687)
- 2022(7064)
- 2021(6528)
- 2020(5346)
- 2019(12128)
- 2018(11465)
- 2017(21053)
- 2016(11365)
- 2015(12567)
- 2014(11849)
- 2013(11820)
- 2012(10849)
- 2011(10044)
- 2010(9589)
- 2009(8782)
- 2008(8560)
- 2007(7127)
- 2006(6226)
- 2005(5426)
- 学科
- 济(49541)
- 经济(49492)
- 管理(29795)
- 业(28680)
- 方法(23682)
- 数学(22006)
- 数学方法(21897)
- 企(21126)
- 企业(21126)
- 中国(16139)
- 贸(13531)
- 贸易(13526)
- 易(13306)
- 农(13233)
- 财(11081)
- 业经(9672)
- 学(9635)
- 农业(8942)
- 环境(8390)
- 制(8371)
- 银(7692)
- 银行(7651)
- 出(7486)
- 行(7387)
- 技术(7244)
- 融(7225)
- 金融(7225)
- 关系(7111)
- 产业(6594)
- 划(6566)
- 机构
- 大学(168502)
- 学院(164619)
- 济(78732)
- 经济(77818)
- 研究(63737)
- 管理(61567)
- 理学(54605)
- 理学院(53967)
- 管理学(53220)
- 管理学院(52940)
- 中国(47873)
- 科学(38979)
- 京(35476)
- 农(35280)
- 所(32665)
- 财(31186)
- 研究所(30569)
- 业大(28685)
- 农业(28401)
- 中心(27326)
- 财经(26339)
- 经济学(26238)
- 经(24543)
- 经济学院(23924)
- 院(22477)
- 北京(22346)
- 江(20924)
- 科学院(20694)
- 财经大学(20056)
- 范(19392)
- 基金
- 项目(119605)
- 科学(94914)
- 基金(91802)
- 家(84159)
- 国家(83546)
- 研究(79917)
- 科学基金(70073)
- 社会(55660)
- 社会科(53074)
- 社会科学(53061)
- 基金项目(48383)
- 自然(46007)
- 自然科(45045)
- 自然科学(45027)
- 自然科学基金(44318)
- 省(42485)
- 划(37947)
- 资助(37012)
- 教育(35714)
- 部(27800)
- 重点(27581)
- 编号(27555)
- 发(25637)
- 国家社会(25498)
- 创(25309)
- 中国(24705)
- 创新(23889)
- 科研(23683)
- 教育部(23584)
- 计划(23069)
共检索到231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品杰 朱文昊 谭忠富
利用改进的C-D生产函数,估算了1978—2012年中国的电价扭曲程度。以电力强度为被解释变量,以电价扭曲程度、要素结构、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等为解释变量,构建了协整模型,基于此对截至2020年中国电力强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情景分析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能源价格发生了明显的负向扭曲,20世纪90年代初扭曲程度最大,此后整体上呈缓慢下降态势,但扭曲现象仍非常明显;电价扭曲程度每变化1%,中国电力强度同向波动约0.2155%,重工业发展对中国电力强度的刺激作用最强,推进城市化进程和优化产业结
关键词:
电价 价格扭曲 电力强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振兵 张诚
中国工业部门工资扭曲的影响因素众多,但现有研究尚未从环境规制的视角进行探讨。本文通过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2001-2012年中国工业行业的工资扭曲指数,进而采用能够有效控制"内生性"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环境规制强度等因素对工资扭曲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中国工业几乎所有行业均出现了实际工资低于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向下扭曲"现象,且工资扭曲指数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倒U形"演化趋势,不同行业的工资扭曲程度差异较大;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一方面增强了劳动边际产品价值,另一方面抑制了实际工资增长,并因此加剧了工资扭曲程度;而行业竞争强度、创新投入、外资比重和行业的资本化程度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宽 郭沛
文章基于三次产业的就业和产出份额,测算2008—2018年我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产业结构扭曲指数,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产业结构扭曲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城市产业结构扭曲明显缓解;从全域视角来看,产业结构扭曲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特征;从局域视角来看,产业结构扭曲主要呈现“高-高”和“低-低”集聚,且“高-高”集聚的城市占比逐渐下降,“低-低”集聚的城市占比逐渐上升;从影响因素来看,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和纵向财政失衡能够显著加剧产业结构扭曲,而金融发展和投资能够显著抑制产业结构扭曲;忽视空间溢出效应,将会低估各因素对产业结构扭曲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结构扭曲 空间集聚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松岩
文章借助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算2001—2020年中国能源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并基于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期间中国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度呈先降低后攀升态势,且存在较大差异;三大区域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度总体呈减弱趋势;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度的增强不仅会直接刺激能源消费攀升,还可通过刺激消费需求间接扩大能源消费。据此,应持续优化区域能源要素价格结构,发挥能源要素资本市场作用,增加人力资本投入,进而降低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松岩
文章借助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算2001—2020年中国能源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并基于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期间中国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度呈先降低后攀升态势,且存在较大差异;三大区域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度总体呈减弱趋势;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度的增强不仅会直接刺激能源消费攀升,还可通过刺激消费需求间接扩大能源消费。据此,应持续优化区域能源要素价格结构,发挥能源要素资本市场作用,增加人力资本投入,进而降低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韬 孙潇筱 褚晓琳
本文基于线性规划,建立重点行业间的资本要素优化模型,通过估算各重点行业的资本存量、劳动力人力资本及其产出弹性,得到各行业优化后的资本配置量和总产出,最后运用基于Fre-Primont指数的DEA方法测算各行业资本配置优化前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发现:重点行业间资本投入过度与资本投入不足现象并存,其中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资本要素投入过度,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以及建筑业资本投入不足;矫正各行业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后行业总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明显增大;矫正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可以通过提高剩余混合效率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最终实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宁 史晋川
以内需不足和过度投资为主要特征的投资消费结构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中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微观层面的要素价格扭曲通过价格机制影响了投资和消费,是引致投资消费结构变动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以修正的Ramsey-CassKoopmans模型为基础,从要素价格扭曲的视角,对转轨时期中国经济长期平稳发展且高投资、低消费并存的经济事实给予了一个解释框架,并通过数据计量来证实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投资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结论认为:资本和劳动价格的负向扭曲均会刺激投资、减少消费,但是劳动价格扭曲的作用力更大;若劳动比资本的价格扭曲更为严重,将更加不利于投资消费结构的改善。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投资 消费 结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再齐 钟世川 李震
文章通过构建测算要素价格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将经济增长率分解为要素价格扭曲、劳动增长、劳动报酬增长和技术进步偏向,利用1978-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省份的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下降,并且各省份资本增长速度明显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大部分省份的资本价格扭曲程度大于劳动,资本价格相对劳动价格越便宜,这些省份的要素价格扭曲系数越小。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在劳动人口正增速时,要素价格扭曲、地区劳动报酬增长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地区技术路径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国卿 朱少英 吴海燕
贸易顺差逐步上升促使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负面效应,而经济外部失衡不仅仅是我国面临的棘手问题,同时也是世界各国亟须解决的焦点课题。本文首先对要素市场扭曲与宏观经济失衡等内容进行阐述,其中包括我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其次,从资本形成率、贸易顺差、最终消费率三个角度衡量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带来的影响,并通过消费、投资、净出口三个方面开展定量分析,结论证明与定性分析基本吻合,当市场扭曲程度较大时,投资率与贸易顺差会增高,同时消费率也会大大降低。最后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扩大内需和强化舆论引导促使政府转型两个方面提出改善我国经济外部失衡局面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雪 林可全
该文对中国1978-2013年的资本、劳动力、能源三种生产要素价格的绝对扭曲和相对价格扭曲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测度,发现三种要素价格扭曲程度最高是资本,其次是能源,最后是劳动力。继而建立VAR模型,进一步分析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宏观经济失衡影响的研究认为,各要素的价格扭曲会对消费、投资和出口造成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脉冲响应反映不同时期的冲击效应差异。最后建议需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改变要素价格扭曲造成的宏观经济失衡局面,实现宏观经济的再平衡。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宏观经济失衡 脉冲响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夏蕾
测算了资本价格和劳动价格的扭曲程度,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PVAR模型,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价格扭曲和劳动价格扭曲对城市化的影响,以及要素价格扭曲与城市化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要素价格扭曲与城市化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资本价格扭曲和劳动价格扭曲均抑制了城市化水平的增长,且资本价格扭曲抑制城市化的作用显著大于劳动价格扭曲阻碍城市化增长的作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通过行政力量扭曲资本价格而实现增长,但实现的仅是土地城市化的大幅扩张;劳动力价格的扭曲使人口城市化增长缓慢,以致出现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的现象。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城市化 PVAR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杜克锐
节能是我国现阶段能源战略最主要的部分。"十二五"期间政府关闭落后产能等行政措施的操作空间将大大减小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系统性考虑能源效率问题,才能有效地激发节能潜力。本文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SFA模型和反事实计量的方法,对我国1997—2009年要素市场扭曲的能源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能源效率的提升有显著负面影响;消除要素市场扭曲年均可提高10%的能源效率和减少1.45亿吨标准煤的能源浪费;要素市场扭曲的能源损失量占总能源损失的24.9%—33.1%之间。因此,进一步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市场化进程,提高能源效率,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对建设节约型社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宁 史晋川
要素价格扭曲是指生产要素的价格结构不能准确反映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通过测算每种要素边际产出与实际价格的对比,可以直接测度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通过对比分析测度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的研究成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建立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测度中国整体经济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结果表明:我国要素份额在长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均存在负向扭曲,且大多数时期内,资本的扭曲程度比劳动的扭曲程度高。
关键词:
要素价格 扭曲 测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龙斧 王今朝
交叉运用决策科学结构递进和计量经济学多元交叉变量建模方法发现,中国内需市场结构由于家庭核心消费范畴的形成而出现四种扭曲。核心消费范畴的形成对GDP增长的合理性、对日常/边际消费的价格、对家庭收入—支出的关系具有决定性影响。这四种扭曲和三大决定关系表明,正是核心消费导致中国消费内需不足。在实证研究和机理分析基础上所产生的数理模型构成了一种中国消费内需不足的"核心消费决定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葛立宇
本文使用2009-2014年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会人才配置在地区要素市场扭曲和创新强度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深,社会人才越倾向配置于非生产性部门,而社会人才的错配显著抑制了地区的创新强度。在稳健性检验中,进一步加入企业家寻租变量构建多步中介关系,实证发现:人才错配导致了企业家更多的寻租,而不是创新,多步中介效应检验证实了"要素市场扭曲→社会人才错配→企业家寻租→地区创新活动减弱"传导机制的存在。本文研究表明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对于优化社会人才配置、提高自主创新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