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6)
- 2023(14776)
- 2022(12211)
- 2021(11169)
- 2020(9216)
- 2019(21185)
- 2018(20850)
- 2017(39605)
- 2016(21388)
- 2015(24500)
- 2014(24639)
- 2013(24616)
- 2012(23411)
- 2011(21444)
- 2010(21629)
- 2009(20048)
- 2008(19943)
- 2007(18017)
- 2006(16016)
- 2005(14973)
- 学科
- 济(104319)
- 经济(104230)
- 业(54732)
- 管理(54201)
- 企(40752)
- 企业(40752)
- 方法(38725)
- 数学(33832)
- 数学方法(33593)
- 中国(33447)
- 农(30016)
- 地方(26930)
- 业经(23746)
- 贸(20794)
- 贸易(20779)
- 财(20517)
- 农业(20182)
- 易(20144)
- 学(19220)
- 制(18327)
- 银(16949)
- 银行(16917)
- 融(16468)
- 金融(16466)
- 行(16408)
- 发(16108)
- 环境(15228)
- 产业(15086)
- 地方经济(14961)
- 和(14426)
- 机构
- 学院(316119)
- 大学(315421)
- 济(140631)
- 经济(137955)
- 研究(118898)
- 管理(114508)
- 理学(96817)
- 理学院(95616)
- 管理学(94119)
- 管理学院(93508)
- 中国(91090)
- 科学(70607)
- 京(69114)
- 财(61844)
- 所(61362)
- 农(55848)
- 研究所(55531)
- 中心(53094)
- 江(48835)
- 财经(48521)
- 业大(45183)
- 北京(44786)
- 经济学(44679)
- 经(44044)
- 农业(43644)
- 范(43521)
- 师范(43103)
- 院(42501)
- 经济学院(40337)
- 州(38884)
- 基金
- 项目(202572)
- 科学(158928)
- 研究(150423)
- 基金(145514)
- 家(126888)
- 国家(125831)
- 科学基金(106134)
- 社会(96769)
- 社会科(91781)
- 社会科学(91758)
- 省(78687)
- 基金项目(76069)
- 教育(67729)
- 划(66398)
- 自然(64887)
- 自然科(63354)
- 自然科学(63334)
- 自然科学基金(62216)
- 编号(60752)
- 资助(59532)
- 发(50364)
- 成果(50088)
- 重点(46542)
- 部(45188)
- 课题(43195)
- 创(41886)
- 发展(41171)
- 国家社会(40843)
- 展(40526)
- 创新(39376)
- 期刊
- 济(163498)
- 经济(163498)
- 研究(99819)
- 中国(68257)
- 农(53308)
- 学报(48631)
- 财(46198)
- 科学(46039)
- 管理(42923)
- 大学(36725)
- 农业(36388)
- 教育(35132)
- 学学(34321)
- 融(32961)
- 金融(32961)
- 技术(27793)
- 经济研究(27308)
- 业经(27103)
- 财经(24423)
- 问题(22406)
- 经(21281)
- 业(20294)
- 贸(19340)
- 国际(17511)
- 世界(17435)
- 技术经济(16623)
- 商业(15071)
- 图书(14914)
- 版(14508)
- 统计(14478)
共检索到494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铭辰 齐惠卿
概述了当前中国甲醇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从汽车需求趋势、燃料来源稳定性及其经济性、甲醇发动机及整车适配技术、节能环保等方面总结了中国甲醇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进一步探讨当前中国甲醇汽车产业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交通部门替代燃料汽车发展的现状及甲醇汽车产业区域性发展的特征,提出促进中国甲醇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甲醇汽车 替代燃料 节能减排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自力
国有汽车轮毂企业正在开始新一轮的改制 ,大部分已非公有化 ,民营化企业将成为推动中国轮毂行业的重要力量。我们应把握好这一行业的改制机遇 ,抓住国际市场上汽车产业竞争已转入成本竞争阶段这个有利条件 ,将汽车轮毂产品带入一个“中国制造时代” ,力争成为世界上的轮毂制造大国。
关键词:
非公有经济 汽车轮毂行业 竞争 前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郭兴磊 史乐锋
结合产业发展和技术扩散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和阻碍因素,探求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的着力点。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应兼顾激活市场、构建创新体系、增加配套设施及整合产业资源四个层面。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产业发展 政策制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梅红英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所处的背景、挑战和对策措施。从分析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优势入手,探讨当前国内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趋势,并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了关于提升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
民营经济 汽车零部件产业 发展前景 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明 林秀梅
汽车产业是日本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部门,对上、下游产业部门具有很强的拉动、推动作用。同时,日本汽车产业通过国际间产业关联影响着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日本大地震严重影响了受灾企业的生产恢复,这必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中国企业要大胆"走出去",走国际化道路,锤炼民族品牌,提高民族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同时,政府也要对自主品牌给予税收支持、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建立全球采购体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世锦 冯飞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 ,在一个国家框架内 ,已经越来越难以建立起完整的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体系。这个结论对发达国家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都是适用的。
关键词:
汽车产业 全球化 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建海
20世纪90年代以后 ,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作为经济正在崛起的一个世界人口大国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改善消费环境将成为把公众对汽车的潜在需求转化成为现实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目前 ,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汽车生产体系 ,大国的市场优势、劳动力素质和成本优势、工业配套的规模优势逐步显现。中国已加入WTO ,中国将在开放中逐步融入全球汽车制造分工体系 ,随着全球汽车制造跨国公司的进入和国内汽车企业的发展 ,中国有望在未来10~20年 ,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汽车产业 汽车市场 消费环境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小明
智能汽车代表着汽车未来发展趋势,汽车智能化升级发展将重塑汽车产业竞争格局。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应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深入分析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发展的基础与环境,得到如下结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应推动汽车产品智能化、汽车制造智能化,加快汽车产业模式变革和汽车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从加强战略谋划、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完善运行标准和评价体系、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创新联盟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
汽车产业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智能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曼茵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能源环境问题的升温,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态势,深刻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文章着重分析了汽车技术进步、全球汽车市场竞争、跨国汽车公司重组、各国政府监管等影响国际汽车产业发展变化的因素。
关键词:
世界汽车产业 影响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亚非 韩文玲
现在生态位的概念不仅应用在生态学研究的诸多领域,而且日益广泛地引入到经济和管理之中,成为经济和管理研究的新的方法。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现在是我国汽车产业产销繁荣的时期,但汽车产业存在问题也随之不断暴露;本文在阐明生态位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生态位与企业竞争、共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从生态位理论的视角指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蔚 李双杰
我国的汽车产业在入世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本文通过对我国、日本和韩国的贸易保护与汽车产业发展的实践分析,认为降低贸易保护程度有利于汽车产业和经济发展。我国应在贸易保护不断降低的同时努力提高国产汽车的竞争力,逐步缩短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的差距。
关键词:
关税 非关税壁垒 贸易保护 国际贸易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树华 牟仁艳 汪秀婷 汤俊
汽车产业是反映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性产业之一。我国属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后起国家,起步晚,基础弱,但发展速度迅猛,2004年汽车销量突破500万辆,居世界第四位。然而繁荣的市场背后却是一个严峻的现实:作为国家支柱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自力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过程中,美日欧汽车产业表现出一种三极化趋势。在三极化格局下,由于利益的多元性,策略性技术联盟亦成为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组织特征。中国在与美日欧相同人均GDP水平时,汽车拥有量和市场规模均在下限,是潜在的"汽车超大型国家",开拓和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完全有可能通过动态发展形成竞争优势。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要有一个正确的国家战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汽车产业的企业制度创新,形成规模经济,实现产业跨越发展。
关键词:
汽车产业 全球化 三极化 战略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