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0)
- 2023(5175)
- 2022(4235)
- 2021(4112)
- 2020(3257)
- 2019(7740)
- 2018(7368)
- 2017(13604)
- 2016(7048)
- 2015(8206)
- 2014(7880)
- 2013(8016)
- 2012(7625)
- 2011(7243)
- 2010(6985)
- 2009(6651)
- 2008(6629)
- 2007(5619)
- 2006(5045)
- 2005(4819)
- 学科
- 济(38149)
- 经济(38110)
- 方法(18111)
- 管理(17496)
- 业(15990)
- 数学(15919)
- 数学方法(15841)
- 中国(13303)
- 企(12502)
- 企业(12502)
- 贸(9798)
- 贸易(9793)
- 易(9647)
- 农(7865)
- 学(7342)
- 财(7156)
- 业经(6696)
- 制(6594)
- 银(6135)
- 银行(6131)
- 行(6006)
- 融(5945)
- 金融(5945)
- 关系(5630)
- 出(5606)
- 环境(5432)
- 理论(5230)
- 发(5222)
- 和(5008)
- 农业(5001)
- 机构
- 大学(114937)
- 学院(109506)
- 济(59632)
- 经济(58968)
- 研究(44868)
- 管理(39797)
- 中国(35674)
- 理学(34519)
- 理学院(34129)
- 管理学(33756)
- 管理学院(33550)
- 财(25388)
- 京(25247)
- 科学(23395)
- 所(22037)
- 经济学(21705)
- 财经(20957)
- 研究所(20255)
- 经(19556)
- 经济学院(19547)
- 中心(18394)
- 北京(16814)
- 财经大学(16034)
- 院(15790)
- 农(14495)
- 科学院(13941)
- 范(13895)
- 师范(13812)
- 研究中心(13130)
- 江(13057)
- 基金
- 项目(71728)
- 科学(58271)
- 基金(56952)
- 研究(52758)
- 家(50375)
- 国家(50063)
- 科学基金(42397)
- 社会(37967)
- 社会科(36189)
- 社会科学(36184)
- 基金项目(28477)
- 自然(25079)
- 自然科(24561)
- 自然科学(24553)
- 自然科学基金(24190)
- 资助(24181)
- 教育(23563)
- 省(22064)
- 划(20618)
- 中国(19070)
- 部(18528)
- 编号(18222)
- 国家社会(18105)
- 重点(16676)
- 教育部(16414)
- 发(15534)
- 成果(15481)
- 人文(14812)
- 创(14611)
- 重大(14298)
共检索到165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邬沧萍
中国生育率下降这一事实已经被全世界公认,1982年人口普查和全国千分之一生育率抽样调查的结果,总和生育率为2.6。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的数字,我国1984年的出生率为17‰,总和生育率为1.94。一个经济文化还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生育率已经达到更替水平,不能不受到举世注视,受到绝大多数人的普遍赞扬。有许多国外朋友认为这是人类的“奇迹”,但是近年来国外有个别敌视中国的人,或带有偏见的和一些对中国人口问题实际上一知半解的人,对我国生育率这种转变进行了无端的攻击。断言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何林浩 陈梦
近年来我国女性在家庭内部的地位显著提升,这可能对家庭生育率产生抑制作用。本文使用CGSS数据对假说进行了检验,以夫妻教育水平差距作为家庭地位差异的代理变量,排序logit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妻子教育水平相对于丈夫越高的家庭生育的子女数量越少。本文从城乡异质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谈判机制"的存在性。本文把近年来我国家庭内部的结构变化与生育率下降联系了起来,拓展了生育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范围,有助于全面理解我国当前生育率问题的严峻性。
关键词:
夫妻博弈 生育率 家庭分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邬沧萍,贾珊
19世纪中到20世纪中,欧洲人口生育率的普遍下降证明了现代人口学的先驱者Laundry,Becker和Notestein在20世纪提出人口转变的假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Robert D.Retherford,Minja Kim Choe,Chen Jiajian,李希如,崔红艳
1990年代以来 ,中国的生育水平持续下降 ,已经进入低生育国家的行列。 2 0 0 0年人口普查 ,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 1 2 2 ,明显存在漏报。那么中国的生育率到底下降了多少 ?本文利用亲生子女法、生育史重构法和胎次递进比方法分析了 1 990年代生育率的下降过程 ,认为 2 0 0 0年总和生育率最准确的估计应为 1 5 8。通过分解总和生育率的变化 ,认为 1 990年代生育水平的下降 ,2 /5归因于结婚年龄的推迟 ,3/5归因于婚内生育率的下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子联
在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框架下,需求层面的生育意愿是影响生育率更为重要的因素。这其中,收入由于能突破时间和政策因素所带来的约束,因而所发挥的作用尤为根本。通过构建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分析收入与生育率之间的相互冲击效应后发现:第一,中国生育率的下降既是由居民收入增长放缓难以应付生育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又是由居民基于生育行为将带来未来收入下降的预期所引致的。第二,尽管不同群体的收入增长都能有效地提升其生育率,但总体而言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比中间收入群体具有更高的生育率。第三,收入对生育率的影响具有U型曲线的阶段性特征:在增收缓慢阶段,生育率会趋于下降;但当人均收入跨过19500元后,收入越...
关键词:
收入 生育率 面板向量自回归 U型曲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梁昊 张涵宇
近几十年来,全球生育率持续下降。根据联合国推算,若想保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稳定平衡,生育率应该保持在2.1左右。而目前,除印度外的世界前十大经济体的生育率都跌破了该水平。夫妻的生育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看做是一类有关时间分配的经济决策。简单地说,在生育决策中,夫妻双方面临将时间分配于工作还是生育的选择。选择生育小孩不仅会给夫妻双方带来"直接成本",而且还会带来一定的"机会成本"。一个面对多个选择机会的人所做的某个选择的"机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云
中国目前生育率的下降会对社会的亲属制度和亲属称谓产生影响。首先是亲属数量的减少;其次,亲属数量的减少将会影响到一个人还有什么样的亲戚。亲属数量和类型的变化必将导致亲属称谓制度的重大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结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贾威,彭希哲
中国出生性别比的异常并非是8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在此之前,虽然总体上无显著异常,但在不同的家庭原有子女性别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无男孩结构的出生性别比明显高于有男孩的出生性别比,且超出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出生性别比范围。另外,在无男孩结构中出生性别比随孩次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的出生性别比的异常是和我国传统的文化习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且这种文化因素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我国的出生性别比。在这一影响消除以前,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上升将是生育率下降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阶段。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鹏
本文提出中国人口老龄化本身并不一定就是问题,伴随着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而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在初期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在1950~1990年的人口年龄构成变动中,生育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远远大于死亡率下降的影响;生育率的下降是中国这一时期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低生育率条件下,由于不同队列人口规模的差异和人口惯性的存在,仍然会使中国人口向老龄化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民,王金营
本文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构建一个动态人口一经济模型,从人口作为消费者影响资本积累、作为劳动者影响生产两方面入手,分析人口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并对在特定假设条件下的人口一经济系统进行模拟,以判断中国生育率下降和控制人口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贡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邓国胜
性别比失调会形成婚姻挤压的社会问题。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性别比失调的现象。但是在增长型人口条件下通过夫妇年龄差的调整,这一问题并不十分突出。随着生育水平大幅度持续下降,近年来出生性别比问题值得重视。由于人口结构发生历史性转变,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对性别比及婚姻挤压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韦艳
本文使用1950~2000年中国28个省的时序数据,分析了中国省级空间和时间生育率下降的扩散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生育率下降中存在着扩散效应。空间扩散分析显示,持续的下降始于少数大城市和一些东部省份,随之是北部省份,而广大的西北和一些南部地区生育率转变较晚;时间扩散分析结果表明,省内生育率下降显示出比省间生育率变化更为明显的扩散效应,并且不同时期生育率下降的影响因素不同。扩散因素独立于社会经济因素,其促进和加强了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因素对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影响。
关键词:
扩散 生育率 省级 中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志刚
生育率下降有两种类型、四条道路。缓降型:法国道路,欧洲北美道路;速降型:日本、德国道路,中国、新加坡道路。生育率下降过程与经济发展过程有三种对应关系:滞后、超前、同步。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宏观经济后果:缓解了人口高速增长造成的各种危机;经济走出了“人口陷阱”,宏观人口经济关系进入协调状态;创造了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黄金结构”,同时也界定经济起飞的时间;造就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严梅福,石人炳
经验显示中国农村不同的婚嫁模式有刺激或抑制生育率增长的作用。本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并揭示了招赘婚嫁模式导致生育率持续下降和嫁娶婚嫁模式促成生育率增长的全过程及其内在机理。文章因此认为通过变革婚嫁模式来继续降低农村较高的出生率应是中国世纪之交人口控制策略的优选方案,提出了在短期内大范围地实现婚嫁模式变革的可行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钢,杨鸽
一 引言 一般来说,社会结构、文化背景、经济和环境条件是影响生育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人们有意识地控制生育率之前,生育模式的转变主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这点在欧洲前工业化社会的国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现,标志着人为地控制人口增长的开始。这时,实行计划生育中国家特别是一些低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