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48)
2023(13950)
2022(11832)
2021(10780)
2020(9236)
2019(21334)
2018(20975)
2017(39764)
2016(21558)
2015(24839)
2014(24968)
2013(25047)
2012(23687)
2011(21900)
2010(22042)
2009(20753)
2008(20620)
2007(18640)
2006(16644)
2005(15434)
作者
(65287)
(54902)
(54890)
(52392)
(34910)
(26272)
(24934)
(21284)
(20708)
(19476)
(19097)
(18294)
(17745)
(17533)
(17512)
(17051)
(16302)
(16285)
(15850)
(15756)
(13938)
(13571)
(13291)
(12451)
(12445)
(12402)
(12121)
(12041)
(11137)
(10878)
学科
(110529)
经济(110409)
管理(63868)
(57920)
(46664)
企业(46664)
方法(43775)
数学(38936)
数学方法(38658)
中国(28569)
(26031)
(25566)
(22717)
地方(22330)
业经(21158)
(20988)
(19763)
贸易(19754)
(19187)
(16682)
银行(16637)
农业(16575)
(16340)
金融(16336)
(15962)
环境(15870)
(15856)
(14935)
财务(14895)
财务管理(14855)
机构
大学(331588)
学院(327309)
(151164)
经济(148381)
管理(120538)
研究(120279)
理学(102916)
理学院(101674)
管理学(100180)
管理学院(99536)
中国(91974)
(70205)
科学(69931)
(69649)
(62097)
(56200)
研究所(56022)
财经(54885)
中心(53332)
(49774)
(49572)
经济学(49045)
业大(46973)
北京(44854)
农业(44200)
经济学院(44015)
(42115)
(41394)
师范(41000)
财经大学(40529)
基金
项目(209958)
科学(165621)
基金(155362)
研究(152063)
(135861)
国家(134801)
科学基金(114247)
社会(100329)
社会科(95244)
社会科学(95216)
基金项目(81163)
(78987)
自然(71462)
自然科(69806)
自然科学(69781)
教育(69257)
自然科学基金(68637)
(67294)
资助(64174)
编号(58917)
成果(49538)
(48562)
重点(47953)
(45944)
国家社会(43135)
(42994)
教育部(41778)
(41583)
课题(41484)
创新(40543)
期刊
(172003)
经济(172003)
研究(103822)
中国(66742)
(54978)
学报(52461)
(51521)
科学(48179)
管理(45205)
大学(39843)
学学(37686)
农业(34311)
(32412)
金融(32412)
教育(29380)
财经(29059)
经济研究(28748)
技术(27164)
(25161)
业经(23760)
问题(22828)
(20321)
(18789)
世界(18215)
技术经济(17957)
国际(17946)
统计(16412)
(15488)
理论(14944)
(14370)
共检索到505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民  
生育率下降的经济后果并非都可以简单地自动生成,生育率下降所创造的经济机会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还要取决于诸多的经济和社会因素。要正确认识中国生育率下降的经济后果,还必需深入研究这些经济后果的形成机制及其制约因素。生育率下降经济后果形成机制的基础是人的生命周期的经济行为,即通过个人资源配置方式、投资模式、劳动力供给及收入能力的变化形成一系列积极的经济后果。中国生育率的下降也创造了这样的经济机会。但是,这些经济机会的实现还有赖于宏观经济绦件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民,王金营  
本文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构建一个动态人口一经济模型,从人口作为消费者影响资本积累、作为劳动者影响生产两方面入手,分析人口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并对在特定假设条件下的人口一经济系统进行模拟,以判断中国生育率下降和控制人口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贡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志刚  
生育率下降有两种类型、四条道路。缓降型:法国道路,欧洲北美道路;速降型:日本、德国道路,中国、新加坡道路。生育率下降过程与经济发展过程有三种对应关系:滞后、超前、同步。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宏观经济后果:缓解了人口高速增长造成的各种危机;经济走出了“人口陷阱”,宏观人口经济关系进入协调状态;创造了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黄金结构”,同时也界定经济起飞的时间;造就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民  
生育率下降是世界各国现代人口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种人口现象既被视为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被看作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摆脱“马尔萨斯均衡陷阱”的跳板。但是,生育率下降与经济增长(发展)的关系十分复杂,特别是在我国生育率转变具有鲜明的外生性特征的条件下,生育率下降引致的积极经济后果更不能自动地生成,而需要相应的社会和经济条件进行催化。因此,制度和政策因素对于我国生育率下降积极经济后果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建立我国生育率下降积极经济后果实现的决策支持系统将十分必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钢,杨鸽  
一 引言 一般来说,社会结构、文化背景、经济和环境条件是影响生育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人们有意识地控制生育率之前,生育模式的转变主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这点在欧洲前工业化社会的国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现,标志着人为地控制人口增长的开始。这时,实行计划生育中国家特别是一些低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民  
贝克尔、墨菲和塔玛拉在1990年发表的题为“人力资本、生育率与经济增长”的论文中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模型”,提出低生育率和较高的人力资本积累率是摆脱马尔萨斯均衡陷阱、进入经济持续发展轨道的必要条件的论断。我国人口的生育率在过去的20多年中经历了迅速的转变,并达到了较低的水平,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相对落后,造成了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供给的制度性障碍,进而使我国生育率下降与经济发展,内生性变量──人力资本的积累之词的联系出现了断裂。因此,彻底消除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性障碍,才能从根本上奠定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和人口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乔晓春  
在经历着物质文明急剧变化的同时,中、日两国家都先后经历了一场深刻的人口革命。勿庸置疑,在人口革命的背后,必须存在着导致这种变革的多重因素。本文试图比较和讨论两国生育率下降过程,导致这种下降的原因;日本低生育率下的人口发展对策;中国低生育率问题及可借鉴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陆杰华  彭琰  
根据人口预测方法对我国低生育水平的宏观经济后果进行客观分析后 ,结果表明 ,稳定和保持低生育水平对解决中国未来劳动力资源供给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矛盾和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而对劳动生产率的消极影响则没有得到验证。不过 ,低生育水平有可能对抚养比以及养老保障体系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应当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冯立天  
80年代是中国社会经济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年代,这种变化不能不对中国育龄妇女生育率产生深刻的影响,其影响首先表现在人口学因素的变化上。 本文主要利用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数据,对80年代中国生育率的变动,进行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分析对象为总和生育率。该项调查是在1988年年中进行的,分析年度截止1987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云多  
为全面系统地研究生产率冲击与生育率、经济增长的关系,在Barro和Becker 1989年提出的生育率模型中引入生产率冲击,探究并模拟检验生产率冲击对生育率、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消费及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生产率正向冲击推动下,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可以抵消生育率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研究还发现,尽管生产率冲击增加了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降低了家庭生育率,但是却提高了女性劳动参与率,可以弥补生育率下降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中国公共养老金制度下生产率冲击经由生育率下降对代际收入分配和经济福利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邬沧萍,贾珊  
19世纪中到20世纪中,欧洲人口生育率的普遍下降证明了现代人口学的先驱者Laundry,Becker和Notestein在20世纪提出人口转变的假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Robert D.Retherford,Minja Kim Choe,Chen Jiajian,李希如,崔红艳  
1990年代以来 ,中国的生育水平持续下降 ,已经进入低生育国家的行列。 2 0 0 0年人口普查 ,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 1 2 2 ,明显存在漏报。那么中国的生育率到底下降了多少 ?本文利用亲生子女法、生育史重构法和胎次递进比方法分析了 1 990年代生育率的下降过程 ,认为 2 0 0 0年总和生育率最准确的估计应为 1 5 8。通过分解总和生育率的变化 ,认为 1 990年代生育水平的下降 ,2 /5归因于结婚年龄的推迟 ,3/5归因于婚内生育率的下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梁昊  张涵宇  
近几十年来,全球生育率持续下降。根据联合国推算,若想保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稳定平衡,生育率应该保持在2.1左右。而目前,除印度外的世界前十大经济体的生育率都跌破了该水平。夫妻的生育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看做是一类有关时间分配的经济决策。简单地说,在生育决策中,夫妻双方面临将时间分配于工作还是生育的选择。选择生育小孩不仅会给夫妻双方带来"直接成本",而且还会带来一定的"机会成本"。一个面对多个选择机会的人所做的某个选择的"机会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肖成民  陆光雯  
度量方法、经济后果和影响因素是民营企业政治关系研究的三个重要方面,基于制度弹性的分析框架能够整合这三个方面并阐释政治关系对于制度质量和制度变迁的意义。在度量方法方面,已有文献对于政治关系的度量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多采用静态的、虚拟变量度量,动态的、连续变量度量有待充实和完善。在经济后果方面,已有文献对于政治关系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分析主要以公司为评价对象,相对缺乏对政治关系影响实现路径的辨析。在影响因素方面,基于制度弹性的分析框架,建立和维持政治关系是企业寻求和利用制度弹性的一种方式,并且可能改变整体制度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曹永福  
近期美国经济活力下降的问题引起学界关注,该问题主要表现为新公司创立速度降低、上市公司数量回落、中小企业成长潜力缩小、公司出现老龄化等等,此外劳动力市场流动性下降也与上述现象有关。经济活力下降并非短期周期性现象,而是各种深层次因素作用的结果。它意味着大公司市场主导地位有所增强,新企业处于更不利的竞争位置;它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有些争议,但新老企业间"创造性破坏"效应减弱整体上不利于技术创新;经济活力下降也会影响美国的中长期经济增长后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