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94)
- 2023(6698)
- 2022(5564)
- 2021(5590)
- 2020(4523)
- 2019(10530)
- 2018(10202)
- 2017(19592)
- 2016(10554)
- 2015(11920)
- 2014(11613)
- 2013(11645)
- 2012(11111)
- 2011(10317)
- 2010(10295)
- 2009(9665)
- 2008(9475)
- 2007(8301)
- 2006(7620)
- 2005(7093)
- 学科
- 济(46322)
- 经济(46278)
- 管理(28893)
- 业(26647)
- 企(20004)
- 企业(20004)
- 方法(19433)
- 数学(18086)
- 数学方法(17886)
- 中国(16736)
- 农(13548)
- 贸(12524)
- 贸易(12518)
- 易(12357)
- 财(11727)
- 制(10330)
- 策(9846)
- 银(8444)
- 银行(8440)
- 农业(8273)
- 行(8231)
- 业经(8123)
- 及其(7847)
- 融(7541)
- 金融(7541)
- 环境(7268)
- 学(7184)
- 政策(7167)
- 地方(6964)
- 出(6948)
- 机构
- 大学(152380)
- 学院(150742)
- 济(76283)
- 经济(75069)
- 研究(59961)
- 管理(56909)
- 理学(48324)
- 中国(48159)
- 理学院(47794)
- 管理学(47123)
- 管理学院(46818)
- 财(34801)
- 京(33107)
- 科学(31657)
- 所(29876)
- 财经(27154)
- 研究所(26899)
- 中心(26313)
- 经济学(25058)
- 经(25022)
- 经济学院(22543)
- 北京(22084)
- 农(21871)
- 院(21664)
- 江(21542)
- 财经大学(20198)
- 范(19343)
- 师范(19220)
- 科学院(17832)
- 业大(17609)
- 基金
- 项目(95889)
- 科学(77244)
- 研究(72990)
- 基金(72897)
- 家(63391)
- 国家(62938)
- 科学基金(53432)
- 社会(48971)
- 社会科(46641)
- 社会科学(46635)
- 基金项目(36178)
- 教育(33087)
- 省(32537)
- 自然(32262)
- 资助(31963)
- 自然科(31530)
- 自然科学(31521)
- 自然科学基金(31022)
- 划(29382)
- 编号(27844)
- 成果(24067)
- 部(23865)
- 中国(22337)
- 重点(21821)
- 国家社会(21749)
- 发(21422)
- 教育部(20803)
- 课题(20194)
- 创(19295)
- 人文(19284)
共检索到239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石人炳 陈宁 郑淇予
2014和2016年,中国连续对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分别实施"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政策。生育政策调整的效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研究结论大致可以分为"遇冷"、"符合预期"和"难以判定"三类。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同研究者使用了不同的判断标准,其中有些标准是不严谨和不科学的。文章分别对近期和中长期生育政策调整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从近期看,生育政策调整"遇冷"的结论是不成立的,政策调整无论是对二孩出生数量的增加,还是对二孩生育水平的提高都产生了明显效果。但从中长期看,政策调整的效果十分有限,不能适应中国人口长期发展需要。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年出生人口数量受趋势性因素和阶段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前者导致出生数减少,后者推动出生数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阶段性因素不断消减,趋势性因素将逐渐成为决定人口出生形势的决定性因素,中长期年出生人口数量可能会迅速减少。要实现人口长期发展目标,应加快完善生育政策。
关键词:
计划生育 生育政策调整 政策评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金营
文章利用人口动力系统的人口发展方程,通过对不同方案1972~2000年间人口变动的模拟比较,发现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28年间中国累计少出生人口在2.64亿~3.20亿之间,总人口累计少增加2.31亿~2.99亿。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率降低的最小贡献为57.88%,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降低贡献了61.21%。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总的劳动负担得到减轻,使20世纪末21世纪初迎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时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最佳的机会、人力资源和条件,为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可选择的良好人口环境和初始条件。
关键词:
生育政策 人口效果 控制人口增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友华
本文从内容、可行性、合理性等方面对现行生育政策重新进行了审视,讨论了政策调整所涉及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意愿调查、人口控制目标及其与生育政策之间的关系等相关问题,从是否需要调整、调整幅度和如何调整三方面对中国生育政策的调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海琳 张翠虹
通过搜集2003-2016年中央政府颁布的148项与城市矿产相关的政策,将这些政策划分为三种类型,即规制型政策、经济激励型政策和社会型政策。从政策力度、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对城市矿产政策的效力及实施效果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显示:政策数量及其效力均大幅增长;不同类型政策的比例尚处于失衡状态,规制型政策所占比重较大,经济激励型和社会型政策较为薄弱;政策效力与实施效果之间存在偏差,效力值高的规制型政策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而效力值次之的经济激励型和社会型政策的实施效果则较为明显。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宏 张远妮 姚奕婷 叶苏娜 宋喜国 邓婕 郑鹏 邹俐爱
目的:构建政策评估框架,评价广州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效果。方法:基于韦唐公共政策评估的效果模式,构建政策评估框架并对改革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目标制定合理;政策执行到位;不同地区、级别、类型公立医院价格补偿水平不一,收入结构总体向好,住院患者费用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价格改革基本实现政策预期效果,但需建立动态调整价格机制,进一步协调推进其他综合改革政策。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医疗服务价格 政策效果评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峰 孙洪波
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只有整体对外贸易政策,没有针对特定地区的贸易政策,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我国对拉美和非洲的贸易政策逐渐清晰,其目标、工具、内容、实施机制日益明确、多样、丰富、完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沈铭辉 李淑娟
一、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主要在实体经济领域,根本原因在于国际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导致我国的出口出现困难,进而引发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面对危机,中国政府立即做出反应,明确提出了扩大内需的应对方案,并且着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小亮
本文对过去10年间中国减税降费政策的效果进行了整体评估,结果发现:2008—2015年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效果欠佳,宏观税负不降反升; 2016年以来全面"营改增"和全面减税降费政策的效果不断显现,宏观税负开始下降,但是与美国历史上的减税相比,中国减税降费政策的效果仍然偏弱。新时代,中国要想为结构性去杠杆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并且防范美国减税计划引发的资本外流风险,需继续推行减税降费政策。不过,由于增值税改革的减税空间以及全面降费的空间都在不断缩小,民生财政支出普遍面临刚性,人口老龄化也将加大未来的财政负担,因而进一步减税降费的难度会越来越大。要想顺利推进减税降费政策,短期而言,需适度增发国债,使用债务替代税收来为政府支出融资;长期而言,则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并深化机构改革,减少相关政府支出,为减税降费创造空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晓燕 王太祥 刘枢灵
【目的】实施积极的农业节水政策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探讨政策的效应,对科学制定和完善中国农业节水政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政府颁布的农业节水政策,采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的方法,从政策的力度、目标、措施、监督和反馈5个维度测算了政策效力,并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评估了不同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结果】研究表明:(1)政策总效力呈周期性变动态势,但各年政策平均效力整体呈较低水平;(2)在政策效力的5个维度中,政策的措施较多,但力度偏低,目标不够具体,监督和反馈不充分;(3)在政策工具中,命令控制型、能力建设型政策工具的总效力和平均效力均强于经济激励型和劝导型政策工具;(4)政策文本中各政策工具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均存在滞后效应,命令控制型和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提高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劝导型和能力建设型政策工具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提升。【结论】中国农业节水政策制定时应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应进一步提高内容效度,不断夯实政策维度的具体内容;应协同运用4类政策工具,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莉 李玲 叶晓阳
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不仅具有早期人力资本开发功能,还兼具家庭育儿支持的社会服务功能,但学界关于学前教育在生育支持方面的效应研究较为不足。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运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验证了中国始于2010年的学前教育改革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学前教育规模扩张对生育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公办园入园机会扩张使育龄妇女的再生育数量提高约0.2个;公办园入园机会扩张对高收入、高学历、低生育期望育龄妇女的生育支持效果显著。这表明,可负担、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可及性扩展有助于扭转收入与生育率、学历与生育率的负相关状况;有助于促进低生育期望妇女的“多孩”生育行为。这一研究为厘清学前教育规模扩张的生育支持路径、评估其生育支持效果提供了实证依据,可为相关部门把握政策成效、完善学前教育和托育的生育支持策略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森 戴俊 李艳
信贷政策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银行信贷投向的指导和规范,实现信贷资金流向调控。为增强信贷政策导向力,2008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思路和要求。五年多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不断深化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实现了从试点探索到工作常态化的演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苏明政 徐佳信 张满林
该文利用中国271个地级市1994-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方法对东北振兴战略的政策效果进行检验,重点分析东北振兴政策的短期刺激与长期失衡效应。结果表明:首先,东北振兴政策的实施显著地增加了东北地区经济总量,短期刺激效应明显;其次,东北振兴政策的实施并没有显著增强东北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最后,东北振兴政策的实施显著恶化了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长期失衡效应明显。
关键词:
东北振兴 短期刺激 长期失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彦林 哈巍
我国中央政府于2009年推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该政策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中职学生免除学费。本文利用该政策在中西部省份补贴力度上的差别,采用比较断裂时间序列的方法,考察该政策对中职招生数和中职高中招生比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从全国层面上看未能有效吸引学生就读中职院校,但对西部地区的高比例免学费优惠使得西部地区就读中职院校学生数下降慢于中部地区。但在控制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后的升学机会和就业前景后,免学费政策未显著影响学生就读中职院校,而升学机会和就业前景却显著地影响学生就读中职院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华军 楚尔鸣
双重差分方法(DID)及其拓展是目前国内进行政策效果评估应用最广泛的研究工具,但规范运用DID方法必须解决内生性、选择性偏误、分组样本异质性、动态异质性、自然实验的外生性等一系列问题,否则将导致回归结果的偏误。文章根据实验理论并结合国内外典型范文,通过实验前测、平行趋势检验、三重差分、IV、falsification test、连续型DID等多种方法和检验进行全面的稳健性分析,弥补DID方法运用中的缺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苏明政 徐佳信 张满林
该文利用中国271个地级市1994-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方法对东北振兴战略的政策效果进行检验,重点分析东北振兴政策的短期刺激与长期失衡效应。结果表明:首先,东北振兴政策的实施显著地增加了东北地区经济总量,短期刺激效应明显;其次,东北振兴政策的实施并没有显著增强东北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最后,东北振兴政策的实施显著恶化了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长期失衡效应明显。
关键词:
东北振兴 短期刺激 长期失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政策效果评估的双重差分方法
在农村实行只要一孩政策的一个可行性实例——黑山县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
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关系研究——医保待遇分费用段调整的政策效果评估
上海市“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实施的初步评估及展望
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关系研究———医保待遇分费用段调整的政策效果评估
中国住房保障政策效力与政策效果评估——基于1998年~2018年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
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效力与政策效果评估——基于中国2006~2016年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
阶梯定价调整、需求弹性测度与中国电价政策评估
中国居民生活节能引导政策的效力与效果评估——基于中国1996-2015年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