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1)
- 2023(12244)
- 2022(10321)
- 2021(9418)
- 2020(8052)
- 2019(18584)
- 2018(17852)
- 2017(33602)
- 2016(18521)
- 2015(20901)
- 2014(20546)
- 2013(20585)
- 2012(19158)
- 2011(17573)
- 2010(17315)
- 2009(16211)
- 2008(16153)
- 2007(14334)
- 2006(12308)
- 2005(10912)
- 学科
- 济(80785)
- 经济(80705)
- 管理(50409)
- 业(49779)
- 方法(39530)
- 企(38140)
- 企业(38140)
- 数学(35909)
- 数学方法(35656)
- 中国(22905)
- 农(22284)
- 财(20162)
- 贸(18637)
- 贸易(18632)
- 易(18211)
- 学(17210)
- 业经(16040)
- 农业(14760)
- 制(14163)
- 地方(12957)
- 环境(12368)
- 银(12301)
- 银行(12239)
- 务(12164)
- 财务(12149)
- 财务管理(12121)
- 融(11734)
- 金融(11732)
- 行(11686)
- 企业财务(11476)
- 机构
- 大学(278898)
- 学院(274927)
- 济(121655)
- 经济(119658)
- 管理(102571)
- 研究(100586)
- 理学(89666)
- 理学院(88605)
- 管理学(87218)
- 管理学院(86728)
- 中国(74840)
- 科学(63403)
- 京(58877)
- 农(58229)
- 所(52804)
- 财(51480)
- 研究所(48867)
- 业大(47442)
- 农业(46857)
- 中心(44786)
- 财经(42438)
- 经济学(39331)
- 经(38908)
- 江(38598)
- 北京(36845)
- 经济学院(35796)
- 院(35075)
- 范(33883)
- 师范(33404)
- 科学院(31874)
- 基金
- 项目(190212)
- 科学(149067)
- 基金(141370)
- 研究(129956)
- 家(127540)
- 国家(126562)
- 科学基金(106033)
- 社会(85621)
- 社会科(81348)
- 社会科学(81319)
- 基金项目(74781)
- 省(71886)
- 自然(69945)
- 自然科(68419)
- 自然科学(68391)
- 自然科学基金(67281)
- 划(62511)
- 教育(58899)
- 资助(57723)
- 编号(48756)
- 重点(43823)
- 部(43060)
- 发(41088)
- 创(39795)
- 成果(38663)
- 科研(37580)
- 创新(37474)
- 国家社会(37201)
- 计划(37188)
- 教育部(36219)
- 期刊
- 济(122663)
- 经济(122663)
- 研究(76923)
- 学报(53678)
- 农(51747)
- 中国(49380)
- 科学(46340)
- 大学(38993)
- 财(38915)
- 学学(37250)
- 农业(35384)
- 管理(34254)
- 融(22299)
- 金融(22299)
- 经济研究(22057)
- 财经(21469)
- 教育(21383)
- 技术(20495)
- 业(20386)
- 业经(18658)
- 经(18555)
- 问题(17139)
- 贸(16382)
- 版(14827)
- 世界(14365)
- 技术经济(14300)
- 国际(14079)
- 业大(13939)
- 科技(13083)
- 统计(13033)
共检索到392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诗波 王亚静 李崇光
生猪是我国畜牧业第一大产业,也是我国肉类食品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农民收入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提高我国生猪的生产能力,对于稳定物价、保障肉类消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DEA技术和Malmquist指数的方法,对我国1991-2005年,不同地区生猪散户养殖的生产率(TFP)增长、技术变动和技术效率,2001-2005年这一时间段内,我国生猪规模生产的生产率增长、技术变动和技术效率变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水平是制约散户养殖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因素;而生猪规模生产的效率下降主要受技术效率衰退和技术水平下降的共同影响,但技术效率衰退影响更大;我国中、西部地区在生猪散户养殖方面拥有一定的比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晓磊 栾一博 胡科 Reshmita Nath 崔雪锋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国居民对猪肉的需求日益增长。猪肉生产耗水量大,其包括饲料作物生长所消耗的水,也包括生猪生产过程所消耗的水。本文从生猪生产的角度计算了2001-2012年生猪生产耗水,结果表明生猪生产水足迹由2001年的3.39m~3/kg下降到2012年的3.31m~3/kg,但生猪生产耗水却从2001年的1910亿m~3上升到2012年的2650亿m~3,增长了38.95%。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对影响生猪生产耗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影响生猪生产耗水的3个因素中,人口的增长和猪肉消费量的增加导致生猪...
关键词:
水足迹 生猪生产 规模化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凤娇
本文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从产业链上游节点与政府管理角度对影响不同养殖规模生猪生产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工业基础薄弱以及发展不足成为限制生猪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着生猪生产效率的提高;种猪业的发展对不同养殖规模生猪生产效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我国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人员配备不合理,基层畜牧兽医机构的疫病防治能力不足,对生猪生产的支持作用不够。
关键词:
生产效率 生猪 影响因素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园园 孙世民
依据《山东统计年鉴》(1981—2012)中的相关统计数据,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省生猪生产格局变化的历史进程;在理论分析生猪生产格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山东省生猪生产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2年以来山东省生猪生产格局经历了从"√"型格局到"⌒"状格局再到"·—S"格局的变化过程;上一年生猪生产格局指数、消费者市场潜力、政策扶持和畜牧业比较优势对生猪生产格局变化有显著正影响,非农就业机会有显著负影响,且上一年生猪生产格局指数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其余4个因素。
关键词:
猪 格局 影响因素 面板模型 山东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晶 丁士军 阮冬燕
生猪生产波动是引发猪肉价格波动进而扰动CPI的重要因素。为了弥补现有实证研究中样本量和指标选取方面的诸多缺陷,基于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中国生猪生产波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猪肉价格对生产波动的影响最大,价格变动10%将引起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同向波动1.5%左右;2玉米价格变动10%将引起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反向波动0.5%左右;3疫病对生产波动构成显著的负向冲击,当生猪重大疫病死亡率达到1‰,出栏量将负向波动3%;4养殖规模化水平具有稳定波动的作用,而补贴政策并无明显的波动稳定作用;5前期猪肉价格持续下跌、饲料成本上涨和大范围疫病爆发对2007年全国生猪出栏量大幅度下挫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潘国言 龙方
本文以湖南省1978-2009年生猪年出栏量为研究对象,采用H-P滤波法测定湖南生猪生产波动分为五个古典型周期。通过计量分析得出湖南生猪生产系统内部传导机制对生猪产量波动的影响占71.56%。内部传导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牧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猪肉人均产量和乡村人口数。为减缓波动促进湖南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应当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政策体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桦 郑少锋 王艳花
我国生猪饲养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世界猪肉市场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法从生猪饲养成本构成角度对中国生猪规模养殖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小规模养殖、中等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3种规模养殖方式下生猪的规模养殖比较优势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生猪规模饲养 生产成本 因素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进 李冬梅 唐姝 汪雪梅
基于企业的视角,针对国家对产学研投入不均衡的现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产学研合作效果和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收入的影响大于企业自身技术储备对企业收入的影响;企业销售额与产学研合作时间的关联度最大,与企业向科研单位的技术资金投入的关联度次之,而与企业自身专利申请数的关联度最小。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燕媛 陈超
基于2015年江苏、河南两省调研数据,从经营特征、风险类型、保险认知、政府信任等方面选取变量,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养殖者的生猪保险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超过66%的养殖者认为生猪保险在应对风险冲击、降低灾害损失、恢复农业生产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养殖者面临的自然风险的加剧、对生猪保险认知和对当地政府信任的增加对其评价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养殖者面临的市场风险的加剧有显著负向影响。此外,加入专业合作社对养殖者的评价态度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虞祎 张晖 胡浩
本文基于2001~2008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HOV模型,对环境规制是否已经影响到中国生猪生产布局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猪生产正在发生从环境规制严格地区向环境规制宽松地区转移的现象,从而验证了生猪生产布局中存在"污染天堂效应";本文另一表征环境规制的变量"人均收入水平"对生猪生产布局的影响方向与预期相反,应该看作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畜产品市场规模扩大所产生的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鑫琪 乔娟 王萌
为识别生猪生产效率提升的有效路径,在厘清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河北、辽宁、北京自繁自养型养猪场户调研数据为依据,采用稳健OLS回归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提高场主受教育水平、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推进专业化和规模化养殖、重视养殖环境控制和疫病防控能显著促进生猪生产效率提升,而自配饲料、自繁母猪的要素投入方式和养殖雇工会产生效率损失;2)目前生猪养殖组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合作组织因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尚不健全还无法有效发挥作用;3)与北京相比,河北和辽宁养猪场户在生产效率及种养结合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但辽宁养猪场户在养殖规范性上仍有更大改进空间。据此提出应加快构建生猪产业职业教育体系、发展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提高养殖标准化水平、推进生猪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疏解约束发展区劣势生猪产能而着重发展重点发展区和潜力增长区等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代彦 喻志利
利用2001年1月~2013年12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变结构协整方法对生猪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猪价格与饲料价格、活鸡价格和居民收入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该协整关系在2008年12月份发生了结构突变。滞后1期的生猪价格及饲料价格变动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替代品价格及收入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说明我国生猪价格的波动主要由供给因素引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廖翼 周发明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别测算2005—2010年中国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项。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一定程度的小额负向增长,技术退步是其下降的根源;在国家生猪生产扶持政策的引导下,2008年中国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出现显著上升;不同地区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即东部地区有所提高,西部地区呈下降趋势。最后提出,加快生猪生产的科技进步、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是提高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率的关键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智胜 张园园
文章根据耦合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了生猪生产系统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基于13个生猪养殖优势省份的相关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生猪生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并用面板回归模型检验了耦合协调度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3个省份生猪生产系统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呈现“高耦合-高协调、低耦合-低协调”的同步发展趋势。耦合度水平较高,13个省份均已进入高度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水平不够理想,仍有7个省份处于过渡发展阶段。(2)13个省份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分布呈现由“波动重组”向“稳定微调”发展的趋势,由南向北从“∧”型向“W”型分布格局演化,耦合协调度的高值区域集中在华中和华东地区,山东和河南的耦合协调度占绝对优势。(3)生猪生产系统耦合协调发展驱动因素的变化趋势为:市场带动、产业集聚和环境相容→投资拉动、技术水平、产业集聚和环境相容→市场带动、投资拉动和产业集聚,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对于生猪生产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贡献被削弱,资本和市场的驱动力量已然崛起。
关键词:
生猪生产 耦合协调度 时空特征 驱动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俊伟 黄显雷 李福夺 杨紫洪 尹昌斌
针对生猪规模养殖粪污治理动力不足、长效运行机制缺失等问题,基于有限理性假设,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养殖户与地方政府间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不同情景下养殖户和地方政府博弈的进化稳定策略及主要影响因素;在模型求解的基础上,利用MATLAB仿真工具分析不同参数变量情景下养殖户与地方政府决策行为的动态调整过程。研究得出:地方政府和养殖户在生猪粪污治理策略执行过程中的动态演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引导力度、引导成本、奖惩力度和养殖户治理力度、成本、收益等因素的大小。基于此,建议地方政府加强引导和宣传培训、建立高效奖惩机制、加快技术创新与服务支持,以期实现生猪规模养殖粪污治理策略优化、提高粪污综合利用率,促进环境绩效向经济绩效的良性转换,实现双重帕累托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