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81)
- 2023(19076)
- 2022(16223)
- 2021(15254)
- 2020(12831)
- 2019(29619)
- 2018(29131)
- 2017(55370)
- 2016(30139)
- 2015(34019)
- 2014(33851)
- 2013(33194)
- 2012(30383)
- 2011(27207)
- 2010(26737)
- 2009(24647)
- 2008(23790)
- 2007(20572)
- 2006(17960)
- 2005(15830)
- 学科
- 济(120869)
- 经济(120728)
- 管理(82715)
- 业(77713)
- 企(63347)
- 企业(63347)
- 方法(54426)
- 数学(47528)
- 数学方法(46857)
- 中国(35188)
- 农(34484)
- 财(29568)
- 业经(27000)
- 学(26777)
- 地方(24393)
- 制(22970)
- 农业(22606)
- 贸(22274)
- 贸易(22260)
- 易(21665)
- 理论(20105)
- 和(18399)
- 环境(18285)
- 银(18277)
- 银行(18223)
- 务(18063)
- 财务(17969)
- 财务管理(17926)
- 技术(17834)
- 融(17748)
- 机构
- 大学(420330)
- 学院(416844)
- 济(168163)
- 经济(164658)
- 管理(162326)
- 研究(145731)
- 理学(140591)
- 理学院(139028)
- 管理学(136323)
- 管理学院(135585)
- 中国(108932)
- 科学(90959)
- 京(90529)
- 财(75529)
- 所(73191)
- 农(72478)
- 研究所(67092)
- 中心(65736)
- 业大(64589)
- 江(60956)
- 财经(60549)
- 北京(57056)
- 农业(56809)
- 范(56169)
- 师范(55527)
- 经(55338)
- 院(53344)
- 经济学(50809)
- 州(48650)
- 经济学院(45800)
- 基金
- 项目(290882)
- 科学(228509)
- 基金(211069)
- 研究(210896)
- 家(185387)
- 国家(183898)
- 科学基金(157297)
- 社会(132705)
- 社会科(125655)
- 社会科学(125618)
- 省(113483)
- 基金项目(111230)
- 自然(102650)
- 自然科(100287)
- 自然科学(100256)
- 自然科学基金(98399)
- 教育(97551)
- 划(95599)
- 资助(87391)
- 编号(85188)
- 成果(69092)
- 重点(65661)
- 部(64248)
- 发(61895)
- 创(59844)
- 课题(59539)
- 创新(55966)
- 科研(55786)
- 国家社会(55096)
- 教育部(54795)
- 期刊
- 济(180847)
- 经济(180847)
- 研究(122947)
- 中国(84102)
- 学报(70288)
- 农(66043)
- 科学(63431)
- 管理(59555)
- 财(57102)
- 大学(53631)
- 学学(50129)
- 教育(49690)
- 农业(45807)
- 技术(38044)
- 融(33919)
- 金融(33919)
- 经济研究(29600)
- 业经(29251)
- 财经(29100)
- 经(24977)
- 业(24617)
- 问题(23631)
- 图书(22035)
- 版(20504)
- 技术经济(20095)
- 科技(19997)
- 统计(19162)
- 贸(19031)
- 资源(18896)
- 理论(18628)
共检索到615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淑彬 王明利
[目的]种养分离的农业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为重构种养一体化农业循环链条,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中国生猪养殖场种养一体化现状,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确定了14项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从实证角度对种养一体化农业系统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方法]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测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求和的方法对生猪养殖场种养一体化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发现:在评价指标的权重方面,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权重已经高于经济效益权重,说明当下社会更加注重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发展;种养一体化农业系统的综合效益值明显高于非种养一体化,小、中、大规模的生猪养殖场种养一体化综合效益值分别是非种养一体化的1.16、1.20和1.17倍;综合效益值随养殖规模扩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养殖规模为1300头左右时综合效益值最高。[结论]虽然种养一体化农业系统的综合效益高于专业化农业生产,但在生猪养殖场种养一体化中仍然存在种养失衡、种养协作微弱等问题,尚未达到系统最优化,因此文章从种养平衡、养分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沼气工程利用率和优化种植结构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振宇 王超 李兰芳
基于对243个规模生猪养殖场(户)的实地调研,文章对样本养殖场清粪工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从降低畜禽养殖废弃物化学需氧量(COD)、提高氨氮去除率视角,对规模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模式进行界定,并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样本养殖场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猪养殖场粪污/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方式单一,主要为还田;粪污处理设施一次性投入较大,降低了养殖场购建积极性;生猪养殖规模经济效应显著,大规模养殖场投入产出比显著高于中规模养殖场和专业户;大规模养殖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均显著高于中规模养殖场及专业户,但专业户的生态效益平均值最高。
关键词:
粪污处理 生猪养殖场 综合效益 熵权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沈鑫琪 乔娟
[目的]为提升我国生猪养殖良种化水平以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亟需对生猪养殖场户的良种技术采纳行为进行探究。[方法]利用河北、辽宁和北京等北方3省市自繁自养型生猪养殖场户的调研数据,采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对养殖场户良种技术采纳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我国北方地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有效促进了良种技术扩散,生猪生产效率显著提升;降低良种技术交易成本、技术使用风险和生猪养殖风险对养殖场户采纳良种技术具有驱动效应,养殖场户家庭禀赋和宏观政策制度环境也是重要影响因素。[结论](1)通过技术培训、技术示范和信息化建设推广良种技术,提高养殖场户环境控制水平和养殖规模,减轻养殖场户环保压力,优化政策制度环境能显著促进养殖场户采纳良种技术;(2)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广良种技术,降低良种运输应激风险,提高养殖场户疫病防控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养殖规模,普及养殖保险,优化政策制度环境可显著提升养殖场户良种技术采纳程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亮东 江达均 关歆 杨金兰 谷阳光
为科学全面评价养殖场尾水治理设施净化效果,综合使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依据《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以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_(Mn))作为监测指标,对华南地区某地市的50家养殖场连片池塘尾水设施治理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经过治理,养殖尾水二级排放限值达标率由治理设施进水口的84%提升到出水口的96%;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显示,尾水治理设施前环境污染物风险因子为TN和TP,治理设施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中氮、磷,治理后主要污染物风险因子为TN;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显示,综合水质(I_(WQ)指数)也得到明显提升,净化后养殖尾水对环境污染风险有限。结果显示标准治理设施较简易治理设施有更好的净化效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玉峰 张玲玲 陈睿
在农业产业组织化发展背景下,利用四川省608户生猪养殖场户的调研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内生转换模型构建反事实框架,分析了产业链组织、融资行为对生猪养殖场户生产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是生猪养殖场户参与产业链组织对其生产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不同模式相比之下,选择“企业+养殖户”模式的养殖场户生产绩效提升作用最大,其次是“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合作社+养殖户”模式。二是产业链组织对养殖户生产绩效中的经济绩效、生态绩效、创新绩效、成长绩效均显著为正,其提升作用在经济绩效、创新绩效、成长绩效、生态绩效中依次降低。三是养殖规模越大的生猪养殖场户参与产业链组织对生产绩效水平提升作用更大。四是产业链组织可以通过促进生猪养殖户正规贷款行为及规模来促进生产绩效的提升。鉴于此,应充分发挥产业链组织在解决农户融资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产业链信用“共同体”,提高养殖场户的金融触达能力,助力生猪产业稳产保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邦宏 王建中 丁森林 吴红智
本文主要从系统论的角度 ,依照整体性、全面性、综合性的原则 ,提出了评价肉牛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并对河北省主要肉牛养殖场经济效益作了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坪华 张丽媛
利用225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户的调查资料,对耳标溯源系统采用意愿与执行努力的激励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定序回归结果显示,养殖场户对耳标溯源系统产品促销的作用评价、政府抽检严格程度及对违规生产惩罚损失的感知程度是耳标溯源系统采用与执行努力最主要的激励因素。养殖规模、责任追究、政府抽检频率以及档案记录不合规的影响等因素对强化执行努力有着显著作用。研究指出,构建激励相容的可追溯系统采用机制,应充分发挥市场激励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应加强对市场与法律环境的治理,从外部营造应用溯源系统改善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压力和动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郑芳
基于对基本公共资源内涵的界定,从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支出5个维度11个指标构建了城乡基本公共资源一体化配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份的一体化配置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基本公共资源一体化配置水平总体偏低,区域发展差异较大,一体化配置水平不仅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能力和区域综合发展实力密切相关,还与地方政府采取的城乡一体化政策相关。
关键词:
城乡基本公共资源 一体化配置 综合评价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学兵 乔娟
利用北京市6区217个养殖场(户)的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离散选择模型,分析了影响养殖场(户)生猪质量安全控制行为(档案记录、停药期执行和全进全出方式的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选择合作社方式、专业化程度以及认为养殖质量安全的生猪能提高收入对养殖场(户)档案记录影响显著;选择销售合同和合作社方式、安全技术认知难度、兽药以及添加剂认知水平对养殖场(户)停药期执行影响显著;养殖规模、文化程度、政府管制对养殖场(户)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影响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如海 江激宇 张士云 尹昌斌 柯木飞
养殖业粪尿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地区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利用安徽省合肥、蚌埠、淮南3市71家奶牛养殖场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分析养殖场采用清洁处理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产业组织化程度、单位奶牛养殖面积、粪尿综合利用收益以及粪尿是否分离处理等因素与养殖户采用清洁处理方式呈正相关,而年龄与其成反向相关。
关键词:
规模化养殖 清洁处理技术 环境污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光辉 胡浩
契约农业是有序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构建农业企业契约模式选择和演变的理论分析框架,选取生猪养殖企业的多个案例,讨论交易成本在企业纵向一体化经营实践中如何发挥作用,并引入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外生冲击下企业与养殖户缔约形态产生适应性演变的路径及逻辑。研究发现,企业与养殖户缔结不同的契约模式,是在给定的交易属性下权衡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和内部生产成本所做出的理性选择,交易成本或资产专用性的差异使得不同的生产环节或品种有其最适契约模式。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龙头企业的契约选择存在适应性调整的过程,非洲猪瘟疫情冲击或环境规制约束会降低履约效率,企业会调整原始的单一契约模式,向利益联结更加紧密的中间型契约或混合契约模式过渡。因此,应避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盲目复制和推广,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业契约形式,促进农户与企业进行互补的专用性投资,提升双方缔约稳定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光辉 胡浩
契约农业是有序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构建农业企业契约模式选择和演变的理论分析框架,选取生猪养殖企业的多个案例,讨论交易成本在企业纵向一体化经营实践中如何发挥作用,并引入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外生冲击下企业与养殖户缔约形态产生适应性演变的路径及逻辑。研究发现,企业与养殖户缔结不同的契约模式,是在给定的交易属性下权衡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和内部生产成本所做出的理性选择,交易成本或资产专用性的差异使得不同的生产环节或品种有其最适契约模式。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龙头企业的契约选择存在适应性调整的过程,非洲猪瘟疫情冲击或环境规制约束会降低履约效率,企业会调整原始的单一契约模式,向利益联结更加紧密的中间型契约或混合契约模式过渡。因此,应避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盲目复制和推广,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业契约形式,促进农户与企业进行互补的专用性投资,提升双方缔约稳定性。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闫冬春 董双林 黄倢
2002年采用PCR-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了乳山对虾养殖场1000余份样品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情况。结果显示,639例对虾样品中阳性检出率为26·6%;77例蟹类样品中阳性检出率为18·2%;266例浮游动物样品中阳性检出率为38·3%,3~9月份浮游动物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消毒后水体中浮游动物的阳性率仍很高;30例贝类样品检测均为阴性;204例底泥样品中,阳性检出率为17·6%,22例抽滤海水样品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虾、蟹类在传播WSSV中起着重要作用,贝类、海水传播WSSV的可能性很小,浮游动物、底泥在传播WSSV中的作用和机制应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鑫琪 乔娟 王萌
为识别生猪生产效率提升的有效路径,在厘清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河北、辽宁、北京自繁自养型养猪场户调研数据为依据,采用稳健OLS回归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提高场主受教育水平、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推进专业化和规模化养殖、重视养殖环境控制和疫病防控能显著促进生猪生产效率提升,而自配饲料、自繁母猪的要素投入方式和养殖雇工会产生效率损失;2)目前生猪养殖组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合作组织因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尚不健全还无法有效发挥作用;3)与北京相比,河北和辽宁养猪场户在生产效率及种养结合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但辽宁养猪场户在养殖规范性上仍有更大改进空间。据此提出应加快构建生猪产业职业教育体系、发展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提高养殖标准化水平、推进生猪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疏解约束发展区劣势生猪产能而着重发展重点发展区和潜力增长区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玲玲 王玉峰 陈睿
[目的]掌握非洲猪瘟疫情后期养殖场户权衡“风险冲击”与“价格诱惑”的相机生产决策反应,对未来应对同类“黑天鹅”事件爆发,实现我国生猪产能快速恢复、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四川省610家养殖场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广义有序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对非洲猪瘟疫情后期养殖场户的相机生产决策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1)整体而言,非洲猪瘟后期的生猪价格波动会促使养殖场户缩减饲养规模,而生猪平均价格的提高会促进养殖场户扩大饲养规模。分期而言,2020-2021年的价格高位期和骤降期,养殖场户仍会做出价格倾向的“增产”和“减产”投机行为,但价格高位期养殖场户的倾价性“增产”行为会随着价格上涨而减少;(2)后疫情时代,养殖场户的生产决策与传统价格涨跌的不对称性影响相左,价格上涨时选择扩大饲养规模的概率高于价格下跌时选择缩小饲养规模的概率;(3)边际效应分析发现养殖规模化、购买养殖保险有助于促进养殖场户的“反价格倾向”生产行为;(4)最后,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价格预期是价格波动影响养殖场户相机生产决策的重要机制。[结论]应强化产能恢复政策的适配性,加速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完善突发疫病事件保险防范体系,创建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健立生猪监测预警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