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6)
2023(12399)
2022(10507)
2021(9674)
2020(8244)
2019(18987)
2018(18609)
2017(35563)
2016(19245)
2015(21932)
2014(21967)
2013(22230)
2012(21279)
2011(19616)
2010(19634)
2009(18319)
2008(18234)
2007(16421)
2006(14330)
2005(13155)
作者
(58359)
(49182)
(49040)
(47023)
(31503)
(23618)
(22318)
(19203)
(18545)
(17458)
(17133)
(16360)
(15827)
(15766)
(15692)
(15317)
(14586)
(14447)
(14293)
(14083)
(12450)
(12152)
(11891)
(11216)
(11168)
(11120)
(10793)
(10501)
(10003)
(9890)
学科
(103357)
经济(103273)
管理(50999)
(48435)
方法(41774)
数学(37560)
数学方法(37278)
(36837)
企业(36837)
中国(26539)
(23488)
地方(21437)
(21114)
(20949)
(18542)
贸易(18534)
(18005)
业经(17904)
(16823)
农业(15683)
(14316)
金融(14312)
(14239)
银行(14205)
地方经济(14146)
环境(13825)
(13679)
(13668)
(12122)
(11789)
机构
大学(295285)
学院(291016)
(137204)
经济(134793)
研究(110009)
管理(106242)
理学(91205)
理学院(90088)
管理学(88601)
管理学院(88041)
中国(83488)
科学(65107)
(62846)
(59626)
(57199)
研究所(52109)
(51418)
中心(48407)
财经(47997)
经济学(45139)
(43770)
业大(42528)
(42484)
农业(40638)
经济学院(40585)
北京(40268)
(38676)
(37477)
师范(37131)
财经大学(35734)
基金
项目(189663)
科学(149693)
基金(141357)
研究(134973)
(124883)
国家(123953)
科学基金(104416)
社会(89299)
社会科(84861)
社会科学(84838)
基金项目(73434)
(69980)
自然(66424)
自然科(64768)
自然科学(64743)
自然科学基金(63665)
教育(60858)
(60417)
资助(59199)
编号(51420)
(43870)
重点(43301)
成果(42664)
(41777)
国家社会(38951)
(38357)
教育部(37512)
科研(36657)
创新(36242)
中国(36228)
期刊
(151648)
经济(151648)
研究(90597)
中国(57308)
学报(48527)
(46553)
(45593)
科学(44419)
管理(38617)
大学(36335)
学学(34477)
农业(31473)
(27578)
金融(27578)
经济研究(26426)
财经(25517)
教育(23690)
技术(23386)
(22166)
业经(20672)
问题(20434)
(18534)
(17756)
世界(16723)
国际(16426)
技术经济(16193)
统计(15847)
(13707)
(13615)
理论(13147)
共检索到443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浩  应瑞瑶  刘佳  
本文通过对中国生猪产地移动的分析发现,当农户的副业性散养为生猪的主要饲养形态时,生猪产业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的水稻地带。但是,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生猪生产的比重大幅下降,华北及西南地区生猪生产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生猪产地发生了移动。本文利用综合优势指数分析了省份之间生猪生产的比较优势,并分析了生猪饲养与农户收入、饲养规模、市场因素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夏晓平  李秉龙  隋艳颖  
基于中国肉羊生产区域变动的历史事实,本文结合1990-2008年的统计数据,在描述肉羊生产区域变动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作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肉羊生产逐步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非农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和饲料资源比较丰富的农村地区转移和集中。其中自然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是导致上述变化的关键因素。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肉羊生产已由最初的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因此,从整个产业发展的高度来看,政府应该实行有差别的区域产业支持政策,加大对优势生产区域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向肉羊生产优势地区从事肉羊产业发展相关的投资,实现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欢  乔娟  
基于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集中度和区域重心分析法综合考察生猪生产布局变迁轨迹和特征,从空间效应的角度,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生猪生产布局变迁的经济学成因。研究表明,生猪生产区域呈现出向东向北移动的演变趋势;地区间生猪生产具有空间相关性,生猪产业存在空间集聚现象;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交通通达性的直接效应对生猪生产起到促进作用,相邻地区和本地区的劳动力教育水平和价格预期共同影响本地区生猪生产,畜牧业比较优势的挤出效应因非农就业机会的间接效应得到缓解,环境规制对本地区生猪生产有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欢  乔娟  
基于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集中度和区域重心分析法综合考察生猪生产布局变迁轨迹和特征,从空间效应的角度,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生猪生产布局变迁的经济学成因。研究表明,生猪生产区域呈现出向东向北移动的演变趋势;地区间生猪生产具有空间相关性,生猪产业存在空间集聚现象;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交通通达性的直接效应对生猪生产起到促进作用,相邻地区和本地区的劳动力教育水平和价格预期共同影响本地区生猪生产,畜牧业比较优势的挤出效应因非农就业机会的间接效应得到缓解,环境规制对本地区生猪生产有抑制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建军  谭莹  胡洪涛  
随着畜牧业禁限养环保政策的逐步实施,环境规制成为制约中国生猪养殖的首要问题。基于波特假说的相关理论,利用2004—2015年中国省级生猪养殖面板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对生猪产业生产布局的影响,探讨其空间转移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猪养殖业与环境规制强度在地域上都存在很强的空间关联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层次状聚集现象;生猪出栏、存栏和养殖场密度与环境规制强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倒N型非线性关系,在环境制约下,生猪养殖呈现先下降,越过第一拐点后上升,到达第二拐点后再下降的发展趋势;上海、江苏、广东等8个省市已经越过倒N型曲线上第二拐点,生猪养殖处于向外转出阶段,河北,湖北、湖南等10个省市即将在短时间内到达第二拐点,生猪产业发展处于饱和缓慢增长阶段,贵州、广西等6个中西部省份生猪养殖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现有生猪养殖水平较低,但未来养殖潜力巨大。环境规制的差异使得生猪产业从东南向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在空间布局存在着"南猪北移,东猪西进"的转移趋势。因此,提出各地区应实行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水平及监管政策,加强环保投入实现规模化经营以应对环境监管的冲击,密切关注生猪供给状况防止猪肉价格大涨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虞祎  张晖  胡浩  
本文基于2001~2008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HOV模型,对环境规制是否已经影响到中国生猪生产布局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猪生产正在发生从环境规制严格地区向环境规制宽松地区转移的现象,从而验证了生猪生产布局中存在"污染天堂效应";本文另一表征环境规制的变量"人均收入水平"对生猪生产布局的影响方向与预期相反,应该看作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畜产品市场规模扩大所产生的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顾佳玮   张晖   虞祎  
[目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背景下,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将是发展重点,需要对其生产布局变迁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新的讨论。[方法]运用Arcgis10.7、重心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模型呈现了2006—2022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生猪生产的布局变动及发展趋势,并构建面板模型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经济条件、比较优势和政府政策五个方面探讨“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生猪生产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变化。最终根据污染预警分析对产业布局提出优化建议。[结果]生猪生产的地域格局基本稳定,且中游地区产能提升;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的生产重心大致由东北向西南迁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规模异质性、屠宰加工能力、劳动力机会成本、财政投入是长江经济带生猪生产布局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建议因地制宜地进行生猪生产布局规划,遵循地理距离优先和供需总量平衡原则明确生产区和消费区主体功能,配套相应物流基础设施,平衡供需;加大科技投入,实现清洁生产;组织化、适度规模养殖,加快良种育种;构建长效支持政策以应对转型、防疫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云昌  
以城市为中心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经济布局(本文以工业布局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是我国经济布局模式的较优选择。依据城市的规模及其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不同,经济布局可细化为: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分散式带状布局;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网状结构布局;以中等城市为中心的集中化布局。本文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对经济布局的上述模式选择进行实证分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其产业结构在时序更替和空间分布上呈现三元结构特征,少数以传统加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发达城市,在完善其原材料工业的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明洪  
本文从国有企业改革要有新的突破、寻求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途径及解决国有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问题这三个方面说明了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弥补“市场缺陷”、“市场残缺”和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建立国有经济的依据,并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具体原则。最后,文章指出,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在调整方式上要从行政调整转向市场调整,要与国有企业的改革、改造与加强科学管理相结合,并在深化社会保障制度、财政金融改革以及加强下岗职工培训上下功夫。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常修泽  
文章认为 ,当前我国的国有经济在产业布局、企业布局、地区布局和企业内部产权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错位 ,亟待进行战略性调整。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 ,其核心是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是与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三是做好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 ;四是调整中西部地区国有经济的布局 ;五是要处理好政府行为与市场运作之间的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峰  许忠文  
优化林下经济发展布局对促进林下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林下经济统计数据出发,利用区位商法(LQ)对广西14个市林下经济发展及内部各类型(种植、养殖、产品加工、旅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梧州、钦州、玉林、贵港和贺州林下经济发展在全区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各市林下经济均有某一类型(种植、养殖、产品加工、旅游)的发展优势。根据区位商的结果,结合资源特点和产业现状,提出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的分区和产业布局,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意见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子云  石兆  翦象慧  
基于区域产业经济布局的高职专业布局研究方法,可从区域产业经济的布局入手,结合区域高职专业布局的现状,对区域产业经济布局与高职专业布局作对比分析。其思路是,建立一种区域产业经济布局与高职专业布局契合度评价的量表并作定量评价,再找出高职专业布局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湖南省现代物流业布局与物流类专业布局的契合度评价作为案例,从发展方向的趋同性、地理布局的合理性、产业特色支撑能力、新兴业态支持力度、专业结构的合理性五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评判,发现评价湖南省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与现代物流业布局契合度一般,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宝通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采取过两种战略和布局。50~70年代,区域平衡发展的战略居主导地位,并按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个大区布局经济。80年代,区域倾斜发展的战略居主导地位,并按东、中、西三大地带布局经济。从实践的情况看,都没有很好地解决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由于内地和沿海差距较大,按六大区布局经济,追求平衡目标,势必把建设的目标放在内地。这样的布局经济,虽然使内地经济迅速发展,并改变了近现代生产力偏于高海一隅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耀光  王国力  肇博  王圣云  宋欣茹  
我国12个海岛县,分散分布在黄海等四大海域中,由于所处的海域位置、海洋与岛陆资源丰度以及受市场机制与人文状况、海岛资源开发力度与所处行政区的影响,海岛县际之间经济存在一定差异。根据海岛县人均GDP计算的基尼系数和绘制的洛伦斯曲线图,可以看出海岛县经济差异在缩小。海岛县之间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同的演进过程,根据主成分得分值,在坐标系上海岛县的具体分布,可以划分出产业结构的不同演进阶段和产业结构类型。目前,海岛县的经济虽然仍为资源型经济,但在开发利用资源方面,已从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为主,逐步转向以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海洋非生物资源、岛陆土地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并重的发展方向。一些陆域发展的产业也逐步向海岛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