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3)
- 2023(11999)
- 2022(10009)
- 2021(9447)
- 2020(7504)
- 2019(17031)
- 2018(16337)
- 2017(30962)
- 2016(16585)
- 2015(18194)
- 2014(17486)
- 2013(17191)
- 2012(16134)
- 2011(14766)
- 2010(14535)
- 2009(13440)
- 2008(12979)
- 2007(11127)
- 2006(9928)
- 2005(8825)
- 学科
- 济(67741)
- 经济(67674)
- 管理(44945)
- 业(42190)
- 企(31206)
- 企业(31206)
- 方法(27701)
- 数学(25429)
- 数学方法(25201)
- 中国(21719)
- 农(21039)
- 贸(17388)
- 贸易(17382)
- 易(17075)
- 财(16884)
- 学(15426)
- 农业(13789)
- 业经(13571)
- 制(12887)
- 环境(11599)
- 策(11270)
- 银(11116)
- 银行(11080)
- 地方(11044)
- 行(10696)
- 融(10142)
- 金融(10142)
- 技术(9499)
- 发(9480)
- 及其(9358)
- 机构
- 大学(235271)
- 学院(235023)
- 济(106032)
- 经济(104292)
- 研究(89786)
- 管理(88125)
- 理学(76298)
- 理学院(75399)
- 管理学(74273)
- 管理学院(73863)
- 中国(69037)
- 科学(54709)
- 京(50385)
- 农(47104)
- 财(46036)
- 所(45944)
- 研究所(42277)
- 中心(39710)
- 业大(38306)
- 农业(37557)
- 财经(36880)
- 经(33995)
- 经济学(33580)
- 江(33418)
- 院(32738)
- 北京(31969)
- 经济学院(30420)
- 范(29645)
- 师范(29264)
- 科学院(28291)
- 基金
- 项目(162636)
- 科学(128638)
- 基金(121562)
- 研究(113794)
- 家(109578)
- 国家(108735)
- 科学基金(91459)
- 社会(75586)
- 社会科(71869)
- 社会科学(71850)
- 基金项目(63538)
- 省(59996)
- 自然(59870)
- 自然科(58508)
- 自然科学(58487)
- 自然科学基金(57501)
- 划(52735)
- 教育(50847)
- 资助(49479)
- 编号(42847)
- 重点(37247)
- 部(37086)
- 发(35826)
- 创(33795)
- 成果(33544)
- 国家社会(32912)
- 创新(31826)
- 科研(31501)
- 中国(31317)
- 教育部(31208)
- 期刊
- 济(112776)
- 经济(112776)
- 研究(69964)
- 中国(46870)
- 农(42733)
- 学报(41576)
- 科学(38934)
- 财(32270)
- 管理(31039)
- 大学(30646)
- 农业(29533)
- 学学(29347)
- 融(22632)
- 金融(22632)
- 经济研究(20507)
- 教育(18711)
- 财经(18092)
- 业经(18029)
- 技术(16180)
- 业(16173)
- 经(15675)
- 贸(15379)
- 问题(15072)
- 国际(14293)
- 世界(13483)
- 资源(12229)
- 版(11218)
- 科技(11067)
- 技术经济(10870)
- 业大(10674)
共检索到348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云洁 甄霖 邓祥征 姜群鸥 李芬 刘雪林 杨莉
本文利用DLS模型,在中国的9个土地利用分区上分析了栅格水平上土地利用变化的机理,设定了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的不同情景,模拟了基准情景和发展生物能源政策情景下各土地利用分区2010年~2025年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从发展生物能源情景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在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各种土地类型之间相互竞争及其在空间分配上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发展生物能源情景下内蒙古及其沿线区、黄淮海区和黄土高原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都有较大的变化,而东北区变化不明显,基本处于平稳状态。从整体来看,林地在各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模拟结果可为决策者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瑜琦 李秀彬 盛燕 张雯
在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和国际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下,生物能源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并取得了快速发展。全球燃料乙醇生产总量1975年为5.68×108L,2000年增加到170×108L,2007年迅速增加到511×108L。生物柴油也自2000年的约9.1×108L迅速增加到2007年的132×108L。生物能源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关于其对粮食安全影响的激烈争论。论文从剖析近年来关于生物能源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入手,系统分析了耕地在生物能源生产及其效应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生物能源发展占用耕地面积、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及其对农户耕地利用决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土地作为生物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荣天 焦华富
以镇江市为例,运用动态度模型、转移矩阵分析1994—2012年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特征,并设定情景方案利用改进的CLUE-S模型对区域未来演变趋势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994年以来镇江市土地利用呈现出"缓慢提升—快速上升—稳步下降"动态演变特征;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主要表现为耕地向建设用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向园地景观类型的转化;改进的CLUE-S模型在300m×300m尺度上最佳,耕地保护情景下,限制区内基本农田用途转化,制约了建设用地的适度扩张,预计到2030年耕地比重增加4.35%,主要分布在镇东平原区;经济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空间扩张最为显著,预计到2030年面积增加15.26%,主要侵占各建成区周边大量耕地;生态保护情景下,预计到2030年林地、水域等生态保护用地面积增加,主要分布在镇西丘陵区。分情景的模拟方案为区域土地利用调整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格局演变 情景模拟 镇江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熊繁 邵景安
景观格局优化是实现有限土地资源优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文章以重庆市江津区龙华镇为样区,设置4种不同土地利用情景,通过8个景观格局指数与生态阻力对各情景设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不同景观组分别对4种不同土地利用情景(基准情景、生态情景、发展情景、综合情景)的景观格局进行优化,遴选最佳优化路径。结果表明:样区耕地景观占比最大,这有助于促进景观生态功能的开发与利用;样区较高程度的景观破碎化与较差的景观连通性对景观生态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产生较大的阻碍作用;比较4种土地利用情景,综合情景的生态源面积大于其它3种情景,且生态源的分布情况也较其它3种情景均匀;在构建生态廊道体系时,综合情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学儒 王卫 P.H.Verburg 徐中春
本文以唐山海岸带为研究区,基于2000年和2005年TM遥感影像,运用3S技术,通过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提取了精度较高的两期该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以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期,选取距农村居民点距离、距城镇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距海岸线距离、地下水埋深、土壤类型、成因地貌、工程地质条件9个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作为驱动因素,运用CLUE-S模型模拟了200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并用2005年的实际解译数据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正确模拟比例达88.95%,Kappa指数为0.8711。说明CLUE-S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小尺度海岸带地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在此基础上又分别模拟了自...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琳 陆效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爽 朱永明
[目的]基于土地利用功能价值最大化对自然发展情景、农业生产功能优先情景、经济发展功能优先情景及生态保育功能优先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进行优化,得到保定市2026年土地利用合理结构与布局。[方法]利用MOP模型优化各情景土地利用结构、FLUS模型优化各情景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各情景功能协调性。[结果]各情景下草地面积都减少,建设用地及水域面积都增长。除农业生产功能优先情景外,耕地面积都呈下降趋势。经济发展功能优先情景土地利用功能总价值最高,农业生产功能优先情景最低;各情景下建设用地都以外延式增长;林地都以外延式及填充式在山地丘陵地区扩张;农业生产功能优先、经济发展功能优先及生态保育功能优先情景的土地利用结构耦合协调度高于自然发展情景,经济发展功能优先情景下功能间关系最协调。[结论]在现行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下,未来保定市土地利用功能将严重失调,需严格落实耕地及生态用地保护政策、推动建设用地高效利用,实现土地利用功能协调及价值最大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叶涛 龚建雅 周启鸣 王迎迎
我国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过程所带来的问题十分突出。针对城市扩张问题,涌现出大量关于城市扩张影响因素以及城市扩张建模的研究。目前对城市扩张行为进行研究选取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两类:①空间可达性以及空间约束,包括水源、道路、城市中心等可达性,地形、保护用地等约束;②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政策等。该研究突破传统城市扩张影响因素研究范围,选择从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来研究城市扩张,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按网格划分提取的多种景观格局指标与建设用地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了时间尺度对探测这种相关性的影响。从结果当中可以得到以下3个结论:城市景观格局特征对于非建设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在位...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网格划分 城市扩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小艳 凌宇 李龙 陈龙高 陈龙乾
预测和模拟土地利用情景变化对于进一步评估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以及优化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最坏情景理论,以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和元胞自动机(CA)的FLUS模型为支持,模拟了最坏情景模式(WSB)和非最坏情景模式下(NWSB)的沿海城市连云港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①基于生态因子耐受度测算得出研究区最坏情景区域共计489.67 km~2,该区域主要包括连云港中部云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海拔较高、坡度较大、分布大量天然林地的区域以及重要的河流湖泊水库等生态水体;②两种情景模式下城镇用地均有较大程度的扩张,在WSB情景下城镇用地扩张避开了最坏情景区域;③由于村庄的存量利用率较高,因此在WSB模式下对于耕地的占用相对较小,表明该模式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村庄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从而提高了存量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④由于最坏情景区域的约束和限制转化作用,城镇用地扩张在WSB模式下不得不占用更多的耕地,从而对耕地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最坏情景理论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而既可为区域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支持,也可为其他地区土地利用模拟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权瑞松
论文基于2000、2003和2006年土地利用数据,借助Terrset 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2030年上海市土地利用结构,采用SCS模型探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水文效应。结果显示:1)Terrset CA-Markov模型的模拟精度为0.85,可用于模拟2030年上海土地利用格局。2)预测结果表明,2000—2030年间,工商业用地、居住用地与道路广场组成的城市不透水地面比重由2000年的26.54%激增至2030年的59.19%。3)上海不同区域的平均径流深度整体呈增加趋势,但也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异性,而这种时空差异是由上海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转化造成的;2000—2030年间,上海中心城区不透水地面比重较高且变化较小,而郊区不透水地面面积大幅提升,导致郊区地表径流深度增幅大于中心城区。研究结果可为完善城市风险管理与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杰 欧名豪 刘琼 欧维新
情景分析是指,在对过去历史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构想,提供详细的、逻辑一致的情景方案,最后分析各种情景下对应的决策或采取的措施。首先应分析土地利用系统组成,研究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的利益相关者,将之划分为若干群体。然后,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典型调查和访谈,明确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分析当前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罗列出能够影响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蕴琦 郝晋珉 张金懿 武子豪 孙逸航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积极承诺并开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以期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厘清土地利用碳排放产生机制并合理预测碳排放,以曲周县为研究区,采用排放系数法、样地清查法、IPAT模型和最小二乘法等方法,构建碳排放核算体系以度量曲周县2009—2019年土地利用碳排放,并预测81类情景组合下2030年的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1)曲周县2009—2019年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耕地、建设用地是两大碳排放源;2)预测首先按人均GDP设置,进一步根据人口、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共设置81类情景组合:当GDP处于高速发展时,曲周县未来碳排放总量模拟值区间为50万~221万t;当GDP处于惯性发展时,上升趋势组区间分别为51万~119万t,最小值为45万t,下降趋势组最小值29万t;当GDP处于低速发展时,呈下降趋势的两组最小值分别为21万和12万t,另一组在2030年预测值为35万~50万t。研究结论:土地利用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碳排放,摸清地类碳属性可为预测碳排放及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供抓手。综上,曲周县可通过人口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等路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低碳绿色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杰 黄英 段琪彩 刘新有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影响水量平衡各要素的分配,进而导致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发生变化。选用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下段牧羊河小流域内及周边气象站气象资料,植被、土壤以及地形数据,构建了研究区SWAT水文模型,分析其在牧羊河适用性后,结合1986~2009年的土地利用以及设置的人类活动增强和生态环境改善的4种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用率定好的SWAT模型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下牧羊河水文响应。结果表明:径流依次按1986、2000、2009、1995年土地利用方式减小,而蒸散依次按2009、1986、2000、1995年土地利用方式减小,土地利用对径流和蒸散的影响在汛期大于非汛期,随着林地面积的增加径流将减小;将现有耕地...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变化情景 水文响应 牧羊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成 魏朝富 邵景安 李阳兵 蒋伟
局地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时序短、空间倾向性强且多为人类强制干扰,其变化过程与结果是区域尺度响应与反馈国家尺度、全球尺度最有效的途径。城市化、农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整理是目前我国局地土地利用变化的几种主要利用方式。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农村景观转为城市景观,改变了诸如地表反照率、粗糙度等下垫面特征,局地生境与物种的数量与种类发生改变,逐步形成以人类为主的均质化景观格局;农户微观土地利用选择行为是局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动力,不同类型农户在投资、生产与经营等经济活动的差异将导致局地土壤结构、水分、养分等土壤条件及环境改变;土地整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局地土壤性状与土壤生物,更甚的是改变了局地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的景观格局。因此,为进一步加深局地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理解,厘定“人-地协调系统”的理论框架,进行局地土地利用变化的情景模拟和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将是未来局地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情景 局地尺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管义国 王心源 吉文帅 张生根 田兵
利用两个时期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结合RS和GIS技术,对安徽省合肥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城镇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展使耕地和水域锐减。人类活动对水域、耕地和林地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得这些景观要素的斑块形状趋向简单,而城镇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斑块形状趋向复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