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4)
- 2023(8943)
- 2022(7477)
- 2021(7275)
- 2020(5916)
- 2019(13553)
- 2018(13119)
- 2017(24936)
- 2016(13633)
- 2015(15164)
- 2014(14898)
- 2013(14836)
- 2012(14224)
- 2011(13096)
- 2010(13106)
- 2009(12055)
- 2008(11929)
- 2007(10410)
- 2006(9304)
- 2005(8530)
- 学科
- 济(54512)
- 经济(54454)
- 管理(36846)
- 业(34887)
- 企(26497)
- 企业(26497)
- 方法(23384)
- 数学(21319)
- 数学方法(21071)
- 中国(18940)
- 农(15953)
- 财(14612)
- 贸(14262)
- 贸易(14256)
- 易(14052)
- 学(12969)
- 制(12045)
- 策(10783)
- 银(10537)
- 银行(10514)
- 行(10223)
- 业经(10149)
- 农业(10105)
- 融(9656)
- 金融(9656)
- 环境(9256)
- 及其(8965)
- 地方(8357)
- 技术(8161)
- 务(8033)
- 机构
- 大学(196409)
- 学院(195151)
- 济(89538)
- 经济(87979)
- 研究(77874)
- 管理(70292)
- 中国(60537)
- 理学(60066)
- 理学院(59277)
- 管理学(58347)
- 管理学院(57963)
- 科学(46497)
- 京(42697)
- 财(41255)
- 所(40587)
- 研究所(37110)
- 农(35091)
- 中心(33940)
- 财经(32453)
- 经(29900)
- 经济学(29133)
- 院(28297)
- 江(28156)
- 业大(28042)
- 农业(27750)
- 北京(27701)
- 经济学院(26192)
- 范(25332)
- 师范(25069)
- 财经大学(24334)
- 基金
- 项目(130095)
- 科学(103387)
- 基金(97939)
- 研究(92773)
- 家(87625)
- 国家(86987)
- 科学基金(72902)
- 社会(60757)
- 社会科(57750)
- 社会科学(57738)
- 基金项目(49859)
- 自然(47238)
- 省(46154)
- 自然科(46122)
- 自然科学(46105)
- 自然科学基金(45340)
- 教育(41864)
- 资助(41654)
- 划(41408)
- 编号(34706)
- 部(30765)
- 重点(30276)
- 成果(29141)
- 发(28520)
- 中国(27042)
- 国家社会(26684)
- 创(26381)
- 教育部(26022)
- 性(25762)
- 科研(25176)
共检索到300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建国 周巧富 李艳
基于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总结分析,初步提出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气候变化对生物物候、分布、迁移活动、群落结构、栖息地质量、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未来将产生更深刻的影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需要从物种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灾害防御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 适应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品茹
气候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关键支撑要素,为地球生物构筑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不当活动导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气候变化破坏和改变了不少生物的生存环境,威胁它们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对地球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威胁。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的改变,也负向反馈到了气候变化上,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两者间这种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使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和减排事业遭受更大挑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品茹
气候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关键支撑要素,为地球生物构筑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不当活动导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气候变化破坏和改变了不少生物的生存环境,威胁它们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对地球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威胁。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的改变,也负向反馈到了气候变化上,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两者间这种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使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和减排事业遭受更大挑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9年8月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对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气专委)发布的特别报告表示欢迎,其中全面、真实地描述了地球所遭受的伤害,凸显了在气候变化影响下不可持续的农业做法如何将土地从人类的朋友转变为敌人,并提出了减少或扭转这些消极趋势的可行办法。该报告探讨了事关联合国粮农组织核心工作的关键问题,包括可持续农业和粮食系统、粮食安全和营养、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以及生物多样性保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章家恩 徐琪
土壤对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是地上生物的载体和介质,又是地下生物的生活场所,同时也是地上生物和地下生物的联系纽带;另一方面土壤通过对全球变化的贡献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因此,保护土壤资源,合理耕作与管理土壤,防止土壤退化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战略要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景侠 赵建民 陈海滨
分析了我国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现状,探讨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为:生境破坏;掠夺式的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5点建议,即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加强立法与执法;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大力整治自然环境;加强生物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 保护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勇进 张敦沦 郗金标
本文通过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内容、特点、意义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探讨 ,提出了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为人类更好地保护、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森林 生物多样性 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娜娜 肖能文 汉瑞英 罗遵兰 葛劲松 韩煜 王琦 全占军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划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规划和实施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区域生态特征的基础上,论文选取生态功能、重要物种潜在生境、生态敏感性、生态胁迫四大类13项评价指标,构建了青海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划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将青海划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极重要区(20.97%)、重要区(32.41%)、较重要区(37.57%)和一般重要区(9.04%)。同时,结合管控目标,制定"一区一策"措施,以期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和管理水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汤娇雯 张富 陈兆波
我国水生生态系统、鱼类物种多样性水平高,目前对重要养殖鱼类的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尚有大量野生种质资源未开展保护。水环境变化、外来物种入侵、过度捕捞等对鱼类资源造成严重威胁。针对我国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鱼类 生物多样性 现状 保护策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史军义 易同培 马丽莎 王海涛 杨林
藤本竹是竹类植物中较具经济和观赏价值的种类,目前已发现有10属40种。该文通过实地考察系统介绍了我国藤本竹的生物多样性状况,以及种类、特点及分布情况,并对藤本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藤本竹 生物多样性 保护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晓丽 史文娇
评价气候变化下生物多样性的风险,对于维持物种生存、适应气候变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气候数据和中国植被图为数据源,基于物种分布模型的基本原理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排放情景特别报告》B2情景下中国植被群系主要建群种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模拟,评估了未来近期、中期和远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主要建群种的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结果表明:B2情景下,气候变化会给中国主要建群种带来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其风险范围和程度随增温幅度增大而增加。到21世纪远期,三成左右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建群种会面临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青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晓丽 史文娇
评价气候变化下生物多样性的风险,对于维持物种生存、适应气候变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气候数据和中国植被图为数据源,基于物种分布模型的基本原理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排放情景特别报告》B2情景下中国植被群系主要建群种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模拟,评估了未来近期、中期和远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主要建群种的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结果表明:B2情景下,气候变化会给中国主要建群种带来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其风险范围和程度随增温幅度增大而增加。到21世纪远期,三成左右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建群种会面临物种多样性损失风险。青藏区可能成为最脆弱的地区,降低的生物多样性将会使得高海拔生态系统及其生境在未来气候变化下更加脆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敏 吴克宁 李晨曦 刘霈珈 祝培甜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整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从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后期管护层面,总结梳理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并对其趋势进行展望。[结果]未来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不同规划中的具体体现以及不同规划的衔接和融合;(2)强化景观生态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设计方法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以及设计技术的研发创新(3)注重土地整治中生态措施在施工方面的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敏 吴克宁 李晨曦 刘霈珈 祝培甜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整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从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后期管护层面,总结梳理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并对其趋势进行展望。[结果]未来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不同规划中的具体体现以及不同规划的衔接和融合;(2)强化景观生态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设计方法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以及设计技术的研发创新(3)注重土地整治中生态措施在施工方面的落实以及施工技术的提高;(4)更加注重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后期管护的有效性,主要从技术和制度层面。[结论]土地整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贯彻落实"推进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研究成果丰富土地整治内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钱凤魁 王文涛 刘燕华
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领域之一,任何程度的气候变化都会给农业生产及其相关过程带来潜在的或显著的影响,而提高适应能力是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对策。气候变化对农业领域的主要影响包括:气候变暖使我国年平均气温上升,农业生产所需的热量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延长了气候生长季,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产生影响;气候变化使我国的种植制度和农业布局发生改变,导致种植区和种植制度分界线北移;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气候变化还对农业旱涝及病虫害等气候灾害及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贸易产生影响。中国幅员辽阔,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农业领域区域差异特征显著,开展适应措施与对策研究已成为农业领域科学应对...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 适应措施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