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9)
2023(13995)
2022(11770)
2021(11197)
2020(9481)
2019(21896)
2018(21128)
2017(40408)
2016(21494)
2015(24301)
2014(23591)
2013(23243)
2012(21427)
2011(19338)
2010(18835)
2009(17321)
2008(16925)
2007(14429)
2006(12415)
2005(11087)
作者
(59121)
(49949)
(49358)
(47044)
(31549)
(23450)
(22459)
(19271)
(18917)
(17222)
(16994)
(16825)
(15650)
(15515)
(15396)
(15341)
(14651)
(14364)
(14351)
(14328)
(12287)
(11984)
(11925)
(11432)
(11226)
(11117)
(10795)
(10333)
(9865)
(9774)
学科
(94109)
经济(93990)
管理(61142)
(60432)
(50240)
企业(50240)
方法(43814)
数学(38928)
数学方法(38475)
中国(25537)
(25057)
(23376)
业经(20545)
(18366)
(18057)
贸易(18047)
(17594)
(17313)
地方(16570)
(16486)
财务(16445)
财务管理(16411)
企业财务(15740)
农业(15272)
(13995)
金融(13992)
(13836)
银行(13814)
产业(13684)
(13608)
机构
大学(306370)
学院(302279)
(134922)
经济(132758)
管理(119101)
研究(106007)
理学(103813)
理学院(102648)
管理学(100989)
管理学院(100406)
中国(81386)
(64407)
科学(61756)
(60461)
(51795)
财经(49150)
中心(48633)
研究所(47261)
(46066)
(45147)
经济学(43276)
业大(42380)
(41681)
北京(40428)
经济学院(39184)
(38727)
(38187)
师范(37786)
财经大学(37063)
农业(36202)
基金
项目(210108)
科学(168503)
基金(158484)
研究(152040)
(138913)
国家(137896)
科学基金(119144)
社会(100876)
社会科(96015)
社会科学(95995)
基金项目(83762)
(77348)
自然(76546)
自然科(74859)
自然科学(74836)
自然科学基金(73531)
教育(68582)
(67070)
资助(64490)
编号(58437)
(48443)
重点(47883)
成果(47041)
(45345)
(44182)
国家社会(43926)
教育部(42030)
创新(41505)
科研(40665)
人文(40388)
期刊
(138911)
经济(138911)
研究(87990)
中国(53678)
(46976)
学报(45025)
管理(44446)
科学(44232)
(40805)
大学(35350)
学学(33458)
农业(28494)
(26610)
金融(26610)
财经(24690)
技术(24552)
教育(23766)
经济研究(23656)
(21377)
业经(20668)
问题(18974)
(17052)
(16701)
世界(16578)
国际(15634)
统计(14959)
技术经济(14544)
理论(13718)
(13632)
现代(13393)
共检索到438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欢芳  张幸  熊曦  胡琴芳  宾厚  
生物产业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依据数据的可获得性,运用空间基尼系数,选取118家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经验数据,对我国生物产业中的生物质能、生物技术、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四类子产业进行空间集聚水平的测度。测度结果显示生物质能和生物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较高,生物农业产业的集聚水平中等,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水平最低,这说明我国生物产业已经出现一定的集聚现象,且具有明显的产业差异,但当前的分布未能使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达到最佳状态,依据各地发展基础、发展目标和相关政策,可预测我国生物产业空间集聚的变化趋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静  赵玉林  
从上市公司的空间集聚程度来看,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及其变动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我国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的差异取决于产业发展阶段、产业进入门槛、产业战略地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地区分布结构以及前期产业基础等方面因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并未使得产业发展处于最佳状态,相关产业发展基础、产业发展内容与目标、政策支持等方面因素将进一步调整产业集聚程度,进而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霞  
本文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服务业呈现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其强度高于工业,并且集聚大小与行业的社会性质相关。对熵指数的区域分解显示,区域内部和区域间的集中度在同时提高;经济越落后地区的内部集聚程度越高,越发达地区反而越低;公益性的行业集聚程度低,而商业化程度高的行业集聚态势明显;东部和中部的集聚度在逐步减弱,而西部的在提高。对影响服务业集聚程度的地区特征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制度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服务业的集聚,而地区要素禀赋和地区虚拟变量对其没有起到显著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春济  高静  
为了定量地反映我国旅游产业的集聚状况,文章使用E-G指数从全国、区域和部门三个层面对1997-2005年我国的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算,对其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阐释了产生上述趋势的原因。文章认为:(1)大部分旅游产业部门不适合高度的地方性集聚,除非有较高的资源承载力作为支撑;(2)应该突破局部的空间限制,把更广阔的空间纳入到旅游产业集聚经济中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玉享  
文章以中国大陆18个省(区、直辖市)体育用品制造业就业人数为指标,采用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方法,分区域对中国体育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演进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果庆  罗宏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FDI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FDI空间集聚对区域发展差距扩大产生重要影响。究竟空间因素多大程度上能解释FDI的空间分布?本文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与趋势面分析相结合方法,以601个县级以上城市人均FDI和空间位置坐标数据研究了FDI的空间集聚与趋势面。研究发现,空间因素对FDI集聚分布的相关性极其显著。从空间因素看,中国人均FDI分布可分成5个集聚区域,北部和西南地区难以吸引FDI入驻。这意味着,更有效地促进FDI北上,尤其是西进应当作为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FDI政策的导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席艳玲  吉生保  
通过对高技术产业地理分布的分析和泰尔指数的测算,发现1997—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利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规模经济、交通便利度和人力资本因素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集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交通便利度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呈倒"U"型,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需要一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技术溢出和外商直接投资也是影响行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前者表现出负的外部性,后者则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新经济地理因素对不同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有着明显差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桑瑞聪  刘志彪  
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遍及29个细分行业的498家上市公司的微观投资数据,对2000—2010年期间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结果表明:在行业分布上,产业转移大致按照"劳动密集型—资本和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方向进行;在地区选择上,产业转移沿着"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海外地区"的顺序梯度进行;要素成本、区位环境和制度环境因素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内陆地区既要加快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弱化区位劣势以有效降低要素运输成本,又要提高政府效率以降低交易成本,最终实现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的有序转移和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喻莎莎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化市场交易模式,缩短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将虚拟经济融入实体经济,使文化的物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本文就互联网影响下文化产业集聚特征是否发生变化这一角度开展研究,将互联网及现代物流作为动力因素,使用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会促进我国文化经济集聚区形成,但对东、中、西各地区内部并不能产生明显刺激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喻莎莎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化市场交易模式,缩短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将虚拟经济融入实体经济,使文化的物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本文就互联网影响下文化产业集聚特征是否发生变化这一角度开展研究,将互联网及现代物流作为动力因素,使用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会促进我国文化经济集聚区形成,但对东、中、西各地区内部并不能产生明显刺激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珊  
本文利用2008-2011年间我国文化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首先利用埃利森-格莱泽指数对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变化趋势从行业和地域两个角度进行了度量,再对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地域文化存量、产业发展动力、投入产出效率和产业政策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数据及核密度估计都验证我国文化产业已出现空间集聚的趋势,同时提高地区文化资源利用效率,培养和引导居民文化消费观念以及提升文化产业链的投入产出效率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有正向作用,财政投资可以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降低物流成本方向倾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春雨  陈霞  王伟强  
我国区域服务业集聚水平由沿海到内陆依次递减,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服务业集中度水平在八大区中始终处于最高水平,而长江中游、西南和黄河中游地区在八大区中居于中游水平;东北、西北地区服务业平均集中率水平相对较低,位于八大区下游水平,各区域服务业专业程度较低,而且波动性较大。服务业发展在相邻地区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服务业集聚和专业化水平对服务业产出的直接影响效应均为正,但二者的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负。劳动投入对服务业产出增加的直接效应为正,但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相邻区域资本投入对服务业产出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其直接影响效应不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宇  谢乔昕  
本文基于产业集聚相关理论的视角,利用我国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制造业公司2006-20122006 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产业集聚对于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产业集聚能够显著降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但这种影响效应对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以及不同规模的企业存在显著差别,其中产业集聚对于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强于国有企业,对大规模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强于小规模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勇  曹丽莉  
制造业是集群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本文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行业1993、1997、2002、200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1993—1997年集聚程度有所下降,1997—2002—2003年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集聚程度的提高是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分布依次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五省市集中度很高,西部边远地区则远远落后,两极分化严重。总体上看,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罗勇,曹丽莉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ne of all kinds of industrial clusters.The paper measures the agglomeration degree of China's twenty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1993,1997,2002 and 2003 by means of the index of industry concentration constructed by Ellison and Glaeser and concentration degree of the regions whose manufacture sales incomes rank the top five.The conclusion indicates that the agglomeration degree descended from 1993~1997 and ascended from 1997~2002~2003.The raise of the agglomeration degree is the main development trend.The industries ale sorted to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technology intensive industry—capital intensive industry—labor intensive industry by the descending agglomeration degree.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is sharply unbalanced and polarization is serious.As a whole,the agglomeration degre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industry growth.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