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8)
- 2023(8142)
- 2022(6620)
- 2021(6047)
- 2020(4878)
- 2019(11101)
- 2018(10875)
- 2017(20587)
- 2016(10503)
- 2015(12001)
- 2014(11696)
- 2013(11954)
- 2012(11355)
- 2011(10685)
- 2010(10617)
- 2009(10134)
- 2008(9686)
- 2007(8353)
- 2006(7838)
- 2005(7442)
- 学科
- 济(74143)
- 经济(74099)
- 管理(28354)
- 方法(23958)
- 业(22475)
- 数学(21986)
- 数学方法(21892)
- 中国(18713)
- 地方(18234)
- 企(15553)
- 企业(15553)
- 农(14181)
- 环境(14157)
- 地方经济(13272)
- 学(12588)
- 贸(12526)
- 贸易(12517)
- 易(12180)
- 业经(11857)
- 农业(9873)
- 财(9868)
- 发(9431)
- 融(9303)
- 金融(9303)
- 制(9214)
- 银(8572)
- 银行(8564)
- 和(8435)
- 行(8399)
- 关系(8236)
- 机构
- 大学(164292)
- 学院(162510)
- 济(90362)
- 经济(89187)
- 研究(66775)
- 管理(58628)
- 中国(51855)
- 理学(49921)
- 理学院(49319)
- 管理学(48792)
- 管理学院(48481)
- 财(36831)
- 科学(35760)
- 京(34985)
- 所(33178)
- 经济学(31117)
- 研究所(30069)
- 财经(29621)
- 中心(27937)
- 经济学院(27807)
- 经(27132)
- 院(23764)
- 北京(23125)
- 农(22360)
- 江(22261)
- 财经大学(21974)
- 科学院(21259)
- 范(20232)
- 师范(20116)
- 研究中心(19149)
- 基金
- 项目(104921)
- 科学(84588)
- 基金(80531)
- 研究(77523)
- 家(70189)
- 国家(69755)
- 科学基金(59471)
- 社会(55646)
- 社会科(53090)
- 社会科学(53081)
- 基金项目(41321)
- 省(36673)
- 自然(34518)
- 自然科(33626)
- 自然科学(33618)
- 资助(33344)
- 自然科学基金(33054)
- 教育(33032)
- 划(31552)
- 编号(27126)
- 国家社会(25557)
- 发(25300)
- 部(24957)
- 重点(24239)
- 中国(24107)
- 成果(21941)
- 教育部(21809)
- 发展(21609)
- 展(21309)
- 创(21208)
共检索到257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中才 王广成 关晓吉
本文综合应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我国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了中国1961年~2001年的生态足迹及能源足迹、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水域足迹。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GDP与各种生态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GDP分别与总生态足迹、耕地足迹、能源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GDP与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水域足迹不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资源、能源消耗型;并建立了GDP与总生态足迹、耕地足迹、能源足迹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应用模型分析发现增加1%的GDP产出需要增加0.61%的生态足迹,需要增加2.38%的能源足迹、1....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向书坚 卢小兰
本文应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了湖北省1980~2007年的各类生态足迹,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GDP与各类生态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结果表明GDP分别与总生态足迹、耕地足迹、化石能源足迹和建筑用地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与草地足迹、水域足迹和林地足迹不存在协整关系。经Granger因果检验,存在从GDP到总生态足迹、化石能源用地足迹和建筑用地足迹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以及从耕地足迹到GDP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这表明长期以来湖北省为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导致了过度的能源消费,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对生物资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为保证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改变这种资源依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汉武 李昉
文章利用河南省年度的数据,采用JJ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社会用电量与GDP总量、产业结构、人口量和电价水平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社会用电量 经济增长 协整 误差修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艳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技术贸易开始形成规模并迅速扩大,已经成为推动各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本文从中国技术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运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1985—2020年中国技术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与短期调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技术贸易收支比对GDP增速在短期和长期均有负向影响,但长期影响比短期影响大;技术贸易收支比对GDP增速之间具有短期反向调整机制,但调整力度较小。为顺应全球技术贸易发展趋势,中国应致力于构建国际科技合作新机制,积极参与国际技术贸易规则标准建设,同时加强技术贸易安全管理。
关键词:
技术贸易 经济增长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军华
文章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来描述我国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动态关联性。冲击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生态足迹之间存在较强的交互响应作用,一方面经济增长是生态足迹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生态足迹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鹏
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对外贸易的两个方面——出口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具体作用究竟如何呢?或者说出口和进口哪一个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一些呢?本文通过对我国1952以来的GDP与进出口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计量分析,并根据格兰杰(Granger)定理运用EG两步法建立三者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进口增长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及其对于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原动力之所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广阔 李会超
为了研究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均衡关系,文章采用恩格尔—格兰杰(E-G)的协整检验方法,分析1980—2009年间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电力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强化了用电力消费对GDP预测的准确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六君 毛谭 刘为 方福康
本文通过中国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 ,讨论了生态系统在资源供给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资源生态足迹是生态足迹的主要部分 ,反映了经济系统的资源消费。计算发现 ,1961~ 1999年中国资源生态足迹持续增长 ,从 1961年的 3 .3亿hm2 逐年递增到 1999年的16.8亿hm2 ,年平均增长率为 4.4%。资源生态足迹的增长支持了同期的经济增长 ,但是 ,实证比较发现资源生态承载力大大低于资源生态足迹。这些实证结果表明 :一方面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了资源消费持续增加 ,而另一方面 ,中国生态系统资源供给能力有限 ,不能支持当前的资源消费及其增长。由于自然资源是经济系统进行生产的物质基础 ...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生态制约 生态足迹 自然资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莉
作者在计算民营企业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以及对1994年-2005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和我国 GDP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格兰杰定理运用EG两步法建立三者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表明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进、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平平
依据我国1978~2003年的统计数据,使用协整分析考察了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医疗费用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发现:我国医疗费用增长不仅受经济增长的影响,而且也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并且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明显高于经济增长对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我国医疗保健的收入弹性小于1,医疗保健是必需品;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短期影响不大。
关键词:
医疗费用支出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贵良 伏洋成
生态环境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污染承载,同时,工业经济发展也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后者即为生态足迹。以往研究更多关注两者间的静态联系,没有考虑到脉冲或滞后影响。文章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描述江苏省人均生态足迹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发展的波动在第一期就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生态足迹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在第二期才显现出来,此后趋于稳定。而生态足迹从第一期就受到自身波动和产业发展冲击的影响,受产业发展的影响在第一期较弱,此后总体呈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钱文婧 贺灿飞
从生态足迹视角出发,采用1952~2007年的数据探讨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对生态足迹各个构成项的分析表明,煤、石油、天然气和电的消耗在各项中增长最快,要控制我国生态足迹的持续增大,必须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增长速率。回归分析结果则表明,在我国语境下,宏观意义上的资源环境综合压力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我国资源环境压力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出现倒"U"形;同时,我国当前面临特殊的国际背景,必须采取有效手段进一步控制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否则倒"U"形曲线将转向环境质量再次降低的"N"形曲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胥巍 曹正勇 傅新红
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采用1978~2005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我国东、西部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西部地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无论短期还是长期的财政农业支出,对刺激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都较为重要,而东部地区的长期性政策则更为有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远东 花拥军
已有的关于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较少涉及地方财政,而且在计量模型的设计中,从未考虑变量可能存在的空间效应。基于此,本文同时考虑了面板数据中截面单元间存在的空间依赖性与面板数据的非平稳性,构造了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协整方程与空间误差修正模型,采用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定量研究了地方财政农业支出中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与非部门事业费支出对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显示,一个省份农业经济增长与本省的农业资本投入、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邻接省份的农业资本投入及非部门事业费支出间存在全域协整以及空间误差修正机制的存在等诸多重要结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春霄 贾金荣
农村经济增长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基于1985年~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结构和农村金融效率等三个指标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在长期内具有协整关系,在短期内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结构的关系明显,与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的关系则不明显。基于此提出优化农村金融结构、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