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5)
- 2023(13212)
- 2022(11535)
- 2021(10934)
- 2020(9141)
- 2019(21364)
- 2018(21129)
- 2017(40566)
- 2016(21809)
- 2015(24891)
- 2014(24622)
- 2013(24675)
- 2012(22520)
- 2011(20528)
- 2010(20249)
- 2009(18615)
- 2008(17947)
- 2007(15139)
- 2006(13158)
- 2005(11619)
- 学科
- 济(87044)
- 经济(86957)
- 管理(61858)
- 业(57791)
- 企(45739)
- 企业(45739)
- 方法(40897)
- 数学(35588)
- 数学方法(35235)
- 中国(25469)
- 农(22582)
- 学(20509)
- 财(20021)
- 业经(18489)
- 贸(18237)
- 贸易(18225)
- 易(17808)
- 环境(16939)
- 地方(16202)
- 制(15491)
- 和(14955)
- 农业(14933)
- 理论(13619)
- 银(13249)
- 银行(13203)
- 划(13028)
- 技术(13012)
- 行(12630)
- 务(12458)
- 财务(12392)
- 机构
- 大学(311365)
- 学院(306584)
- 济(124983)
- 管理(122972)
- 经济(122315)
- 研究(107624)
- 理学(106887)
- 理学院(105654)
- 管理学(103950)
- 管理学院(103399)
- 中国(81078)
- 京(68326)
- 科学(67420)
- 所(53871)
- 财(53692)
- 研究所(49700)
- 农(48090)
- 中心(47929)
- 业大(46024)
- 财经(43974)
- 北京(43863)
- 江(42145)
- 范(41299)
- 师范(40936)
- 经(40273)
- 院(39533)
- 农业(37719)
- 经济学(37665)
- 州(34737)
- 经济学院(33942)
- 基金
- 项目(216563)
- 科学(170255)
- 基金(158624)
- 研究(157938)
- 家(139064)
- 国家(137987)
- 科学基金(117827)
- 社会(99712)
- 社会科(94378)
- 社会科学(94352)
- 基金项目(84406)
- 省(80989)
- 自然(76845)
- 自然科(75001)
- 自然科学(74984)
- 自然科学基金(73627)
- 教育(70848)
- 划(69731)
- 资助(65364)
- 编号(63636)
- 成果(51426)
- 重点(48533)
- 部(48247)
- 发(46104)
- 创(44375)
- 课题(43071)
- 国家社会(41445)
- 创新(41425)
- 科研(41265)
- 教育部(41123)
- 期刊
- 济(132223)
- 经济(132223)
- 研究(89571)
- 中国(57420)
- 学报(49779)
- 科学(46301)
- 管理(43751)
- 农(42198)
- 财(38556)
- 大学(37224)
- 学学(34608)
- 教育(32065)
- 农业(30281)
- 技术(25303)
- 融(23562)
- 金融(23562)
- 经济研究(21847)
- 图书(20937)
- 财经(20763)
- 业经(20341)
- 经(17785)
- 问题(17054)
- 业(16544)
- 资源(16045)
- 科技(15017)
- 理论(14980)
- 贸(14631)
- 技术经济(14364)
- 书馆(14301)
- 图书馆(14301)
共检索到443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管青春 郝晋珉 石雪洁 高阳 王宏亮 李牧
生态用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论文在总结国内研究学者有关生态用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入手,界定了生态用地的概念,根据生态干扰度构建了生态用地分类体系,并将生态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分类进行衔接,对全国生态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分析其特征及规律。研究表明:1)广义的生态用地是指能发挥供给、调节、支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调节全球气候具有重要作用的土地类型;2)依据"生态干扰度"构建了生态用地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高地 张彩霞 张昌顺 肖玉 鲁春霞
生态系统服务有着极高甚至无法计量的价值,与人类福祉关系及其密切。充分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现已成为生态系统资产化管理、生态补偿、生态服务有偿使用等政策执行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扩展的劳动价值论原理,主要采用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的方法,对中国生态系统提供的11种生态服务类型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1中国各种生态系统年提供总服务价值量为38.10万亿元。就生态系统而言,森林提供的总服务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46.00%;其次是水域和草地,分别占总价值的21.16%和19.68%;2就生态系统服务类别而言,调节功能服务价值最高,占71.31%,支持服务占19.01%,供给服务占5.87%;文化服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旺来 奚恒辉 蔡莉 陈梦圆 徐成磊
海岛是陆地生态和海洋生态的汇合,海岛县是海陆生态空间复合系统。文章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系数法,分析了1990—2018年中国12个海岛县植被动态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990—2018年,中国12个海岛县的平均NDVI在0.347~0.380之间,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额从1990年的8.27亿美元下降到2018年的8.21亿美元,呈现区域差异性。长海县、长岛县、崇明区、平潭县、岱山县、洞头区、嵊泗县和东山县8个海岛县的NDVI呈下降趋势,玉环市、定海区、普陀区和南澳县4个海岛县的NDVI呈增长状态;长海县、长岛县、平潭县、岱山县、东山县、洞头区和普陀区7个海岛县的ESV呈下降趋势,南澳县、定海区、玉环市、崇明区和嵊泗县5个海岛县的ESV呈增长状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中华 王晴 刘广青
在Costanza等人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方法与参数的基础上,使用2010年中国生态系统的统计数据,对我国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再计算。得出2010年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12 1391.2亿元,较1994年的总价值增加了45.69%。同时,我国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服务价值也有了相应的变化。通过动态比较我国生态服务价值以及对价值变化驱动力的分析,将有助于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体系的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的深入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喻建华 高中贵 张露 彭补拙
在Con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基础上,计算了1994-2002年江苏省昆山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建设用地对耕地和水域面积的占用,引起了昆山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下降。9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总量下降了8.9%,人均占有量(Ave(ESV))下降了13.0%。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弹性系数都小于1。水域面积的变化则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起到放大作用。耕地面积的变化主要是影响昆山市的粮食安全问题,而水域的变化则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功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雪梅 邓小文
以1984年、1995年、2008年遥感影像和2004年滨海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为主要数据源,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获取天津市滨海新区1984年至2008年湿地历史演变数据。从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四个一级服务类型建立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体系,并利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各生态服务类型价值当量与单位服务价值,对滨海新区进行生态服务价值历史评价。根据研究区实际发展状况制定有无湿地保护两种方案,并预测两种方案下湿地2009—2020年需求及两种方案下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结论认为湿地保护方案对缓解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湿地 演变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滨海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宗明 张柏 张树清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吉林省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为基础,应用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80年到2000年,吉林省草地、水域和湿地面积大量减少,其它类型土地面积在增加;由于耕地的生态价值系数相对较小,湿地和水域的生态价值系数较高,耕地面积的增加不能弥补由于湿地、水域减少造成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整体下降,使得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减少。吉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980年的12365.14×106$减少到2000年的10700.38×106$,减少率为13.46%,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中旗 李文华 闵庆文 许晴
论文采用Costanza等人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对锡林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987~2000年的13年间,锡林河流域各类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服务总价值下降了31.6%,其中,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5.13×108美元降至4.38×108美元,下降13.3%;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由2.62×108美元下降为0.9×108美元,下降了65.1%;而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0.01×108美元上升到0.03×108美元,增加了200%。在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中,绣线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羊草杂草类草原和羊草丛生禾草草原等优质草原所占的比重在逐渐减小,克氏针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华 张爱平 杨俊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改变,可定量评价土地利用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199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应用谢高地等人制定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估算了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改变。结果表明,从1995-2000年5年间,科尔沁沙地的耕地增加4.87%,林地减少2.25%,草地减少0.03%,水域减少1.32%,湿地增加0.54%,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减少3.21%,未利用地减少8.83%;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性很大,表现为大部分旗县仍维持着毁林毁草开荒的不合理土地利用活动。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995年的1 4...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段锦 康慕谊 江源
从生态系统的类型、质量和功能的时空变化出发,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并在全面考虑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基础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对东江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科学评估,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08年东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减少趋势,且除水域外,其余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均为2008年比2000年有所减少,说明流域生态系统的质量呈下降趋势。林地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2004—2008年的年均减少率大于2000—2004年,反映了流域森林资源的质量加速下降的状况;从空间上看,虽然上中游单位面积的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志刚 余德 韩成云 王凯荣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2009年开始建设,目前已完成首要阶段的建设工作。基于土地覆被遥感解译数据,利用生态价值评估模型及GIS空间统计方法,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8~2016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格局及动态演化。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覆被方式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8年间区内草地和建筑用地面积明显增加,水域面积减少加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减少最明显的是林地和水域系统价值。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两者合计占比38%以上,但食物生产、水源涵养与废物处理的各单项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比例较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年均减少率超过20%的区域主要在城市地区,从空间分布来看,南部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增长具有优势,尤其在2012~2016年间总的优势更为明显。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瑜 陈超 胡振琪
针对中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存在系统化、层次化总结不够的问题,对西部生态脆弱区研究中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的进展、前景与难点进行梳理总结。结果表明: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多采用参数借用评估模型,原因在于该类评估模型具有数据精度限制和模型简单易用的特点;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主导因素的研究趋于具体化,而县域小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成为研究趋势;就时空差异性和生态系统异质性的表征状况而言,遥感定量测量模型更适用于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延琼 章家恩 李韵 李逸勉
在对谢高地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分析了1996-2008年广东省农用地变化所引起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应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与影响农用地变化的总人口、GDP、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比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个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1996-2008年间,尽管园地、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增加,但广东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林地为主,其次为农田,林地和农田面积减小使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减少,且林地和农田减小量大于园地和水域的增加量,从而使全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13年间降低了23.11×108元;②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白晓飞 陈焕伟 彭晋福
研究目的: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解决土地利用中生态效益的量化问题,从空间上显示生态效益变化的趋势。研究方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环境经济学方法、USLE模型、风蚀流失量统计模型。研究结果:研究区伊金霍洛旗1990年与2000年相比生态价值减少约2.1亿元,与经济增长呈相反方向,但是空间分析表明该地区大范围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局部地区减少严重。研究结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更有助于把握生态与经济的平衡点,是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有效辅助手段。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伊金霍洛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志会 王润 赵群 马晓燕
以北京绿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06及2012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在GIS的支持下,对2000—2012年北京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6以及2012年北京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差异较小,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369.03、371.86和370.85亿元。其中林地与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占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95.27%,林地生态服务价值2000—2006年增加较显著,增幅为6.5%,2006—2012年增幅较小,增幅为0.7%;耕地生态服务价
关键词:
绿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北京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