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3)
2023(9761)
2022(7992)
2021(7817)
2020(6137)
2019(14059)
2018(13837)
2017(25616)
2016(13907)
2015(15680)
2014(15277)
2013(14879)
2012(14195)
2011(13072)
2010(13305)
2009(12222)
2008(12086)
2007(10801)
2006(9899)
2005(8796)
作者
(37669)
(31303)
(31295)
(30073)
(20154)
(14792)
(14176)
(12144)
(12065)
(11477)
(10841)
(10374)
(10126)
(10081)
(10006)
(9858)
(9285)
(9182)
(8969)
(8827)
(8032)
(7692)
(7535)
(7209)
(7162)
(7079)
(6946)
(6921)
(6368)
(6291)
学科
(54915)
经济(54862)
管理(40337)
(31686)
(24156)
企业(24156)
中国(20722)
方法(20285)
(17956)
数学(17931)
数学方法(17737)
环境(17447)
(13461)
(13363)
贸易(13352)
(13153)
地方(11847)
业经(11559)
农业(11230)
(11225)
(11124)
(11067)
(10727)
(9803)
银行(9800)
(9771)
(9558)
(9391)
及其(9184)
(9038)
机构
学院(191003)
大学(189762)
(87232)
经济(85551)
研究(72779)
管理(70305)
理学(58933)
理学院(58271)
中国(58099)
管理学(57476)
管理学院(57117)
(41788)
科学(40452)
(40145)
(35393)
中心(33130)
研究所(31896)
财经(30700)
(29554)
(28116)
(27721)
经济学(27669)
北京(27584)
(26957)
(26698)
师范(26516)
经济学院(24805)
(23429)
业大(23380)
财经大学(22596)
基金
项目(123421)
科学(98001)
研究(97068)
基金(89379)
(77233)
国家(76597)
科学基金(65242)
社会(62472)
社会科(59175)
社会科学(59164)
(45757)
基金项目(45504)
教育(44852)
(39240)
编号(39138)
自然(38695)
自然科(37631)
自然科学(37621)
资助(37147)
自然科学基金(36967)
成果(33084)
(28933)
课题(28761)
重点(28569)
(28079)
国家社会(26864)
中国(26056)
(25413)
教育部(25057)
(24644)
期刊
(101041)
经济(101041)
研究(63621)
中国(45763)
(28956)
教育(27856)
管理(27253)
(25748)
科学(24756)
学报(24032)
(21097)
金融(21097)
大学(19326)
农业(18211)
技术(17983)
学学(17551)
经济研究(16549)
财经(15390)
业经(14816)
(13453)
(13152)
问题(13093)
国际(12010)
世界(11646)
图书(11025)
(10562)
资源(10306)
(9577)
论坛(9577)
职业(9377)
共检索到308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焕良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重点工程建设区已经出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最根本的是要建立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必须加大力度,加快速度,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创新机制来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巴建军  
本文在对河西地区生态环境进行脆弱度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应走生态经济相结合的道路 ,要从建立水资源持续利用机制、科学实施荒漠化防治工程、加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以及培育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静  闵庆文  吴华武  
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对安吉广泛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安吉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竹林产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安吉的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由此得出:如果想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就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其是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将生态价值切实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实现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金香  
在新形势下,基层中央银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共兴共荣,和谐发展。最近我支行调研组走访了部分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及个人,对余杭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了专题调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甘敬  胡涌  
该文论述了绿色奥运思想的起源、实施及发展 ,概括了绿色奥运的内涵和宗旨 .指出北京绿色奥运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制约因子是干旱缺水和高度城市化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生态环境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模式、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对策和措施 .论述了北京生态环境建设的十大重点工程 :①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 ;②以“五河十路”绿色通道为重点的郊区平原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 ;③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 ;④城市中心区绿化美化工程 ;⑤卫星城、小城镇造林绿化工程 ;⑥防沙治沙绿化造林工程 ;⑦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程 ;⑧生物多样性工程 ;⑨高效益的绿色产业工程 ;⑩高水平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工程 .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鸣骥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是西部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西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曾经水草丰盛,林木繁茂,经济繁荣。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和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森林植被遭到长期的、连续的破坏,许多富饶的地方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江  王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珏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农村金融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庆法  侯怀恩  袁启占  张慧勤  
总结了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就和存在问题,分析了河南省生态环境系统特征,确立了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逐步建立能适应全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的生态环境系统,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并重点就加强宣传和领导、资金投入、法制建设、重点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禄胜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本文用大量资料剖析了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原因与经济行为之间的必然联系。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与措施,旨在借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胤汉,管海晏,李厚地,王永,刘晓靖  
本文以图像遥感解译为主 ,结合野外实际考察 ,并通过抽样验证完成。在对生态环境界定和赋予内涵的基础上 ,根据区划目的、原则和所选取的指标体系 ,从生态环境分类入手 ,经过从上向下续分和由下向上合并的反复磨合过程、专家集成模拟 ,对西北五省(区 )生态环境做了全面的综合分区研究 ,并针对所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对策 ,为西北五省 (区 )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监测、治理、建设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太青  
党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并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优先发展的位置。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严酷 ,恢复林草植被难度较大 ,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 ,必须结合实际 ,科学规划 ,有计划分步骤实施 ,加大投入 ,加强管护力度 ,依靠科技 ,提高治理效果 ,促进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诗铿  
本文阐述了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提出加强黄河中游地区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文章重点讨论了有关项目布局、造林方式等提高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效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子舒  
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再次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目前相对薄弱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更为重要、问题更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提出从提高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提升农村居民生态环保意识、协调推进城乡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持续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