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2)
2023(15316)
2022(13261)
2021(12585)
2020(10419)
2019(24079)
2018(23731)
2017(45293)
2016(24695)
2015(27876)
2014(27921)
2013(27657)
2012(25369)
2011(23178)
2010(23049)
2009(21368)
2008(20891)
2007(18186)
2006(16127)
2005(14478)
作者
(70766)
(58934)
(58478)
(55723)
(37486)
(28153)
(26523)
(23069)
(22307)
(20883)
(20192)
(20042)
(18824)
(18686)
(18171)
(18124)
(17566)
(17318)
(16912)
(16814)
(14658)
(14515)
(14001)
(13311)
(13142)
(13041)
(13009)
(12903)
(11744)
(11520)
学科
(104007)
经济(103873)
管理(72910)
(64950)
(53588)
企业(53588)
方法(44328)
数学(37917)
数学方法(37547)
中国(28685)
(26872)
(25198)
业经(22558)
(21967)
地方(21859)
(21538)
(19273)
贸易(19262)
环境(19168)
(18737)
农业(17846)
(16607)
(16106)
(15987)
银行(15946)
理论(15939)
(15498)
金融(15494)
(15294)
(15148)
机构
大学(356017)
学院(353391)
(145745)
经济(142723)
管理(138802)
研究(124165)
理学(119926)
理学院(118511)
管理学(116693)
管理学院(116035)
中国(93043)
(76818)
科学(75619)
(66669)
(61775)
研究所(56431)
中心(54715)
(53903)
财经(53320)
(50423)
业大(50155)
北京(49303)
(48523)
(48139)
师范(47746)
(45282)
经济学(44290)
农业(41831)
(40779)
经济学院(39845)
基金
项目(242358)
科学(191717)
研究(179121)
基金(177472)
(154612)
国家(153407)
科学基金(131418)
社会(114602)
社会科(108623)
社会科学(108597)
基金项目(94418)
(92013)
自然(84066)
自然科(81994)
自然科学(81976)
教育(81105)
自然科学基金(80496)
(78318)
资助(72990)
编号(71922)
成果(58851)
重点(54474)
(54473)
(52325)
(49841)
课题(49716)
国家社会(47777)
教育部(46820)
(46773)
创新(46656)
期刊
(161342)
经济(161342)
研究(106265)
中国(67444)
学报(53876)
科学(51707)
管理(50259)
(49363)
(49024)
大学(41085)
学学(38571)
教育(38151)
农业(34505)
(29879)
金融(29879)
技术(28568)
财经(25930)
经济研究(25268)
业经(25141)
(22167)
问题(21026)
(17848)
(17171)
资源(17141)
图书(17029)
科技(16951)
理论(16708)
技术经济(16103)
世界(15905)
(15740)
共检索到520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美霖  
生态旅游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推进生态旅游区域合作有利于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实现生态旅游多方主体共赢和增强环境治理与保护能力。面对区域合作体制壁垒制约、非政府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和各主体合作不够紧密等困境,生态旅游区域合作重点是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生态旅游区域合作立体化机制,增强生态旅游区域合作保障力;发挥大数据优势,推进生态旅游区域合作信息平台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玉新  石云霞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区域合作发展乡村旅游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在区域合作框架下,乡村旅游涉及许多要素和多个利益主体,构成一个复杂系统。乡村旅游的区域旅游合作组织要由政府、社区和企业三方面组成,他们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尤其需要在区域整体基础上,建立面向游客需求的产品开发机制,以及全面参与的营销合作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大江  陈学梅  牟红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长江三峡旅游区域成员行为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从缺乏国家强制执行机制到国家强制执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如何使区域成员行为走出"囚徒困境",最后使区域双方的合作策略成为系统的进化稳定策略。研究表面,该系统的演化方向与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相关,并受到系统初始状态的影响。另外,单方合作时合作方的损失与不合作方的收益、区域合作产生的超额利润、国家强制执行机制的完善度、合同违约金和成员间利益的平衡都是影响区域合作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学梅  胡大江  牟红  
文章利用军备竞赛动力系统模型,构建了长江三峡旅游区域间在旅游经济单纯竞争和合作的动力模型,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发现,三峡旅游区域间的单纯竞争可能导致某些区域旅游经济的严重衰退,而合作去可以避免这一风险,并且,合作还能提高合作方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超  刘家明  陈楠  
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乡村旅游等级质量标准的制定与推广,为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在区域合作框架下,通过比较台湾海峡西岸旅游区四省(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的乡村旅游的地方标准评判项目,发现各地乡村旅游等级标准与评定存在差异,制约了区域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提出应从利益相关者的功能分工协作机制、检查项目指标可比评价体系、评估产品的核心价值体系三位一体构建评价标准框架系统,进一步规范与改善乡村旅游质量评判标准,推动海西乡村旅游星级标准区域一体化建设,研究案例具有典型性,可为规范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指导。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磊  杨为程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开展国际旅游区域合作的优势在于关联带动性强、壁垒少、合作共识多,民间动力强。旅游资源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非常明显比较优势的人文经济资源,但是目前的中国中亚国际旅游区域合作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本文针对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建立区域旅游合作决策与协调组织机构"中国中亚旅游合作开发委员会"、推进签证便利化的具体措施、与中亚国家签署航空自由化协议,促进西部城市航空自由化、创新融资方式等制度建设方面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樊志勇  孙冬玲  
我国旅游业已进入区域协同与跨区域竞争的时代,其发展趋势是实现区域旅游合作。旅游业区域合作的目标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构建无障碍旅游机制,实现一体化,使区域旅游要素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流动,实现旅游资源的最优配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玉成  
旅游区域一体化的动力具体包括内部推动力、外部推动力以及阻碍力。内部推动力可以从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外部推动力可以从“公权”界定的驱动和一体化正外部性效应的诱导两个途径来进行解释。制约因素主要受制于市场壁垒、补偿欠缺两个方面。旅游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与产品。市场与产品的一体化程度决定了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度与质量,同时,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和区域旅游产品组合创新、一体化还需要通过区域旅游管治一体化来保障实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红梅  王喜莲  
目前我国许多旅游区的大多数游客素质不高,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不强,直接影响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究其原因,是对游客的管理不善造成的。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区在游客管理上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和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建萍  吴亚东  于玲玲  
环境解说与教育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本质特点之一,是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生态旅游区环境解说教育缺失现象的表现及原因的剖析,构建了基于环境教育功能的十大解说教育功能系统和基于目标管理的浅层、中层和深层三大教育目标系统的设计框架,并对各个子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规划设计,最后对系统的运行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全华  
生态旅游在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掀起了热潮。正如DavidWester所说,生态旅游如海啸一般席卷旅游界和环境保护界。作为实现生态旅游的物质空间———生态旅游区,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国内外旅游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加以回顾、借鉴并及时总结经验,有利于更加科学地建设生态旅游区,并使之可持续发展。文章首先从"鸟瞰"生态旅游研究进程、现状出发,逐步"聚焦"到生态旅游区建设的核心问题。以古今时序演进为"经线",以中外地域差异为"纬线",简洁地勾勒生态旅游区发展历程、理论研究进展以及生态旅游区建设的历史轨迹和现时轮廓。最后提出了生态旅游区建设热潮中出现的一系列"反生态"问题及经验教训。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赖启福  
从目前旅游区投资效益评价现状、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三大效益”的内在逻辑关系等方面阐述生态旅游区投资效益的界定;从评价对象、评价阶段化、动态分析等方面对评价的前提与条件进行分析;以专家组、当地主管部门、社区居民、旅游企业、生态旅游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群体作为评价主体,构建生态旅游区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子系统相应的指标要素、评价标准与得分,评价的方法与原则,评价结果的分析方法等;介绍了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概况,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投资效益进行整体地综合评价,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益民  吴楚材  吴章文  
为了规范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建设,满足居民对健康长寿、舒适快乐、优雅安全的环境需求,本文编制了生态旅游区建设的等级标准,主要包括3个等级层次、3项建设内容和18条建设纲要,即一级、二级和三级生态旅游区;设施建设标准、交通建设标准和环境建设标准;建筑容积率、建筑材料等18条要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曾志兰  
为了更好地开辟台湾客源市场,"闽台旅游区"构想已经逐步形成,"海峡旅游区"的构建推动了两岸旅游业发展,闽台旅游业的交流机制、合作机制、互动机制和营销机制已经初步形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向荣  时玉坤  
乡村生态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山东省房干生态旅游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生态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地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房干乡村生态旅游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给出其服务质量的提升对策,以促进房干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其他乡村生态旅游区的建设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