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8)
- 2023(5791)
- 2022(4653)
- 2021(4569)
- 2020(3622)
- 2019(8408)
- 2018(8233)
- 2017(14894)
- 2016(7975)
- 2015(9148)
- 2014(8721)
- 2013(8839)
- 2012(8482)
- 2011(8049)
- 2010(7930)
- 2009(7204)
- 2008(7120)
- 2007(6341)
- 2006(5795)
- 2005(4988)
- 学科
- 济(36651)
- 经济(36626)
- 管理(19643)
- 中国(14974)
- 方法(14067)
- 业(13838)
- 数学(12737)
- 数学方法(12693)
- 农(10655)
- 环境(10585)
- 企(9272)
- 企业(9272)
- 贸(9099)
- 贸易(9092)
- 易(8983)
- 地方(7324)
- 学(7208)
- 业经(6945)
- 发(6929)
- 农业(6687)
- 制(6201)
- 财(6124)
- 和(6080)
- 生态(5992)
- 关系(5917)
- 划(5889)
- 银(5807)
- 银行(5804)
- 行(5718)
- 融(5701)
- 机构
- 大学(112888)
- 学院(110729)
- 济(55367)
- 经济(54596)
- 研究(47425)
- 管理(38897)
- 中国(37446)
- 理学(32562)
- 理学院(32140)
- 管理学(31755)
- 管理学院(31545)
- 科学(26133)
- 京(25944)
- 所(23262)
- 财(22969)
- 研究所(21232)
- 中心(20488)
- 经济学(18764)
- 财经(18175)
- 北京(17510)
- 院(17436)
- 经(16903)
- 农(16876)
- 经济学院(16852)
- 范(15609)
- 师范(15512)
- 江(15358)
- 科学院(15068)
- 业大(13935)
- 研究中心(13648)
- 基金
- 项目(74066)
- 科学(59015)
- 研究(56878)
- 基金(55313)
- 家(48946)
- 国家(48612)
- 科学基金(40524)
- 社会(38402)
- 社会科(36422)
- 社会科学(36416)
- 基金项目(28446)
- 教育(25301)
- 省(25235)
- 自然(23502)
- 自然科(22851)
- 自然科学(22844)
- 划(22711)
- 资助(22657)
- 自然科学基金(22463)
- 编号(21133)
- 中国(18636)
- 部(18163)
- 成果(17725)
- 重点(17597)
- 国家社会(17491)
- 发(17214)
- 课题(15780)
- 教育部(15619)
- 创(14968)
- 发展(14565)
共检索到178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志
自2003年"生态文明"第一次写入党的文件至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正日趋完善。"十二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效能显著提高,相关法律及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地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速且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十三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与难点在于,生态资源环境容量对发展的硬约束、进一步减排将遭遇技术创新滞缓软约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及对全球生态安全的维护和减缓气候变化。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基础工作:其一,在国家三大战略实施中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其二,优化创新环境,引导绿色产业有序发展;其三,制订全面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其四,推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姜长云
"十二五"期间,中国产业规模较快扩张,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阶段转变开始形成;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型更加显著;产业跨界融合向纵深发展,发展方式转变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亮点频频;产业开放步伐加快,创新创业蓬勃展开。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中国产业发展环境出现若干重大标志性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对产业需求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人口老龄化提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占比下降,对产业需求和产业成本(结构)的影响出现重大变化;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现转折性变化,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的重要性迅速凸显;国际形势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李晓华
"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国家层面规划提出的有关工业发展的主要"数量型"指标基本实现,但一些长期制约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还有待突破。在世界范围内"第三次工业革命"不断拓展、全球投资贸易秩序加速重构,以及中国全面改革日益深化、"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积极推进的大背景下,"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十三五"时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功能、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都将发生深刻转变。工业在国民经济社会中的核心功能将逐步由过去的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向通过促进新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提高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解决重大民生问题和提升全球竞争力转变...
关键词:
工业发展 “十二五”时期 “十三五”时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孝德
根据通用技术突破是引爆历次科技革命导火索的规律,"十三五"期间将是中国新能源革命全面爆发的关键时期。新能源革命导致的能源替代,将会导致整个经济系统发生全局性变革。新能源革命引发大规模新兴产业兴起,将会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新引擎。抓住新能源革命时代机遇,大力实施生态经济引领战略,推动中国转型发展,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地是"十三五"规划必须思考的新思维、大战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小敏 于干千
基于数据定量分析和典型案例研究,本文从宏观政策、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回顾总结了"十二五"期间餐饮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在经济新常态和服务业黄金发展期的背景下,餐饮业在政策环境、产业布局、市场结构、增长模式、发展思路等方面都经历着深刻转变与调整。"十三五"期间,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餐饮业有望在行业定位、创业环境、业态结构、资源配置、食品安全以及综合实力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与优化。
关键词:
餐饮业 十二五 十三五 新常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徐建伟 付保宗
"十二五"时期以来,随着国内外资源要素条件和发展环境变化,传统工业发展模式面临的瓶颈和制约日益突出,工业增长动能逐渐减弱。"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决胜时期,工业将经历发展型式转变的深度调整,这不仅包括工业占比和增长速度的变化,也包括工业结构、发展模式与驱动因素的变化。基于此,工业政策应该更加注重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更加聚焦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更加重视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协调。
关键词:
“十三五”时期 工业发展 工业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任继球
"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区域产业发展逐步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初有成效。但是,产业空心化风险加大、服务业准入门槛过高或偏低、政策监管和公共服务缺失,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凸显。展望"十三五",结合国内国外经济形势,我国工业增速将持续放缓,但工业发展质量将进一步改善;服务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就业比例将首次超过50%;农村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深度融合、产业边界模糊,跨行竞争更加激烈。
关键词:
工业增速 产业融合 产业转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有志 杨西美
通过对湖南省40所普通高校图书馆"十二五"发展状况的调查,提出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建议:新馆建设规划慎之又慎、文献信息资源发展规划有的放失、数字图书馆规划刻不容缓、读者服务规划双头并进、职工队伍规划重质轻量;进一步提出"十三五"规划注意事项:准确识别战略目标的内涵、针对性选择战略分析工具、科学分解战略目标、合理配置战略资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勤 王林梅 贺宇路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战略,从各地"十二五"规划看,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首次将其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可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广泛共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黎明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二五"时期,尽管我国物流业成绩与问题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但其依托经济发展大势,释放改革红利,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物流业保持中高速增长,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升,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很好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十三五"时期,我国物流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产业,仍将大有作为。预计行业增速将继续趋稳放缓,传统依靠成本价格竞争的粗放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行业将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发展新阶段。物流业将加快从追求规模速度增长向追求质量效益增长转变,从铺摊子、上项目向整合资源、做优存量转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文
"十二五"期间,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农村劳动力转移潜力发掘殆尽,工资上涨压力增大,劳动力供给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体制和发展阶段的原因,就业雇员化带来了国民收入分配中资本报酬份额提高,但这并未带来劳动报酬份额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报酬的增长明显落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未来面对工资上涨的压力,要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依靠市场调节工资水平;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保护制度,推行工资集体谈判制度,慎重使用最低工资制度。
关键词:
劳动报酬份额 劳动力市场 工资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闫程莉 安树伟
"十二五"期间,我国四大区域经济总量表现为"东部大,中部、西部和东北小",在全国所占比重是"东部比重下降,中部、西部和东北上升",增速表现为"东部放慢,中部、西部和东北加快"的态势。总体看来,四大区域相对差距缩小,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要积极抓住机遇,科学应对挑战,构建"4+2"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战略区域,严格环境保护,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规范经济活动调控方式,促进区域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迟
《中国制造2025》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时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直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稳步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增长动力开始发生转换,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既有前所未遇的挑战,也有前所未见的机遇。在新一轮全球产业链重组过程中,我国制造业面临来自发达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双重竞争压力。"十三五"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在"十二五"时期成效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的发展路径继续推进,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质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郭怀英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近年来,第三产业增长领跑三次产业,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服务业主导格局形成后有助于经济稳定程度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高、就业压力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减轻。测算表明,"十三五"规划前三年服务业年均增长8.3%左右,至少拉动GDP4.3个百分点;后两年服务业年均增长8.8%左右,至少拉动GDP4.9个百分点,只要不发生大的系统性风险,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一起就能够支撑"十三五"时期经济实现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国家宏观政策要顺应这种结构和动力上的转型,统筹推进服务业和工业的结构调整升级,着力发挥八大支撑性服务产业的发展优势和潜能。
关键词:
“十三五”时期 服务业发展 经济中高速增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红 梁瑞 彭玉麒
进入2015年以来,由于受全球经济增长低迷,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贸呈现前所未有的下滑态势,面临着严峻挑战。由此表明,"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环境面临着重大变化,已经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转变、由注重总量规模向结构转型升级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新时期。正确认识、客观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