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38)
- 2023(20278)
- 2022(17109)
- 2021(15961)
- 2020(13481)
- 2019(30725)
- 2018(30104)
- 2017(56919)
- 2016(31280)
- 2015(35117)
- 2014(34519)
- 2013(34422)
- 2012(31920)
- 2011(28726)
- 2010(28656)
- 2009(26814)
- 2008(26951)
- 2007(24110)
- 2006(21446)
- 2005(18987)
- 学科
- 济(131501)
- 经济(131354)
- 业(105360)
- 管理(101733)
- 企(92681)
- 企业(92681)
- 方法(59670)
- 数学(49082)
- 数学方法(48574)
- 农(38691)
- 财(37546)
- 业经(36382)
- 中国(35144)
- 学(27261)
- 农业(26542)
- 务(25973)
- 财务(25897)
- 财务管理(25863)
- 贸(25050)
- 贸易(25036)
- 制(24681)
- 企业财务(24547)
- 地方(24342)
- 易(24339)
- 环境(23564)
- 和(22878)
- 技术(22871)
- 理论(22602)
- 划(21810)
- 策(19781)
- 机构
- 学院(453487)
- 大学(453347)
- 济(184133)
- 经济(180438)
- 管理(176940)
- 研究(153892)
- 理学(152490)
- 理学院(150801)
- 管理学(148260)
- 管理学院(147467)
- 中国(117947)
- 京(98040)
- 科学(96913)
- 财(84162)
- 农(82925)
- 所(78639)
- 业大(71794)
- 研究所(71637)
- 中心(69324)
- 江(67566)
- 财经(67566)
- 农业(65431)
- 北京(61947)
- 经(61625)
- 范(57358)
- 师范(56702)
- 院(55575)
- 经济学(55491)
- 州(54031)
- 经济学院(50225)
- 基金
- 项目(305559)
- 科学(239564)
- 基金(222258)
- 研究(218847)
- 家(196173)
- 国家(194498)
- 科学基金(166076)
- 社会(138984)
- 社会科(131677)
- 社会科学(131639)
- 省(118457)
- 基金项目(117409)
- 自然(109162)
- 自然科(106613)
- 自然科学(106580)
- 自然科学基金(104742)
- 划(99978)
- 教育(99676)
- 资助(91752)
- 编号(87313)
- 成果(70030)
- 重点(68844)
- 部(67102)
- 发(64923)
- 创(64370)
- 课题(60278)
- 创新(59710)
- 科研(58666)
- 国家社会(57655)
- 教育部(56964)
- 期刊
- 济(204680)
- 经济(204680)
- 研究(131247)
- 中国(88546)
- 学报(78056)
- 农(75566)
- 科学(69768)
- 管理(67897)
- 财(66360)
- 大学(58578)
- 学学(55298)
- 农业(52057)
- 教育(47335)
- 技术(39177)
- 融(38459)
- 金融(38459)
- 业经(34006)
- 财经(33990)
- 经济研究(32432)
- 业(29670)
- 经(29279)
- 问题(26711)
- 技术经济(23597)
- 图书(22670)
- 版(22573)
- 科技(22156)
- 贸(21941)
- 现代(20608)
- 资源(20535)
- 世界(20157)
共检索到673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庆华 杨启航
本文以复杂环境行为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首先识别出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企业实施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政策法规、政府支持、供应链结构以及信息资源与技术资源。进一步通过关联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与企业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政策法规、供应链结构和信息与技术资源对企业环境行为存在显著正影响,而政府支持对企业环境行为直接影响不明显。因此,政府除了加强法规完善,更应该提供支持,帮助和激发企业实施环境行为;企业则应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环境行为实施。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企业环境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红娟 屈彤彤
生态文明建设对企业员工的生态环境行为提出了要求。从企业员工自身出发,以规范激活模型中的后果意识、责任归属和个人规范为基础,增加媒介使用与主观规范变量,构建企业员工生态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模型,通过收集410份有效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到:1)个人规范、后果意识以及媒介使用可以直接正向影响企业员工生态环境行为,且其影响作用依次减弱;2)媒介使用会直接正向影响企业员工的后果意识、责任归属及主观规范,而后果意识、责任归属及主观规范又可以直接正向影响企业员工的个人规范;3)媒介使用既可以通过后果意识间接影响企业员工生态环境行为,也可以先通过影响后果意识、责任归属以及主观规范,再影响个人规范,进而影响企业员工生态环境行为,且媒介使用的间接影响作用大于其直接影响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邬兰娅 齐振宏 李欣蕊 朱萌 曹丽红 唐素云
为了解和掌握养猪企业实施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养猪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复杂环境行为模型构建了影响养猪企业实施环境行为的模型分析框架,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养殖规模、粪污对畜禽健康的影响、补贴满意度和政策规制变量对养猪企业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有显著的影响;2)组织特征、粪污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绿色有机产品关注度和技术指导变量对养猪企业采用农牧生态模式有显著的影响;3)猪场经营年限、粪污对畜禽健康的影响、政策了解度和政府支持变量对养猪企业发展认证产品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齐振宏
由于生态工业园资源禀赋与形成路径的不同,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也不同,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也各有差异,但不同的运作模式面临不同的风险和效率并会最终影响整个生态工业园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文章结合企业共生的原理研究了生态工业园的企业共生网络最具代表性的三种模式,即关键种企业共生、对称型企业共生、嵌套型企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分析其形成机理、运作特点和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鲁圣鹏 李雪芹 刘光富
发展产业共生网络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核心任务。基于历史文献,系统梳理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驱动因子和障碍因子,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因子分析法试图探寻其中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因素可归纳为经济、技术与资源、企业认知与能力、政策制度、合作氛围、环境意识与效益六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技术与资源因素是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关键因素;严厉的控制型政策相比激励型政策对驱动企业实施共生项目更为有效;企业认知与能力是共生项目开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更好地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丽霞
生态文明的建设不只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而是将其融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中,从而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文章以生态文明为视角,选取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的内蒙古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PRA法对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30家外资企业进行调查,运用SPSS将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 :(1)外资企业承担的基本企业环境责任的主要原因是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2)外资企业承担的中级企业环境责任的主要原因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3)外资企业承担的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外资企业 社会责任 驱动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宁 高良敏 陆根法 王群 王嵘
本文用生态学的关键种理论论述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当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形势下,以自然社会优势资源发展关键企业,带动生态工业园建设的重要性,并运用到宿迁市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去。
关键词:
关键种 生态工业园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海英 孙明
根据生物学共生理论分析认为,生态工业园体现了企业共同生存和协同进化的本质特征,其实质是一个互利共存和协同进化的共生系统;运用生物学中描述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Logistic方程,建立了描述企业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数学模型,依据分析结果,对我国发展生态工业园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丽娜 张爱群
基于产业链视角,构建生态工业园链合创新动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和模糊聚类分析法,考量产业链内外部链合创新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链合创新驱动因素中政府驱动和利润驱动排序靠前,技术因素、资源整合和企业家精神居中,而企业文化、市场和制度因素排序相对靠后。鉴此,链合创新驱动应从主要依靠政府主导的方式逐渐向市场需求拉动方式转变,同时加强较为薄弱的创新文化培育和制度建设,推进链合创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链合创新 动因模型 模糊聚类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鸣明 米尧 向鹏程
工业园区内各企业是通过彼此之间的经济利益、环境利益和社会利益而相互合作竞争,从而形成的经济网络组织,合作关系是否稳定取决于各利益相关者间利益的合理性,合作关系能否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生态工业园的成败。本文通过构建生态工业园供应链企业利益分配的Shapley模型,考虑供应链企业的经营成本、承担的风险为修正因子,确定权重并对供应链企业的增加收益分配额进行调整。并根据实例得出,企业在贡献、风险方面分担的多,则其合作产生的增加收益的利益分配所得也较多。实例验证修正Shapley模型在企业间利益分配方面的可行性和适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喻宏伟 齐振宏 冯智能 徐为
生态工业园(EIP)由于它为发展循环经济找到了一个有效的载体而受到广泛重视,但由于EIP涉及到独特的循环链接属性以及共生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其生存和发展的稳定性受到很大的挑战,因而有必要加强对EIP稳定性的研究。本文以武汉新沟EIP为例,探讨了EIP稳定性的内涵,接着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了影响EIP稳定性的制度根源,最后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稳定性 博弈论 制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志军
企业间稳定的合作关系是生态工业园顺利成长的前提条件,要保证这种合作关系就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提出将长期契约用来代替纵向一体化经营,同时将长期契约分为正式契约和非正式契约。由于正式契约的非完备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它的实施成本,因此,非正式契约在规范园区企业行为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本文对防止园区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非正式契约进行了博弈分析,着重用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理论阐释非正式契约运行的内在机理,并对如何规范园区企业间合作关系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以期有助于生态工业园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非正式契约 博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彬 景冬梅
循环经济是人类为摆脱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困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产物。绿色企业是循环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体现了循环经济特征。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实践的典型范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易成栋 罗志军
工业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阶段 ,但面临着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本文总结了世界生态工业园的理论与实践 ,分析了中国建立生态工业园的必要性 ,并从时间维、空间维、机制维、职能维等方面探讨了加强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燕清
科技工业园建设应重视与企业挂钩陈燕清80年代中期以来,科技工业园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热潮迅速兴起.作为一种与高科技发展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科技工业园的兴起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为促进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培育和发展科技型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