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43)
- 2023(17801)
- 2022(15239)
- 2021(14210)
- 2020(11793)
- 2019(27092)
- 2018(26839)
- 2017(50824)
- 2016(27454)
- 2015(31004)
- 2014(30847)
- 2013(30804)
- 2012(28880)
- 2011(26547)
- 2010(26597)
- 2009(24575)
- 2008(24031)
- 2007(21106)
- 2006(19127)
- 2005(17439)
- 学科
- 济(129551)
- 经济(129428)
- 管理(78443)
- 业(71596)
- 企(57990)
- 企业(57990)
- 方法(49786)
- 数学(42847)
- 数学方法(42446)
- 中国(36228)
- 农(31478)
- 地方(30600)
- 学(28463)
- 业经(27339)
- 财(26341)
- 环境(23671)
- 贸(22705)
- 贸易(22688)
- 易(21958)
- 制(21621)
- 农业(21305)
- 和(19410)
- 银(18910)
- 银行(18851)
- 融(18760)
- 金融(18759)
- 行(18221)
- 技术(17913)
- 划(17863)
- 理论(17832)
- 机构
- 大学(402701)
- 学院(398960)
- 济(170383)
- 经济(166923)
- 管理(152466)
- 研究(148386)
- 理学(130616)
- 理学院(129076)
- 管理学(127030)
- 管理学院(126337)
- 中国(111382)
- 科学(91030)
- 京(88593)
- 所(76427)
- 财(75042)
- 研究所(69637)
- 农(67598)
- 中心(64788)
- 财经(59327)
- 业大(59188)
- 江(59038)
- 北京(57213)
- 经(53993)
- 院(53924)
- 范(53680)
- 师范(53119)
- 农业(52866)
- 经济学(51981)
- 州(47585)
- 经济学院(46511)
- 基金
- 项目(267309)
- 科学(209625)
- 基金(194167)
- 研究(193732)
- 家(170988)
- 国家(169606)
- 科学基金(143696)
- 社会(123441)
- 社会科(116949)
- 社会科学(116918)
- 省(102463)
- 基金项目(102213)
- 自然(92618)
- 自然科(90367)
- 自然科学(90342)
- 自然科学基金(88744)
- 教育(87352)
- 划(87286)
- 资助(80612)
- 编号(76747)
- 成果(62903)
- 发(61054)
- 重点(60676)
- 部(59283)
- 创(54944)
- 课题(54205)
- 国家社会(51403)
- 创新(51348)
- 科研(50809)
- 教育部(50402)
- 期刊
- 济(196944)
- 经济(196944)
- 研究(125281)
- 中国(82539)
- 学报(65443)
- 农(61666)
- 科学(60994)
- 管理(58634)
- 财(55009)
- 大学(48995)
- 学学(46039)
- 教育(43199)
- 农业(43099)
- 融(36465)
- 金融(36465)
- 技术(33958)
- 经济研究(32208)
- 业经(30056)
- 财经(29686)
- 经(25605)
- 问题(25168)
- 业(23248)
- 图书(20860)
- 技术经济(20642)
- 贸(20597)
- 世界(19965)
- 科技(19390)
- 资源(18861)
- 国际(18672)
- 理论(18210)
共检索到612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金平 刘巍 赖玢洁 李星 刘婷 陈吕军
本文研究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经济和环境绩效。研究表明,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其土地面积、从业人数、工业增加值、COD和SO2排放量分别占所在地区的1.0%、2.1%、16.8%、1.4%和1.0%。比较验收基准年与规划基准年,14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COD和SO2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9%和49%,排放强度下降45%和65%;能耗、新鲜水耗、废水排放量、固废产生量增加了7%、15%、18%和24%,但其强度下降25%、18%、14%和15%。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环境绩效,对中国150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生态化发展和建设...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环境绩效 生态文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志军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次利用。生态工业园区有主导产业链型、多产业关联共生型、全新混合型等三种模式。生态工业园区在我国还存在一些政策障碍和制约因素,我国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恶性竞争,园区产业定位模糊,不利于其产业生态化的形成。应高起点地规划设计生态工业园区,建立促进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激励机制及运作机制,完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条件及管理体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区 产业生态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孔桥 张明玉 党志刚
生态工业园是人类探索经济发展新途径的产物,它可使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类的需求三者之间达到平衡,是工业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实行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概况进行比较研究,然后得出建设我国石化生态工业园区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石化产业 循环经济 石化生态工业园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晓国 李宗植 张玉春
循环经济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工业园区是一种以追求更高物质利用率和能量转化效率,更少废物排放甚至零排放为目标的企业地域分布形式。具有环境保护意义和生态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好实现形式。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金平 刘巍 李星 赖玢洁 陈吕军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已逾10年。本文综述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概况,总结了其发展特点和实践启示,构建了中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发展模式图,以期对1 50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生态化发展提供借鉴。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有标准可依,依标准建设,据标准考核,示范试点带动,建立长效机制"的发展路线图,由政府、市场和企业三个方面共同推进,从微观、产业集群、园区和社会四个层面建设实践。微观层面,以企业为主体,通过理念革新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生产力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量。产业集群层面,引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构建"园中园"的发展模式,提升竞争力和环境管理。园区层面,完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桦 杨婷
现阶段工业园区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等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分析影响工业园区能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22个因素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中识别出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政策和节能技术水平、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政策、节能环保投入与技术创新等3个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完善节能与环保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及其实施机制、建立节能与环保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优化园区经济结构和有效利用资源等促进工业园区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工业园区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承红 张克俊
推进产业生态化和工业生态园区的研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而言,是十分迫切的任务。生态工业园区所具有的工业链条、循环经济模式、经济外部性以及企业之间的复合共生等生态化发展特征是推动当地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结合四川省工业园区发展的现状,从理论上探讨了工业园区发展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实践上,研究了推动四川省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巍
集聚经济内的企业普遍地享有集聚带来的外部性,其直接后果是导致集聚内的绝大多数企业得到比外部企业更多的利益,即集聚效应。从产业的角度看,集聚可以表现为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三种形式,但是,这三种形式所形成的集聚效应是不同的,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是企业集中或产业集聚难以相比的。工业园区作为一种促进、规划和管理工业发展的手段,其实质也是依靠政府和市场力量形成的集聚。为了提升工业园区的竞争力和增强入驻企业的根植性,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当走集群化发展之路,实现园区内相关企业的集群式生存。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工业园区 集群化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胜男 冯蕊
当前,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工业园区作为从微观到宏观的衔接层面,在循环经济运行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分析并解决其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问题,对于进一步指导循环经济实践,促进循环经济稳定有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 动力 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鑫 吴文瀚 蔡圃 蒋梦婷 王博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也是促进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以甘肃省四个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规划的方法,分析了园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及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过程,构建了物质循环图。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甘肃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促进该模式发展的对策措施。为甘肃省其他园区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 甘肃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治学
生态工业园区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空间和条件,而发展循环经济为生态工业园区找到了有效的实现形式和抓手。生态工业园区作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代表了21世纪全球进步的大趋势,其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将是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区 工业生态系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文红 陈森发 向文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蓉 王志凌
我国的产业化扶贫是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模式。十几年来,我国产业化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化的重要发展方向,部分地区开始尝试把扶贫产业化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探索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造血型"产业化扶贫模式。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产业化扶贫与生态工业园区的协同作用,结合各地实践分析了扶贫产业园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最后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扶贫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璐 闵连星 王光玉
生态工业园区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在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实践中,有自主组织模式与有意设计两种组织模式。文章着重对国外不同组织模式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不同组织模式生态工业园区的实践特点,提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建设战略。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广明 罗松
本文建立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为例,定量分析了2001-2010年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驱动因子和效应。结果表明,土地因子对生态工业园区资源环境压力的效应为正,相对较小且稳定,而效应随园区经济发展逐渐减弱则说明土地开发不再是造成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因素;经济因子的效应为正且逐年增大,是园区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动因,表明典型园区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破坏;技术因子的效应为负,相对较大且稳定,但随着园区经济因子正效应的逐渐增大,技术因子负效应开始抵消不了经济因子的正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