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5)
2023(8060)
2022(6667)
2021(6179)
2020(4928)
2019(11498)
2018(11114)
2017(20423)
2016(10613)
2015(12340)
2014(12130)
2013(12508)
2012(12235)
2011(11552)
2010(11366)
2009(10756)
2008(10292)
2007(8707)
2006(8144)
2005(7806)
作者
(31990)
(27155)
(26941)
(25992)
(17368)
(12926)
(12106)
(10444)
(10398)
(9756)
(9361)
(8914)
(8814)
(8811)
(8806)
(8452)
(7988)
(7731)
(7621)
(7072)
(7000)
(6577)
(6519)
(6267)
(6218)
(6211)
(5779)
(5445)
(5434)
(5374)
学科
(75154)
经济(75108)
方法(25612)
管理(25564)
数学(23774)
数学方法(23690)
(23493)
中国(19787)
地方(17076)
(15210)
企业(15210)
(14774)
(12880)
贸易(12872)
(12812)
地方经济(12599)
(12541)
业经(11698)
(10772)
农业(10328)
环境(10129)
(9580)
(9558)
金融(9558)
(9037)
(8758)
银行(8738)
(8555)
关系(8343)
经济学(7972)
机构
大学(168773)
学院(165246)
(92919)
经济(91751)
研究(71686)
管理(57740)
中国(56040)
理学(48911)
理学院(48269)
管理学(47736)
管理学院(47418)
科学(38736)
(38310)
(36956)
(36830)
研究所(33391)
经济学(32329)
财经(30501)
中心(29948)
经济学院(28958)
(28072)
(26435)
(25275)
北京(24424)
科学院(23089)
财经大学(22753)
(22651)
(20719)
业大(20603)
师范(20571)
基金
项目(105682)
科学(84532)
基金(81465)
研究(76017)
(72357)
国家(71903)
科学基金(60220)
社会(54039)
社会科(51495)
社会科学(51488)
基金项目(41175)
自然(35936)
(35464)
自然科(35116)
自然科学(35108)
自然科学基金(34530)
资助(34404)
教育(32531)
(31448)
编号(26566)
(25608)
中国(25255)
国家社会(25194)
(25061)
重点(24733)
教育部(22085)
成果(21462)
发展(21228)
(21008)
(20980)
期刊
(105646)
经济(105646)
研究(59912)
中国(34093)
(27913)
科学(24763)
学报(24610)
(23824)
管理(23229)
经济研究(19628)
大学(19020)
学学(18042)
(17069)
金融(17069)
财经(16955)
农业(16753)
(14999)
(14353)
问题(14118)
世界(13796)
国际(13462)
技术(13444)
业经(11970)
技术经济(10743)
(10361)
教育(10083)
统计(9783)
资源(8975)
经济问题(8692)
(7848)
共检索到270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钟学义  王宏伟  郑世林  
本文根据中国1979~2010年总量和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纯要素生产率法和索洛余值法分别测算了中国总体和省级生产率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产率变化趋势出现了涨跌互现的波动情形,生产率提高促进了中国经济较快发展,但资本投入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来源,而东、中、西部经济差距主要是由资本投入贡献不同造成的。2000~2010年中国生产率增长呈下降趋势,出现高资本投入、低生产率和高增长的现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姚一旻  
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资本投入。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需要完成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型。在2000年以后突出表现出来的出口导向增长模式很可能在未来难以为继。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和制度改革应该是未来中国经济保持健康持续增长所需要依赖的主要动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瑞翔  
本文基于绿色增长核算框架,利用1989~2010年中国省际数据,对中国整体及各地区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分析,测度了全要素生产率(TFP)、要素投入和环境消耗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由要素投入驱动,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源泉存在较大差异,要素投入虽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主要贡献,但中国经济更多地与TFP呈现出一致的波动趋势。最后,本文对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豪  张一弛  张建华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行业与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文章基于行业间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5-2015年中国10大部门数据,测度其全要素生产率、资本与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0大行业TFP增长率增速最快的为采矿业,最慢的为房地产行业;我国经济总体而言是基于要素驱动,TFP贡献不足;行业间确实存在TFP溢出效应,其中制造业溢出比例最大,批发零售业最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豪  张一弛  张建华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行业与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文章基于行业间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5-2015年中国10大部门数据,测度其全要素生产率、资本与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0大行业TFP增长率增速最快的为采矿业,最慢的为房地产行业;我国经济总体而言是基于要素驱动,TFP贡献不足;行业间确实存在TFP溢出效应,其中制造业溢出比例最大,批发零售业最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豪  张一弛  张建华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行业与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文章基于行业间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5-2015年中国10大部门数据,测度其全要素生产率、资本与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0大行业TFP增长率增速最快的为采矿业,最慢的为房地产行业;我国经济总体而言是基于要素驱动,TFP贡献不足;行业间确实存在TFP溢出效应,其中制造业溢出比例最大,批发零售业最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龚飞鸿  明安书  
一、中国经济增长分析(1953-1995) 新中国建立之后,经过3年经济恢复,整治了由于长期战争和半殖民、半封建统治带来的经济不发达,在1952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农业就业人员占83.5%的典型农业国基础上,在当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下,从1953年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都阳  
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向高收入迈进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看,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全要素生产率(TFP)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劳动力的短缺和普通工人工资的上涨,这意味着新古典机制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对近年来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表明,不仅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趋于下降,劳动力再配置在TFP的构成中也逐渐减少。通过改革提高经济效率的要求更加紧迫。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一我院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美、日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比较研究》是由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在国家统计局平衡司的配合下与被誉为“美国生产率之父”的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前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数量经济学会上任理事长乔根森(Dalc W.Jorgenson)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以及日本庆应大学产业研究所所长黑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心勇  赵丽芬  
合理评价中国经济增长情况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1978—2010年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评价,发现32年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年度平均增长率为1.49%,其增长主要来自制度变迁,这一结果与我们观测到的实际情况及众多文献均较为相吻合;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发现2006—2010年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地产拉动的传统的以资源投入为主经济增长的模式在2006—2007年达到阶段性高峰,而随后为应付金融危机而推出的刺激政策使其达到近年来的顶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遵义  汪同三  
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香港、韩国、新加坡、台湾)属于战后期间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之列,实现了长期8-9%的年均增长率。这一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这些经济中产出的增长主要是投入增长的结果,还是主要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即技术和效率的提高(或者说“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佳洪  
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从表象上看是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从内容上看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从文化上看是人类向现代文明不断迈进的历程。特别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表明了人类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然而,我们在承认我们已经实现和正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一直在苦苦寻求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因、源泉、方式、制度、结构,以阐释人类社会漫长的经济增长的演进历程,进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以指导我们的实践。本文的目的,也就在于对经济增长的源泉问题作一番探索与研究,并认为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戴尔·乔根森  何民成  乔恩·塞缪尔斯  王宇  
本文分析了美国信息技术生产行业、使用行业和非信息技术行业对综合产值增长和综合劳动生产率的贡献情况。结论表明:美国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增长,其中,资本投入增长更为重要。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相对重要性低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增长,但它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所必需的。信息技术生产行业是美国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来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帆  石磊  
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指数方法实证研究了1978~2006年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文简称"省份")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性问题。结果显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表现出东部领先背景下的有限收敛,劳动生产率绝对值则表现出东部占优条件下的相对发散,这种格局在1993年之后有相对增强态势。劳动生产率增长可分解为纯生产率效应、鲍默效应和丹尼森效应,各省份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是依靠纯生产率效应驱动的,这种状况在1993年之后得以强化。各省份劳动生产率增长中丹尼森效应贡献度较小,这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转的交易成本较高有关,而纯生产率效应的贡献最大,这...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祖六  李山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与极限胡祖六李山引言自80年代起,贸易自由、金融开放、国际资本流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给非洲以外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而中国更是捷足先登,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其国内生产总值(GDP)17年来以年均近1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