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2)
- 2023(9362)
- 2022(8049)
- 2021(7566)
- 2020(6637)
- 2019(15606)
- 2018(15188)
- 2017(29016)
- 2016(15889)
- 2015(18427)
- 2014(18339)
- 2013(18621)
- 2012(17617)
- 2011(16244)
- 2010(16178)
- 2009(15135)
- 2008(15196)
- 2007(13625)
- 2006(11722)
- 2005(10625)
- 学科
- 济(73756)
- 经济(73695)
- 业(40461)
- 管理(40125)
- 方法(36313)
- 数学(32786)
- 数学方法(32547)
- 企(30312)
- 企业(30312)
- 中国(21171)
- 农(19823)
- 贸(16938)
- 贸易(16932)
- 易(16538)
- 财(16364)
- 学(14589)
- 业经(13591)
- 农业(13001)
- 制(12803)
- 地方(11945)
- 银(11197)
- 银行(11155)
- 行(10715)
- 融(10687)
- 金融(10685)
- 和(10416)
- 环境(10176)
- 务(9504)
- 财务(9485)
- 财务管理(9459)
- 机构
- 大学(242018)
- 学院(237917)
- 济(108894)
- 经济(107006)
- 研究(89613)
- 管理(87993)
- 理学(75767)
- 理学院(74840)
- 管理学(73682)
- 管理学院(73234)
- 中国(67880)
- 科学(53786)
- 京(52130)
- 所(46966)
- 财(46355)
- 农(45794)
- 研究所(42977)
- 中心(39874)
- 财经(37667)
- 业大(37130)
- 农业(36552)
- 经济学(35539)
- 经(34377)
- 江(34289)
- 北京(33392)
- 经济学院(32242)
- 院(31207)
- 范(30571)
- 师范(30253)
- 财经大学(28011)
- 基金
- 项目(157187)
- 科学(123356)
- 基金(116592)
- 研究(111918)
- 家(103357)
- 国家(102602)
- 科学基金(85940)
- 社会(72723)
- 社会科(69066)
- 社会科学(69044)
- 基金项目(60928)
- 省(58220)
- 自然(54766)
- 自然科(53540)
- 自然科学(53520)
- 自然科学基金(52665)
- 教育(51182)
- 划(50654)
- 资助(48876)
- 编号(43371)
- 部(36738)
- 重点(36178)
- 成果(35917)
- 发(34367)
- 创(32114)
- 国家社会(31638)
- 教育部(31166)
- 中国(31013)
- 科研(30560)
- 创新(30248)
- 期刊
- 济(113895)
- 经济(113895)
- 研究(71554)
- 中国(45480)
- 学报(40907)
- 农(40808)
- 科学(36936)
- 财(35162)
- 大学(30295)
- 管理(30076)
- 学学(28521)
- 农业(28019)
- 教育(21529)
- 融(21048)
- 金融(21048)
- 经济研究(20069)
- 财经(19215)
- 技术(19188)
- 经(16714)
- 业(16557)
- 业经(16192)
- 问题(15946)
- 贸(15747)
- 世界(13994)
- 国际(13931)
- 技术经济(12938)
- 统计(12369)
- 版(11732)
- 理论(10784)
- 资源(10685)
共检索到353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德霖
生产率是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相比较的效益和效率关系的反映,是现实生产力质的规定性的量的客观描述和测量尺度。本文通过对中国生产率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揭示生产率与其相关变量的变化关系,进而提出有关未来发展的一些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武义青 聂辰席
一、方法及数据 生产率的测定采用了常用的柯布-道格拉斯(C-D)函数Y=AL~αK~β为基本工具,式中,Y为工业增加值(亿元),L为从业人员年平均数(万人),K为资金总额(亿元),α、β分别为L、K的产出弹性,A为结构参数,α、β、A由观测年度各省市区工业有关指标的混合数据经回归计算确定。通过引入适当条件,对柯布-道格拉斯(C-D)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蓉蓉 廖小静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方法,对2002-2010年以来我国不同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采用了Malmquist指数的方法对我国经济的TFP进行了进一步的分解,以此探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全国总体及东部、中部、西部分地区在此阶段TFP增长有限,对GDP贡献不够;Malmquist指数的结果也显示了我国各地区的T F P增长中由技术进步指数带动的和由效率改进带动的效应程度大体相同,我国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进一步提升技术进步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千里 罗斯基 郑玉歆
一、引言 如何评价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和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这不但为中国经济学家所关注,而且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经济学家的兴趣。可以看到,始终有一部分人对中国改革的成就持怀疑态度,这表现在对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的外延增长模式向依靠生产率提高的内涵增长模式转变的争论上。近来新的研究表明,和人们曾设想的相反,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增长,更多的是依靠储蓄、投资,而不是依靠生产率的提高(Lau and kim 1992;Young 1994;Krugman 1994)。这些研究似乎加重了对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的怀疑。特别是中国国有工业生产率与自...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浩 朱疆
本文以3项投入(固定资产、船舶主要建造设施量、年平均从业人数)及2项产出(工业总产值、修正总吨)研究中国各省份船舶工业绩效表现,以2007~2009年各省船舶工业为研究对象,利用Super SBM模型进行超效率实证分析,通过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研究各省船舶工业绩效变动趋势。研究结果发现:2007~2008年各省份生产力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较大;而在2008~2009年生产力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技术变化的影响较大。在生产力指数分析上,整体来说,2007~2009年我国各省份船舶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由技术及效率变化交互影响带来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玉歆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生产率对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中心问题之一。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收支状况的改善、通货膨胀的抑制等都与工业生产率的状况密切相关。而在中国,由于工业改革极为引人关注,因此,作为评估改革努力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的中国工业生产率的状况就格外引人注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千里 罗斯基 郑玉歆 王莉
一、引 言 本文是我们关于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系列研究(谢千里,罗斯基和郑玉歆,1990,1995,Jefferson,Gary H.,Rawski,Thomas G.,and Zheng,Yuxin,1992,1996)的新扩展。所作的主要扩展包括:时间跨度由1992年扩展到了1996年,涵盖范围由只涵盖国有和集体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炯 邓宗兵
使用1978~2008年省域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指数,并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全国、三大地区及绝大多数省份农业TFP的增长主要属于技术进步型的增长;全国及三大地区农业TFP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特征;农业TFP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区域间和区域内省际间的不平衡;农业技术效率的下滑制约全国及三大地区农业TFP的增长,而农业技术效率下滑是纯技术效率损失和规模效率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区域差异 曼奎斯特指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江鑫 黄乾
人口老龄化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对劳动生产率变动趋势的影响是通过劳动者工资变动机制实现的。使用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的实证分析表明:劳动生产率的转折变化趋势受人口老龄化间接影响,受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直接影响,而且劳动生产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上升而呈倒"U"型变化;同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地方财政占GDP比重、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均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的"U"型变化关系。因此,构建完善的人口激励与促进人才成长的政策体系,鼓励劳动力跨区域自由流动将是有益的路径。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劳动生产率 倒“U”型变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涛 丁云龙
利用LMDI指数分解方法,对中国1995—2006年能源消费密度的变动趋势进行分解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之前,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共同促进了能源消费密度的下降。2000年之后,受结构效应由负转正和技术效应影响减缓的双重影响,能源消费密度近几年出现了上升趋势。第二产业的重工业化趋势,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逐渐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低,创新能力不足及其在国际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等是造成这一趋势的深层原因。扭转这一趋势的政策取向在于促进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逐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充分发挥节能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以及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翔 安同良
本文结合SBM方向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特点,发展了一种新型生产率指数构建与分解方法,对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1995—2010年间变化趋势与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已成为中国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各区域环境效率由东到西呈现明显的阶梯分布;中国经济增长绩效近年来出现下降趋势,特别是东部地区下降趋势尤为明显;分析期间各因素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顺序依次为产出、污染排放和投入,说明经济高速发展对生产率增长作出了较大贡献。从动态视角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下降主要与近年来要素投入和污染排放有关,效率改善趋缓而非技术进步是导致其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对提升中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姬超
过度投资导致了资源使用效率下降,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鉴于对全国整体的分析忽略了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结构性问题,本文5个经济特区作为实证对象,从资本密度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两个方面对投资效率进行分解,并对这两项因素之间的关系加以验证。结果显示:(1)改革开放初期,大量投资短暂降低了投资效率,但由于制度红利释放的增长效应大幅提高了TFP水平,投资效率随之提高;(2)不同发展场景中的投资效率演变特征有所不同,不应全盘否定投资的积极意义;(3)TFP变化与资本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全国层面体现为倒U形曲线,在区域层面却可能体现为正U形曲线;(4)持续的经济增长在根本上依赖于TFP水平提高,为此...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柱玉 陈垚彤 顾伟忠
本文从文献计量视角,运用共词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期刊库,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21年以来的研究情况。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总发文量在2009-2015年间高速增长,近几年趋于稳定;数据包络法与DEA-Malmquist法应用最广泛,随机前沿法应用热度呈上升状态;农业、制造业领域的研究历史长、发文数量多,环保、能源等领域则是近年来新兴的应用热点领域。总之,随着社会进步和对经济发展质量要求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模型不断完善、精确,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丰富,对其影响因素的挖掘也越来越深入细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旸
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是指各种要素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实际上,从计算方法上来看,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余值",即经济增长中不能够被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等要素投入所解释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做是要素配置效率提高、技术进步或者创新等"难以衡量"的因素带来的效率提升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伟力
在对我国资本利润率的时间变动模式进行描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后提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决定资本利润率的主要因素,资本深化假说和非国有企业过度进入假说均不能解释我国资本利润率的时间变动特征。因此,要提高资本利润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关键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资本利润率 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