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9)
2023(12851)
2022(10784)
2021(10115)
2020(8132)
2019(18898)
2018(18328)
2017(34804)
2016(18891)
2015(21376)
2014(21196)
2013(21189)
2012(20229)
2011(18930)
2010(19350)
2009(17830)
2008(17777)
2007(15860)
2006(14579)
2005(13543)
作者
(55746)
(46724)
(46534)
(44348)
(30080)
(22158)
(20879)
(18035)
(18022)
(16874)
(16234)
(15526)
(15208)
(15207)
(15041)
(14368)
(13806)
(13525)
(13478)
(13279)
(12046)
(11534)
(11316)
(10698)
(10603)
(10601)
(10368)
(10213)
(9481)
(9467)
学科
(90349)
经济(90259)
管理(51730)
(50797)
(38258)
企业(38258)
方法(33024)
中国(30131)
数学(29082)
数学方法(28716)
(26472)
地方(23413)
(19560)
贸易(19542)
业经(19503)
(18984)
(18731)
农业(17464)
(17127)
(16436)
(15771)
银行(15743)
(15389)
(15145)
金融(15144)
(14355)
(14295)
环境(14294)
地方经济(12961)
(12253)
机构
学院(279178)
大学(279009)
(126663)
经济(124282)
研究(107973)
管理(102640)
理学(86908)
理学院(85804)
管理学(84400)
中国(83997)
管理学院(83890)
科学(62827)
(61177)
(57406)
(55573)
研究所(50158)
(47857)
中心(46994)
财经(44371)
(43180)
(40487)
北京(39910)
经济学(39869)
(39131)
师范(38803)
(38636)
业大(38037)
农业(37140)
经济学院(35726)
(34201)
基金
项目(177771)
科学(141632)
研究(131820)
基金(130335)
(113977)
国家(113028)
科学基金(95828)
社会(86303)
社会科(81942)
社会科学(81924)
(67038)
基金项目(66564)
教育(59935)
自然(59454)
自然科(58130)
自然科学(58111)
(57696)
自然科学基金(57128)
资助(55053)
编号(51683)
(44050)
成果(43678)
(40721)
重点(40674)
课题(37862)
国家社会(36507)
(36462)
发展(36110)
(35545)
教育部(34923)
期刊
(148699)
经济(148699)
研究(93114)
中国(62241)
(45647)
管理(41205)
学报(41161)
科学(41044)
(40702)
教育(32552)
(32137)
金融(32137)
大学(31814)
农业(31561)
学学(29772)
经济研究(25090)
技术(23982)
业经(23683)
财经(22477)
问题(19643)
(19622)
(18354)
(17342)
国际(17009)
世界(16823)
技术经济(14540)
统计(13108)
资源(12955)
现代(12775)
商业(12627)
共检索到447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晓春  常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绩,以新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巨大提高,改变了生产、流通等领域的面貌,以此为基础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关系也有了新的发展,某些领域甚至代表了未来的主流趋势。政府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方向,适应、把握、引领这些新发展、新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应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把握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新动向,提升政府自身能力;以重新一轮生产力布局为契机,扩大新型社会化大生产空间;充分整合民间力量,理顺新型生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型。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鲁品越  
文章立足于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原理与当代实践,提出了以"人们社会生产的生产与再生产"为基础的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新的定义和构成。以苏联教科书为代表的传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的最大缺陷是,没有明确建立在马克思劳动二重性概念的基础上,同时没有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生命的生产)的基础上。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将微观的"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当作社会生产力三要素,不仅不符合当代实践的发展,同时在逻辑上也无法成立,文章由此提出了"生产力的四要素说"。在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上,仅仅将实体产业经济的生产关系的构成文章要素当作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而没有考察到《资本论》所揭示的各种关系的复杂结构,也没有概括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内部复杂的经济关系,以及由人自身生命的生产所产生出的社会关系,由此提出了生产关系的"三层级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柳   田海霞   刘鸿雁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分工发展程度,而分工的发展会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分工的发展程度决定生产关系的实际状况。以分工为中介,透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机理,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在生产力方面,分工是“劳动的分化”与“劳动的并存”的辩证统一。在生产关系方面,分工决定所有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对“分工—所有制”形式的抽象总结,可以通过“分工—所有制”的具体视角来考察所有制形式产生、演变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正华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中国生产力学会2015年新年常务理事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在此隆重举行,我很高兴与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分享我们学会2014年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并一起探讨新一年和新常态下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新任务。在此,我首先向大家致以新春问候,并愿大家2015年中事业更进一步,生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段鸿济  
"马克思-库恩"总供给定律表明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动力是在科学和技术推动下不断提高的生产力,在生产力革命的推动下,总供给曲线向右侧大幅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本质上就是破除体制机制约束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面临人力资本状况、人均收入水平,以及产业结构、技术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约束;生产关系的适应性调整也面临重重阻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还未发挥,分工协作关系不顺、专业化程度不高,分配关系不顺,收入差距大。保险机制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协助调整生产关系、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易美宇  鲁明川  
唯物史观为人类理解和把握文明形态的生成演进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基本原理具有深层的文明意蕴: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创造和推进文明形态的根本力量,生产关系是区分人类文明形态的内在依据,二者的矛盾运动是文明形态得以发展演进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推进文明形态高质量跃迁,在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中生成文明形态的全新内在秩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唯物史观为根本遵循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也必须在进一步发展中自觉引领世界生产力发展,不断推进人类生产关系变革,重塑世界文明交往方式,实现世界文明和合共存、永续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晓倩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视角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怎样发展生产力、如何保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本文从理论、历史、现实三个维度阐释了新发展阶段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从指导原则、路径选择、制度基础三个方面回答了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包括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阐明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保障生产力发展的正确方向、保障生产关系始终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极明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苏联东欧剧变的理论问题探索程极明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包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原因,也是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社会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朝栋  
经济体制及机制是经济制度与生产力的连接点或中介环节。正像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基础与经济制度最终由生产力决定并不矛盾一样,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及机制的社会性质与经济体制及机制构成经济制度的准生产力基础并决定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也是不矛盾的。探讨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有利于分析和解释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一些不易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运动规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志彪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以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会塑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形式、结构与性质,如人-人关系的协调地位降低,人-机关系的协调等重要性上升;所有权关系、企业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和管理结构等都会发生根本性革命。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相适应的经济学的假设、逻辑与范式等都会遇到巨大的挑战。为此要全面深化对现实经济体制的改革,及时调整不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资本制度、产业政策、就业与分配政策、市场政策、教育科技人才政策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寿思华  巫文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与《共产党宣言》主张的差异是当前我国中年特别是青年一代人感到困惑的问题。这既缘于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又有我国中青年一代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特别是经典著作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的因素。如何看待和处理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著作的《共产党宣言》是理解资本主义的起点,但其也存在对资本主义分析不足的缺陷。为生产而生产、为积累而积累是资本家的历史价值,他们为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但随着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冠清   谷雨涵  
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首先对传统教科书的生产力范畴、生产力核心要素、生产力核心命题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了马恩经典作家的生产力理论;然后,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进行了研究,概括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最后从对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范畴进行了术语革命、对生产关系的内涵和形式进行了创新表述、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进行了创造性思考、构建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高质量发展引擎等方面概括总结了新质生产力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莉   任广乾  
面对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顺应大势的大局观念,是先进理论的精神升华,也是实践经验的价值凝炼。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也能够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因此,应该以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阵地,以高素质人才为重要支撑,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实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丁桂馨  刘婷  
近代以来,伴随资本全球化的过程是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持续恶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的生态破坏力进行了深刻批判,提出了自然生产力观点。21世纪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正是对《资本论》这一理论批判的现实应验。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入了解,党的领导人对生态环境问题认识也愈加深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的生态系列讲话,代表了我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新高度,是对《资本论》自然生产力观点的新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莉   任广乾  
面对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顺应大势的大局观念,是先进理论的精神升华,也是实践经验的价值凝炼。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也能够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因此,应该以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阵地,以高素质人才为重要支撑,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实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