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1)
- 2023(13356)
- 2022(11566)
- 2021(10991)
- 2020(9093)
- 2019(21080)
- 2018(20789)
- 2017(39995)
- 2016(21570)
- 2015(24413)
- 2014(24257)
- 2013(24289)
- 2012(22516)
- 2011(20503)
- 2010(20223)
- 2009(18350)
- 2008(17782)
- 2007(15252)
- 2006(13251)
- 2005(11651)
- 学科
- 济(96166)
- 经济(96077)
- 管理(57533)
- 业(54557)
- 企(44122)
- 企业(44122)
- 方法(41913)
- 数学(36570)
- 数学方法(36248)
- 中国(26350)
- 农(23903)
- 地方(21741)
- 业经(20463)
- 学(19299)
- 财(18699)
- 贸(18494)
- 贸易(18485)
- 易(17970)
- 农业(15833)
- 制(15359)
- 和(14792)
- 环境(14584)
- 技术(13904)
- 理论(13384)
- 产业(13308)
- 银(13091)
- 银行(13056)
- 融(13052)
- 金融(13050)
- 地方经济(12692)
- 机构
- 大学(309790)
- 学院(306879)
- 济(130989)
- 经济(128525)
- 管理(122377)
- 研究(110886)
- 理学(106551)
- 理学院(105333)
- 管理学(103669)
- 管理学院(103120)
- 中国(81536)
- 科学(67654)
- 京(67243)
- 所(55670)
- 财(54408)
- 研究所(51227)
- 中心(48488)
- 农(47946)
- 业大(44787)
- 财经(44718)
- 北京(43186)
- 江(41927)
- 范(41194)
- 经(40936)
- 师范(40875)
- 院(40442)
- 经济学(39879)
- 农业(37628)
- 经济学院(36062)
- 州(34262)
- 基金
- 项目(215557)
- 科学(170419)
- 研究(157953)
- 基金(157874)
- 家(138023)
- 国家(136971)
- 科学基金(117153)
- 社会(100843)
- 社会科(95703)
- 社会科学(95680)
- 基金项目(83991)
- 省(81500)
- 自然(75372)
- 自然科(73593)
- 自然科学(73577)
- 自然科学基金(72251)
- 教育(70768)
- 划(69680)
- 资助(65111)
- 编号(62892)
- 成果(50853)
- 重点(48533)
- 部(48323)
- 发(47474)
- 创(44710)
- 课题(43413)
- 国家社会(42080)
- 创新(41803)
- 教育部(41228)
- 科研(40775)
- 期刊
- 济(140078)
- 经济(140078)
- 研究(92634)
- 中国(55556)
- 学报(47767)
- 科学(45799)
- 管理(44707)
- 农(43363)
- 财(37351)
- 大学(35837)
- 学学(33620)
- 教育(31608)
- 农业(31016)
- 技术(25292)
- 融(23992)
- 金融(23992)
- 经济研究(23597)
- 业经(21673)
- 财经(21284)
- 问题(18449)
- 经(18353)
- 业(16804)
- 图书(15999)
- 贸(15614)
- 科技(15294)
- 技术经济(15251)
- 理论(14953)
- 世界(14849)
- 资源(14827)
- 国际(13881)
共检索到445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志丹 赵姜 毛世平 吴敬学
该文以H-O资源禀赋理论为依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利用2001~2011年全国29个省区市的甜瓜及瓜果类作物生产数据,选取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3个指标对中国甜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并从地理区域和省域层面进一步划分了现阶段中国甜瓜产业的优势主产区。结果显示:按地理区域划分,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是我国甜瓜生产比较优势最为显著的区域。按照省域划分,新疆、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江苏、湖南、内蒙古等8个省区市在甜瓜生产方面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最后,文章提出了加快发展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深入强化科技创新,建立和推广现代高效栽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立新 王晓君 吴敬学 毛世平
[目的]中国是西瓜甜瓜生产和消费大国,其产业发展对于保障城乡居民鲜果消费和带动农户增收非常重要。[方法]文章系统梳理了1961年以后中国西瓜和甜瓜产业变迁史,运用重心模型分析中国西瓜和甜瓜生产重心演变轨迹及优势主产区变化,解析其区域布局变迁背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1961年以来中国西瓜甜瓜产业发展划分为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全面增长期和结构调整期4个阶段。(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西瓜生产重心整体比较稳定,向西南移动了196.82 km,中国甜瓜生产重心变化剧烈,整体向西移动了545.64 km。(3)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西瓜和甜瓜东北优势区地位逐渐下降,西北优势区发展快、潜力大。(4)自然禀赋、科技创新、产业政策及消费需求升级是中国西瓜和甜瓜产业区域布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针对中国西瓜甜瓜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需求与制约瓶颈,提出未来要提升农业生产“三品一标”能力,加大产业科研资金投入,创新绿色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快产销模式变革和业态功能创新,推动西瓜甜瓜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布 丁斌 吕修涛 于振文 赵广才 万富世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战略储备粮,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地位突出。根据当前小麦生产状况和未来需求,经反复调研论证,对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的范围进行了调整,在2008~2015年期间,将我国小麦主要产区划分为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和东北5个优势区。兼顾总量和质量发展的目标,明确了建设布局的层次重点,制定了到2015年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266.7万hm2、单产达到4875kg/hm2、总产稳定在1.1050亿t、优质率达到85%的总体目标。为实现总体目标,对各优势区小麦生产的发展方向、主攻目标、技术配置等进行了布局,对我国小麦生产的建设重点、政策保障...
关键词:
中国 小麦 优势区域 布局规划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清恩 李冰 孟繁霞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海明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草地畜牧业大区 ,被列为全国玉米、小麦、大豆、牛羊肉、奶类及毛绒类产品的优势区域。本文通过内蒙古农牧业结构 5 0年变动分析和主要农畜产品的比较优势计算 ,提出基于优势区域的农畜产品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 ,为全区乃至中国北方面临农业新阶段的农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内蒙古 农畜产品 优势布局 产业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豹 张大东
为促进全省农业区域化布局、提升区域农业发展层次,该文根据浙江省区域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提出了着力建设四大农业区:浙北浙东都市型、外向型农业区,浙中盆地丘陵综合型特色农业区,浙西北浙西南山区生态型绿色农业区,沿岸海域、岛屿和港湾海水渔业型蓝色农业区,并提出促进区域化布局的六项对策。
关键词:
浙江省 优势农产品 区域布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杰 席晓玲 刘洪彬 韩晓燕 姜飞强
为研究辽宁玉米布局变化及其区域比较优势,本研究拟用播种面积指标,利用1992~2014年的相关数据,分析辽宁省玉米生产的变化及其结构变动趋势,测算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玉米区域比较优势。结果表明:辽宁省粮食种植结构整体上从多元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逐渐演变成"玉米型"的粮食种植结构,而各个地区也形成了以玉米生产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其中大连、抚顺、本溪和铁岭为传统的优势产区,锦州、朝阳、阜新和葫芦岛属于新兴比较优势产区;而丹东、营口、辽阳和盘锦4个地区在玉米生产上不具有比较优势。今后辽宁省玉米生产的发展重点:一是抓好大连、抚顺、本溪、铁岭和葫芦岛等全优产区的玉米生产,保持传统玉米生产基地的优势;二是...
关键词:
辽宁省 玉米布局 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静一
根据济源市农业基础条件和农业资源配置市场化,农业生产布局专业化和特色化,农业生产方式产业化和集约化等五项当前农业区域化布局的新特点,确定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分为纯农业优势区、农林牧渔交错区、优势农产品延伸区和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区四种类型,并提出加强新品种引进、培育、推广、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打造特色品牌七项对策。
关键词:
济源市 优势农产品 区域布局 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春
文章基于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2007年中国稻谷、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粳稻的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效益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进行了测算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稻谷生产布局进行了科学、合理规划。
关键词:
中国 比较优势 稻谷 布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秀萍 张思竹 张焱
老挝北部九省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但由于多种原因,农业发展严重落后。在此,搜集了老挝北部9省2003年至2005年的资料,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以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分析了老北9省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状况,借此对老北9省主要农作物进行区域布局,并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农作物 比较优势 布局 老挝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伟 蔡学斌 杨琴 石汝娟 夏虹
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对于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按照农产品原料的类型将农产品加工业进行重新归类,对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子行业在东、中、西及东北的分布,以及在优势农产品区域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此外,使用集中度、空间基尼指数、赫芬达尔指数、EG指数等方法,该文对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子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占全国的比例明显上升,农产品加工业"东强西弱"的区域分布格局发生了较为显著地改变;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以及糖料、茶叶和乳类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在优势农产品区域...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 产业布局 产业集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殿廷 陈启英 楼武林 姜晔
区域发展问题的关键是一个地区究竟发展什么产业才能赚钱、赚更多的钱;产业布局问题的实质是某一产业究竟布局在什么地方才能使这个产业赚钱、赚更多的钱。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但如果同时考虑一国或一相对独立的大区内的多个产业的布局、多个地区的发展问题,则二者融为一体,构成耦合关系。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运筹学和投入产出方法等建立了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简单耦合模型。传统经济地理学关于产业布局的研究易忽视偏远落后地区,一般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发展的研究则不可避免地导致重复建设,只有将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合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邬跃 杨洋
对物流节点的概念、类别、形成过程及功能进行分析,指出区域物流节点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基础,是物流作业、信息、资金等要素的聚集地。在科学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物流节点进行分类、排序、隶属分析,确定空间布局,最后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区域物流节点 指标体系 空间布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文 刘英 祝琪雅 谭杰扬 何彩莲
农产品比较优势是优化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的重要依据。文章以湖南省122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选择稻谷、油菜籽、蔬菜、茶叶、柑橘、烟叶、生猪、水产品8种优势农产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借助DPS数据处理系统,对各县市区2009、2014年优势农产品生产情况进行了排序和分类,研究了区域分布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湖南优势农产品生产各县域间总产、不同种类、不同时期存在明显差异;(2)"十二五"与"十一五"相比,优势区域重心向洞庭湖、湘南地区集中,非优势区域向大湘西、长株潭地区扩散;(3)优势类县市区重点集中在常德、益阳、岳阳、衡阳、永州、长沙6市,次优势类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湘西、邵阳、怀化、永州、郴州、岳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子云 石兆 翦象慧
基于区域产业经济布局的高职专业布局研究方法,可从区域产业经济的布局入手,结合区域高职专业布局的现状,对区域产业经济布局与高职专业布局作对比分析。其思路是,建立一种区域产业经济布局与高职专业布局契合度评价的量表并作定量评价,再找出高职专业布局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湖南省现代物流业布局与物流类专业布局的契合度评价作为案例,从发展方向的趋同性、地理布局的合理性、产业特色支撑能力、新兴业态支持力度、专业结构的合理性五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评判,发现评价湖南省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与现代物流业布局契合度一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