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58)
2023(19374)
2022(16444)
2021(15524)
2020(12776)
2019(29702)
2018(29521)
2017(56280)
2016(30258)
2015(34073)
2014(34351)
2013(33940)
2012(31634)
2011(29065)
2010(29422)
2009(27146)
2008(26758)
2007(23602)
2006(21135)
2005(19438)
作者
(89674)
(74547)
(74048)
(70604)
(47827)
(35757)
(33679)
(29224)
(28447)
(26814)
(25563)
(25206)
(23986)
(23875)
(23166)
(23013)
(22109)
(21619)
(21372)
(21356)
(18883)
(18404)
(18091)
(17094)
(16661)
(16611)
(16542)
(16260)
(15214)
(14649)
学科
(141509)
经济(141371)
管理(83663)
(79034)
(64753)
企业(64753)
方法(58332)
数学(50198)
数学方法(49450)
中国(38682)
(33530)
地方(31318)
业经(29849)
(29763)
贸易(29742)
(29587)
(28841)
(28769)
(25794)
(23823)
银行(23776)
(22738)
理论(22630)
农业(22522)
(21575)
金融(21573)
(20425)
环境(19882)
技术(19345)
地方经济(17624)
机构
大学(444881)
学院(441969)
(188248)
经济(184380)
管理(168840)
研究(157749)
理学(145012)
理学院(143286)
管理学(140606)
管理学院(139813)
中国(120731)
(96661)
科学(95414)
(84350)
(80436)
研究所(73078)
(71188)
中心(69233)
财经(67092)
(64920)
业大(63119)
北京(62260)
(61008)
(59252)
师范(58697)
经济学(58086)
(56828)
农业(55574)
(52903)
经济学院(52012)
基金
项目(290803)
科学(228678)
研究(211941)
基金(211491)
(184841)
国家(183342)
科学基金(156509)
社会(134749)
社会科(127810)
社会科学(127776)
(111506)
基金项目(110337)
自然(100857)
自然科(98542)
自然科学(98519)
教育(97546)
自然科学基金(96763)
(94470)
资助(89016)
编号(84885)
成果(69996)
重点(65592)
(64713)
(64631)
课题(59789)
(59742)
国家社会(55955)
创新(55833)
教育部(55643)
科研(55220)
期刊
(213048)
经济(213048)
研究(138650)
中国(88762)
学报(69425)
(65166)
管理(65143)
科学(64944)
(62051)
大学(52919)
教育(50745)
学学(49724)
农业(44883)
(44744)
金融(44744)
技术(39192)
经济研究(35785)
财经(33869)
业经(32856)
(29220)
问题(27890)
(25578)
(24143)
技术经济(22853)
国际(22828)
图书(21863)
世界(21630)
统计(21318)
理论(20357)
科技(20215)
共检索到675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贸易在经济发展过程的地位更加明显,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因传统发展理念及体制因素的阻碍,我国经济生产主导型特征比较明显,现代商业贸易对于经济主导性作用并不明显。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模式存在设计的政绩目标考核偏差较大、未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没有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等不足。我国生产主导型发展模式向贸易主导型转变的途径在于: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重视贸易对生产的积极作用、转变贸易流通发展方式、大力支持贸易企业发展、推行贸易与生产一体化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葛守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贸易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凸显,作用影响越来越大。但是从实践来看,由于传统的发展理念和体制因素的障碍,中国经济中生产主导型的特征相当明显,现代商业贸易对经济的主导性作用没有充分体现。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分析现行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重新定位贸易与生产之间的关系,重构贸易主导型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文章同时提出由生产主导型向贸易主导型转变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保乾  
循环经济文献和著作中处处洋溢着"计划"的激情和对政府干预的期待,学者们似乎忘记了解决经济问题的政府干预通常是一种笨拙工具,似乎忘了哈耶克对计划和市场结合将产生更大风险的警告。本文认为循环经济的本质是对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外部性和公地悲剧的一种系统解决方案,核心任务是消除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经济外部性,将公共资源以某种制度安排"私"有化,市场经济的运行结果将与循环经济模式的目标相吻合;而实现手段主要是法制而不是大规模的"计划"或行政干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飞翔  
一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往往会集中体现在贸易模式的演变和选择上,这一点已为国际经验所广泛证明。随着国民经济的成长,一国的对外贸易模式必然会出现某些重大的变化,而对外贸易的模式又对经济成长具有重要的引导制约作用。合理处理经济发展和贸易模式转换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各国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常欣  
一些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量的经济建设职能,将较多精力投入招商引资、土地经营,从而造成过大的行政渗透和扭曲,影响市场的有效运行。其原因主要是间接税比重过高,不动产收入激励过度,自主性财政收入不足。应改变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方向,降低间接税比重,调整现行的与土地、房屋有关的财政收入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与经济升级转型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理论界必须进一步深入地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并且还应对常态社会与常态经济、虚拟经济、虚拟性货币、宏观调控、经济学最基础范畴等基础研究给予创新,对国有企业与公营企业的区别、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的不同、新型工业化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进行应用理论的研究。同时,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经济理论的研究还要肩负起监督政府经济工作的重任。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真  
为了分析商业贸易发展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程度,探寻促进居民有效增收的新路径,借助计量专用软件EVIEWS6.0,并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商业贸易发展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商业贸易发展分别构成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则均不是商业贸易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商业贸易发展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具有长期的正向冲击作用。因此,必须采取更加有效举措推动商业贸易健康发展,为居民持续增收提供广阔空间;要正确引导居民消费,发挥消费对商业贸易发展的刺激作用,以逐步形成商业贸易与居民收入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佳  
基于《京都议定书》要求,碳排放量可以做为种产品进行买卖,这在货币金融体系中启了碳货币的地位。为了争夺未来国际碳交易主导权,各国在碳交易过程中纷纷以本币为计价结算货币,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分析国际碳交易市场与计价结算货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碳货币主导权体系建立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姜旭朝  丁昌锋  
本文主要回顾了从雁行模式到中国双头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发展 ,对中国双头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否成立的理论基础———龙头产业进行了重新定义 ,并对龙头产业的判别标准———贸易特化系数 (TSC)是否有效进行了探讨。在对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达到经济转换点的问题进行论述之后 ,本文提出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总体构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包亚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个人消费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其一,消费是最大限度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以及生态的需要。这也是推进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二,消费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采取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实行按劳分配为主、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其三,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因此,消费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是以发展生产为根本条件的。公平分配和统一市场是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的基本及重要条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侯军岐  
人类利用能源的发展轨迹是一个从高碳时代逐步走向低碳时代的过程。低碳经济实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与制度创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涉及发展价值取向、组织形式、激励约束和发展手段与工具等要素。采取何种模式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甚为关键。我国可采取的模式主要有:技术带动型、项目带动型、资本推动型等八种模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诸大建  钱斌华  
本文通过对中国到2020年发展的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适合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C模式。同时指出,实现C模式的发展,要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现代化三方面来进行,这其中需要技术和政策的双重保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慧凤  
工业化、城市化大量消耗化石能源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已威胁到全球的生态平衡,深刻触及到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本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低碳经济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中国低碳经济模式的总体框架及实现策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仲达  刘璐  余壮雄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近年中国外交理念探索性的新尝试。本文对外交部官方辞令进行提炼,构建出衡量中国与贸易各国外交亲疏的时变等级指数,并从外交建立渊源、外交维系过程两个维度论证其有效性。基于一个包含外交因素的贸易引力模型,本文提出了"外交—贸易"驱动假说,继而利用1992-2013年中国与166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为这一假说提供系统性的经验证据。研究表明,外交关系每提升一个等级,中国对他国商品的开放程度显著提高23%;即使考察了外交内生问题、模型时点转变以及指标更替等多个方面,仍能够证实假说成立,确保了结论的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外交驱动作用不仅表现为"倒U型"的非线性传导模式,而且存在显著的"强国"与"弱国"结构突变机制,即弱国外交以发展经济为主、强国外交重视泛经济层面的转型调整。这一结果意味着,在总体国际关系趋好的大形势下,中国的外交力量呈现"从经济转向泛经济合作"的大国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