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8)
- 2023(11909)
- 2022(10013)
- 2021(9782)
- 2020(8235)
- 2019(18983)
- 2018(19018)
- 2017(35136)
- 2016(19862)
- 2015(22450)
- 2014(22293)
- 2013(21835)
- 2012(20420)
- 2011(18828)
- 2010(19365)
- 2009(18169)
- 2008(18499)
- 2007(16789)
- 2006(15575)
- 2005(14313)
- 学科
- 济(73026)
- 经济(72927)
- 管理(61498)
- 业(53121)
- 企(45397)
- 企业(45397)
- 方法(27300)
- 中国(25314)
- 数学(22801)
- 财(22541)
- 数学方法(22479)
- 农(21547)
- 制(20872)
- 学(17911)
- 业经(16694)
- 策(16437)
- 贸(15621)
- 贸易(15612)
- 银(15552)
- 银行(15521)
- 易(15289)
- 行(14921)
- 体(14609)
- 地方(13910)
- 农业(13426)
- 融(13361)
- 理论(13359)
- 金融(13353)
- 和(13057)
- 务(12686)
- 机构
- 大学(278480)
- 学院(276020)
- 济(116291)
- 经济(113697)
- 研究(107230)
- 管理(102688)
- 中国(85250)
- 理学(84422)
- 理学院(83376)
- 管理学(82064)
- 管理学院(81477)
- 科学(63781)
- 京(63217)
- 财(58752)
- 所(56195)
- 研究所(50811)
- 农(47602)
- 中心(47058)
- 江(45382)
- 财经(43569)
- 北京(41478)
- 经(39688)
- 院(39413)
- 业大(38433)
- 范(38291)
- 师范(37931)
- 农业(36549)
- 州(35226)
- 经济学(35109)
- 省(32779)
- 基金
- 项目(172856)
- 科学(134874)
- 研究(128861)
- 基金(124153)
- 家(110355)
- 国家(109465)
- 科学基金(90811)
- 社会(79684)
- 社会科(75402)
- 社会科学(75382)
- 省(64777)
- 基金项目(63313)
- 教育(59557)
- 自然(57564)
- 划(56288)
- 自然科(56060)
- 自然科学(56037)
- 自然科学基金(55080)
- 资助(52570)
- 编号(52102)
- 成果(45619)
- 重点(40030)
- 部(39410)
- 课题(38511)
- 发(37965)
- 创(34705)
- 性(33647)
- 国家社会(33436)
- 教育部(33349)
- 中国(33247)
共检索到458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秋娟 靳爱鲜 张玉珍 李金兰 原民龙 黄选瑞
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制度,对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保障森林经营者利益,以及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作用。现行的森林采伐管理法律法规,是一个自上而下、层次分明的有机整体。本文总结了现行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政策主要法规,分析了森林资源采伐管理的背景变化,以及现行的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政策在保障经营者利益、政策形式和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政策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
森林资源 采伐管理 政策体系 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严明 温常青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森林采伐管理与市场经济的矛盾,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探讨了引进市场机制,打破政府行政管理固有模式的可能性,提出了逐步取消森林采伐限额,建立职业森林经理人制度,合理界定政府、市场中介和林权所有者的权利边界,从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森林经理规律的森林采伐管理新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兰会 孔越 郑海鹰
以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的各省区截面数据为基础,本文分析了2004-2008年我国各省区森林资源采伐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集体林权改革后各地的个人林权比重普遍加大,集体林权比重降低。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个人林权比重对森林资源采伐没有显著影响;森林资源权属结构对集体林权比例越低,森林资源采伐也越少。同时,农村人口密度对森林资源采伐有正向的影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国江 刘安兴
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 ,按照一般的未测采伐量测算方法 ,考虑了不同树种及径阶采伐木对未测采伐量的影响 ,而忽略了采伐木期初蓄积在各年度间的梯度分布和某一年度内生长季节前后采伐量不均匀分布的影响。研究认为 ,上述 4个因素应同时考虑 ,并导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从举例说明的结果看 ,在不同条件下测算的未测采伐量比综合考虑 4个因素的未测采伐量分别偏大 9 9%~ 37 4%。表 2参 6
关键词:
森林资源 连续清查 森林蓄积 未测采伐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颜文希 徐正春 黄东志 周仁坊
本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广东省森林资源管理政策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客观评价。尤其对目标责任管理、森林分类经营以及消灭森林“赤字”、疏通融资渠道、减轻税费负担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了重点阐述,并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东省森林资源管理新政策框架。旨在总结历史经验、巩固绿化成果、推动林业市场化改革、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森林资源管理 政策体系 政策研究 广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名章
党的十六大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因此,笔者认为,只有抓住国有资产体制改革这一关键环节,才能深化国有林场改革,进一步搞活国有林场经济。第一,只有创新国有林业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才能推动国有林场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实施国有林场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不能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雪燕
我国现行的采伐权性质、采伐限额编制、采伐许可制度、采伐管理机制都存在缺陷,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向生态建设的转变。应当确立采伐权独立的物权地位,科学编制采伐限额,放开商品林采伐许可限制,突出森林经营方案审查,增加公众的参与程度,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从而保证实现我国承诺的减排目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邓华锋 陈仪全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一些集体林区县市开始试点探索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包括实施按小班面积控制采伐、规范采伐指标分配、实行简易伐区调查设计、简化办证程序等措施。在对一些县市试点改革成效和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集体林区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的建议,如,(1)实施有弹性的采伐量管理;(2)强化伐区调查设计;(3)加强天然商品林的采伐管理;(4)探索具激励性的林业税费征收管理办法。
关键词:
商品林 采伐管理 面积控制 森林经营方案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钟全林 陈少腾 王桂英
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面临的产权纠纷、林地使用费的收取、森林资源交易、经营技术与集体生态公益林管理等森林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有纠纷的林地进行审查并重新界定,不同区域区别对待、制定相适应的森林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体系、组建森林资源交易市场等相关建议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淑英
本文从分析森林资源管制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森林资源管制的必要性在于林业的外部性;鉴于不同性质林业的不同经营行为所产生的外部性是有差异的,政府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管制方式对负外部性采取强制性管制,对正外部性采取激励性管制;现行的"一刀切"式的管制制度的效应,并论证了其政策激励悖论的理论渊源在于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的目标不一致和管制导致的产权残缺;提出了森林资源管制制度重构的基本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志芳 张琦
从营林生产和采运生产2个方面阐述了现行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状况,指出林权制度改革后国有森林资源管理发生的变化及面临的挑战,进而探讨了林权制度改革后未来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即从3个方面展开:分类经营管理、参与式管理、采伐限额管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何文剑 张红霄 徐静文
已有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详尽且富有意义的探讨。多数研究发现,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不明显,不仅无法遏制大面积森林采伐,反而阻碍了森林经营者的造林管护行为。已有文献为进一步研究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但仍存在影响机理分析不够全面、对森林资源保护效果的评价缺乏动态性和系统性、研究内容较为狭隘以及计量方法不够严谨等问题。因此,未来研究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1深入分析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影响机制;2关注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变迁及构成对森林资源保护的作...
关键词: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 森林资源 林权制度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东生 陆珺
介绍了中国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及其他地区的森林资源监督体制的现状;指出监督机构和人员缺乏,监督体系不健全,信息机制不活,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地方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错位等中国森林资源监督体制的缺陷;提出中国进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及其他地区森林资源监督体制改革的设想;建议对中国森林资源监督体制改革的制度进行调整:首先要进一步明确监督系统的职能定位,其次要建立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与监督机构、人员的定额配备指导制度,同时要进一步严格执行资源林政岗位主要负责人上管一级制度。
关键词:
森林资源监督 体制改革 制度调整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白降丽 彭道黎 杨馥宁
按照科学性、系统性、一致性、简单性、唯一性、可扩充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等原则,采用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结合的方法,将森林资源信息分为基础类、监测类、管理类和标准类等4个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再分若干小类。同时,将森林资源信息数据的所有属性因子分为23类。在此基础上采用线分类法与面分类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森林资源信息进行编码,编码结构由标志码、要素类代码即森林资源信息大类下的小类码和属性代码等3部分组成。图2表3参1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宪文 李崇贵 斯林 袁凯先 田永林
该文从理论基础到实践、从技术进步到效益评估、从林业调查发展史与中国现状相结合 ,全面地论述新体系建立的必要及技术支撑、运行模式和需要改进的问题 .2 0世纪 70年代末 ,遥感技术被应用于中国的森林资源调查工作 ,特别是森林蓄积量的估测 .曾研究了比值项的作用 ,确定用定量因子和定性因子联合估测森林蓄积量多元估计方程的形式 ,以及在中国不同气候带的应用 .在对精度和费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指出 :遥感调查方法比传统方法节约经费 1 3~ 1 2 .近年来 ,作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用近代统计学和非参数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深入研究 .解决了一些在林业资源调查中应用遥感技术的重要问题 ,并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