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48)
- 2023(8130)
- 2022(6709)
- 2021(6471)
- 2020(5335)
- 2019(12226)
- 2018(12218)
- 2017(21950)
- 2016(12013)
- 2015(14243)
- 2014(14526)
- 2013(13878)
- 2012(12939)
- 2011(11919)
- 2010(11909)
- 2009(10872)
- 2008(10821)
- 2007(9808)
- 2006(8591)
- 2005(8041)
- 学科
- 济(47138)
- 经济(47075)
- 管理(30889)
- 业(26539)
- 企(20189)
- 企业(20189)
- 中国(18247)
- 方法(17835)
- 数学(15183)
- 数学方法(15050)
- 农(14523)
- 制(12280)
- 贸(11790)
- 贸易(11781)
- 财(11737)
- 易(11324)
- 业经(10508)
- 学(10501)
- 体(9788)
- 银(9481)
- 银行(9459)
- 行(9165)
- 理论(9081)
- 农业(8915)
- 融(8503)
- 金融(8496)
- 教育(8018)
- 地方(7634)
- 和(7484)
- 发(7024)
- 机构
- 学院(171366)
- 大学(170850)
- 济(72609)
- 经济(71101)
- 研究(65394)
- 管理(57476)
- 中国(52014)
- 理学(47466)
- 理学院(46854)
- 管理学(46086)
- 管理学院(45749)
- 京(38735)
- 科学(38220)
- 财(34680)
- 所(33720)
- 研究所(30389)
- 中心(28823)
- 农(28697)
- 江(26838)
- 财经(26811)
- 北京(25247)
- 经(24447)
- 范(23960)
- 院(23821)
- 师范(23688)
- 经济学(23626)
- 业大(22688)
- 农业(22409)
- 州(21268)
- 经济学院(21190)
- 基金
- 项目(106556)
- 科学(82550)
- 研究(82232)
- 基金(75541)
- 家(66637)
- 国家(66070)
- 科学基金(54486)
- 社会(51033)
- 社会科(48203)
- 社会科学(48194)
- 省(39874)
- 教育(38515)
- 基金项目(38322)
- 编号(34317)
- 划(34240)
- 自然(32294)
- 资助(31726)
- 自然科(31533)
- 自然科学(31519)
- 自然科学基金(30977)
- 成果(29516)
- 课题(25324)
- 重点(24727)
- 部(24517)
- 发(23546)
- 中国(23024)
- 国家社会(21968)
- 创(21814)
- 性(21588)
- 教育部(20948)
共检索到277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前进
本文对流通、流通体系、现代流通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对我国现代流通构成的先行研究进行了简要整理,阐述了现代流通的流通环境、连锁经营、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10个方面的特征,提出了中国现代流通体系应该由政策法规及行政管理体系、国内流通体系、国际(区域)流通体系、支持与保障体系4项一级体系和25项二级体系构成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
现代流通 流通体系 框架构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跃 姚冠新 徐静
目前中国农产品流通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模式僵硬、适应不了农业快速发展变化、国际贸易进程加快带来的压力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陈丽华等人组成的团队进行了相关研究,构建了研究理论框架,比较了国内外的不同,分析了相关大企业的流通体系,并提出了创新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体系 创新管理 创新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力 周革非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政府推动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快“三农”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能力”,是新形势下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是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农民 流通体系 创新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谢莉娟 张昊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好国内市场作用的重要基础。从突破条块分割、促进竞争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消除商品和要素跨区域流转的行政障碍,并通过体制机制层面的优化推动市场机制的整体优化与营商环境的全面改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经历了丰富的实践探索。统一市场与流通体系之间关系密切。从流通过程全局反映的社会整体市场角度看,商品自由顺畅流通是统一市场的基础;从市场为商品交换提供场所的角度看,统一市场是平等交换、高效流通的重要保障;从市场作为现实和潜在买主的角度看,流通体系是挖掘内需潜力、实现商品价值的关键支撑;从市场依托供求双方力量实现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统一市场消除地区歧视、优化规则秩序的要求应在流通体系中首先得到体现。在建设统一市场的过程中,主要妨碍的因素经历了由直接限制商品跨地区流动到地方政府“重外轻内”的发展理念,再到国内市场受重视而流通环节薄弱以及跨地区经营要求凸显而营商环境、规则标准不统一的多个阶段。随着地区市场“行政篱笆墙”被一步步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将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作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方面,应在发挥好“批”“零”“物”三大核心功能的同时,推动基础设施的优化与制度体系的完善,从而使现代流通体系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在新的实践阶段实现互促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薇
本文立足于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与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进行实践探索,发现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呈现出主体体系完善、客体体系优化和技术体系升级等特征;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呈现出规模整体收缩、结构日益优化的特征。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提供的直接性经验证据表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在当期和滞后期均显著正向促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且滞后期的显著性更突出,影响系数更大;流通基础设施水平对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明显,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参与水平的正向影响效果微弱。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提供的间接性经验证据表明,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对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促进机制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中介效应与比例均存在自东向西递减趋势。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续继 王于鹤
数据要素的新特征挑战了原有的生产要素治理框架,数据治理新模式亟待探索。学界对于数据所有权的界定尚未定论,以确立数据所有权为核心的治理理论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困难;从数据特征本身出发的治理体系构建在实际应用中又难以避免激励不相容问题。本文沿着“数据二十条”的创新思路,以综合推进数据要素市场的高效、公平与安全为目标,以向数据权益主体提供能力保障为重点,以搭建数据可信流通机制为方向,建立了个人-企业-社会的三维共建数据治理体系框架,并应用该框架进一步分析总结了国际数据要素市场强化顶层设计与综合治理的新趋势与新挑战,旨在为我国数据治理优化和革新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并针对新问题与新挑战为我国数据治理持续优化提出实践建议。
关键词:
数据治理 数据流通 数据安全 外部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俊飞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复合型技能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在现代职教体系架构下,产教紧密融合,搭建人才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立交桥",发展终身教育,有利于提升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推动技术技能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做出总体描述,这一框架具有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服务需求、开放融合、纵向流动、双向沟通的特点,见图3-6、表3-2。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永瑜 章印
现代流通体系是数字经济时代供给与需求持续动态平衡的有效载体,是区域经济协同并进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我国现代流通体系数字化转型现状,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信息五个环节构建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系统,并运用全局熵值法对2008-2020年全国及31省份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及各环节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看,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偏低且增速提升显著,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呈阶梯状分布。第二,分环节看,长板环节为信息、消费和分配,短板环节为生产和交换;现代流通体系虽有长板引领但短板制约性不断提升。第三,从区域看,东部地区的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作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核心省份,产生强大的流通能力突破区域边界辐射全国;中部、东北、西部地区依托优势省份安徽、辽宁、四川,带动区域内省份共同发力形成畅通循环;东部地区核心省份和其他地区优势省份依托产业链、物流网络互促互进,形成联动发展态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曹晔
本文认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构建五大系统。三个方面的关系是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职业教育内部三方面的关系;五个系统是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培训制度体系,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类型体系,面向人人的层次体系,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体制机制体系,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体系框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采庆 谢洁萍
构造大城市蔬菜流通体系目标框架的基本思路张采庆谢洁萍蔬菜是居民日常消费必不可少的特殊重要商品。12亿人口之怏怏大国,年蔬菜需求量高达4800万公斤之规模。农村,自古靠自给和调剂解决;中小城市,人口少,毗邻农村,加之政府协调组织,蔬菜流通不是难题。而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振宇
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并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方面。但是,学界对现代流通体系的定义与内部结构均缺乏深入探讨,可能导致流通学术研究的混乱或对流通政策的误导。以流通相关术语的考证与辨析为起点,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关于流通与流通过程的理论剖析为基础,对与现代流通体系相关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将现代流通体系界定为"围绕数量庞大的商品(或服务)和各种类型的中间商,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形成的多层次的分工分业体系与复杂适应系统",厘清了现代流通体系的多层次的圈层结构、多维度的复杂网络结构和多层级的迂回结构。应加强对现代流通体系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研究,强化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整体化统筹推进,以促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流通体系建设实践有机结合,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鹏 李宁宇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对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以高度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为特点的全球数字经济时代,研究数字经济对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作用和机理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微观-中观-宏观三层面为分析框架,从流通功能重塑、流通业变革、效率提升视角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助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理论机制。高效建设现代流通体系,需要借助新一轮的信息技术和科技革命发展态势,微观上要强化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流通职能和流通价值意识,中观上要加强流通体系各部分进一步数字化建设以及弥补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宏观上要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基础上,最大化数字经济增长潜能,实现对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持续赋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房照
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支撑。商贸流通业直接联接国民经济各领域,直接关系人民日常生产生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和商贸流通企业必须把创新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积极探索创新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有效路径。本文分析了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重要意义,从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围绕规范商贸流通市场经济秩序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商贸流通企业改革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大力提升商贸流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坚持以数字化驱动商贸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加强商贸流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商贸流通 现代化产业体系 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虹 徐萍平
探索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保证教学各环节与培养目标的高度对接与协调,是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的重大问题。将工程技术中"Top-down"思维方式运用于教育领域,结合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实践,并以能力为主线,逐级分解学校、专业和课程三层目标体系,最终实现每一课程与培养目标的高度耦合。对此,应尽快转变思维方式,保证各教学环节协同运作,并改革课程或专业的评价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