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94)
2023(18045)
2022(15390)
2021(14420)
2020(12092)
2019(27534)
2018(27041)
2017(51375)
2016(28191)
2015(31462)
2014(31066)
2013(30822)
2012(28183)
2011(25705)
2010(25397)
2009(23621)
2008(23245)
2007(20141)
2006(17702)
2005(15878)
作者
(83322)
(69519)
(68992)
(65453)
(43911)
(33232)
(31120)
(27225)
(26418)
(24519)
(23742)
(23485)
(22122)
(21926)
(21515)
(21330)
(20738)
(20719)
(19796)
(19786)
(17412)
(16997)
(16662)
(15667)
(15434)
(15369)
(15334)
(15281)
(13973)
(13601)
学科
(113198)
经济(113050)
管理(83778)
(75655)
(62263)
企业(62263)
方法(50017)
数学(43578)
数学方法(43167)
中国(31507)
(30402)
(30251)
(25954)
业经(24849)
(23996)
地方(23120)
环境(22655)
(22047)
贸易(22037)
(21465)
农业(20116)
(18433)
财务(18364)
(18353)
财务管理(18331)
(17937)
银行(17868)
(17418)
企业财务(17415)
(17141)
机构
大学(405975)
学院(402085)
(163919)
经济(160647)
管理(155227)
研究(142258)
理学(135053)
理学院(133467)
管理学(131239)
管理学院(130531)
中国(105593)
科学(89792)
(87146)
(74493)
(72432)
(71656)
研究所(66611)
业大(63898)
中心(62851)
财经(59993)
(57242)
农业(56524)
北京(55146)
(54677)
(52374)
师范(51779)
(51485)
经济学(50165)
(45890)
经济学院(45264)
基金
项目(281446)
科学(220756)
基金(205849)
研究(200170)
(182708)
国家(181282)
科学基金(153623)
社会(128291)
社会科(121617)
社会科学(121583)
基金项目(109390)
(107933)
自然(100849)
自然科(98402)
自然科学(98371)
自然科学基金(96609)
(92313)
教育(90532)
资助(84200)
编号(78954)
重点(63977)
成果(63509)
(62369)
(60147)
(58275)
课题(54639)
创新(54617)
科研(54226)
国家社会(53761)
教育部(52823)
期刊
(175860)
经济(175860)
研究(117214)
中国(75952)
学报(71443)
(64442)
科学(63666)
(55910)
管理(55256)
大学(53076)
学学(50368)
农业(44321)
教育(39455)
(32976)
金融(32976)
技术(30770)
财经(29466)
经济研究(28855)
业经(27738)
(25227)
(23443)
问题(23128)
科技(20487)
(20171)
资源(19368)
(18837)
图书(18532)
业大(18358)
技术经济(18206)
理论(18125)
共检索到582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任胜钢  蒋婷婷  李晓磊  袁宝龙  
区域生态效率的提高是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双赢的重要路径,而有效的环境规制体系是促进区域生态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2008—2013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将环境规制工具分为强制型、市场型和自愿型,检验了各类环境规制对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中、西部地区的强制型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之间呈倒"U"型的关系;(2)东、中部地区的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西部地区呈倒"U"型关系;(3)东、中部地区的自愿型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西部地区的自愿型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并不显著。这表明,"波特假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振清  成晓斐  谷文姗  
基于2008—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省级环保投资效率,并运用空间莫兰指数定量分析空间相关性,进一步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将环境规制与环保投资效率纳入一个分析框架探讨环境规制对环保投资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30个省份的环保投资效率存在区域差异性,且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增强的趋势。(2)不同地区的环保投资效率呈现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集聚特征。(3)命令型环境规制对环保投资效率的影响整体呈负相关,表明强制性的环境规制政策未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市场型环境规制与自愿型环境规制对环保投资效率的影响呈正相关,但前者的直接效应与后者的总效应分别不显著。基于此,论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投资合理化、提升环保投资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振清  成晓斐  谷文姗  
基于2008—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省级环保投资效率,并运用空间莫兰指数定量分析空间相关性,进一步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将环境规制与环保投资效率纳入一个分析框架探讨环境规制对环保投资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30个省份的环保投资效率存在区域差异性,且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增强的趋势。(2)不同地区的环保投资效率呈现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集聚特征。(3)命令型环境规制对环保投资效率的影响整体呈负相关,表明强制性的环境规制政策未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市场型环境规制与自愿型环境规制对环保投资效率的影响呈正相关,但前者的直接效应与后者的总效应分别不显著。基于此,论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投资合理化、提升环保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雷玉桃  杨娟  
本文主要采用SFA模型,将对碳排放效率有影响的七个变量加入模型,测算出1996—2011年的碳排放效率值。然后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了碳排放效率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碳排放效率在整体上处于上升阶段,在地区上存在趋异的现象,即碳排放效率随着时间的发展表现出更大的地区差异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系统的碳排放协调机制,保证碳交易市场有效运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在介绍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两方面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第一是当地金融体系所吸收基础货币多少,第二是当地金融体系的信用创造能力,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实施应该注重区域结构性调节的结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雷玉桃  游立素  
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仍是困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环境规制对产业生态化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从此视角出发,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自治区、市) 2003-2015年的产业生态化效率值发现,东、中、西、东北各区域效率均值均逐年下降,但区域间水平差异较大,东部为高效率集中区域。采用时刻固定效应模型测算环境规制的行政监督、公众监督、市场监督及支撑强度对东、中、西、东北各区域产业生态化效率的作用程度,其中创新性考虑行政监督滞后性,发现除西部外,排污费的征收均不利于各个地区产业生态化效率的提高,而以工业污染治理投资为代表的市场监督强度仅对西部有消极影响;环保支撑强度对西部的产业生态化效率有促进作用,而对东部有消极作用;公众监督强度对中、西部的产业生态化效率具有积极作用;滞后一期的行政监督强度阻碍了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毓  胡莹  
本文选取1993~2008年我国4家国有控股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1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数据,考察了我国不同类型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差异化作用。运用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国有控股银行在对货币政策传导至CPI的影响较为显著,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量有着显著性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辉  刘继红  张大伟  
文章在回顾国内外学者研究环保投资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区域环保投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对我国区域环保投资进行时空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区域环保投资仍然呈现出显著的区域非均衡性,一些后发优势的省区环保投资明显上升。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和突发环境事件是导致区域环保投资时空差异的主导因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杜建华  曹瑞丹  
本文基于2011~2018年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数据,从差异化资源配置的角度研究产业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衡量了不同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下产业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评估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产业政策会通过税收优惠差异化和信贷扶持差异化作用于企业的投资效率,从而导致企业的投资效率降低;相对国有企业,产业政策对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相对高市场化程度地区,产业政策对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袁晓玲  李政大  
本文构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分析1991-2012年中国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轨迹、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的生态环境呈先抑后扬的走势,存在地区差异性;(2)中国生态环境的地区差异出现"扩大-缩小"走势,区域间差异是形成整体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3)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素质、科技水平、生态保护力度、能源效率以及高技术产业比重对生态环境有正向积极影响,重工业比重、城镇化水平则呈负相关影响,第二产业比重、能源消费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云  
不同于规模城市的城市化,县域城镇化是农民市民化以及经济收入分配转型的一线,其在农民家庭进城实践中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化的特征。农民进城在县域社会实现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的二元交互中,形成了具有差异化的城镇化实践。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在县域城镇化与基层社会互动中存在三种关系模式,即"工薪式"城镇化类型、"两栖式"城镇化类型、"突围式"城镇化类型,这一实践差异由区域性市场辐射强度、县域工业资源、县域农业资源条件三方面形塑而成。农民县域城镇化在实践中产生了家庭资源投入内卷、家庭代际关系异化以及生育意愿主观抑制等问题。推动县域城镇化应从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保障农民收入分配公平两方面展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建红  王敏  刘娟  张然  
论文运用海洋渔业产品生态标签制度,以两个海岛型旅游目的地为案例,对海洋生态产品生态补偿标准区域差异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和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分别有93.41%和95.90%的受访者支持海洋渔业生态标签产品,愿意为海洋渔业生态标签产品支付比普通海产品更高的价格;2)舟山市普陀区旅游目的地的浙江省游客、江苏省-上海市游客、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河南省-湖南省-湖北省-山东省游客和其他省(市、区)游客,承担的生态补偿标准分别为10.53、10.98、11.03和11.18元/kg,或14.39、17.59、20.54和22.87元/人次,通过海洋渔业产品生态标签制度,201...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相伟  孙丽文  
当前企业推进绿色转型进程、提升企业绩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鉴于企业主动应对内外部因素联动影响的重要性,以动态能力理论视角,在探讨了企业变革发展驱动机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动态环境规制嵌入下的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的理论框架。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以及差异化强度的动态环境规制在二者关系中调节效应的作用机理和边界。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情境下,前瞻柔性、响应柔性对企业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响应柔性的贡献度较高;两者交互效应亦能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绩效;表明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预测、反应能力以及将两者协同配合是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措施。一般强度的动态环境规制在前瞻柔性、响应柔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均不起显著的调节效应;高强度动态环境规制仅在响应柔性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显著负向调节效应;表明动态环境下,一般强度的政府规制政策对企业的决策和创新等行为更多的是无显著影响,充分尊重其自主发展;同时政府要根据环境变化,合理控制环境规制实施强度,谨防给企业应对环境冲击造成额外的负担。综合研究结果,提出企业加强多重柔性机制建设的力度和政府注重环境规制政策引导作用的策略,最终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越  成力为  
本文依据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阶段"差异化"制度设计的特点,基于分配制度、灵活机制、控排范围、交易规则、报告与核查制度以及法律制度六个维度,构建可数据化的碳交易市场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利用地区差异系数剔除制度外非均衡环境因素的影响,对现有试点地区差异化制度设计下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效率进行有效评价。研究表明:第一,较没有剔除制度外因素,上海、天津和北京3个省市碳交易市场效率有所下降,而其余4个省区投入产出效率则上升,说明碳交易市场效率确实受制度外因素的影响,同时说明探讨碳交易市场差异化制度设计有效性时,控制制度外因素干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第二,就制度设计本身,七个试点碳交易市场均未达到有效。广东碳排放交易市场效率最优,仅控排行业覆盖比例设计过低;重庆和天津的效率紧随其后,上海、深圳和北京的效率较低;而湖北由于控排范围设计不合理、准入门槛过高、MRV从业人员严重短缺等原因导致其交易市场效率最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舒婷  曾刚  
生态创新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和经济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正日益受到重视,环境规制对生态创新影响的机制和条件尚存争议,且地理学视角对该问题的关注较少。运用中国地级市层面的环境规制和生态创新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的区域差异和空间相关性对生态创新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的生态创新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明显,而其他地区多表现为抑制或不相关;环境规制的空间相关性对生态创新产生积极作用;环境规制强度和生态创新之间呈现"U"型关系,环境规制、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等因素存在门槛效应,只有跨越这些门槛时,"波特假说"才能成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