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1)
- 2023(13417)
- 2022(11301)
- 2021(10529)
- 2020(8699)
- 2019(19686)
- 2018(19246)
- 2017(37070)
- 2016(19870)
- 2015(22199)
- 2014(21816)
- 2013(21719)
- 2012(20229)
- 2011(18556)
- 2010(18313)
- 2009(17173)
- 2008(16940)
- 2007(14931)
- 2006(13522)
- 2005(12286)
- 学科
- 济(89038)
- 经济(88931)
- 业(59933)
- 管理(56287)
- 农(48182)
- 企(37396)
- 企业(37396)
- 农业(31823)
- 方法(31744)
- 数学(28489)
- 数学方法(28302)
- 中国(25884)
- 业经(22216)
- 制(21530)
- 财(21482)
- 地方(20632)
- 贸(17912)
- 贸易(17902)
- 环境(17788)
- 易(17504)
- 体(15624)
- 学(14669)
- 银(14356)
- 银行(14346)
- 发(14210)
- 行(13853)
- 融(13642)
- 金融(13638)
- 划(12690)
- 技术(12004)
- 机构
- 学院(283937)
- 大学(281290)
- 济(129908)
- 经济(127585)
- 管理(107630)
- 研究(100816)
- 理学(93067)
- 理学院(92044)
- 管理学(90843)
- 管理学院(90318)
- 中国(80491)
- 农(59634)
- 京(59316)
- 财(58182)
- 科学(57751)
- 所(50049)
- 中心(46740)
- 财经(45754)
- 农业(45438)
- 研究所(44910)
- 业大(43200)
- 江(42462)
- 经(41749)
- 经济学(40746)
- 北京(37008)
- 范(36888)
- 经济学院(36806)
- 师范(36620)
- 院(35825)
- 财经大学(33582)
- 基金
- 项目(190940)
- 科学(153241)
- 研究(144224)
- 基金(142099)
- 家(123109)
- 国家(122040)
- 科学基金(105165)
- 社会(96867)
- 社会科(91650)
- 社会科学(91630)
- 基金项目(75159)
- 省(72980)
- 自然(64189)
- 教育(63621)
- 自然科(62641)
- 自然科学(62626)
- 自然科学基金(61526)
- 划(60772)
- 编号(57582)
- 资助(56466)
- 成果(46028)
- 部(44458)
- 发(43199)
- 重点(42964)
- 国家社会(41718)
- 制(41413)
- 创(39842)
- 课题(39129)
- 教育部(38172)
- 创新(37481)
- 期刊
- 济(148935)
- 经济(148935)
- 研究(87302)
- 农(62088)
- 中国(60675)
- 财(43678)
- 农业(42231)
- 学报(40587)
- 科学(40404)
- 管理(36162)
- 大学(32434)
- 学学(30717)
- 融(30632)
- 金融(30632)
- 业经(27935)
- 教育(24780)
- 财经(22823)
- 经济研究(22470)
- 技术(22228)
- 问题(21395)
- 业(20755)
- 经(19757)
- 世界(17364)
- 贸(16115)
- 资源(15688)
- 农村(15065)
- 村(15065)
- 农业经济(14528)
- 版(14445)
- 经济问题(14083)
共检索到433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彭可茂 席利卿 彭开丽
本文利用综合指数方法构建中国农业环境规制强度相对水平指标,援引2000—2011年31个地区的农业相关数据,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国内各地区的农业环境规制相对差异对主要农业部门投资强度的影响程度,并通过稳健性检验验证了研究结论。结果发现:国内大宗农产品的生产都存在长期递增的稳健的污染避难所效应,饲养业的污染避难所效应强于种植业,且主要部门的效应强弱依次为:肉类产品>奶类产品>蔬菜>油料>糖料。最后在分地区实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各产业未来发展的区域策略。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避难所效应 大宗农产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刚
基于1994~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考察了FDI竞争与环境规制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是:中国的环境规制实际上对FDI的流入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有动机以放松环境管制为手段来吸引更多的FDI流入,这导致中国成为跨国污染企业的"污染避难所";地方政府间的这种"竞争到底"行为根源于中国特有的分权模式,这提醒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式分权对地方政府治理结构的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惠炜 赵国庆
本文在扩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方程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3年间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构建环境污染强度、环境规制强度指标,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分析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各地区环境污染强度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各地区是否存在。环境规制强度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加强环境规制强度能够显著地降低环境污染强度,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所存在的污染避难所效应除了与不同的污染排放物有关以外,还与实行不同环境规制强度的地区有关,且这两者之间并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避难所 面板门槛回归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惠炜 赵国庆
本文在扩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方程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3年间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构建环境污染强度、环境规制强度指标,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分析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各地区环境污染强度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各地区是否存在。环境规制强度为门槛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加强环境规制强度能够显著地降低环境污染强度,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所存在的污染避难所效应除了与不同的污染排放物有关以外,还与实行不同环境规制强度的地区有关,且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单一的一致关系。本文还发现中国各地区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U型关系,虽然目前仍有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强度会随地区人均GDP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但多数地区处于拐点右侧,因此对环境污染物的强化治理依旧刻不容缓。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避难所 面板门槛回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玮 毕超
首先构建了一个解释污染避难所效应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若干假设。然后,采用2004年到2008年转移产业中新建企业的面板数据,借助反映企业区位决策的Poisson模型,证实了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中确实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最后表明,环境规制对重污染型新建企业的影响要大于对轻污染型新建企业的影响,且该影响会随着企业资本密度的提高而降低。此外,环境规制对中部地区的影响要比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大。
关键词:
区际产业转移 污染避难所效应 环境规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大庆
文章在Naughton(2014)提出的概念性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企业FDI决策模型,在合理的假定下得到了提高母国环境规制对企业FDI会产生倒U型影响的结论。母国环境规制的加强会产生污染避难所效应和停业效应,两个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母国环境规制对FDI的倒U型影响。文章利用2000~2010年24个国家对中国进行FDI的数据,使用引力方程模型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验证了这种倒U型关系的存在。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外商直接投资 污染避难所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曾贤刚
本文基于1998—200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规制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我国各个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相对而言,经济规模、基础设施状况和外资的集聚效应等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而且,环境规制和FDI的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和FDI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可以认为,"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成立的证据不足。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外商直接投资 污染避难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彭可茂 席利卿 雷玉桃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确保经济增长与改善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利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中国工业环境规制相对强度指数,接着使用2002—2012年30个地区的工业面板数据进行变量甄别和模型修正,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全国及区域工业环境规制相对差异等自变量对于工业总体以及29类特定产业的投资强度的影响程度,进一步通过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工业总体的研究结论,并且详细阐释了各自变量影响工业投资产生的一些研究结论。结果发现:就工业总体而言,全国总体、东部及西部并不显示污染避难所区域效应,而中部则存在长期稳健的污染避难所区域效应;国有投资工业不显示污染避难所区域效应,而港澳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源 顾海英 钟根元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影响了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吗?运用引力模型和2000~2010年面板数据,检验了CO2排放强度衡量的环境规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如下:中国环境规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有着明显的负影响,中国存在显著的污染避难所效应。从单个行业看,除石油加工业外,金属冶炼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都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应实行适度严格的环境规制,不能轻易对外承诺较大幅度的碳减排责任;而各行业必须立足长远,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军
污染避难所假说是现代国际经济学领域中一个颇受争议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构筑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对这一假说进行了剖析。我们首先将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境外部性效应等策略变量纳入到一个北南国家的贸易模型中,由此勾勒出外国直接投资和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的关系,即外国直接投资并不一定造成环境的恶化,相反,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外国直接投资还可能降低东道国的污染物数量,从而对改善环境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没有找到污染避难所假说成立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污染避难所假说 外国直接投资 环境保护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侯伟丽 方浪 刘硕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环境管制的严格程度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吸引污染密集型产业向环境管制较弱的地区转移?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管制与产业区际转移间的关系,提出"污染避难所"效应在中国存在的可能性,进而利用1996-2010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该效应的存在:从总体上看,该效应的显现存在一定的滞后,滞后1期时效应最明显;分时段的分析显示,随着我国环境管制强度整体加强和产业结构变化,"污染避难所"效应增强。同时原有污染密集型产业基础较好、区域市场规模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吸引力加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雨微 吴航 刘航
国际产能合作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表现,是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突破口,目前已初步取得一定成效。同时,我国推动产能合作还伴随着一些理论质疑,其中包括对污染转移的担忧,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寻求"污染避难所"。这一假说并不成立。尽管国内仍有不少污染型产能,但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对外合作的盈利空间很小。能够开展产能合作的企业通常清洁生产能力较强,环境成本占其总成本比重较低,不具备通过对外转移逃避环境责任的动机。而且,对外产能合作是由工程项目带动的全面合作,境外经营最终要实现属地化,在形成与当地原有产能的紧密产业链关系后,我国投资方治污控污的技术和经验将产生正向溢出。
关键词:
国际产能合作 污染避难所 环境责任 共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余菜花 崔维军 李廉水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众多国家陆续采用环境规制控制污染,但中国的环境规制强度要远弱于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环境规制是否会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出口,使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本研究基于引力模型,使用国家层面2分位数制造业行业的数据,在控制国家和行业不可观测的异质性以及环境规制内生性之后发现,环境规制确实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使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但是相对于劳动力成本、行业固定资本而言,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较弱。研究还发现,相对于WTO前,WTO后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减弱,即"污染避难所"效应减弱了。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避难所 中国 制造业出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哲 罗永明
"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发展中国家如果自愿实施较低环境标准,则将成为世界污染的集中地。本文通过建立FDI与环境标准的关系模型得出,环境规制对FDI的影响在统计上虽然显著但是程度很小,中国并未成为世界"污染避难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戴嵘 曹建华
现有研究对低碳经济如何影响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讨论大多为定性分析,缺乏基于经验数据的定量考察。文章利用2002-2012年45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面板数据,从碳排放规制入手,研究了当下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及地区相对中国的碳排放规制加强会促使产业向中国转移,发达国家对华产业转移存在碳排放规制层面的"污染避难所"效应,但这一因素并不是影响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对中国产业转移没有显著受到两者之间的碳排放规制相对力度变动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