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5)
2023(9294)
2022(8086)
2021(7851)
2020(6756)
2019(15916)
2018(15806)
2017(31020)
2016(16635)
2015(18941)
2014(18589)
2013(18570)
2012(17294)
2011(15818)
2010(16119)
2009(15098)
2008(15035)
2007(12949)
2006(11697)
2005(10827)
作者
(47385)
(39504)
(39278)
(37768)
(25366)
(18912)
(17817)
(15238)
(15032)
(14203)
(13887)
(13404)
(13049)
(12642)
(12565)
(12287)
(11862)
(11389)
(11348)
(11119)
(10314)
(9606)
(9561)
(9242)
(9009)
(8838)
(8779)
(8348)
(8019)
(7846)
学科
(72970)
经济(72901)
管理(44291)
(40797)
方法(35639)
(33162)
企业(33162)
数学(31927)
数学方法(31353)
(21724)
中国(20610)
税收(20268)
(20098)
(19677)
(17374)
贸易(17366)
(17041)
(16988)
(15313)
环境(14397)
(13066)
业经(12777)
(12184)
金融(12183)
(11255)
银行(11232)
地方(11121)
理论(10904)
(10849)
(10826)
机构
大学(244024)
学院(240230)
(108132)
经济(106406)
管理(88998)
研究(87659)
理学(76916)
理学院(76020)
管理学(74498)
管理学院(74073)
中国(67959)
(52745)
(52598)
科学(51811)
(44943)
财经(41278)
研究所(40932)
(37690)
中心(37342)
(36204)
经济学(35616)
北京(34198)
(34050)
经济学院(32192)
业大(32095)
(31216)
财经大学(30739)
(30575)
师范(30266)
农业(28436)
基金
项目(157316)
科学(124648)
基金(117833)
研究(112864)
(104064)
国家(103396)
科学基金(87677)
社会(73956)
社会科(70484)
社会科学(70465)
基金项目(60416)
(56536)
自然(55991)
自然科(54749)
自然科学(54731)
自然科学基金(53799)
教育(51722)
资助(51117)
(49824)
编号(43272)
(36727)
成果(36560)
重点(36207)
(33525)
国家社会(32472)
(32203)
教育部(31603)
中国(31351)
创新(30457)
科研(30423)
期刊
(112447)
经济(112447)
研究(79189)
中国(43554)
(38874)
学报(37465)
科学(35309)
管理(32243)
(31629)
大学(28353)
学学(26723)
教育(22237)
农业(22062)
(20980)
金融(20980)
经济研究(20697)
财经(20096)
技术(19219)
(17371)
国际(17226)
(16691)
(16034)
(15737)
问题(15357)
业经(14614)
世界(14153)
税务(13960)
统计(13820)
(13186)
(11902)
共检索到363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健  毛钰娇  王晓霞  
本文通过对环境税收范围的讨论,界定了中国环境税收的范围和分类,测算了2007~2009年中国环境相关税收的规模和结构,并通过与OECD、欧盟等国家进行国际比较,讨论了我国环境相关税收制度的发展方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慧  
近年来,地方政府不断膨胀的土地出让收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与土地相关的税收收入也出现大规模增长。但通过分析2001~2012年的相关税收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土地税收体系存在税制结构设计不合理、"轻保有重流转"、重复征税与税种缺位并存等问题。应遵循税收的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财政原则对现行土地税收进行相应调整,如加大保有环节的税收比重、取消城建税和土地增值税以及改革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科学合理的土地税制将会构成地方政府重要、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引导地方政府逐渐从对"土地财政"的严重依赖回归到税收财政的轨道上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振亚  陈宇  
在我国税收规模连年高速增长、税收负担是否过重热议的背景下,本文使用GTAP模型,从税收超额负担的视角测算了中美等5国的税收超额负担,并对其进行分解比较,得出结论:中国的税收超额负担处于中等水平;从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分类来看,中国等间接税为主体的国家适当提高直接税的比例可增加社会总体福利。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关系”课题组  
高税负国家人均收入水平比较高,其税负和税收收入中直接税所占的比重较大;中等税负国家税收结构表现出以直接税为主或者直接税与间接税并重的特点;低税负国家税收结构表现出直接税与间接税并重或者以间接税为主的特点。直接税税负水平比较高的国家都是高收入国家,间接税税负水平比较高的国家都是低收入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总体税负水平的上升,直接税税负水平呈上升趋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培勇  毛捷  
利用富含间接税税收优惠信息的全国税收调查数据,本文测算了中国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税收优惠规模,从政策目标、行业类别和所有权属性等方面分析了间接税税收优惠的结构,并以两项重要优惠政策为例研究了间接税税收优惠的效益。研究发现:①中国的间接税税收优惠金额巨大,优惠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于不少OECD国家,这会影响税制统一性。②间接税税收优惠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增值税优惠政策主要用于支持"三农"以及促进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受益纳税人主要集中于批发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营业税优惠政策主要用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受益纳税人集中于第三产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收优惠的主要受益者是国有企业和外资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春虹  
无论地下经济还是公开经济都存在税收流失问题。本文采用一定的方法分别对我国1982-2002年间地下经济和公开经济的税收流失规模进行了估测。从税收流失的规模角度看,我国税收的汲取能力比较弱,蕴涵着很大的税收风险。减少税收流失应作为税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志勇  卢以恒  
近几年学界对财政支出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不少,各种研究结论迥异。然而,从税收分权角度研究的文献并不多。笔者选取2001年至2012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台湾省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相关数据,采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整体税收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不显著;货劳税类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有显著负效应;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不显著等。笔者结合中国国情对实证结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中国税收体系和公共财政的综合分析与改革设计》课题组  
近年世界各国的税收体系与财政体制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反映了政府的公共财政活动在推进经济效率和维持社会公平两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也反映了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对各国税收体系与财政体制设计所施加的交替影响。中国作为一个面临体制转换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取向改革必然要求对原有财税制度进行相应变革,国外的财税制度设计与改革经验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夏杰长  
本文运用现实数据对科技进步的投入水平,R&D经费来源和分配,以及科技人才进行了国际比较,从中找出了我国的差距,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促进科技进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科技税收政策主要税种两大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夏杰长  吴永红  
世界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收入差距状况的多视角考察 1.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对世界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收入或消费不平等情况的考察 我们根据联合国计划开发署《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让新技术为人类发展服务》的报告整理了一些高发展水平国家、中等发展水平国家和低发展水平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GDP、用PPP美元表示)及收入或消费不平等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迅  于鹏  
税收流失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政府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运用阿林厄姆-桑德姆模型分析了造成税收流失原因;同时还利用修正的现金比率法测出我国地下经济导致的税收流失的规模,并估算了我国公开经济中存在的税收流失规模,提出解决税收流失问题的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伍云峰  
税收流失包括地下经济中的税收流失和公开经济中的税收流失。采取现金比率法并稍作改进,对我国地下经济规模进行测算,从税收流失规模来看,我国税收蕴含着很大的税收收入风险,但另一方面也表明,通过制度的调整减少税收流失、提高税收收入规模的空间也是巨大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