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08)
- 2023(9901)
- 2022(8040)
- 2021(7627)
- 2020(6339)
- 2019(14576)
- 2018(14112)
- 2017(27222)
- 2016(14429)
- 2015(16009)
- 2014(15884)
- 2013(15661)
- 2012(14626)
- 2011(13466)
- 2010(13184)
- 2009(12226)
- 2008(11969)
- 2007(10218)
- 2006(8809)
- 2005(7993)
- 学科
- 济(71130)
- 经济(71078)
- 管理(39952)
- 业(37639)
- 方法(33731)
- 数学(30628)
- 数学方法(30203)
- 企(30162)
- 企业(30162)
- 中国(19208)
- 农(15790)
- 环境(14670)
- 业经(14329)
- 贸(13627)
- 贸易(13621)
- 财(13559)
- 学(13465)
- 易(13352)
- 地方(12170)
- 产业(11624)
- 制(11240)
- 划(10596)
- 农业(10349)
- 技术(10131)
- 银(9984)
- 银行(9975)
- 融(9746)
- 金融(9746)
- 行(9663)
- 和(8994)
- 机构
- 大学(211359)
- 学院(209763)
- 济(98248)
- 经济(96848)
- 管理(79940)
- 研究(77670)
- 理学(70068)
- 理学院(69285)
- 管理学(67956)
- 管理学院(67569)
- 中国(58464)
- 科学(46292)
- 京(44623)
- 财(40624)
- 所(39086)
- 研究所(36117)
- 农(34604)
- 中心(33887)
- 财经(33576)
- 经济学(32575)
- 经(30895)
- 业大(30357)
- 经济学院(29458)
- 北京(28314)
- 院(27988)
- 江(27934)
- 农业(27351)
- 范(25466)
- 财经大学(25409)
- 师范(25197)
- 基金
- 项目(147389)
- 科学(118292)
- 基金(111728)
- 研究(103454)
- 家(99346)
- 国家(98709)
- 科学基金(84393)
- 社会(70377)
- 社会科(67174)
- 社会科学(67158)
- 基金项目(57700)
- 省(54660)
- 自然(54212)
- 自然科(53035)
- 自然科学(53022)
- 自然科学基金(52106)
- 资助(47184)
- 划(47092)
- 教育(46263)
- 编号(37090)
- 部(33883)
- 重点(33794)
- 发(32959)
- 国家社会(31365)
- 创(31202)
- 创新(29328)
- 成果(29276)
- 教育部(29073)
- 中国(28724)
- 科研(28549)
共检索到301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航 赵景峰 吴航
根据现有文献,研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脱钩,需要将不同环境密集型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测算,然后进行比较。本文选取了工业污染的三大来源——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每种污染源对应着一类环境密集型产业。这三种产业密集排放的污染物的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及其内在机制,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借鉴Tapio弹性分析模型构建了我国经济增长与不同环境密集型产业之间的脱钩状态的分析模型,并对脱钩状态和程度的判定标准做了规定。随后,对2001-2009年四个时期的经济增长与不同环境密集型产业集中排放的污染物的量之间的脱钩指数进行了测算,同时测算了各产业污染的工业产值弹性及其工业产值的GDP弹性,并对...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脱钩 Tapio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长青 姚萍 童文丽
鉴于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我国政府强调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减排、产业升级,加强重点行业污染物减排。节能减排的主体是企业,因此研究污染密集产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通过技术创新的投入指标、产出指标、效率指标和基于DEA的Maluquist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对污染密集产业中不同类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对比分析,探寻不同所有制企业对污染密集产业可持续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①私营企业在污染密集产业中的研发总投资最多,新产品产值最大,技术创新效率较高,因此其对污染密集产业的技术创新的贡献最大;国有企业在竞争性污染密集产业中的研发投资较少、新产品产值较小,但其在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静进 王毅 黄宝荣 李颖明 宋敦江
伴随着我国区域梯度产业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在空间分布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采用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和偏离——份额分析来对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变动相对稳定,但地域分异明显,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大小主要取决于当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状况、区位性和结构性因素。通过偏离——份额分析发现,污染密集型产业跨区域迁移主要受到区位优势的影响。从结构效应来看,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对中国中长期就业的贡献在下降。从空间效应来看,东北、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区域是污染密集型产业转出数量最多的区域,而中部、西南和北部沿海区域成为产业转入最多的区域。从转移产业部门来看,矿产资源开采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污染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产生了相当大的破坏。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由于开放度的不断扩大,在获得一定的经济利得的同时也为环境的破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主要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角度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进行定性和实证分析,发现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影响因素包括产业规模、环境管制、要素禀赋以及产业开放政策四个因素。
关键词:
污染密集型产业 国际产业转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沂 贺灿飞 刘颖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产业空间格局重置过程中,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论文利用2003—2008年工业企业普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讨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分布的特征。论文发现,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正在进行空间结构调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污染密集产业不断转出,山东及中部地区开始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新的集聚地;造纸等较为轻型产业主要向中部内陆等地区转移,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则更主要在沿海地带重新分布。另外,要素禀赋、环境规制以及全球化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红岩 王静 秦志琴 董威励
首先构建污染密集指数来分辨挑选出污染密集型产业,通过计算基尼系数以及产业集中率来判断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间转移特征和空间转移特征;最后运用2000~201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建模回归,从而得出影响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存在转移,其转移方向为由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受到经济外向度、创新能力的影响,其对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影响方向,经济发展状况、产权制度对其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污染密集型产业 产业转移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侯伟丽 方浪 刘硕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环境管制的严格程度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吸引污染密集型产业向环境管制较弱的地区转移?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管制与产业区际转移间的关系,提出"污染避难所"效应在中国存在的可能性,进而利用1996-2010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该效应的存在:从总体上看,该效应的显现存在一定的滞后,滞后1期时效应最明显;分时段的分析显示,随着我国环境管制强度整体加强和产业结构变化,"污染避难所"效应增强。同时原有污染密集型产业基础较好、区域市场规模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吸引力加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平 张鹏鹏
文章在区分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区际转移的理论机制,进而选取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转移的门槛特征与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正式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际转移有显著的影响,且随着正式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会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门槛特征和空间异质性。非正式环境规制整体上推动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际转移,显现了非正式规制的经济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凡
环境规制引发技术创新效应大小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关键。本文首先借助诺德豪斯的熊彼特利润理论模型阐明了熊彼特利润的产生机制,然后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算了1998—2009年污染密集型产业包含资源使用量和CO2排放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比测算了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有无环境规制的熊彼特利润大小。测算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影响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环境规制并没有促进污染密集型产业中生产者的科技创新水平;环境规制降低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熊彼特利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尹礼汇 吴传清
基于2003—2016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污染密集型产业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STIRPAT模型、工具变量法和空间杜宾模型,研判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管制型、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均能提升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滞后两期政府管制型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遵循"合规成本假说",滞后两期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遵循"波特假说";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而言,环境规制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长江经济带以外地区政府管制型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为促进长江经济带污染密集型产业生态化发展,应加快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制定科学合理环境规制,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贝贝 周力
"波特"假说认为合适的环境规制强度可以促进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生产率与竞争力。基于此,本文选取中国2012年污染密集型产业省际贸易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解决环境规制内生性,并将随机前沿函数分解出技术进步作为环境规制的中介变量,考察不同地区环境规制强度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省际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
省际贸易 环境规制 技术进步 中介变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温睿 曾灏然
本文在选取2008—2017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污染密集型产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检验,验证广东省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其次,分析影响广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最后,分别从珠三角与非珠三角两个角度出发探讨环境效应的影响,从而为“2060碳中和计划”下广东地区产业合理布局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污染密集型 产业转移 环境效应 广东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盛涵天 汤慧桢 贺灿飞
在当前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背景下,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面临着更多挑战。基于2003—2016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出口规模在时间上、空间上表现出不均衡性。从出口强度看,中西部地区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依赖性相对更高。政策层面,环境规制短期内会抑制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规模,但其长期效应相对有限。企业层面,污染密集型企业出口产品与本地的技术关联越强、复杂度越高,越不容易受到地方环境规制压力的负面影响。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政府需动态调整环境政策,采用因地、因时制宜的治理模式;企业需有意识地推动生产技术更新与产品质量升级,承担更多的环保责任。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密集型产业 出口 地级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玉阳 宋有涛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区域环境规制差异的重要因素,进而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域转移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区分不同环境规制的基础上,分析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的理论机制,并选取2005-2015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命令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推动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暂时没有影响。其中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呈现倒U型曲线。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呈现U型曲线。因此,提出了加强中西部的环境规制力度,理性对待东部的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等建议,促进中西部经济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仁祥 郭联邦
随着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污染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区际间的转移备受关注。运用2004—2014年中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产能准入的环境成本和环境监察两个角度衡量环境规制水平,建立面板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转移的关系。研究发现:(1)污染产业对环境规制力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我国中部地区存在显著的"污染避难所"效应。(2)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转移具有非线性动态影响:产能准入成本型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转入呈倒"U"型关系,而环境监察型环境规制则与其呈"U"型关系。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密集型产业 污染避难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