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0)
- 2023(12763)
- 2022(10883)
- 2021(9860)
- 2020(8414)
- 2019(19427)
- 2018(18768)
- 2017(35297)
- 2016(19355)
- 2015(21795)
- 2014(21418)
- 2013(21319)
- 2012(19928)
- 2011(18187)
- 2010(17923)
- 2009(16850)
- 2008(16790)
- 2007(14917)
- 2006(12879)
- 2005(11401)
- 学科
- 济(83810)
- 经济(83724)
- 管理(54603)
- 业(51465)
- 方法(40988)
- 企(40481)
- 企业(40481)
- 数学(36996)
- 数学方法(36702)
- 中国(23462)
- 农(22153)
- 财(21507)
- 贸(19034)
- 贸易(19029)
- 易(18587)
- 学(18465)
- 业经(16388)
- 环境(16334)
- 农业(14674)
- 制(14621)
- 地方(13962)
- 务(13221)
- 财务(13204)
- 财务管理(13175)
- 银(12774)
- 银行(12712)
- 企业财务(12513)
- 划(12278)
- 融(12235)
- 金融(12233)
- 机构
- 大学(290718)
- 学院(286782)
- 济(125478)
- 经济(123374)
- 管理(107346)
- 研究(103335)
- 理学(94049)
- 理学院(92945)
- 管理学(91323)
- 管理学院(90821)
- 中国(77319)
- 科学(65413)
- 京(61078)
- 农(57998)
- 所(53969)
- 财(53881)
- 研究所(49938)
- 业大(48199)
- 农业(46562)
- 中心(46323)
- 财经(44354)
- 经(40605)
- 经济学(40365)
- 江(40231)
- 北京(38257)
- 经济学院(36800)
- 院(36309)
- 范(35852)
- 师范(35355)
- 财经大学(33156)
- 基金
- 项目(198546)
- 科学(155856)
- 基金(147583)
- 研究(136050)
- 家(132515)
- 国家(131506)
- 科学基金(110688)
- 社会(89816)
- 社会科(85354)
- 社会科学(85324)
- 基金项目(78109)
- 省(75187)
- 自然(73019)
- 自然科(71383)
- 自然科学(71354)
- 自然科学基金(70156)
- 划(65087)
- 教育(61585)
- 资助(60416)
- 编号(50960)
- 重点(45654)
- 部(44796)
- 发(42711)
- 创(41385)
- 成果(40618)
- 科研(39433)
- 创新(38970)
- 国家社会(38884)
- 计划(38467)
- 教育部(37755)
- 期刊
- 济(126452)
- 经济(126452)
- 研究(79533)
- 学报(54869)
- 中国(51061)
- 农(50946)
- 科学(47643)
- 财(41043)
- 大学(39899)
- 学学(38082)
- 管理(35540)
- 农业(34680)
- 融(23031)
- 金融(23031)
- 经济研究(22677)
- 财经(22283)
- 教育(22197)
- 技术(20995)
- 业(19768)
- 业经(19222)
- 经(19214)
- 问题(17575)
- 贸(16717)
- 版(15298)
- 技术经济(14606)
- 统计(14485)
- 国际(14431)
- 世界(14322)
- 业大(13867)
- 科技(13581)
共检索到408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彦瑞 徐生霞 姜玉英
文章以环境财政支出为投入进行多产出的非参数环境效率测算,并以财政分权为核心,分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7年,中国环境效率整体处于低位,并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特征。从区域分布来看,以2013年为分界点,东部地区环境效率在此之前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环境效率在样本期间稳步提升,于2013年首次超越东西部地区,并持续领先。财政分权虽然能有效提高环境效率,但这种效应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均呈现"倒U"型特点,当环境效率处于0.5分位数时,财政分权对环境效率的提高作用大幅减弱。就其他影响因素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能有效提高环境效率;相反,产业结构、社会层面的城镇化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对环境效率的提升有一定阻碍作用。
关键词:
环境效率 财政分权 非参数 分位数回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世祥 成金华
文章采用非参数前沿方法,对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行业能源效率普遍偏低,而且能源与资本、劳动之间的替代效应微弱。这主要是由工业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刚性高耗能技术结构所导致的。从长期看,技术进步和能源价格对提高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这意味着节能减排的重点必须立足于长期,进一步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弱化长期以来形成的高耗能技术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雪
文章运用DEA-Tobit模型分析2010—2019年中国区域物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业发展整体呈现“东强西弱”的差异性,2019年中国31个省份中有11个省份物流效率达到有效,其中6个位于华东地区,3个位于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的物流效率均值在0.9以上,物流业发展水平较高,而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物流效率均值则在0.5~0.6区间内,物流业发展水平较低。在多维影响因素中,信息化水平对物流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对外开放水平、行业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利用率、区位因素、政府支持度对物流业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影响均显著,且相关系数相似程度较高,对规模效率的影响程度均弱于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其中,对外开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利用率、区位因素与物流综合技术效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行业因素、政府支持度则与物流综合技术效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傅京燕 原宗琳 曾翩
绿色发展理念下,对我国区域生态效率的定量测度与评价需考虑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化和对外贸易与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以2002-2012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BCC框架下的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中国2002-2012年区域生态效率,并使用Malmquist指数分析中国2002-2012年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化趋势,进一步以面板非线性Tobit模型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理分布上,中国区域生态效率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局面;在时间变化上,中国区域生态效率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佳佳 鲜帛彤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我国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但具有波动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强西弱,珠江流域优于黄河、长江流域,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的分布特征。就影响因素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与全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正相关,且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教水平、用水状况和环境管制与全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负相关,同时,各因素对不同区域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各地区政府应因地制宜,落实水资源管理,合理分配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域协调合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佳佳 鲜帛彤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我国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但具有波动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强西弱,珠江流域优于黄河、长江流域,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的分布特征。就影响因素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与全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正相关,且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教水平、用水状况和环境管制与全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负相关,同时,各因素对不同区域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各地区政府应因地制宜,落实水资源管理,合理分配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域协调合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睿
文章通过DEA-Censored Data模型分析框架,利用CCR模型和BCC模型分别测度了改革开放后中国近30年来的中国能源效率,并分析了诸如能源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其的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罗丹 张媛
一直以来,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中面临的重要议题。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新环境下制约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潜在问题。本文从生态效率的角度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代价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基于DEA方法运用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12年间的31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效率,并以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各地区平均生态效率逐步改善,但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生态效率明显优于西部,而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外商投资引入等对生态效率都有促进作用,而对外贸易以及城镇化对生态效率有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年素英 赵鸿雁
文章采用基于对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异质性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利用2015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横截面数据,测度了我国城市(市辖区)的经济效率,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效率水平普遍较低,超过80%的城市经济效率低于0.5。并对经济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科技活跃程度、市场化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城市经济效率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年素英 赵鸿雁
文章采用基于对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异质性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利用2015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横截面数据,测度了我国城市(市辖区)的经济效率,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效率水平普遍较低,超过80%的城市经济效率低于0.5。并对经济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科技活跃程度、市场化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城市经济效率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博文 刘红卫 侯震梅
金融业逐步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基于空间视角研究金融效率及其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中国金融效率,借助空间Tobit回归模型分析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与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效率较高,金融效率与规模收益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中国金融效率同时存在空间集聚性与区域异质性,东中部地区金融效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环境因素会影响金融效率的提升路径,剔除环境因素后,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社会购买力和上市公司数量对金融效率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研究认为,提高中国金融效率与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同等重要且二者相辅相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Daniel C.Monchuk
本文对影响中国农业生产有效性的因素做了细致的考察。本文所使用的方法包括两个步骤:首先用数据包络法估计农业生产效率指数,第二步使用截尾回归模型及半参数自导法解释生产效率指数的差异。本文运用来自中国大约2000个县级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这些数据能够反映出许多与中国农业生产低效率相关的特征。本文发现:首先,工业的发达往往与农业生产的低效率相联系,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外部性,例如空气和水源的污染会影响农业生产;其次,信贷资金占总收入的比率越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效率就越低,这一结果可能反映出了过量信贷和信贷门槛偏低的潜在问题;第三,如果一个县的参与农业劳动的劳动力比率较高,那么其农业...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瑞稳 樊平
贷款损失准备(LLP)反映了商业银行现有资产组合中贷款的预期损失,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效率会对银行财务报表的质量及银行的稳健运行产生一定影响。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相关理论对2010~2014年中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相对效率进行分析,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考察计提效率的表现和变动情况,并对计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存在一定的无效性,技术效率呈递减趋势,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LLP计提技术效率优于股份制银行。LLP计提效率主要受银行自身特征因素影响,与宏观经济因素关系不显著。非利息收入占比和流动性风险对技术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因此,为提高L...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平卫英
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总压力可以用经济系统从自然环境系统获取和动用的所有物质量以及排向环境系统的废物总量进行度量。经济系统的物质吞吐量越大,对自然环境的扰动范围和程度就越大,造成的环境损失也就越大。文章基于物质流分析的方法,测算了中国1995~2012年的环境压力,并对环境压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环境压力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