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3)
2023(9688)
2022(8348)
2021(8076)
2020(6785)
2019(15585)
2018(15521)
2017(28690)
2016(15690)
2015(18206)
2014(18211)
2013(17507)
2012(16215)
2011(14928)
2010(14856)
2009(13870)
2008(13603)
2007(12167)
2006(10721)
2005(9444)
作者
(46138)
(38624)
(38325)
(36425)
(24427)
(18489)
(17535)
(15306)
(14794)
(13694)
(13321)
(13057)
(12402)
(12341)
(12104)
(11837)
(11437)
(11128)
(11091)
(11000)
(9784)
(9419)
(9398)
(8801)
(8723)
(8565)
(8536)
(8383)
(7978)
(7917)
学科
(67795)
经济(67637)
管理(44112)
(36065)
方法(34295)
(30762)
企业(30762)
数学(29384)
数学方法(28871)
中国(20678)
(16159)
(15137)
(14647)
环境(14242)
业经(13252)
理论(12728)
(12639)
(12611)
贸易(12605)
(12354)
(12102)
(10904)
地方(10562)
(10066)
银行(10045)
(9930)
农业(9788)
(9683)
(9523)
金融(9516)
机构
大学(226852)
学院(224310)
(94686)
经济(92879)
管理(84095)
研究(82828)
理学(72318)
理学院(71479)
管理学(69832)
管理学院(69437)
中国(63128)
科学(51064)
(49950)
(42518)
(42065)
研究所(39016)
(38040)
中心(36759)
财经(33615)
业大(33259)
(32327)
北京(32128)
(30702)
(30147)
农业(29914)
(29763)
经济学(29650)
师范(29438)
经济学院(26611)
(25574)
基金
项目(153212)
科学(120602)
基金(112161)
研究(110212)
(99482)
国家(98738)
科学基金(83507)
社会(71862)
社会科(67276)
社会科学(67254)
(58067)
基金项目(57566)
自然(53307)
自然科(52137)
自然科学(52117)
教育(51297)
自然科学基金(51148)
(50017)
资助(48036)
编号(42911)
成果(35753)
重点(35053)
(34765)
(32277)
课题(31041)
(30991)
国家社会(30575)
教育部(29543)
科研(29502)
创新(29113)
期刊
(101042)
经济(101042)
研究(65729)
中国(49004)
学报(38270)
科学(34892)
(34125)
(32363)
管理(31334)
大学(28889)
学学(27100)
教育(26701)
农业(23703)
技术(21060)
经济研究(17365)
(17122)
金融(17122)
财经(16926)
(14712)
统计(14592)
业经(13899)
(13827)
问题(13206)
(12671)
(12268)
世界(11769)
技术经济(11710)
决策(11560)
图书(11439)
资源(11044)
共检索到338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名升  佟连军  
根据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和建设途径,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一套包括3个层次31个指标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所选定的指标体系,利用多目标二级决策法和变异系数法对一、二级指标确定权重,并运用TOPSIS法对中国各地2004年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水平进行了排序、评价。结果表明:各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水平普遍不高,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地域格局上呈现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带间的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玫玫  张燕锋  林逢春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科学内涵、框架与相应的评价体系尚待深入探讨。环境友好型社会包括人对环境友好和环境对人友好两个维度,人对环境友好是指人类生产生活应保持在区域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而环境对人友好是指环境可以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足够且良好的环境资源和服务。本文基于社会结构视角,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整体框架进行了系统分析,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内涵出发,将环境视作与人并列的内在因素统筹考虑,尝试引入"人对环境友好度"和"环境对人友好度"作为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的一级指标,初步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分级标准,提出采用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数表征区域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辛田  高玉泉  
传统旅游景区建设转向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新型旅游景区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两型社会的内涵、基本特征和旅游景区自身的发展规律,本文建立了一套适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旅游景区评价体系,该体系由6大领域、16个指标和33个具体因子组成;提出了确定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以及进行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培哲  菅利荣  张坤  裴珊珊  
利用2008—2012年我国东部某城镇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经济、环境和社会3个子系统的35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城镇的环境友好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城镇的环境友好发展水平逐年提高,2012年其环境友好发展总体水平为一般,其中经济子系统指标水平相对较低。提出:该城镇在今后发展中应将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特别是应提高人均GDP和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最后提出加快城镇环境友好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钱锡红  杨永福  徐万里  
本文从界定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工业的内涵出发,建立了由3个层次和28个指标构成的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工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计算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工业综合评价指数的方案,并以广东省为例,对广东省工业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沈卫平  
消费在本质上是对资源的消耗过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飞跃。传统消费方式还在加剧我国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要倡导科学消费方式,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劳承玉  
四川省将建设全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水电将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较大的影响作用,但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工程的限制性因素。以科学发展观为宗旨,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的水电开发管理体系的对策措施为: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开发目标;研究水电开发与库区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切实解决好移民安置和补偿问题;研究建立移民区、移民共享水电开发成果的机制和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建芳  祁春节  
园艺产业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其中蔬菜和水果是仅次于粮食的重要种植作物。但是果蔬等园艺产品对资源和环境的要求更高,因此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两型"园艺产业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从我国"两型"园艺产业发展面临问题入手,构建了涵盖生产组织系统、生产控制系统、市场供需系统等七大系统的一个较为完整的园艺产业生产体系,并对发展"两型"园艺产业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燕锋  吴玫玫  林逢春  
在前文建立的基于社会结构视角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分级标准基础上,提出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指标赋权法,以及区域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模糊综合指数评价方法。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践取得较大进展的上海市闵行区为案例区域,对2000年-2005年时期内该地区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情况进行回顾评价和动态变化趋势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闵行区人对环境友好度呈显著增加趋势,但环境对人友好度变化相对缓慢,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指数由"中等"级别提高至"良好"级别。分析了闵行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环境对人友好和人对环境友好两个维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吴艳芳  王亚萍  
现行消费税的征税理念来自20世纪下半叶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征税理念——"绿税",目的在于节约资源、改善和保护环境。我国从2006年消费税的改革到2009年燃油费改税,突显节能环保的新理念,但是,相对于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状况,与消费税历史悠久的发达国家相比,改革后的消费税绿税功能仍显不足。文章从消费税计税方式、征税范围、税率确定等方面分析其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宇航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从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论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建议,以摈弃以往的"灰色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岳  
不久前,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它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为了配合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本刊转载了这篇文章,以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齐振彪  周慧  齐济  
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发展"两型农业"根源,通过与传统农业比较研究,系统分析了"两型农业"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发展模式。认为"两型农业"就是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为根本目的,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为主要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内容,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为支撑动力,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的循环经济农业形态,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综合生产体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焕章  
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农业是一个高度依赖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产业,一些农业生产活动又对资源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和胁迫,具有较大的负外部性。当前中国农业环境的突出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资源利用的弦绷得越来越紧,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化肥、农药不合理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晓娟  
职教生友好型社会支持体系兼具职教生生存与发展、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造大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和谐社会建设等时代价值。职教生友好型社会支持体系是一个认同职教生社会价值、坚持现代人才理念、满足职教生学习需求、保障职教生权益的新型社会支持体系,要走出对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以技能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未成为普遍认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不够凸显等现实困境,应采取保障技术技能人才平等权益、变革人才观念、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等行动路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