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6)
2023(11086)
2022(9296)
2021(8758)
2020(7267)
2019(16533)
2018(16583)
2017(30612)
2016(16958)
2015(19222)
2014(19551)
2013(18940)
2012(17682)
2011(16058)
2010(16284)
2009(15134)
2008(15021)
2007(13679)
2006(12077)
2005(11380)
作者
(47927)
(39897)
(39740)
(38080)
(25318)
(18922)
(18106)
(15531)
(15207)
(14462)
(13762)
(13403)
(13121)
(12926)
(12809)
(12327)
(11889)
(11670)
(11563)
(11359)
(10452)
(9692)
(9639)
(9201)
(8916)
(8871)
(8869)
(8785)
(8050)
(8050)
学科
(66188)
经济(66081)
管理(51963)
(44280)
(36983)
企业(36983)
方法(25481)
中国(22766)
数学(21899)
数学方法(21710)
(21009)
(20221)
(18169)
(15135)
业经(14941)
(14282)
贸易(14272)
(13994)
(13877)
(13567)
银行(13541)
(13016)
(12394)
金融(12387)
(12386)
财务(12347)
财务管理(12304)
体制(11725)
企业财务(11671)
理论(11185)
机构
大学(241283)
学院(240418)
(104038)
经济(101934)
研究(86704)
管理(85241)
理学(71705)
理学院(70868)
管理学(69742)
管理学院(69282)
中国(69104)
(52307)
(52176)
科学(49145)
(43673)
财经(40164)
研究所(38982)
中心(38873)
(37576)
(37251)
(36481)
经济学(33933)
北京(33704)
(31560)
业大(31496)
(31313)
师范(30939)
经济学院(30416)
财经大学(29651)
(29252)
基金
项目(151976)
科学(119809)
研究(115283)
基金(110567)
(96278)
国家(95496)
科学基金(80931)
社会(74372)
社会科(70488)
社会科学(70477)
(57148)
基金项目(56838)
教育(53912)
自然(49074)
(48603)
自然科(47917)
自然科学(47901)
自然科学基金(47089)
编号(46373)
资助(45887)
成果(40039)
(35496)
重点(35057)
课题(33853)
(33131)
(32734)
国家社会(31902)
(31403)
教育部(30792)
(30657)
期刊
(120694)
经济(120694)
研究(78930)
中国(56390)
(43025)
学报(36752)
(34898)
管理(34395)
科学(33935)
教育(31253)
大学(28742)
学学(26792)
(24992)
金融(24992)
农业(23200)
财经(21282)
技术(21214)
经济研究(20207)
(18495)
业经(17845)
问题(15935)
(14779)
世界(13201)
国际(13097)
(12555)
(11511)
技术经济(10994)
(10746)
论坛(10746)
图书(10644)
共检索到381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萱  沈晓悦  夏光  
环保行政体制结构是环保行政组织系统的基本框架,是实现环保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方式。我国长期以来的环保行政体制改革较为关注机构地位提升与管理职能强化,环保行政体制的结构较少得到关注。对环保行政体制结构的分析揭示了在机构地位提升与管理职能得到强化的前提下我国环保行政管理依然面临执法监督难、部门协调难等问难题的深层体制原因。本文首先根据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提出我国环保行政体制的矩阵结构模式,这一矩阵结构在纵向上存在双权威系统,横向上协调关系较为薄弱,从而造成环保监管权威弱化。其次,基于对我国地方环保行政体制改革效果的调查,指出我国环保行政体制结构出的了若干变化。最后,结合我国"十二五"时期落实国家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莉  张玉田  张文海  
中国入世以后,外国企业也加快了抢夺中国邮政市场的进度,竞争更加激烈。中国邮政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主动适应环境进行改革,尽快融入发展大势。一、中国邮政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我国的邮政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投入建设的,一直享受着政府赋予的垄断地位。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其资源配置和政府管制低效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龚怡祖  
教育行政结构关系反映教育行政体制所要处理的各种基本关系,包括教育行政与母行政之间、教育行政上级与下级之间、教育行政同级之间、教育行政主体与相对方之间、教育行政中的公法与私法之间等主要关系范畴,这些结构关系从深层影响着教育行政的组织形式、权力结构、运行方式,决定着教育行政活动的基本面貌及发展动向。各国教育行政体制的种种差异,最终都可以还原为教育行政结构关系的差异,这一结论为研究者具体分析教育行政体制提供了重要的切入视角、分析框架和方法依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类延村  
新区的成立对我国行政体制的变革与探索具有独特的意义,承载着引领行政改革取向的重要使命和责任。现行的两江新区行政体制明显延续和继承了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采用的管委会模式,并创新性地成立了开发公司;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并非一级政府,与北碚、渝北、江北三个区政府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而行政体系的不统一,可能会导致政令不统一,进而不利于行政效率的增进。走向一级政府模式是两江新区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当然,新区行政体制改革应进行策略选择,由易到难,分阶段进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张占斌  
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受人民群众尊敬和拥戴的公共服务创新与治理完善的强有力政府,已经成为当前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研究讨论的前沿热点问题。本文在对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的行政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评述的基础上,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重点领域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减少行政层级、形成三级政府架构及省级区划、省直管县和乡镇综合体制改革的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士怀  邱耀庆  鲁正平  刘燕萍  杨国琴  刘瑛  
中等城市城区财政体制改革初探︽城区财政研究︾课题组一、区级财政的特点区一级建制财政是中心城市在市区和城市周围根据需要设立和划分的区域范围,在这些区域范围内,区政府通过财政这个宏观调控手段来调节区域管辖范围内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分配。由于区级财政所处的区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列盈  
20世纪20年代末由国民党政府中若干持教育独立思想的教育家主导、以法国教育行政体制为样板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之所以失败,基本原因是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改革宗旨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主题、政治环境相悖;缺乏广泛深入的教育观念变动和改革经验积累;缺乏宽松、自由的改革环境。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常健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了对各项个人权利的保护。确立个人权利对政府提出了三重义务要求:第一,采取积极行动保护个人权利不受侵犯;第二,为个人权利实现提供保障措施;第三,限制自身权力及其行使方式,尊重个人权利,不干涉和侵犯个人权利。中国政治和行政体制四十年来的改革适应了保障公民个人权利的需要。从管制型政府向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变,保障了个人权利的实现;扩大参政议政渠道,确立并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强化对政府行为的约束,预防和惩治了侵犯个人权利的滥用权力行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晓西  白景明  
作者认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市场经济有五大特征:产权明晰化、交易自由化、企业平等化、调控间接化、管理法制化。财政部门应当在承认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区分不同条件和不同时期的体制构造和政策目标。后续财政体制改革主要是进一步理顺财政部门与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关系;统一税赋以促进公平竞争;克服地方包干弊端,促进统一市场;实现对经济的有效间接调控;变国有经济财政为全民财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岳华  苏祖安  
本文对发表于《改革与战略》2004年第12期关于《中国行政管理三大学派理论初探》一文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行政管理各学派之间的思想交流、观点交锋和理论争鸣,开创行政管理学派研究之新风,意义重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利平  
本文从公共权力运作失灵的角度研究行政职能与腐败的内在联系,探索造成公职人员腐败的现实体制因素,指出不合理的行政体制是公职人员腐败的主要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改革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戴昌桥  
"大部制"就是将若干职能相同或相近的部门整合为一个较大部门的体制,它对于中央政府精简机构、转变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效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有历次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和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支撑与借鉴,以及党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中央政府实行"大部制"的社会条件已基本成熟。但与此同时,它还面临着利益阻力、权力整合难、民间组织发展不足等问题。因此,此次改革必须做到:明确"大部制"的目标、原则和重点;不能急于求成,应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民间组织发展;破除利益阻力,确保"大部制"改革成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晋宽  
"一切历史首先是制度史",教育行政制度史是我国近代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近代中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对认识我国近代教育行政制度的发展全貌,洞察教育行政体制发展中的历史问题,探寻我国当前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渊源,确定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制度作为一种历史存在,为建立现代主义的教育行政奠定了制度基础。那么这种教育行政制度是如何形成与演化的,它对当代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莉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必然发展。文章认为,基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行政体制改革在理论上需解决改革的目标、实质、条件和制约因素等基本问题,在实践上有上海功能区域改革和浙江"强镇扩权"两种模式。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以浙江模式为基础借鉴上海模式的优势,重点解决阻碍体制改革的制约性因素。具体建议包括合理划分城乡公共服务的供给和管理职责、公共财政从重视城市发展转变为城乡协调发展、统一城乡公共服务机构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