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9)
2023(8274)
2022(7093)
2021(6881)
2020(5733)
2019(13216)
2018(12819)
2017(24729)
2016(13364)
2015(15377)
2014(15205)
2013(15144)
2012(14568)
2011(13482)
2010(13810)
2009(13026)
2008(13136)
2007(11754)
2006(10825)
2005(10321)
作者
(38391)
(31995)
(31985)
(30939)
(20815)
(15365)
(14542)
(12650)
(12198)
(11719)
(11149)
(10646)
(10556)
(10515)
(10372)
(9893)
(9643)
(9267)
(9206)
(9160)
(8253)
(7857)
(7765)
(7205)
(7202)
(7177)
(7157)
(6969)
(6581)
(6554)
学科
(57707)
经济(57642)
管理(37247)
(36736)
(28888)
企业(28888)
(23126)
贸易(23113)
方法(22597)
(22552)
中国(20515)
数学(19479)
数学方法(19206)
(17502)
(14992)
(13315)
(12806)
业经(11741)
(11125)
银行(11118)
地方(11006)
农业(10781)
(10767)
(10139)
关系(9887)
(9669)
金融(9668)
(9284)
及其(8849)
环境(8497)
机构
学院(196988)
大学(196942)
(95684)
经济(93939)
研究(77392)
管理(71824)
中国(61900)
理学(59963)
理学院(59249)
管理学(58486)
管理学院(58091)
(44132)
(42885)
科学(41626)
(39946)
研究所(35606)
财经(33883)
中心(33760)
(31153)
(30876)
经济学(30333)
(29687)
北京(28660)
(27326)
经济学院(27262)
(25572)
师范(25420)
财经大学(24824)
农业(24239)
业大(23935)
基金
项目(118572)
科学(93622)
研究(90820)
基金(87244)
(75791)
国家(75199)
科学基金(62726)
社会(59052)
社会科(56098)
社会科学(56088)
基金项目(43512)
(42490)
教育(41109)
资助(37852)
自然(37555)
(37273)
自然科(36690)
自然科学(36682)
自然科学基金(36089)
编号(36074)
成果(31766)
(28627)
(27346)
重点(27253)
课题(26291)
中国(26166)
国家社会(25285)
教育部(24783)
(24632)
(24310)
期刊
(110985)
经济(110985)
研究(69820)
中国(41721)
(32225)
(30048)
管理(29223)
学报(26268)
科学(25891)
(24830)
金融(24830)
教育(20822)
农业(20557)
(20276)
大学(20140)
经济研究(19702)
学学(18684)
国际(18647)
财经(17394)
业经(16774)
问题(15964)
技术(15441)
(15155)
世界(14143)
(11608)
技术经济(9815)
(9320)
贸易(9320)
(9244)
论坛(9244)
共检索到324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文才  刘芳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2010年以来,我国玉米贸易面临着小规模经营,竞争力薄弱;进口量突破配额上限,制约后期正常进口;单一国家进口比重大,国际风险高;存在贸易壁垒,出口难度大等多重问题。基于此,我国应该实施支持规模化经营,提升竞争力;有序适度调增配额,保证正常进口;实施多元化进口,降低国际风险;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等应对策略,保障我国的玉米产业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晓红  李万良  舒坤良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品种改良对玉米增产贡献率超过40%。大力发展民族种业,是抵御外资品种冲击,确保玉米产业安全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全国玉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企弱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外资种业大量涌入、冲击种业市场,体制机制对我国种业发展束缚严重等主要问题,详细解析了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业弱散小突出、亟需整合育种资源,育种投入水平低、急功近利现象严重,自主品种量小质差、核心竞争力不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遏制创新积极性等突出问题,提出循序渐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继续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优势、大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晓红  李万良  舒坤良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品种改良对玉米增产贡献率超过40%。大力发展民族种业,是抵御外资品种冲击,确保玉米产业安全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全国玉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企弱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外资种业大量涌入、冲击种业市场,体制机制对我国种业发展束缚严重等主要问题,详细解析了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业弱散小突出、亟需整合育种资源,育种投入水平低、急功近利现象严重,自主品种量小质差、核心竞争力不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遏制创新积极性等突出问题,提出循序渐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继续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优势、大力培育繁育推一体化的大型种业企业和加强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资源整合与合作等提升吉林省玉米种业市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永清  黄嘉涛  
在图书版权贸易日益增长的环境下,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却不尽人意,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从图书引进和图书输出两个方面对目前图书版权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存在问题做了详细的探讨。以此为基础,揭示了制约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的若干因素,并提出发展图书版权贸易的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叶盛  
一、我国玉米流通的现状(一)流通格局。从玉米生产上看,我国玉米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黄淮海地区,其中东北产区是国内第一大玉米主产区,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37%。尤其是吉林和黑龙江两省是我国玉米产出大省,玉米产业也是两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华北黄淮海地区是国内第二大玉米主产区,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35%。从玉米消费①上看,工业用玉米消费集中在主产区;饲用玉米消费则主要集中在华北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田野  靳纬  
2010年1月中国和东盟如期完成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设,正式步入零关税时代。贸易自由化和产品内分工程度的深化,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由污染密集型产品贸易引发的资源消耗和污染转移问题将会给双边贸易带来更大环境压力。那么,中国和东盟就双边贸易和环境问题存在着哪些方面的争论和摩擦?在区内环境压力日趋增大的情况下,中国又该如何与东盟各国协调双边贸易关系?这将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贾伟  杨艳涛  秦富  
本文利用1991—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玉米贸易数据,分析主要玉米国家的贸易特征。总体来看,世界玉米贸易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贸易总额在不断增长。从具体国家来看,美国、巴西、阿根廷是主要的玉米产品出口国,日本、韩国是主要的玉米进口国;主要玉米贸易国家的贸易伙伴数目在不断增加,然而其主要玉米贸易伙伴比较固定。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淑伟  
国际数字贸易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传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但与此同时,国际数字贸易也出现了关税壁垒、数据流动壁垒、个人数据流动的政策壁垒、限制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壁垒、公开源代码和加密方面要求带来的贸易壁垒等多种多样的贸易壁垒。在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协定以及越来越多的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中围绕着数字贸易构建相关贸易规则,但依然没有形成统一权威的国际数字贸易规则。我国应将数字贸易提升到战略高度、加强国际数字贸易及其规则研究、推动构建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国际数字贸易规则,以便更好地保护我国利益,促进数字贸易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弋俊楠  董小静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快速发展,渐渐扩大文化贸易范围与规模,持续改善文化贸易的结构。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文化贸易规模化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结构也得到了有效调整以及优化。然而,当今我国对外文化贸易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明显差异。所以,全面分析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现状,具体分析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找出制约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影响因素,探索出推进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有着至关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森培   赵颖文   许钰莎   胡旭   李晓  
【目的】探析中国玉米供需的耦合时空演变规律和机理,为调节区域粮食供需平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空间洛伦兹曲线的集中化指数、重心模型、空间重叠性及莫兰指数,从整体和区域两个角度探讨了2000年以来中国玉米供需形势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和动态耦合过程。【结果】(1)中国玉米供需总量实现了紧平衡—总体宽松—紧平衡的转变。玉米产量以2015年为转折点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特点,稳定在2.6×10~8 t。玉米消费量表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2021年达到2.88×10~8 t。(2)中国玉米生产和消费的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地理聚集特征在不断增强,供给区域的集中化程度高于消费区域。(3)中国玉米生产和消费重心呈现向东北方向迁移的趋势,轨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两者距离表现为偏离—波动—聚拢的动态变化过程。(4)中国玉米生产与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但不同省份的玉米生产与消费则表现出具有明显差异性的空间集聚特征。【结论】中国玉米供需空间匹配性逐年增强,其耦合特征变化与居民消费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政策和工业、畜牧业发展进程等表现出一致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廖云倩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与应用国,化肥对我国粮食稳定供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5年来,我国化肥对外贸易量有所下滑,进出口顺差规模巨大,氮肥、磷肥主要对外出口,钾肥依靠进口。在RCEP协议实施的新环境下,我国还面临着生产成本增加,国际竞争力减弱;国内政策优惠减少,环境监管严格;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市场依赖性强的挑战。我国应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落实出口鼓励政策,建设透明监管环境;加强海外洽谈,积极应对政策性风险;促进“一带一路”合作,提升中国化肥国际化水平。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贾利军  杨静  马雪剑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全球范围内的粮食生产及流通势必会受此影响。中国作为粮食净进口的发展中国家,粮食贸易已经成为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近年来,玉米成为中国粮食进口量最多的主粮品种,进口来源国主要是美国,美国的碳排放政策和贸易战略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粮食贸易及安全。美国的碳排放与中国的玉米进口量呈现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两国的GDP及人口、中国的碳排放量等与中国的玉米进口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随着美国碳排放量的变化,中国玉米进口量也将随之发生改变,20172025年我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俊峰  
中国玉米的国际贸易由于政府政策的变化,起伏较大,没有很好的连续性和稳定预期。本文主要就中国玉米贸易政策的变迁过程、影响因素及得失作一梳理和分析。并指出贸易限制措施的利弊与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封荔  
技术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构成部分,研究发现我国技术贸易在迅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和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行业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允许自主知识产权少,技术贸易主体失衡,内资企业技术贸易竞争力较弱等重要不足;最后给出了提升我国对外技术贸易综合竞争力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玉梅  王月华  
数字信息化时代,服务贸易的发展成为拉动经济贸易增长的新动力。与传统服务贸易相比,咨询服务作为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贸易,以科学性、专业性和全面性的服务特点,呈现出独特的经济活力。我国咨询服务起步较晚,发展迅速,成为支撑服务贸易结构转型的中坚力量;但仍存在专业性和战略性问题,需要政府加强扶持进一步规范行业和法律体系,提升专业性,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