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0)
2023(9396)
2022(7952)
2021(7469)
2020(6246)
2019(14456)
2018(14093)
2017(26863)
2016(14269)
2015(16214)
2014(15690)
2013(15974)
2012(15225)
2011(13807)
2010(13281)
2009(12172)
2008(11703)
2007(9953)
2006(8920)
2005(8170)
作者
(41855)
(35285)
(35126)
(33531)
(22313)
(17088)
(15710)
(13817)
(13498)
(12371)
(12280)
(11767)
(11324)
(11185)
(11172)
(10828)
(10395)
(10060)
(10013)
(9911)
(8849)
(8663)
(8586)
(7958)
(7887)
(7837)
(7679)
(7450)
(7115)
(7047)
学科
(68561)
经济(68508)
(37613)
管理(36661)
方法(29403)
数学(27224)
数学方法(27079)
(25931)
企业(25931)
(20769)
中国(19852)
地方(15994)
农业(14466)
技术(14315)
(14074)
贸易(14063)
(13726)
(13269)
业经(12841)
(12514)
环境(11288)
(10404)
(8933)
金融(8931)
(8764)
(8658)
银行(8623)
(8422)
(8333)
地方经济(8237)
机构
大学(205795)
学院(203520)
(97402)
经济(95864)
研究(80784)
管理(74809)
理学(64368)
理学院(63535)
管理学(62655)
管理学院(62273)
中国(61277)
科学(48548)
(45150)
(41552)
(40368)
(39673)
研究所(38127)
中心(36016)
业大(32681)
财经(32009)
经济学(31904)
农业(31839)
(29814)
(29444)
经济学院(28912)
(28855)
北京(28616)
(26706)
师范(26462)
科学院(26159)
基金
项目(142066)
科学(112481)
基金(105593)
研究(101848)
(94354)
国家(93689)
科学基金(78675)
社会(67875)
社会科(64550)
社会科学(64535)
基金项目(55716)
(54518)
自然(49771)
自然科(48615)
自然科学(48604)
自然科学基金(47744)
(45799)
教育(44424)
资助(43057)
编号(37793)
重点(32970)
(32873)
(32803)
(30067)
国家社会(29961)
成果(29204)
中国(28768)
创新(28580)
教育部(27594)
科研(26872)
期刊
(103898)
经济(103898)
研究(63838)
中国(43688)
(36338)
学报(34121)
科学(33308)
(29129)
管理(27398)
农业(25564)
大学(25321)
学学(23936)
技术(19338)
经济研究(17708)
(16802)
金融(16802)
教育(16784)
财经(16106)
(15780)
问题(14609)
业经(14325)
(14177)
(13408)
世界(12776)
资源(12720)
技术经济(12710)
国际(11490)
科技(10692)
统计(9582)
(9247)
共检索到311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兴龙  王凯  
本文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运用玉米加工业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中国玉米加工业增长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状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进而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1998~2005年,中国玉米加工业中淀粉及其制品制造业、饲料加工业、酒精制造业和白酒制造业的TF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13.3%、23.7%和7.7%,这充分说明,近年来中国玉米加工业发展迅速;玉米加工业各子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年均增长率均为正值,但技术效率增长缓慢,技术进步构成推进TFP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春  陆文聪  
本文运用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玉米生产率(TFP)增长状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进而可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显示,1990—2004年中国玉米TFP的平均增长率为3.7%,技术进步为2.9%,技术效率为0.7%,技术进步构成推进TFP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技术效率的下滑却减缓了其增长,技术进步水平的不同使得各玉米主产省份的TFP的增长存在显著差异,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玉米生产效率水平相对要高于华北和西南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兴龙  王凯  
本文综合运用区位商和国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对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等4个玉米主产省玉米加工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8—2005年4省玉米加工业总体的竞争力均呈波动上升趋势;按照本文设定优势地区的选择标准,山东、吉林、河北3省属于玉米加工产业的优势地区,辽宁省优势较弱;就玉米加工业各子行业的竞争力而言,4个省均有自己的优势子行业,各子行业的优势地区各不相同。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高建凯  
根据2006—2011年中国15个玉米主产省区的玉米生产成本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5个玉米主产省区玉米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约为78.5%;人工成本等要素投入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存在反向影响,而玉米价格、灌溉等因素具有正向影响;各省区之间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差距较大,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的玉米生产效率最高,辽宁、山东、河南等省次之,而四川、贵州、湖北等省最低,呈现出较强的南北差异性。因此,在玉米产业发展中,要逐渐由要素投入为主向技术效率提升为主转变,通过发展专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芙蓉  赵一夫  
基于2000—2016年17个玉米主产省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玉米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和二维空间相图增长分析法探讨中国玉米生产的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表明:机械有效地替代了劳动力,替代弹性为1.17,并在2008年以后呈现出平稳趋势;在玉米用工价格普遍上升的背景下,就机械对劳动力替代弹性而言,西部山地玉米区高于黄淮海和东北优势玉米区;玉米生产以机械技术为主,呈现以节约劳动力要素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导向的技术进步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燃  骆乐  韩鹏  
本文运用1999~2005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12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的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企业平均规模、资本密集度以及资产负债率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高,并且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自技术进步,而非效率变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化、规模效率等指标值大于"三资"企业;另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有较显著的正影响,而资本密集度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负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秀兰  王兴旺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了中国玉米工业深加工消费行业的生产效率,发现玉米酒精系列产品加工业的纯技术和规模效率均达到较高水平,玉米淀粉系列产品加工业的纯技术效率较低且规模效率较低,因此需要淘汰落后产能、扩大企业规模来提高整个行业收益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兴龙  丛之华  滕奎秀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Tobit"两步法"对1998—2005年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样本期间内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的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较低,而且各子行业的技术效率值差距较大;从Tobit模型回归结果来看,产业集聚、资本密集度、产权结构和企业规模都不同程度地对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技术效率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炜  李谷成  高雪  
基于中国五大玉米主产区17个主产省份2004—2015年的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玉米生产成本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对其成本效率影响因素及其差异进行分析,最后分别考察城镇化水平和播种面积对玉米生产成本效率提升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全国玉米生产的平均成本效率为0.73,成本节约潜力巨大,且整体呈现"北高南低"两极分化现象。玉米生产成本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地区差异明显。玉米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率对玉米生产成本效率的贡献度表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跨越门槛值时,播种面积的正向作用稍有加强;当播种面积跨越门槛值时,有效灌溉率的正向作用才显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春  刘耀光  
玉米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本文使用省级农产品成本收益面板数据,运用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玉米生产率(TFP)增长状况。结果显示,1990~2004年中国玉米TFP的平均增长率为3.7%,呈现U形增长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玉米生产TFP指数的收敛性,以此来衡量中国玉米生产发展水平及其变化状况,考察中国玉米生产发展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苏  胡浩  傅顺  
基于中国20个省(市、区)1985—2015年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及影子替代弹性方法实证分析了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对玉米生产技术进步及要素替代的影响,结果表明: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诱导了玉米生产的要素结构调整,从而导致成本结构发生变化;玉米生产技术进步是偏向的,具体体现在劳动使用型、机械使用型和化肥节约型的技术并存;在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机械、化肥与劳动力存在明显替代关系,但受技术条件和农艺特性等因素制约,机械对劳动力的进一步替代受到限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海  刘毅群  
物化于设备资本中的技术进步是影响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变量。本文对Solow的时期性增长模型进行了扩展,并据此分析了物化性技术进步在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中的作用。研究认为,要保持我国工业的持续性增长,必须改进资本投资结构,注重效率资本的积累,加大对物化有最新技术的设备投入,这样既可以提高生产率,也可以缓解资源供给限制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卫平  
运用T orngv ist-T he il指数法和增长账户法测算了1985~2003年期间我国TFP的变动及其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85~2003年我国玉米TFP的年均增长率为2.23%,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为66.13%。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国玉米TFP增长还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粮食生产和流通制度的变革,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玉米市场价格变动可能是产生玉米TFP生产率波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庆海  
近年来,中国玉米加工业呈现强劲发展之势,过大的发展规模不仅引发了玉米本身价格的上涨,而且对玉米相关产业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了负面效应。为促进玉米加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应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前提下,对玉米加工业发展规模进行控制,实施玉米加工业向原料优势区域集中的政策;科学合理地确定玉米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建立与玉米加工业相适应的玉米种植业结构,实施玉米产业化经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旷爱萍  胡超  韩丹丹  
运用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测度并分解碳排放约束下2001—2017年中国玉米主产区20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碳排放约束下中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依靠技术效率改善拉动,前沿技术进步提升作用不明显,年均增长0.36%;从时序演变看,不同阶段特征明显,从地区分布看,西南山地玉米区域生产率增长最快,东北春播玉米区域增长最慢;中国玉米主产区缺乏"低碳技术创新者"。加大玉米科研投入力度、提高玉米投入要素利用效率和推动区域间玉米种植业均衡发展是提升中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