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2)
- 2023(7331)
- 2022(6065)
- 2021(5738)
- 2020(4539)
- 2019(10593)
- 2018(10178)
- 2017(17672)
- 2016(9902)
- 2015(11355)
- 2014(11492)
- 2013(11214)
- 2012(10504)
- 2011(9717)
- 2010(9547)
- 2009(8659)
- 2008(8928)
- 2007(7846)
- 2006(6848)
- 2005(6290)
- 学科
- 济(39338)
- 经济(39298)
- 管理(27566)
- 业(23264)
- 企(17191)
- 企业(17191)
- 方法(16256)
- 中国(16067)
- 数学(14437)
- 数学方法(14327)
- 农(11830)
- 贸(11032)
- 贸易(11018)
- 易(10870)
- 财(10586)
- 制(8468)
- 业经(7913)
- 农业(7682)
- 银(7554)
- 银行(7548)
- 行(7260)
- 学(7014)
- 融(6604)
- 金融(6603)
- 务(6500)
- 财务(6477)
- 财务管理(6453)
- 环境(6428)
- 企业财务(6124)
- 发(6082)
- 机构
- 大学(140934)
- 学院(140490)
- 济(63928)
- 经济(62819)
- 研究(53002)
- 管理(48664)
- 中国(43295)
- 理学(40740)
- 理学院(40268)
- 管理学(39716)
- 管理学院(39457)
- 京(31472)
- 财(29886)
- 科学(29249)
- 所(26484)
- 中心(23932)
- 研究所(23711)
- 财经(23494)
- 农(22440)
- 经(21571)
- 经济学(21325)
- 江(20969)
- 北京(20665)
- 经济学院(19241)
- 院(19028)
- 范(18677)
- 师范(18510)
- 业大(18312)
- 农业(17823)
- 财经大学(17460)
- 基金
- 项目(87981)
- 科学(68950)
- 研究(67545)
- 基金(64275)
- 家(56552)
- 国家(56117)
- 科学基金(46877)
- 社会(43580)
- 社会科(41405)
- 社会科学(41399)
- 基金项目(32353)
- 教育(31750)
- 省(31226)
- 自然(27757)
- 划(27205)
- 自然科(27107)
- 自然科学(27100)
- 资助(27047)
- 编号(27040)
- 自然科学基金(26654)
- 成果(23134)
- 部(21041)
- 重点(20507)
- 中国(20478)
- 课题(19617)
- 国家社会(19525)
- 发(19255)
- 教育部(18219)
- 创(17926)
- 性(17912)
共检索到224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银果 徐恩波
从消费者需求层次、收入水平、猪肉生产地位以及内外贸易需求及承受力的差异性等角度,阐述了我国猪肉安全标准定位的依据,详细论述了我国猪肉贸易安全标准定位的3个层次,认为猪肉内外贸易宜采纳不同的质量安全标准,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城乡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及承受能力,并使遵从标准的代价和成本相对降低。最后指出,生猪无病区认可、猪肉HACCP安全控制体系以及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是现阶段猪肉国际贸易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我国猪肉安全控制系统建设中应着力解决的3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
生猪和猪肉 安全标准 遵从成本 全面追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园园 彭玉珊
基于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本文构建了猪肉质量安全政府规制的机制框架,并深入研究了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市场信息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及监督控制体系是猪肉质量安全政府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4大体系既独立发挥作用,又相互关联。其中,市场信息体系是基础,公共服务体系是辅助,政策支持体系是核心,监督控制体系是保障。据此,本文提出了完善猪肉质量安全政府规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猪肉 质量安全 政府规制 作用机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德斌 熊远著 邓昌彦 范春国 蒋思文 刘望宏
利用60头杂交组合试验猪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探讨影响肉质的因素,结果表明,75~85V,2400~3000Hz的电击昏明显优于220V、50Hz,且对肉质无显著影响;肌内温度若高于40℃,则对背最长肌的pH值有显著影响;遗传材料不同,肌肉品质各异。因此,规范化的宰前处理和屠宰条件是正确评判肉质的前提,遗传材料是影响肉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杂交组合猪 肌肉品质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世民
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主要猪肉生产组织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优质猪肉供应链建设的依据、策略和基本框架,最后从选择合作伙伴、形成竞合关系、发挥政府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优质猪肉 供应链管理 质量安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继永 孙世民 刘召云
以超市为销售商构建优质猪肉供应链是解决目前我国猪肉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简述超市对农产品质量保障作用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优质猪肉供应链中超市对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和生猪养殖企业的质量促进作用,从超市本身、优质猪肉供应链核心企业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充分发挥超市作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优质猪肉 供应链 超市 质量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万兆 王春平
猪肉质量安全与猪肉产业链上诸多节点企业密切相关。本文基于生猪养殖企业、屠宰企业、零售企业,构建了猪肉供应链。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厘清了节点企业影响猪肉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阐明了每个环节制约猪肉质量水平提高的瓶颈。本文从定量的角度,明确了猪肉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我国猪肉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质量安全 供应链 猪肉质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丹 王守伟 臧明伍 张凯华 张睿梅 史成超
近年来,世界禽肉总产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世界禽肉进出口量也随着产量的提高呈逐渐增加态势,中国禽肉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由于禽流感事件、农兽药和重金属残留等原因制约了中国禽产品质量的提高,对中国禽肉进出口贸易造成不小的影响。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关于禽肉方面的标准与中国禽肉标准的异同,找出中国禽肉标准的差距和不足,对提高中国禽肉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促进禽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等国际组织的禽类标准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将重金属、微生物、污染物这3个方面的指标与中国标准中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中国禽肉安全标准存在...
关键词:
禽肉 安全 标准 发达国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召云 孙世民 刘峰
以大型屠宰加工企业为核心企业构建优质猪肉供应链是解决目前中国猪肉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简述优质猪肉供应链中屠宰加工企业核心地位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屠宰加工企业对猪肉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从加强自身建设、选择优良合作伙伴、形成有效竞合关系和形成外界压力等四个方面,给出了充分发挥屠宰加工企业猪肉质量安全保障作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谢亚旗 许尔淑 钟文龙 张红标 周燕飞
以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编制实践为例,从新时期定额的定位与作用出发,以机械定额概述及特点、创新点为例证,探讨与分析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计价标准编制及应用,阐述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计价标准的必要性、适用性,说明其应用的标准化、市场化作为,进以证实机械定额可以满足建设主体对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计价的需求及要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洁红 刘青 李凯 鄢贞
本文从社会共治的角度出发,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内容分析方法,对2009—2014年与中国猪肉质量安全相关的10160则新闻报道进行归类分析,从中总结出社会共治的3类主体——政府、生产经营者和社会监管力量在猪肉安全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政府部门的考核问责制度不合理、运动式监管效果持续性不佳,生产经营者主动"自律"意识和能力严重不足,媒体监督有待完善、其他社会主体参与有限。在社会共治框架下,应优化政府自上而下的监管方式,变"结果导向"为"问题导向",改"运动式监管"为"常态化监管";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企业自律;规范媒体信息发布机制,鼓励专家、消费者等其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晓菁 肖海峰
本文从我国免疫标识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可追溯制度、畜禽标识与养殖档案管理制度等法规制度的发展状况和标识编码、标识技术、数据库、网络建设等技术发展状况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法规制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指出了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认知水平较低、行业协会作用不够、企业缺乏高效的生产管理、供应链各环节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大宣传力度,规范猪肉行业协会组织建设、鼓励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完善管理制度等完善我国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对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颖廉
猪肉质量安全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缩影,畜牧、商务、质监、工商和食药监等部门在不同环节和领域承担监管职能。在现实中,理应分段把关的监管体制,异化为层层失守的"软监管"困局。通过引入监管政治学分析框架,发现静态的一次性发证和验证手段无力应对动态的分环节质量安全风险。监管部门只是在其职能范围内维持"大事不出、中事不多、小事不断"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并热衷于"运动式"专项整治。在整个链条中,畜牧部门不想管、商务部门无力管、其他部门不会管,政策缺乏一致性,呈现出监管意愿、能力和行为的结构性缺失。要提升监管绩效,可利用本轮机构改革契机,完善源头治理、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手段,将分段监管链条转变为立体治...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政府监管 猪肉质量 监管政治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洁红 李凯 陈晓莉
本文基于浙江省和江西省81家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的调研数据发现在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追溯水平下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实施追溯的经济效益较差。追溯系统运行成本偏高、运行效率较低、小规模企业偏多使追溯系统规模效应难发挥,业务结构不合理、追溯补贴力度不一致且补贴不足是生猪屠宰环节开展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优化生猪屠宰加工行业布局以提升追溯系统利用效率、优化产品和业务结构以提升追溯效益是完善屠宰加工环节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