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81)
2023(20221)
2022(17101)
2021(16246)
2020(13329)
2019(30796)
2018(30778)
2017(57299)
2016(31955)
2015(36055)
2014(36313)
2013(35175)
2012(32753)
2011(29835)
2010(30401)
2009(28121)
2008(27188)
2007(24243)
2006(21883)
2005(20178)
作者
(90019)
(74452)
(74151)
(70652)
(47624)
(35659)
(33819)
(29058)
(28583)
(26952)
(25456)
(25416)
(23910)
(23860)
(23457)
(23104)
(22086)
(21881)
(21440)
(21375)
(19106)
(18393)
(17933)
(17059)
(16715)
(16673)
(16633)
(16626)
(15087)
(14929)
学科
(123214)
经济(123052)
管理(87884)
(82276)
(67974)
企业(67974)
方法(47397)
中国(45333)
数学(40438)
数学方法(39987)
(34569)
(33964)
(30798)
(30493)
金融(30485)
(30162)
银行(30112)
地方(29656)
业经(29453)
(29071)
(27329)
教育(24995)
(23544)
贸易(23520)
理论(23464)
(22854)
农业(22706)
(21064)
(20216)
财务(20130)
机构
大学(444690)
学院(439846)
(177135)
经济(173049)
管理(162703)
研究(159885)
理学(138021)
理学院(136332)
管理学(134066)
管理学院(133236)
中国(123482)
(98326)
科学(94739)
(86498)
(81227)
研究所(73264)
中心(72018)
(70507)
(67963)
财经(66684)
(65644)
师范(65054)
北京(64013)
业大(61209)
(60546)
(57510)
农业(54699)
(54654)
经济学(54086)
师范大学(52893)
基金
项目(286211)
科学(225151)
研究(217324)
基金(204203)
(177124)
国家(175500)
科学基金(149108)
社会(135488)
社会科(128189)
社会科学(128160)
(111235)
基金项目(106705)
教育(104014)
(95140)
自然(93207)
自然科(90984)
自然科学(90963)
编号(90190)
自然科学基金(89316)
资助(84225)
成果(77361)
课题(65442)
重点(65287)
(64806)
(64281)
(59281)
教育部(56141)
国家社会(55280)
创新(55215)
项目编号(55062)
期刊
(204280)
经济(204280)
研究(146851)
中国(104639)
教育(75729)
学报(67392)
(66488)
(65528)
管理(62697)
科学(62233)
(52918)
金融(52918)
大学(52259)
学学(47656)
农业(44497)
技术(40168)
财经(33466)
经济研究(32588)
业经(32070)
(28767)
问题(25954)
(23427)
图书(23244)
(21345)
理论(20949)
世界(20035)
(19983)
论坛(19983)
职业(19667)
技术经济(19637)
共检索到697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地  刘佳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不断创新,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振兴与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与持续的高校扩招问题密切相关,中国大学通过银行信贷途径获取基本建设投入几乎成为一种普遍行为,并引发了为公众瞩目的所谓高校债务问题,暴露出现行高校投融资体制的缺陷,使得高校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又一次浮出水面。鉴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应在坚持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下,借鉴国际经验,清晰界区有关主体,特别是政府的投资责任,逐步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金秀英  余守文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因此必须加强科教兴国战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本文系统考察美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历史演进和特点,以期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投融资体制提供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炜光  
改革投融资体制发展我国高技术李炜光一、我国高技术发展的迫切性及其资金投入的“瓶颈”状态高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的“排头兵”,是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支撑力量。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生产力迅速转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经济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物化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雪冰  
一、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历程中国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是以政府为主体,控制投资活动全过程的计划型投融资体制。这种投融资体制的好处在于集中统一,有利于总量控制;但最大的弊端在于投资主体的责、权、利不统一,缺乏投资约束机制和投资风险控制机制,造成投资的低效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高等教育研究话语是研究人员使用的专业语言,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已经形成比较完整而充分的话语体系。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话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实践性突出、政策色彩浓厚和学科性明显。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话语的国际可理解性问题应当受到重视,为此,必须加强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借鉴和吸收国际高等教育研究话语的共有元素,以及突破语言障碍,打通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沟通渠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延杰  
按照公共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教育是兼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混合产业,根据不同层次的教育所体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所不同,可以将其具体划分为准公共产业、半公共产业和准私人产业等具体类别。在公共财政体制下,立足于高等教育的产业特征,分析和研究高等教育的投融资特点,选择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投融资模式,不仅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露晞  孙泽平  
重庆直辖十年来,政府运用财政、金融、土地、税费等政策和价格杠杆、产权制度改革等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不断增加高等教育投入,促进了重庆地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重庆市高校投融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市高等教育投融资模式以"城乡统筹"特区建设为契机进行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大的30年,是高等教育取得辉煌成就的30年。回顾30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经验,我们深切地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一切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仿松  
教育投融资是整体经济投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教育投融资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关系及其运行方式,是十分必要的现实问题。尤其在我国受教育人口基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开明  
中国高等教育投融资渠道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高等教育提前步入大众教育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及其投融资存在机制不健全、资金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尽快建立健全中国高等教育投融资机制:一是完善国家财政投资高等教育的制度,二是规范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三是开发高等教育学费贷款市场,四是建立高等教育投资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玉岭  
加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有利于人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唐祥来  
PPP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的新模式。教育服务是准公共产品,教育投融资体制中引入PPP模式,能有效减轻政府财政支出压力,转移风险,提高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国外的成功实践、良好的项目运作环境和充足的市场资金来源为PPP模式的引入提供可能。我国应从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PPP试点。政府应营造PPP模式正常运行的法制环境,协调各方利益,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国庆  张淑珍  
近年来,政府及银行为优化金融环境采取了多种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减亏增盈成效比较显著。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国光  卫静  
我国的公路网建设还需要大发展,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要求以及公路建设资金相对短缺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在实施车辆通行费制度的基础上深化公路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对此,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精神,转变思想观念,正确引导非国有资本建设公路,就成为公路投融资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