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56)
- 2023(18272)
- 2022(15456)
- 2021(14672)
- 2020(12372)
- 2019(28554)
- 2018(28023)
- 2017(52251)
- 2016(28841)
- 2015(33234)
- 2014(33394)
- 2013(32875)
- 2012(30846)
- 2011(28167)
- 2010(28312)
- 2009(25821)
- 2008(25697)
- 2007(22830)
- 2006(20015)
- 2005(18442)
- 学科
- 济(121284)
- 经济(121125)
- 管理(79471)
- 业(75813)
- 企(61013)
- 企业(61013)
- 方法(51252)
- 数学(44839)
- 数学方法(44260)
- 中国(37544)
- 农(33517)
- 财(30805)
- 地方(28039)
- 业经(26015)
- 学(25807)
- 制(25041)
- 贸(23713)
- 贸易(23690)
- 易(22997)
- 农业(22213)
- 银(20773)
- 银行(20736)
- 行(19914)
- 融(19767)
- 金融(19763)
- 理论(18955)
- 和(18668)
- 技术(18502)
- 务(18114)
- 财务(18049)
- 机构
- 学院(411115)
- 大学(408585)
- 济(169394)
- 经济(165815)
- 管理(152348)
- 研究(144762)
- 理学(129636)
- 理学院(128069)
- 管理学(125797)
- 管理学院(125020)
- 中国(111690)
- 京(88431)
- 科学(87879)
- 财(80071)
- 所(74180)
- 农(69332)
- 中心(67168)
- 研究所(66820)
- 江(64357)
- 财经(62172)
- 业大(58760)
- 范(56928)
- 北京(56516)
- 经(56393)
- 师范(56348)
- 农业(54196)
- 院(51981)
- 经济学(51953)
- 州(51122)
- 技术(47175)
- 基金
- 项目(266710)
- 科学(210581)
- 研究(196274)
- 基金(192923)
- 家(168499)
- 国家(167070)
- 科学基金(142627)
- 社会(123446)
- 社会科(116882)
- 社会科学(116857)
- 省(104447)
- 基金项目(101198)
- 教育(92688)
- 自然(91807)
- 自然科(89693)
- 自然科学(89665)
- 划(88938)
- 自然科学基金(88081)
- 编号(80540)
- 资助(79705)
- 成果(66568)
- 重点(61293)
- 发(60716)
- 部(59738)
- 课题(57276)
- 创(55325)
- 创新(51690)
- 科研(51589)
- 教育部(51276)
- 国家社会(50900)
- 期刊
- 济(190949)
- 经济(190949)
- 研究(125677)
- 中国(90532)
- 学报(64290)
- 财(63229)
- 农(63209)
- 科学(59218)
- 管理(57266)
- 教育(54168)
- 大学(48755)
- 学学(45056)
- 农业(42697)
- 融(40796)
- 金融(40796)
- 技术(38790)
- 财经(30954)
- 经济研究(30755)
- 业经(30445)
- 经(26674)
- 问题(25175)
- 业(23770)
- 图书(22678)
- 贸(21566)
- 技术经济(19724)
- 统计(19675)
- 世界(19330)
- 版(19189)
- 国际(19114)
- 坛(18708)
共检索到636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雁
对56所“双高计划”高水平高职学校中期绩效自评报告学校层面贡献度的文本进行分析,从引领改革发展、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政策标准等三个维度进行剖析,横向比较不同立项层次学校贡献度差异和特点。分析发现,贡献度内容聚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热点,但对贡献度内涵理解存在不一致现象,贡献度内容呈现非均衡发展特征,但产出绩效尚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水平高职学校展现高质量贡献度,但对照总体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尚有些距离。基于对贡献度的特征分析,提出“双高计划”贡献度发展的方向和思路,明确底线,突出特色,形成“底线+特色”贡献度发展主基调;分类要求,业财匹配,为分层分类评价提供方向和基础;多维立体,智慧赋能,技术支撑全方位提升贡献度;创新发展,同向同行,形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生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卿金桃 陆宇正
信息化建设作为“双高计划”中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通过对“双高”学校中期绩效自评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发现,56所高水平高职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师生发展、教育教学、专业升级、数字资源、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六个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存在数据挖掘与决策服务有待改善、数字资源类型与覆盖面有待优化和拓展、对师生群体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等不足。为提升高水平高职学校在未来信息化建设中的整体水平,提出认清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力量,推动学校发展转向“技术驱动”;瞄准资源数字化的必然趋势,助推教学资源转向“开放应用”;把握教学智慧化的重要契机,助力教育行为转向“人技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露莹 刘晓
教师队伍建设是“双高计划”的基础性工作,是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前提。通过对56所“双高”院校中期绩效自评报告的统计分析和比较,发现文本中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集中于教师队伍结构、教师培育发展、教师团队建设、教师考核评价四个方面。经过对文本的系统分析,发现标志性成果建设、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教师培育的载体建设、教师团队的多模式建设、教师考核评价的建设特色是“双高”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同时,存在目前“双高”院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拔尖人才的培育、教师团队的运行机制和成效评定、教师成果的示范引领力仍待提升等现实问题。未来推动“双高”院校发展应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建设水平、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样板、形成教师考核评价推进机制等方面进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薛圆美 梁燕
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对现阶段我国校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构建高效对接、技能引领、共建共享、服务社会的分析维度,选取“双高计划”中197所建设单位的中期自评报告和项目检测平台数据为分析样本,发现校企合作在人才培育定位、学校反哺方式、服务社会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校企合作的发展与质量提升。因此,进一步丰富我国高职学校校企合作实践经验,促进校企合作生态环境优化,需从融合运行机制与治理功能、协调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复位、深化工匠精神融入协作过程三个方面综合施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丽娜 张恩广 王开香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治理的逻辑框架必须遵循产业发展需求的逻辑、知识关联的逻辑和组织治理的逻辑。以56份“双高计划”学校中期绩效自评报告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12.0软件对专业群治理逻辑归纳而建构的要素指标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表明专业群产教融合形态由“单一虚体”向“多元实体”蜕变有待突破,专业间知识关联由“弱关联”向“强关联”演变有待强化,组织管理形态由“科层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有待革新。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治理应坚持“以产定群”,搭建区域产业集群与专业知识关联耦合的专业群;坚持“以群治院”,打造治理结构与治理效能相匹配的组织体系;坚持多元共治,搭建产教协同与利益共享的实体育人平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安安
基于长三角41所“双高计划”学校中期建设进展分析,长三角“双高计划”校企合作在高水平专业群布点、“国家—省域—学校”三层制度体系构建、跨区域高层次综合性平台搭建、协同育人、技术技能服务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在制度创新、突破性探索、平台运行和高层次人才引育等方面存在困境,今后亟需健全校企合作支撑制度、开展突破性创新、推进平台建设、深化高层次人才引培,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区域实践经验,为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支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洪渠 彭振宇
从高职院校建设与实践的视角来看,创建"中特高"学校,首先,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内涵;其次,要牢牢把握"中特高"学校10个方面的整体特征,即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打造一流专业(群)、坚持建设双师团队、坚持培育大国工匠、坚持深化校企合作、坚持提升治理水平、坚持对接国际标准、坚持创新融合发展、坚持营造一流文化和坚持创造一流条件等;再次,"中特高"学校建设不能急功近利,要着眼中长期发展目标,分阶段有计划实施,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的高教体系和实现高职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中国特色 高水平 特征 愿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柯婧秋 王亚南
通过对56份高水平高职院校申报书的数据与文本进行计量分析与内容分析,揭示了高水平高职院校的样态特征与发展路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党的领导下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建设蓝图初步形成,但仍存在东部地区高水平高职院校"一家独大";院校内涵式升级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院校自身特色建设举措较为薄弱等问题。未来"双高评选"应基于区域之间、类型之间、规模之间的不平衡性,已有办学基础的差异性以及实际办学的特色,重新审视评选宗旨、意义与功用,扶助薄弱地区。已获评的56所高水平高职院校要理性审视办学定位,从解决真问题着手,注重"软件建设",主动加强实践探索,持续发挥领跑带动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福春 许嘉扬 王玉龙
"双高计划"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社会外部力量和教育内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改革的新导向。在厘清"双高计划"项目源起逻辑的基础上,从区域分布、产业布点、绩效评价、人才培养等视角,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数据统计分析。新时期高水平高职学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重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主动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精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向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职业教育,输送更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蓝洁 刘钰珊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国家战略,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校建设计划",到当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教育部通过国家层面的政策杠杆,集中力量实施了"起""承""转""合"四轮周期性的高职优质教育资源撬动计划。政策杠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现阶段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需要把握阶段性重点任务,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理性促进区域均衡,在高水平发展的同时切实承担起促进社会公平的社会责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所要完成的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等建设内涵看,研究尤其是创新性研究工作必须加强。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存在三大研究掣肘:未能有效回答为什么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未能深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究竟是什么,未能形成专注于高职教育的系统研究力量。全面引领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需扎实开展关于高职类型特色研究、关于高职多元办学研究、关于高职内涵建设研究、关于高职制度标准研究、关于高职提质增效研究等五类创新性研究,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范式。如此,才能为我国高职教育真正实现办学格局转变、类型特色打造、制度标准建设、话语体系构建奠定基础,推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向世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茂波 游子欢
"双高计划"是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具有助推中国特色职教模式形成、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走向、积聚中国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凸显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前景的独特意蕴。但由于普职同等价值的认知尚未深入人心、教育过程公平需要实现周期、德艺双馨的人才培养观尚未融入育人实践、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命运共同体还未形成,导致科学组建特色专业集群路径尚需探索,优质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精益求精的工匠文化氛围、技术技能人才个体和谐发展的基础缺失。面对上述困境,需要兼顾长期性与系统性建设专业群、资源配置围绕职业教育价值生成、坚持德育贯穿培养过程的育人观、完善校企育人主体一体化的政策法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海滨 董维春
教育国际化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现代大学制度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保障,而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与载体。通过对教育部已核准的84所部属高校章程中有关教育国际化的表达统计与分析表明,我国高水平大学发展目标定位表达比较明确,推进国际化进程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表达,但一些具有实质性、可操作性的实践指标上表达度较低。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大学章程的修订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岑家峰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基本职能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客观需要。基于对广西11所高水平高职学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存在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差别大、服务整体层次不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学校社会服务平台缺乏、社会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加强社会服务统筹规划;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学校师资结构;积极搭建社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社会服务机制;打造社会服务品牌。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服务能力 广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菲 戎成
“双高计划”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式举措,以60个“双高计划”装备制造类专业群为观测对象,从专业群建设途径及完成度、专业群贡献度及着力点以及专业群建设特色经验做法等三个方面分析专业群建设阶段性成效,总结发现专业群的发展潜力:内部治理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力量有待进一步激发、贯通培养路径有待进一步探索、建设成果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接下来的建设期中,以矩阵项目管理模式为牵引,完善专业群内部治理体系;以内主激励外主引进为指导,激发教师队伍内外活力;以专业群多维建设为契机,扶持贯通培养多点开花;以分层分类项目培育为依托,优化高质成果培育机制,从而突破专业群发展瓶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绩效第三方评价研究
立足区域和行业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经济所与中国特色经济学构建——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20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中的图书馆状况分析
“双高计划”建设成效评价中典型案例的主要作用、存在问题与反思改进——基于56所高水平学校的Nvivo12.0质性分析
高教强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分析
“双高”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建议——基于“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自评报告的分析
论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特色发展——基于福建省20所高校2012—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文本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响应:问题表征及优化策略——基于192份省级《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文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