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28)
2023(17655)
2022(15037)
2021(14138)
2020(11661)
2019(27011)
2018(26648)
2017(50596)
2016(27416)
2015(30915)
2014(30737)
2013(30424)
2012(28550)
2011(25950)
2010(26710)
2009(24728)
2008(23532)
2007(20637)
2006(18545)
2005(16952)
作者
(79309)
(65552)
(65185)
(61845)
(42269)
(31228)
(29618)
(25590)
(25124)
(23637)
(22441)
(22430)
(21026)
(20844)
(20515)
(20287)
(19315)
(18985)
(18804)
(18752)
(16622)
(16154)
(15813)
(14998)
(14735)
(14730)
(14685)
(14373)
(13267)
(13117)
学科
(114241)
经济(114122)
管理(75258)
(74602)
(61054)
企业(61054)
方法(46382)
中国(39949)
数学(39229)
数学方法(38805)
(30936)
(29335)
金融(29333)
地方(28737)
(28302)
银行(28256)
(27672)
(27357)
业经(26314)
(23908)
(23672)
(22731)
贸易(22705)
(22057)
农业(21083)
理论(18315)
技术(17787)
(17785)
环境(17767)
(17419)
机构
大学(389043)
学院(386623)
(159757)
经济(156305)
管理(148459)
研究(138702)
理学(127071)
理学院(125563)
管理学(123565)
管理学院(122854)
中国(110495)
(85771)
科学(83520)
(73804)
(70729)
研究所(64015)
中心(62757)
(62123)
财经(58655)
(57626)
北京(55096)
业大(54348)
(53361)
(53003)
师范(52526)
(49998)
经济学(48452)
农业(48351)
(47261)
经济学院(43612)
基金
项目(256547)
科学(201713)
研究(190081)
基金(185792)
(161923)
国家(160547)
科学基金(136787)
社会(119805)
社会科(113609)
社会科学(113578)
(98242)
基金项目(97778)
自然(87364)
教育(86805)
自然科(85299)
自然科学(85277)
自然科学基金(83759)
(83629)
编号(77432)
资助(77010)
成果(64587)
(58082)
重点(58071)
(57268)
课题(54458)
(53124)
创新(49584)
国家社会(49280)
教育部(49226)
科研(48605)
期刊
(180006)
经济(180006)
研究(122629)
中国(84256)
学报(59465)
(57446)
科学(56434)
管理(55994)
(54943)
(47508)
金融(47508)
教育(45875)
大学(45121)
学学(42119)
农业(39652)
技术(32249)
经济研究(29518)
业经(28641)
财经(28560)
(24491)
问题(23163)
图书(21124)
(20994)
(19650)
理论(18860)
世界(18367)
技术经济(18334)
国际(18099)
科技(17674)
现代(17601)
共检索到598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靖  陈岚  李昊迪  龙丹萍  
本文从我国金融审计战略定位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金融审计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形成的独特监管优势,据此提出发挥审计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的独特作用、加大查处新型金融业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力度、发挥金融监管信息化的领先优势、建立新型的立体化、扁平化的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模式、充分揭示影响金融安全、发展和改革的深层次问题等推动金融审计发展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锋刚  沈克慧  
基于中国特色的创新方向研究,指出应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立相互关联的机构组织组成的创新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创新驱动的三种模式。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政府研发资助政策降低企业研发活动成本,弥补单个企业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不足。最后从新的视角提出应建立和完善国家整体知识产权战略,以提升我国企业创新的整体竞争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姗姗  张向前  
中国科技类社会组织经历了历史发展至今的四个不同发展时期,形成五种不同类型及功能的组织类型。通过对中国特色科技类社会组织进行SWOT分析,提出战略目标,建议通过解决经费来源问题以实现其稳定发展、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以推进其实力发展、提升外部竞争力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健全法规制度以保障其协调发展、拓展国际视野以促进其国际化发展的发展战略目标实施路径,通过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解决科技类社会组织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促进其稳步向前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忠成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中国由于人口多、人均资源量少、基础设施不足等原因 ,决定了中国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运作模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边发展边治理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良性互动的确立是这一运作模式的关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忠成  
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对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经济基础相对落后且发展又很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作了全面的剖析,在总结和提炼国家与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运作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新苗  王亚华  田中兴  
目前中国汽车生产和消费增长迅猛,如果不能从战略上采取有力措施,那么未来十几年小汽车将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蔓延爆发,中国小汽车爆炸式增长将全面引发城市交通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研究发现,中国过去三十年走过的快速机动化道路,实际上重复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小汽车建城模式的老路,必须从观念上予以澄清,在实践中予以纠偏。立足中国国情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为解决中国城市交通难题,提出了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构建多样化的绿色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绿色交通城市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五大对策:(1)积极转变和创新城市发展理念;(2)大力推进"轻行城市"建设;(3)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交通城市典范;(4)积极开展城市小汽车的需求侧管理;(5)大力推进汽车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遏制汽车生产和消费的过快增长已经刻不容缓,这对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全局的关键战略,对于中国城市的绿色发展,及实现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文襄  吴思麒  
对农业发展银行中国特色与发展战略的思考黄文襄,吴思麒作为一个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也面临一系列其他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曾经或正在面临的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社会资本奇缺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秦军  
哥本哈根会议后,低碳经济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碳金融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立我国的碳金融以及碳交易体系,从而为提升我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现有国际碳金融市场中的话语权具有重大意义。全文研究了在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其不足,最后,从发展贷款型碳金融、资本型碳金融、交易型碳金融及投机型碳金融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祥云  
2007年,随州被授予"中国专用汽车之都"。2012年,随州"圣地车都"成为湖北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州跨越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本文结合随州专汽产业发展现状,剖析金融支持专汽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徐晓军  孙权  
在集中型城市化政策导向下,中国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快速集中,城市边界快速向郊区蔓延。但这种作为城市外部扩张结果的“郊区”更多是以一种过渡形态存在于城乡社会之间,与西方发达国家由中产阶层向“城市边缘”迁移形成的“生活化郊区”存在重要差异,其实质是城建思维主导的“边缘城市”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步入成熟阶段,“边缘城市”型郊区化发展模式的弊端日趋凸显,人民追求低密度、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还需进一步得到满足。及时调整集中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关注和重视作为“城”“乡”社会“边缘”与“衔接处”的郊区,逐步将郊区发展的战略定位由“边缘城市”转向“城市边缘”,建设满足人民高品质需求的生活郊区,是未来中国城—郊社会健康发展的可行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辉  
坚持"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有利于加强我国与沿线周边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有助于扩大我国特色农产品出口规模,调整当前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在我国特色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因此,要从互利互惠、均衡开发的角度出发,不断加深我国与沿线周边国家国际贸易往来,提升中国特色农产品附加值,积极推进我国特色农产品国际贸易多元化,利用网络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构建合作共赢的特色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体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钢  王宏  王玲  
发展特色作物产业在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新增长极、有机绿色食物的重要来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区域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特色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着项目投资少、产业边缘化、科技含量低、技术创新差、加工水平低、精深加工差、知识产权少、保护意识弱等诸多问题。必须大力实施特色作物产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战略,将其作为我国发展特色作物科技产业的指导思想,重视科学制定特色作物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特色作物科技产业投资主体、构建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骏  
我们创造出了令世人震惊的实践成果,希望年轻一代总结中国经验,将中国经济金融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统化为中国的经济学、金融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今年是改革开放第41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过去的这70年里,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国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服务覆盖面较广的特点,支付、征信等金融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不断加强,人均持有银行账户数量、银行网点密度等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已达到国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