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7)
- 2023(13748)
- 2022(11329)
- 2021(10633)
- 2020(8536)
- 2019(19942)
- 2018(19535)
- 2017(36825)
- 2016(19541)
- 2015(22170)
- 2014(21966)
- 2013(21471)
- 2012(20117)
- 2011(18582)
- 2010(19129)
- 2009(17870)
- 2008(16934)
- 2007(14940)
- 2006(13470)
- 2005(12761)
- 学科
- 济(91112)
- 经济(91027)
- 管理(49770)
- 业(49439)
- 企(39273)
- 企业(39273)
- 方法(35732)
- 中国(34579)
- 数学(31454)
- 数学方法(30893)
- 融(27949)
- 金融(27948)
- 银(26197)
- 银行(26188)
- 行(25506)
- 农(23588)
- 地方(23429)
- 业经(20457)
- 财(18746)
- 制(18350)
- 贸(18309)
- 贸易(18287)
- 易(17784)
- 农业(16010)
- 理论(15932)
- 学(15320)
- 发(13848)
- 环境(12767)
- 技术(12458)
- 和(12175)
- 机构
- 学院(275471)
- 大学(274131)
- 济(123031)
- 经济(120608)
- 管理(101349)
- 研究(99533)
- 理学(85705)
- 理学院(84733)
- 中国(83943)
- 管理学(83161)
- 管理学院(82665)
- 京(59933)
- 科学(55997)
- 财(55888)
- 所(49357)
- 中心(46196)
- 研究所(44437)
- 财经(43638)
- 江(41177)
- 农(40162)
- 经(39726)
- 经济学(39664)
- 北京(39433)
- 范(37686)
- 师范(37345)
- 院(35671)
- 经济学院(35523)
- 业大(34428)
- 州(34305)
- 财经大学(32499)
- 基金
- 项目(174729)
- 科学(138397)
- 研究(133358)
- 基金(126130)
- 家(108576)
- 国家(107681)
- 科学基金(92483)
- 社会(85690)
- 社会科(81492)
- 社会科学(81476)
- 省(67074)
- 基金项目(64282)
- 教育(62412)
- 划(56529)
- 自然(55935)
- 自然科(54712)
- 自然科学(54702)
- 编号(54073)
- 自然科学基金(53722)
- 资助(53407)
- 成果(45035)
- 发(42861)
- 重点(40162)
- 部(39432)
- 课题(39208)
- 创(37048)
- 国家社会(36204)
- 发展(35310)
- 展(34722)
- 创新(34684)
共检索到441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新月 张锦鸿 张友泽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实现金融强国建设目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金融发展路径,具体可阐释为金融国际化之路、金融市场化之路、金融开放化之路和金融法治化之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高效协作是中国特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基本发展模式。通过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金融要素将进一步生成与集聚,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将大大提升,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将高质量做好,经典的“三元悖论”将得到有效调和,金融强国坚实的法治保障将加快筑牢。探究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有助于切实学懂、弄通、做实金融强国建设的行动路线图,也有利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金融学知识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严晓燕
2010年3月1日,国内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开业,这种在国外有着百年历史的金融中介,开始步入中国百姓生活。北银消费金融公司的开业,对于有效推动银行业在新业务平台上开展对居民消费金融服务、增进消费增长、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投资推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国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服务覆盖面较广的特点,支付、征信等金融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不断加强,人均持有银行账户数量、银行网点密度等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已达到国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骏
我们创造出了令世人震惊的实践成果,希望年轻一代总结中国经验,将中国经济金融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统化为中国的经济学、金融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今年是改革开放第41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过去的这70年里,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雁云
人民是党的执政之根,实体是综合国力之基,金融的人民性和实体性源于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前无古人、独树一帜之路。在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下,百年红色金融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各个历史时期承担了不同的重大历史使命。从百年红色金融史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有以下五个特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吕家进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兴业银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始终牢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认真落实金融业“三大任务”,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行落地生根。
关键词:
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迎欣
<正>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新时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陈宝敏
改革开放30年来苏南模式的产生和演进反映我国的经济转型的三个方面:一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的转型,二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三是发展方式的转型。苏南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基础上取得的率先达到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成就,体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秀丽
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性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生产力、经济制度、共同富裕、对外开放四个方面规定了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构成了共享发展的理论基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指导共享发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经济全面发展、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从严治党。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推进共享发展的实践路径包括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兵兵
<正>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实施的起步之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不断提速,社会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商业银行业而言,以金融科技手段加速自身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适应数字经济变革的必由之路,通过数字化转型不断刷新和重塑自身服务业态、发展理念、运营模式等方面的认知,借力金融科技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虎
2016年12月出版/68.00元ISBN 978-7-5201-0105-9本书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国企深化改革精神为指导,主要从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制度、国有企业资产监管制度、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国有公司治理制度和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五大制度视角,对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理论形成、主要内涵和创新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大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的新思路新观点,还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作为"中国模式"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国企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虎
2016年12月出版/68.00元ISBN 978-7-5201-0105-9本书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国企深化改革精神为指导,主要从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制度、国有企业资产监管制度、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国有公司治理制度和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五大制度视角,对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理论形成、主要内涵和创新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大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的新思路新观点,还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作为"中国模式"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国企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明川
本文在系统总结中国30年宏观调控经验的基础上认为,中国的宏观调控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明显迥异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和转轨国家的宏观调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宏观调控本身来看,这些特色表现为涵盖领域广泛、政策工具多样、宏观调控频繁、调控力度适度等;在转轨经济背景下,宏观调控还表现出实践性、过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这一独具特色的宏观调控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宏观调控 实践模式 理论创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晓晶 董昀 李广子 李俊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本文力图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维度系统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丰富内涵。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逻辑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逻辑。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金融工作始终围绕推进现代化这条主线展开,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局。从理论维度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经由“两个结合”这一根本途径开拓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其基本要义体现为“八个坚持”。从现实维度看,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使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荣长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日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国家领导层的重视,对它加以科学的界定和阐述已成为一项迫切而严肃的工作。本文从近代以来150年的历史透视出发,提出发展模式始终是中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认为发展模式既不同于发展道路,也不同于经济发展模式,而是指现代化模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的发展以及对外关系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从而初步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