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76)
2023(12277)
2022(10701)
2021(10468)
2020(8622)
2019(20409)
2018(20182)
2017(38781)
2016(21045)
2015(24083)
2014(24093)
2013(23982)
2012(22132)
2011(20116)
2010(19990)
2009(18432)
2008(18091)
2007(15583)
2006(13775)
2005(12530)
作者
(60313)
(49897)
(49614)
(47402)
(32037)
(23916)
(22518)
(19687)
(19053)
(17863)
(17060)
(16949)
(15783)
(15658)
(15399)
(15369)
(14893)
(14529)
(14247)
(14075)
(12420)
(12227)
(11918)
(11332)
(11092)
(11048)
(10991)
(10907)
(10019)
(9837)
学科
(88122)
经济(88011)
管理(59241)
(55454)
(46023)
企业(46023)
方法(40555)
数学(34683)
数学方法(34263)
中国(25849)
(23128)
(20848)
业经(19018)
(19018)
(18174)
贸易(18166)
(17717)
(16185)
地方(15939)
理论(15241)
农业(15205)
(14424)
(13671)
银行(13639)
环境(13374)
(13028)
(12739)
金融(12735)
(12624)
财务(12557)
机构
大学(307743)
学院(302317)
(126465)
经济(123884)
管理(120339)
研究(105198)
理学(104081)
理学院(102914)
管理学(101269)
管理学院(100730)
中国(79822)
(66742)
科学(63428)
(56620)
(52622)
研究所(47889)
中心(46406)
财经(45743)
(44464)
北京(43347)
业大(42202)
(41793)
(41702)
(41248)
师范(40968)
经济学(38753)
(37797)
经济学院(34795)
农业(34640)
(34613)
基金
项目(203975)
科学(160697)
研究(152244)
基金(149269)
(129559)
国家(128510)
科学基金(109851)
社会(96229)
社会科(91064)
社会科学(91041)
基金项目(78900)
(75758)
自然(70074)
教育(69549)
自然科(68405)
自然科学(68390)
自然科学基金(67166)
(65028)
资助(62146)
编号(61905)
成果(51932)
(46405)
重点(45455)
(43349)
课题(42466)
(41791)
教育部(40206)
国家社会(39828)
创新(38951)
大学(38815)
期刊
(138416)
经济(138416)
研究(95525)
中国(55804)
学报(45638)
管理(44100)
科学(43478)
(41325)
(40993)
教育(36226)
大学(34840)
学学(32349)
农业(28888)
(25667)
金融(25667)
技术(24855)
财经(22664)
经济研究(22210)
业经(20601)
(19422)
问题(18643)
图书(17165)
(15712)
理论(15574)
(14888)
技术经济(14662)
世界(14250)
实践(13904)
(13904)
科技(13856)
共检索到446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钧  金炳镐  
在“时间向量”和“知识增量”为认识框架下,通过回溯党史文献,阐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理论形成与研究动态,可以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理论形成和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理论探索阶段(1921—1949)、理论创立阶段(1949—1978)、理论总结确立阶段(1978—2012)和理论发展完善阶段(2012—至今),揭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认识民族问题的理念的演进和提升。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呈现出“实践—理论—再实践—再发展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特征。今后应围绕理论基础、道路的独特性和正确性特质、国际比较等重点开展研究,形成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理论研究共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当代民族问题与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研究基地,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11年3月批准成立的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基地设在中央民族大学,依托中央民族大学"国家211工程"和"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该基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齐卫平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事关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显示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坚定的政治自信。这既是改革开放探索在道路认知上既有成果的继承和坚持,又是新征程起航迈步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历史征程上的道路自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辜胜阻  易善策  李华  
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必然面临并需要科学引导与管理的重大问题。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具有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双重转型"背景;表现为人口城市化(异地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就地转移)"双重城镇化方向";是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双重动力驱动下的城镇化;是在制度变迁方面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和自下而上的城镇化的"双重发展模式"。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在产业转型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将人口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城镇化机制结合起来,并积极多渠道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库尔特·勒温  陈思宇  曾文婕  黄甫全  潘蕾琼  
出于观照民族状况和改善族际交流关系的需要,人们呼唤对民族问题开展行动研究。由于缺乏测量进展的客观标准,消解了从业人员得到满足的合法愿望并使对相关问题的学习和认知无从发生。就此,社会实践需要一种行动研究。一种关于各类社会行动的条件与效果的比较研究,必须包括数学和理论分析的概念问题,以及社会变革中的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因此,一种行动研究的整合方式已经兴起,多种社会科学相互交叉,不同的科学交互合作。行动研究得益于若干步骤的螺旋上升,由规划、行动、关于行动结果的事实调查与再规划的周期所构成。为了检验个体对群体环境影响的特定假设,需要实验性工作坊,并对发生的重要变化加以科学记录。行动研究亦存在内在危险:一是有人秉持毋需更多社会科学的观点;二是来自"当权者"的抵制;三是社会科学被误认为是"技术统治论"。对此,需要实践者认识到只有通过社会科学,才有望获得做好一份工作所必需的权能。族际交流关系是一种双向活动,族际交流关系的改进必须研究两类群体的互动:一是少数民族与多数民族之间的互动;二是地方、国家和国际事务之间的互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邦贵  
我国是一个山地面积广大的多山国家,据粗略统计,全国共有217条大小山脉,山区土地面积约95亿亩,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山区耕地面积约6.1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5。山区人口有9亿,约占全国总人数的1/3。山区县市有1367个,占全国县市总数的1/2。我国的森林、水能、植物、矿产等自然资源大部份分布在山区。山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多彩,开发潜力极大,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山区不富,中国富不了。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我国的山区建设,把山区开发整治,作为实现我国2000年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并作为党在农村一项长期的经济和政治任务。1990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湖南怀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春华  刘仕俊  
渐进式转轨的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改革道路主要经历了旧体制开始解体和新体制因素开始成长、新旧体制并存、双轨体制向单轨体制转变及新体制的完善四个阶段。其特征主要是市场主体培育、市场机制形成、体制改革推进领域的渐进式。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的,是建基于中国国情的,即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道路具有坚实的制度基础和国情基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维庆  
今年是中国人口学会成立30周年。为了全面回顾和总结30年来中国人口学会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我们在北京召开"纪念中国人口学会成立30周年暨2011年年会"。中国人口学会作为人口科学领域的群众性学术团体,30年来,已发展成为拥有2300多名个人会员的组织。学会理事会至今已有7届,马寅初先生出任首届名誉会长,许涤新、刘铮、彭珮云等同志历任会长,宋健、胡焕庸、蒋正华等著名专家学者先后在学会中任职,珮云同志现在还是第七届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荣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逐步建立起一套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在对现有研究进行简要述评的基础上,文章从审计环境的角度深入分析造就中国国家审计特色的主要因素,并对中国国家审计的主要特色及其国家审计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柏文  杨懿  李慧新  
从城镇化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几乎一直在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从古代的行政型城镇化道路和市镇化道路,到近代的商业城镇化道路,再到当代的乡镇工业小城镇化道路。在1000多年城镇化历史中,中国只有约138年的时间在学习西方的传统工业城镇化道路。从城镇化动力产业的角度来看,中国推动城镇化依赖众多的产业,古代主要依赖手工业和商业,近代主要依赖商业和近代工业,现代主要依赖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中国对城镇化动力产业的选择一向比较绿色环保。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产业的视角,以第三产业作为中国城镇化的动力产业将是未来中国特色城镇化的主要道路之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振海  
本文分析了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金融服务道路的必然性,提出了健全金融服务体系、积极鼓励金融创新、大力发展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小额信贷、优先给予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信贷支持等选择战略,并就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金融服务道路,如何进一步发挥和加强央行职能进行了阐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黎明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坚持"四化"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科学推进城市群的规模和格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但在城镇化进程中,也要注意保障粮食安全,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金石  黄城  刘方健  
文章从城镇化战略、城镇化模式、城镇化速度、城镇化与扩大内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等五个方面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文章认为,已有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启发,但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还需要理论界更为系统的研究和决策层完善顶层设计,重点解决好城镇化过程中的农地产权、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市民化就业、金融支持和提高城镇化率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