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69)
2023(15485)
2022(13287)
2021(12748)
2020(10525)
2019(24280)
2018(23966)
2017(45609)
2016(24459)
2015(27566)
2014(27135)
2013(26814)
2012(24465)
2011(22098)
2010(21852)
2009(20190)
2008(19451)
2007(16845)
2006(14724)
2005(12683)
作者
(67662)
(55917)
(55600)
(52989)
(35579)
(26541)
(25326)
(21999)
(21312)
(19960)
(19025)
(18939)
(17589)
(17570)
(17204)
(17115)
(16592)
(16379)
(15981)
(15891)
(13785)
(13656)
(13387)
(12777)
(12485)
(12400)
(12356)
(12249)
(11232)
(10916)
学科
(96490)
经济(96383)
管理(68382)
(61842)
(51250)
企业(51250)
方法(42749)
数学(36790)
数学方法(36361)
中国(29846)
(26241)
(23486)
业经(21575)
(20028)
(19925)
贸易(19911)
(19416)
地方(19250)
(17454)
农业(17154)
理论(16411)
(15900)
环境(15296)
(14936)
银行(14902)
技术(14378)
(14272)
(14186)
金融(14184)
(14165)
机构
大学(337351)
学院(334820)
(136452)
经济(133634)
管理(131827)
研究(115007)
理学(113898)
理学院(112637)
管理学(110712)
管理学院(110105)
中国(87066)
(72777)
科学(69560)
(61475)
(56586)
中心(51686)
研究所(51550)
(50163)
财经(49349)
(47529)
业大(47453)
北京(46554)
(45778)
师范(45420)
(45159)
(42207)
经济学(41486)
农业(39048)
(38786)
经济学院(37349)
基金
项目(230008)
科学(181440)
研究(172396)
基金(167098)
(144993)
国家(143821)
科学基金(123531)
社会(108694)
社会科(102874)
社会科学(102848)
基金项目(88097)
(87348)
教育(79633)
自然(78871)
自然科(77040)
自然科学(77022)
自然科学基金(75619)
(74387)
编号(70668)
资助(68655)
成果(57951)
(51586)
重点(51538)
(49050)
课题(48805)
(47893)
国家社会(44836)
教育部(44782)
创新(44575)
大学(43763)
期刊
(149518)
经济(149518)
研究(102499)
中国(67561)
学报(51087)
管理(49011)
科学(47652)
(46112)
(45547)
教育(43700)
大学(39193)
学学(36088)
农业(32628)
技术(29804)
(27659)
金融(27659)
经济研究(25096)
业经(24067)
财经(23686)
图书(21139)
(20349)
问题(19049)
(17457)
(16631)
技术经济(15863)
理论(15758)
科技(15649)
世界(15003)
(14784)
现代(14718)
共检索到498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牛欣欣  张晨宇  王菁  刘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于2017年11月2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了"中国特色视角下‘双一流’建设高端研讨会"。来自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中国高教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玉波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必将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我理解,"双一流"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双一流"。离开这个本源谈"双一流"建设,就会偏离正轨,是不可能取得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静寰  
通过梳理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国家现代化的关系,指出高等教育的重点大学建设政策,经"211工程""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延展性。从"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走向2035的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正在从"形似"走向"神备",即从全面追随模仿西方大学的外形,转向在实现可比指标与西方大学比肩的基础上,打造中国大学的气质和灵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大源  董刚  胡正明  王振洪  石伟平  
2018年1月31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这将是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后又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立足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实践和现实诉求,研究探讨关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既是凸显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需要,也是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对于提升高职教育质量、丰富高职教育内涵、强化高职教育特色和重塑高职教育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刊与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笔谈,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为主题,特邀高职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学者撰文阐发己见,供读者参阅。
关键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序  
时下,"双一流"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各个省份一流大学建设经费、不同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等也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提及"一流",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名校往往自然而然地就成为标杆,于是,我们顺理成章地想到,"双一流"建设应该参考这些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方案,积极吸取"西方经验"。诸如"美国一流大学理念研究"、"欧洲一流大学办学模式探讨"之类的研究成果正是这种思路的产物。也有不少人提醒说,"双一流"建设应该具有中国特色,要用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来支持"双一流"建设。我们要的不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世恒  郭逸尘  
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估体系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估应强化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的地位,构建高效科学的分类评估指标体系,改进评估结果的呈现和运用形式,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估体系在交流互鉴中走向世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川生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为人民做学问、为群众拿笔杆。整合育人力量,使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推动一批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进入并稳定在世界一流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做出全面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规律的新思想、新认识,在我国哲学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伟  姜斯宪  刘川生  陈骏  俞立中  许唯临  邬大光  
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奋力谱写高等教育事业的新篇章,2018年11月3—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征,同时也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双一流"建设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适时之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标杆战略,旨在统筹高等教育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双一流"建设需要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与评价体系,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丰富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方式与方法,促进高校学科发展良性化,拓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渠道,等等。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探讨、分享了"双一流"建设的理念与经验,剖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特征及实现路径,勾画了"双一流"建设的未来图景。本刊选发部分发言人的观点摘编,供读者参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晓田  郑白玲  陈亮  龙洋  刘耀  
在良法善治的治理语境推动下,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关切的热门话题。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愿景,必然包括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同时,完善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结构也是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内在旨意。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规范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依法治校。在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应抓住高等教育内部发展的关键要素,强化学科发展,规范教师流动,深入推进学术治理进程,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推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在此基础上,从治理本身释放的"善意"能量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生性规律出发,深入探究"治理"与高等教育内部要素间的耦合性,把握好高等教育治理内部要素的内容指向与发展方向,采取应有的措施,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高等教育善治愿景。本期笔谈呈现5篇相关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国福  蒋清泉  唐炎钊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号召,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基于资源配置理论,从科技创新资源条件、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科技创新活力和科技创新产出效益4个方面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10-2020年中国高校数据,从科技创新视角分析如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结果发现,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处于上升趋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呈现区域性、阶段性和差异性特征;科技创新产出效益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而科技创新活力的影响较小;资本因素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而人才因素的影响较小。因此,中国高校应该重视优秀人才培养,参与国际交流和社会服务。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国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强国崛起的普遍规律,是我国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高校加快实施步伐、政府加快推进步伐、社会加快支持步伐,共同发力,积极探索建设之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国  
深入学习宣传,推动广大师生员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九大精神实质。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和平  
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要吸收先进办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扎根西部、服务国家、面向世界,努力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共性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明确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期中国高校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应该办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振斌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结合起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获得感、认同感。肩负责任使命,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施晓光  
一是为什么要建设一流学科。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学科建设担负着基础性作用。学科的价值,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二是怎么去理解一流学科。第一个因素是声誉,表现在学科、高被引率产出、校友发展、用户对毕业生的反馈和评价等。第二个因素是身份的合法性。这个身份不仅仅是荣誉,也含有其背后的资源。身份的合法性包括官方认可和行业认证。这对建设一流学科非常重要。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